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哥儿种田记 完结+番外 (歪脖铁树)


  “是啊。”
  军中没有那么多讲究,有的小兵头一年从军,衣裳都是从家里拿的,就连武器也都是,只有立功升官才有赏赐俸禄。
  从小兵爬上来的,无不经历九死一生,那时候哪里懂得那么多。
  此时汉子回想起来,跟自己一起的小兵,有的在外面喝了水,回来便古古怪怪的死了,还有的受了伤,伤口怎么都不好,一些人更是用的东西全都是脏的,住的地方也是如此。
  若是打仗,基本出点事就活不下来。
  这回出门,路上也有受伤的,自个儿清理干净伤口,再洒了药粉,用煮过晒干的布条绑着,没几天就开始愈合的,根本不影响行动。
  还有不小心伤口大的,忍着疼缝针,竟然好的也很快。
  从没有过伤口溃烂发臭,甚至大家去了再回来,有些人的伤口都好了。
  “我问了卿哥儿,这些东西可以写信给我爹。”沈从武从外面回来,身体带起一阵风吹进来。
  饭堂里的汉子们都是神情一震,其中一个汉子道:“卿哥儿……我愿为他肝脑涂地。”
  那汉子就是从底层小兵爬上来的,要不是他本身身体好,恐怕也得没命,同行的小兵一个个的都死了,现在想来,若是有那些意识,怕是许多人都不会死。
  原本以为柳爻卿知道这些东西,会藏着掖着,作为筹码去交换更多东西,但是他却轻飘飘的叫沈从武写信回去。
  这代表柳爻卿根本没打算用这个换什么。
  “卿哥儿就是卿哥儿。”
  “是啊。”
  汉子们感慨完,却不能歇息,吃了饭依旧得训练,就是受了伤的也选择不碰到伤口的情况下,继续锻炼身体。
  沈家自然有送信的渠道,沈从武的信很快送到沈老将军手中。
  这位老将军已是花甲之年,但身体硬朗,戎马一生,此时在朝中地位尊崇。看了沈从武送来的信后,老将军感慨万千。
  当年沈家那位惊才绝艳的祖宗成为摄政大臣,后来皇帝得势,本应该对沈家斩草除根,可皇帝并没有那么做,到了现在沈家依旧是军中第一家族。
  皇帝更是对沈老将军信任有加,这些年沈家在军中说一不二,甚至有人传言,便是沈家举旗反了秦家,怕是也能成功。
  可看到这封信,老将军就知道沈家依旧是臣子,也只能是臣子。
  他爱兵如命,更有自己的训练手段,但士兵伤亡依旧太大,看了这封信后老将军才知道,这不单单是沈从武他们的造化,更是天下万兵的造化。
  哪怕军粮不能像沈从武那样顿顿有肉,吃的都有严格限制,但只要他们懂得那些知识,只要不死,兵马就会一天比一天强壮!
  “备车,我要进宫。”老将军长叹一口气,最终还是决定见见皇帝。
  宫中说了什么,哪怕是皇帝的贴身太监也不清楚,但从那天之后,沈家恩宠更上一层楼,老将军也更加忠心,治下的兵一个个都强的像猴子,怎么打都不死。
  后来边境异族骚扰,老将军亲自出山,直接把人打回老巢,士兵伤亡历史最低,史书更是浓墨重彩的记载了这一战,称老将军花甲之年方名垂千古,乃奇人也。


第180章
  柳爻卿脚血淋淋的,好好养了半个月才能下地,这会子沈从武带着人又出去了。
  “我是不是有病啊。”柳爻卿摸着下巴说,“兴哥脚上手上都有老茧,我爹娘也有,就我怎么磨都磨不出来。”
  “有人天生这样,更软哩。”哲子哥道,“捏起来软和。”
  “嘿嘿。”柳爻卿捂着嘴笑,“哲子哥捏起来硬邦邦你的。”
  “卿哥儿。”汉子们都出去了,小饭堂事情不多,钰哥儿带着人去大饭堂帮忙,倒是闲的功夫多一点,这会子便揣着一把花生过来了。
  “钰哥儿。”柳爻卿招呼道,“我们来搓豆子吃。”
  “咋搓?”钰哥儿笑眯眯的问。
  “豆子炒的香香的,外面裹一层糖,吃起来甜丝丝的很香脆,跟花生还不一样呢。”柳爻卿笑道,“钰哥儿过来找我是不是担心狼哥啊?银哥儿昨天晚上还专门来找我,问问四有哥的情况呢。”
  钰哥儿也没不好意思,点了点头承认了。
  “狼哥不会有事的。”柳爻卿道,“再说了,男子汉大丈夫,受点伤流点血没什么,钰哥儿别太放在心上。”
  这回柳爻卿回来,脚上血淋淋的,足足半个月才能下地,钰哥儿是知道的。
  他也想得开,道:“这些我都知道,就连我原本在煎饼作坊干活,手还被烫过呢,现在还有疤。”
  去年的事儿,钰哥儿当时忙着叠煎饼,不小心踩到东西倒了,整个手掌都差点按到火里,得亏及时找了大夫,要不然钰哥儿这手还得更严重。
  做人小心点是没错,但是不能太小心,该放开的就得放开。
  “咱们去别的地方看看。”柳爻卿脚好了,就想每天都出来走走。
  哲子哥从锅里捞出搓好的豆子,用干净的玉米皮包着。柳爻卿和钰哥儿一人拿着一个,又跟哲子哥一起出门,就近拐进面包作坊。
  “璐哥儿。”柳爻卿笑道。
  “恩。”璐哥儿有点腼腆的抬头看了眼,继续揉面。
  他面容秀美,但身材高大,不输汉子,力气也大,这会子在作坊里干活多不说,也极少说话。宣哥儿见着他不错,便提了副管事。
  柳爻卿也很看好他,经常来说说话,偶尔指点几句。
  那边宣哥儿也过来道:“卿哥儿来啦,那边有刚出炉的面包哩。”
  “这都是作坊的东西,要包装了送去库房的,我怎么好意思拿。”柳爻卿笑道,“宣哥儿最近可觉得累?”
  “就是卿哥儿拿了,我也会记账,跑不了。”宣哥儿道,“不累,每天也就过来转几天,有人说话有事情做还不觉得无聊。要是叫我什么都不干,就在屋子里,我非得闷死不成。”
  炉灶刚刚打开,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哥儿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身上更是穿的口中,就连脸和头都捂的严严实实,这样能很好的保护自己,不用怕被炉灶里面的热气烫到。
  拿着长长的铁架子,哥儿把烤好的面包夹了出来。
  “很烫。”柳爻卿道 ,“不过味道真香啊。”
  面包放了玉米粒,表面金黄,里面劲道又软绵,还放了糖,这种面包直接吃不用蘸草莓酱都行。
  早有哥儿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一手拿着刀,把面包切成一个个宽厚一样的片,热乎乎的放到一旁。
  等凉透了,自然有人拿着玉米皮编织的盒子装面包。
  只不过这个面包显然用不着走流程送去库房了,而是被柳爻卿拦截,当场便拿了一片咬着吃,钰哥儿也拿了一片。
  宣哥儿果然在账上记了一笔。
  从面包作坊出来,柳爻卿饶有兴趣的问:“钰哥儿你说现在外面都是什么人买面包?”
  “肯定是手里不缺银钱的,面包的话,大人小孩都爱吃,如果手头宽裕,怕是每天吃都吃不够吧。”钰哥儿道,“我觉得应当都是这些人……有银钱的,又住在镇上或者县里,方便买。应当还有极少数的发了工钱的农户,会买一点给自家孩子解解馋吧。”
  “那跟土豆片、土豆条相比呢?”柳爻卿又问。
  “这个不晓得哩。”钰哥儿想了一会儿,啥都没想出来。
  做面包用的都是细面粉,也有一些粗面粉做的,都是丹县自己人吃,从不往外面卖。
  细面粉比较难得,更别说里面还添加了糖或是其他东西,工序也要经过好几道,最后揉面更是麻烦,再烤,用的柴火也多,更有讲究。
  这些加起来就导致面包的价钱并不会很低,村里一般农户也只有干活结了工钱,手头暂时宽裕了才会买一点,也不是自己吃,而是给家里的孩子解解馋。
  也有不少人觉得面包跟馒头其实一样,都是煊软的,若是馒头加了糖,应当也是这样的味儿。
  可面包是烤出来的,外皮金黄味道特别,便是觉得一样,可只要尝尝就能知道区别。
  价钱贵点就贵点,能吃得起的总要隔三差五的吃一回,更别说招待朋友方便又体面。
  此时土豆价钱还是不高,现在也只有家里人多地少的还天天煮土豆吃,其他人家都用土豆换了银钱或者别的粮食,天天吃土豆,总要吃腻了。
  用土豆做的土豆粉,还有土豆片、土豆条等等,虽然吃起来特别,口味也很奇特,吃得起的人极多,但究竟主要是什么人吃,以钰哥儿的见识来说,确实不怎么清楚。
  “喜欢吃土豆片的,孩子最多。”柳爻卿笑道,“这东西虽然是土豆做的,但是味道都不一样不说,吃起来更是香脆可口,是孩子的最爱。再者,大户人家招待客人或者友人见面,这东西能作为小食上桌,口味特别吃起来方便,最主要的是新鲜。”
  “好像是这样。”钰哥儿道,“跟我一块干活的哥儿也说过,他家弟弟就喜欢吃土豆片,不过平时不舍得买,就过年吃了一回,从此以后就念念不忘了。”
  “只要孩子喜欢,家中那么多大人,即便是这个不买那个也得买,最终大部分都会买。”柳爻卿道,“不过也正是因为给孩子吃的,所以咱们必须得小心些,争取做出最好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