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场中第一通鼓声响了起来。鼓点敲得不疾不徐,随着鼓声,对垒两军的中军旗立了起来,数丈之高,迎风卷扬。
吕祉等人再望向场中,情势已然大变。各将军兵由正将带领,视中军大旗所指的方向集合。一时间场上军旗舞动,一旗三队,三队平齐。一番调动之后,步兵已经在营前列为左右两阵。
吕祉已有分教,单以扎营而言,刘、王二人不分轩轾,然而考虑到刘锜一军是从前沿回戍,每日百里的行军,犹能重甲严整如斯,其领军之能实胜王德。
这时,步军已经列阵,马军却还没有动。按天性而言,马是最胆小的一种动物,凡有风吹草动立即狂奔不已。鼓声接连三做,这些战马只竖起耳朵微微摇动,四蹄依旧是纹丝不动地肃立,可见骑手在马身上倾注了极大的功夫。步兵列阵既成,营门内顿时空旷了,尤显得战马与马上骑士的卓然不凡。瞩目之下,骑手们愈发仰头挺胸,一张张黑黝黝的脸上,目光灼灼,既骄傲又无畏。
果然,第四通鼓就是催骑兵列阵的战鼓。骑兵的金鼓器仗与队伍组成都和步军不同。鼓声更为迅疾有力,真如千军万马在奔腾一般。就见营中的将旗与队旗纷纷竖立摆动,骑手们并不看坐骑,目光只注视着旗帜所示的方向,马靴轻轻踢一下马腹,战马便十分顺从地小跑起来。很快骑手们五十为一队,三百骑为一阵,排成了五阵。也就在同时,隆隆的鼓声同时停止了。人与鼓的配合精妙到了毫厘不差的地步。
子羽不禁大赞道:“军中以金鼓传号令,鼓停而阵成,可见诸军平日蓄养锐气,素以杀敌为计,否则焉能如此齐整。也非如此不能沙场决胜。”
吕祉笑了笑:“不止如此。我今日才知道,刘太尉对骑兵的运用别有心得。岳机宜,你看出来了吗?”
岳云闻鼙鼓之声,心思早就飞到了战场之上,见宣抚有问立即道:“王太尉的骑阵是常阵,刘太尉则与众不同。”
这所谓的常阵,就是按照宋军的训练水平,一队中有大约五到十只骑枪,另外大约二十的弓矢轻骑,其余半数持铁锏之类的短兵。刘锜的创新在于,他的轻骑身背羽箭的同时,各备棍、棒之类的短兵。当时,大多数步军的□□手都不能肉搏,因而屡被诟病,视为宋军战场上表现不佳的根源,以此足见骑兵能弓箭能短兵之珍贵。何况,刘锜一军本来是以步军为主,骑兵寥寥。他能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操练起二千劲旅,实在下了苦功夫。
“骑兵选练太难。”岳云极老道地评论道,“并不是有了马就能组建的。这人哪怕有一身的好功夫,不要说在马上施展了,人和马之间的配合先就是一个难题。所以,有这样一个武艺好又能骑马的,各军都巴不得当宝贝一样供起来的。鄂州的马足够多,但真称得上精骑的也不过上千,也就是这个原因。”
吕祉也记得,戚继光的兵书里,第一便说的是选骑兵:“能充骑兵的人必然是勇士。” 这是连岳云也赞扬在内了。
岳云眉开眼笑,恨不得立即上马在宣抚相公面前挽个枪花。
场中阵既成,按淮西军原来通行的做法,大阅也就到此为止了。毕竟,明金鼓听号令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顶多各军再出几个勇士,格斗一番,以娱宣抚耳目。不过吕祉掌兵之后,这劣习已经尽数改了。阵成之后,才是最好看的。
万人同时呐喊三声,“杀”“杀”“杀”。这个名目叫做“做怒气”。临阵三杀,为了各人壮胆发怒。所谓:“我杀了他,他死我便不死,又有功赏。若被围在内,不誓死战,更有何计?败走时,敌马膘壮追上,都杀了,便逃得回阵,亡了头目,军法连坐,亦不饶我,是走回也免不得死。” 因为有这些原因在,这三个杀字喊得惊天动地。
杀字之后,鼓声又大作,这就是进军的号令了。王德大阵是步兵先出,骑兵充当左右两翼的拐子马,掩护步兵,防止敌人骑兵攻击两肋。刘锜一军则是两千锐骑居中,步兵为骑兵左右翼,与王德的阵型完全相反。
岳云看到此处,再顾不上军中礼仪,又是笑又是叫道:“哎呀,这阵型,这阵型……”兴奋过度,却是说不下去了。
吕祉代答道:“就是你爹创的大阵。我吩咐刘太尉按书演练一番。且看效果如何。鄂司曾经用这阵型上过阵吗?”按史书看,这阵法只在颖昌对敌之时用过,最终大胜。但吕祉不信,这样的配合只是灵机一动,所以有此一问。
胡闳休说道:“薛德老既写在兵书之上,自非无源之水。这阵法岳宣抚在征讨伪齐时用过,可冲坚阵可对重骑,足以补我骑兵不足之缺憾。不过,此阵毕竟只对伪齐,孔彦舟、李成等人战力实不足与金人相较,是以德老的一支笔也不敢遽下定论。”
“哦,”吕祉沉吟道,“果然如此。”他其实想再问问,怎么岳飞忽然想起借他人之名著书立说了。
不过此时刘锜、王德两军已经进行激烈地交锋,谈话就此中断。
虽说演习的枪木杆没有枪头,箭也没有箭头,但还是可以比较出来的,所谓叠阵能在平原上抵御骑兵冲击的前提是,得有列阵的时机。倘若不及列阵,枪骑重甲,寻常□□根本不怕。纵然是有一两只箭射到身边,也伤不到枪骑,反而步兵是要完了。等到叠阵列阵完成,这个阵型又完全限制住了骑兵出击,只是被动等待对方来攻。可对方凭什么要攻击呢?佯攻耗费力气岂非更好。这样等于把自己一方限制死了。
岳飞创制的阵法则不同,只是因为己方骑兵少,所以才要步兵进行保护,恰好把保护的关系颠倒过来了。不要小看这个颠倒,意义完全变了,从强调防守变成了强调攻击。阵中骑兵或出击,或在步兵掩护下重新组队,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度。
这才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吕祉看着场中形势变换,不由露出了一丝微笑。
子羽问道:“安老,你又有什么所见?”
“嗯,的确有个想法。要想收复失地,眼下这样子还是不够。”吕祉直接道,“彦修,我要组建炮军。”
作者有话要说:
新年快乐。
张宪:你们都走开,其实那本兵书是相公给我的,怕我忘本,你们都是蹭的。
第210章 终章 燕云(40)
诚然,戚继光《练兵实纪》中,极其强调火器的运用,但也没有一个专门的炮兵队,炮兵是合在车兵之中的,每营有弗朗机炮二百余门。但炮兵这个概念确实源远流长,象棋中的“炮”就是明证。这个炮在宋代专指抛石机之类的石炮,所以子羽对吕祉打算组织炮兵丝毫不觉得奇怪。
“砲石力重而能及远,确实是良器。不过,”子羽想提醒吕祉,抛石机多运用于攻城,野战使用条件并不具备。
吕祉知道他误会了,接道:“彦修,不只是抛石机。我是想,把使用床弩、火蒺藜等的弩炮手集中起来,编成一队。譬如以前的宣毅床子□□炮手的设置。”
子羽这才恍然。前朝,步兵每军必然配有床子弩等大型攻击类武器,但是单独编制的情况并不多,有之,则为飞山雄武、为宣毅炮手。只是可惜终究不过昙花一现。究其原因,这类队伍费而不惠,好容易组成了却没人管训练,也不知道怎么训练,且抛石机、大型床弩之类太过笨重,也容易损坏,修起来费时费力。所以专门的炮兵队逐渐被淘汰了。
“彦修,现在不同了。论抛石机,有单梢炮、虎蹲炮、行车炮等,可以直接安装在大车上,迅速移动,更可结合□□发射蒺藜火球,四散炸开。论床弩,有车弩之类的中型□□,十人操作就能发射一箭。这些武器诚然是攻守俱备的利器。”吕祉目光灼灼,看一眼子羽,又将目光环视岳云等人,神情格外得严肃,“但你们也都看见了,小了行动迅速固然是一件好事,可是发射也更复杂了。蒺藜火球需要包以纸和□□,施放之前还要用烧红的铁锤枪将外壳烙透。抛石机一旦用于野战,则投射角度,投射的力道都大有讲究。我闻徽宗之时,竟有拽砲杆折以至于死人之事。言念及此,便觉分外痛心。”
诸幕僚之中,唯一有操作石砲经验的,其实是岳云。当年剿灭杨幺,他跟着父亲在最后阶段参加了水战。回想起彼时情景,不免感同身受。“宣抚一语中的。这些砲不只可以安在车上,还可以安在楼船之上,只是换了个好听的名目,叫做拍杆。拍杆安在楼船最上层,随船而动。宣抚试想,船本身就是随着水流上下波动的,下仓的水手还在踏轮驱船行走,在顶层操纵这些砲石,真是一不小心,叛贼的船打不到,反而会伤到自己人,纵然精熟砲艺的老手也有所不能。”岳云说着捂住心口,就好像真看见了拍杆击中鄂司坐船一般,“想想都后怕,一拨人在打仗,一拨人在添乱,这不是帮倒忙吗?由此再引申开去,炮手混在步兵之中,拿一份钱粮,其实是太吃亏了。步兵就是武艺精熟,也不能杀死几个敌军,反而炮手一拍杆下去,有时能打沉一条船,这才是立了大功。”
相似小说推荐
-
故人归 完结+番外 (秦柒誓) 晋江2018-06-14完结传闻盛京有一奇才,四岁识字三千,六岁作诗成词皆自成一派,七岁策论经书亦极精通,于八岁那年被...
-
佞骨青山 完结+番外 (又生) 晋江2018-05-29完结举杯共聚有缘人艺倌青颜,因那花楼一曲,卷入山河国运,改名换姓。二十年后,韩水微微一笑,这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