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娘又是一番诉说。这回却关系到靳赛。原来靳赛一次酒后不知如何兴起,猥琐了琴娘。两人便知道好日子到头了,如果不想任人玩弄,便必须早做打算。于是琴娘谋划柳娘筹备,一个月后,两人逃离了太平州。之后更辗转来到平江府卖唱。
吕祉不免有些疑惑:“你们两个就这样逃出来了?”
“财帛动人心。”琴娘仰着头,笑眯眯地说道,老练的神情压根不像一个十几岁的少女。
吕祉心中一动,这个道理岳飞也一直在实践,每次出征之前,最重要的不就是俵散钱粮吗?他当然也知道黄白之物能让懦夫变勇士的魔力,但不同于诸军的起于群盗,前世招募的良家子更好管理,而他也没有多余的钱粮可供挥霍。如果--他的眼神越过琴娘,投向某个飘渺之处--历史还遵循着以前的轨迹,倒提供了个实践这句话的好机会。可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吕祉轻声说道:“钱财再好,也不能滥赏滥领,要管好。否则那钱财动的便不是人心,而是要的人性命了。这才是用兵的正道。”
琴娘的眼睛先一亮,又赶忙垂下目光,可这一瞬间,已经露出了十足的爱意。她低头只顾看抱着琵琶的那双手,好像手上新长出了一朵花。
张宗元打刚才就一直憋了一口气,这会儿终于喘匀了。“我算看出来了,这大宋兼资文武的还有一位吕安老吕尚书,失敬失敬。”
吕祉暗地碾了张宗元脚趾一下,也作揖道:“惭愧惭愧。”
“哎呦,你一人能领雄兵百万。”
吕祉不再理会张宗元的玩笑,正色道:“你们姐妹可知道淮西一军的情弊?”
一直没说话的柳娘忽然道:“情弊什么的我不懂,可奴家看得出,刘相公那防线就跟筛子一样,都是洞,看得人呵心惊胆颤。赶明打起仗来,有得好看。古语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就是没有靳赛这当事,我和妹妹也得从那军中逃出来。东京的日子奴家可是过够了,再也不想重走一遭。”
“姐姐说的是。”琴娘笑道:“小女子哪里会知道情弊这样的大事。不过,奴家倒是知道一个人,想打听情弊只管找他。”
“莫非是……”吕祉沉吟着,他想到了那个人。
“有个老好人,虽然治军无能,可是呀,资历深。”琴娘说到这里,停住看着柳娘。
“眼界高,顶看不起那些新进的。晓得好多的事情,酒后就喜欢念叨人心不古。”
琴娘再次接过话头,“奴家们也说了这许多淮西军中的事情,换成乔太尉一定大大的有赏。”
吕祉已经猜到两人说得一定是乔仲福,而从人心不古四字来看,给某些人扣个十恶不赦的大罪怕是易如反掌。他正喜忧参半,忽然听见琴娘问道:"好人,你打算如何赏赐奴家们?“
吕祉一惊,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作者有话要说:
岳飞被诬陷致死后,沔鄂蕲黄一千里更无人说岳家军。这里反映的是他未死之时为人传诵的情景。陈公辅部分基本依据史实。
第22章 千古英雄手(2)
“奴家们斗胆讨要个出身。”柳娘回道。
吕祉才知道自己适才会错了意思,尴尬地目视窗外,避免与琴娘蕴含着三分挑衅三分水色的目光接触。现在回视整个事件,感情这两人是早就算计好了,先是琴娘套话,再由柳娘说书引动疑窦,最终旁敲侧击说出真正的请求。这两人固然年纪轻又是女流没有合法的身份,生活得实在艰辛。可费了这么半天的功夫,她俩却也只提出了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愿望,没有张口便要做大户人家的女使(类似丫环,但宋代相当一部分女使可以被主人占有“身体“),心思又纯良得可爱。念到这里,他正要答话,张宗元抢先道:“你们找他算是找对了人。”
吕祉也笑道:“原是应该的,两位小娘子不必忧心,待我着人安排。”
琴娘柳娘几乎同时跳了起来,手拉着手转了一圈,才想起还没有谢恩公呢,又齐声道:“敢问两位相公名讳,奴家们要写到牌位上,朝奉一炷香,晚也奉一炷香,祈祷恩公福寿绵长。”
这可是宋代表示尊敬爱戴的最高礼节,张宗元眉开眼笑地推开吕祉,回礼道:“生受生受。”
----------------------------
吕祉答应两个小妮子的事情办到一半,就赶上了过年。彼时,岳飞正带着八百亲兵乘船沿长江奔赴行在,刘光世则安坐庐州吃酒看戏。绍兴七年初欢天喜地的好日子突然就被两年前出使金国的何藓带来的凶耗打破了。宣和天子龙驭归天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朝野。
官家第一个做出了反应,他号哭终日不饮不食,接连绰朝三日。这根道君皇帝的独苗哭损身体如何了得!张浚立即把都督府一众幕僚召集起来商量对策。
吕祉环视诸人,高官的红紫常服尽被麻衣所取代,形制上的改弦易张加深了哀痛的气氛,连性子幽默的张宗元此时都带了哀戚的表情。所有人保持着难堪的静默,没有一个想先说话。道君皇帝死于两年前已经骇人听闻,而他临终带着昏德公的封号哭请诸贵酋归葬内地的细节更加深了这班臣僚的负罪感。“杳杳神京路八千“,这个葬送了半壁江山的风流帝王最终还是死在了“茹苦穷荒”的异乡。他对赵佶除了史书上那个误国昏君的形象,原本无法怀有任何私人感情,此时却深自庆幸,宋徽宗的死亡总算激起了朝臣们难得的羞耻感。于是,他第一个开口道:
“天子的孝与黎民的孝不同,也与士子的孝有别。天子要仰思宗庙社稷的事情。尤其是今日,太上皇帝的梓宫还放置在蛮荒之地,天下涂炭仇雠至深。简直是亘古没有的恨事!”吕祉有意停顿了片刻,等待同僚们的反应。这段话其实用岳飞的那句词概括最恰当不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果然,张浚表态了。“做臣子的徒劳无功,贼虏依旧猖狂,某身为大臣,羞愧难当。”
吕祉发现张浚的眼圈青黑,显然是这几天都不曾安睡。他劝慰道:“张相公正该劝官家挥泪奋天子之怒,安天下生民。”他是在暗示张浚,此时提北伐大业正当其时。
张浚没有说话,从吕祉的目光中,他读出了心有戚戚的默契。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呀!自己与赵鼎的争斗一直没有了局,官家宁愿维持一个不偏不倚的态度,今天敲打主战的两下,明天贬责那些念叨安静不生事的,他好从火中取栗。可现在,天子的老子老天子死了,这将从道义上对官家造成多么沉重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将会迫使官家同意自己的决策。他面前吕祉白净的面容渐渐幻化成官家的容颜,泛着泪光,就像溺水的人喘息着等待拯救。他不自觉地抓住了吕祉的手,摇动着,“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张浚爆发的激情搅动了一直沉闷的气氛。张宗元沉着脸,缓缓道:“相公固然是主辱臣死,我辈负疚亦深,左相为鼎镬之臣,当有拨乱反正的完全策。”
这还是吕祉第一次见到张宗元如此阴恻的表情,他的话说白了,是指赵鼎为首相,当为太上皇殡天之事承担第一责任,若是不能让其赞同北伐的主张,则不妨借此机会参劾,将他赶下台永不翻身。
张浚自持身份,对这样的建议虽然不发一言,心中却得意于属下对自己的忠诚。吕祉却无法笃定,乱局之中赵鼎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击。此人规模不大,但生性谨慎,善于化险为夷。昔年,他不愿督师西川,不就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官家吗?预感到三日后的殿前之争将是一场硬仗,吕祉抽回手,"然而官家哀痛至深,做臣子的尤其不能急躁。还有一句话,叫做得道多助。“
吕祉委婉地说出了作势的意思,提醒张浚不要忘记台谏这把利剑。如此心机深刻其实有违他的本意,但为了北伐大业他也是拼了。之后宰相控制台谏以张大权势几成朝堂定局。台谏这原本用于制衡相权的机制,彻底沦为摆设。而欲争相位先夺台谏,也成了每个有志于权相之路的大臣所必须的也是唯一的踏上权力巅峰的途径。
张浚点头感慨道:“右司谏(指陈公辅)与邦衡都是国之栋梁。”
这个胡邦衡就是原本历史上因为乞斩秦桧而名动天下的胡铨。吕祉听出来,右相是故意用官职称呼陈公辅,好撇清两人的亲厚关系,而用字称呼胡铨表示推崇。想来在秦桧已亡之后,胡铨依旧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话谈到这个份上,若非国丧期间,几个人大可相视开怀。然而此时此刻,三人却不约地将目光投到书案之上。沉香炉中,乌木毕拨作响,散发出迷人的幽淡气息。
第23章 千古英雄手(3)
吕祉见过的南宋诸人中,其交谈举止或多或少都带有做戏的成分。比如岳飞,他的沉默寡言许多时候不是本性使然,而是身居高位者必须的修养。不过这些人个顶个加起来,都比不上官家的浑然天成。此刻焦灼地等候在宫门外的吕祉,想不到见官家一面竟也如此之难。
“这已经是二请了,”赵鼎冷淡地目视张浚,“陛下说心痛慌乱之中,无法裁决政务,如果忧伤过度毁损身体,这样大的责任,哪个做臣子的能够当得下?”无怪赵鼎借着官家不视事斥责张浚,这些日子来右相咄咄逼人的攻势早把他惹毛了,只是一直没机会发作。
相似小说推荐
-
故人归 完结+番外 (秦柒誓) 晋江2018-06-14完结传闻盛京有一奇才,四岁识字三千,六岁作诗成词皆自成一派,七岁策论经书亦极精通,于八岁那年被...
-
佞骨青山 完结+番外 (又生) 晋江2018-05-29完结举杯共聚有缘人艺倌青颜,因那花楼一曲,卷入山河国运,改名换姓。二十年后,韩水微微一笑,这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