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孤忠 完结+番外 (天边的月)


  张宪几人见他强打精神,正打算悄悄离开,却被吕祉喝住。
  “情势如此危急,张太尉大军不可耽搁。我料得张太尉适才所说放粮,不过是借着修整的时机,顺便做些利民的事情。兀术此时志得意满,等他知道粮道被断,就要抓心挠肺地焦躁了。兀术定会出兵追击,同时攻打庐州城以求速战速决。否则,兀术的大军没有粮草,军心自乱。这样盘算下来,咱们的任务着实不轻,一是牵制兀术的主力,分担庐州刘太尉的压力;二是按日程算,岳宣抚的大军即日就到,咱们得抓住四太子,不能让他溜走。张太尉,当职说得对是不对。”
  张宪沉默片刻,暗自吃惊。吕祉的分析极其精到。他收起了看护病人的态度,正色道:“宣抚说得正是下官的打算。”
  “张太尉,你计划甚大,当职须得助你一臂之力。这些伤兵的,非得由当职鼓舞才行。”
  张宪见吕祉又将话题绕回了视军上,不禁叹了口气。
  “张叔叔,你拿我爹没办法。吕宣抚跟我爹一个脾气,你以为能有办法对付吗?”
  张宪无奈摇摇头:“没办法。”
  “所以张叔叔你还是同意宣抚视军吧。”
  张宪瞅了一眼吕祉。那盖在一床薄被之下的瘦弱身躯一动不动,只胸口微微起伏。他苦笑道:“吕宣抚,不是下官不许宣抚视军,实在是,实在是宣抚纵使人扶着也无法行走。若宣抚悬念部下,下官可让王太尉等依次参见。请宣抚不要为难下官了。”
  岳云在旁叫道:“吕宣抚,张叔叔,我倒是有个法子,可以让宣抚视军。就是要委屈宣抚一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
  赵构:“怪我咯”


第107章 五年平金(37)
  岳云建议找副担架抬着吕宣抚视军。既然吕祉执意如此,也只好采纳了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为了尽量减少颠簸,以免错动了固定好的肋骨,黄纵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四五条麻绳,把麻绳一道道的捆缚在吕祉腿部、腹部和胸部。
  吕祉异常尴尬地询问,是否可以免了这道手续。
  张宪笑了笑,斩钉截铁地回道:“宣抚,免了这个索性就都免了吧。也省得咱们麻烦了。”
  吕祉知道没有商量,只好闭起眼睛,任岳云等三人外加一名军医在自己身上忙来忙去。好在岳家军一向地效率高,不多时便已经把吕祉结结实实地固定好了。吕祉自觉除了头能动,身体其他部位都无法移动。
  岳云兴高采烈地评论道:“这法子好,咱们明日就算是行军也不怕伤到宣抚了。”
  吕祉胸口一滞,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张宪原也不容吕祉置喙,与岳云一前一后抬起担架上路。
  真走到土路上,吕祉才发现这固定措施十分必要。张宪岳云虽是抬得小心翼翼,但难免过坡或是越个小沟,只要略一颠动,吕祉便疼得呼吸困难,刚刚喝下的麻药也不起作用了。
  大战之后,沿途的士兵有的在修补甲胄,替换缺损的甲叶子;有的害怕补给不及时,抓紧时间给自己多编几双草鞋。宋军的效用以上其实例发布鞋的、级别更高的还有皮靴。但江北湿热的气候下,倒是草鞋更加舒适;还有的忙着在水沟边濯洗衣物。
  这些士兵看到这只奇怪的队伍,无一不放下手中的活计,向张宪致敬。继而,当他们看到担架上的吕祉时,则先吃惊地瞪大眼睛,然后不论先前的表情是欢快抑或是劫后余生得庆幸,都变得无比沉重。
  吕祉躺在担架上,向这些普通士兵微笑致意。他无法发出响亮的声音,只能努力让自己的笑容显得轻松而又蕴含着坚定。吕祉虽然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也只是做到刚刚熟悉自己的背嵬军,对王德的精兵还是陌生的。何况沿途还有大量岳家军的士兵。但这些士兵也非常好分辨。凡是看着张宪发出由衷的微笑的,一定是岳家军中人。而看到自己后,眼中立即含了泪水的,必然是自己的麾下。吕祉心中感动不已,他攒了许久的力气,终于断续说道:“咱们现在能安然无恙地站在这里,就是让兀术吃了大亏。兀术看似占了便宜,实际却是陷入了粮道被断的窘境。你们再好好积蓄几日的力量,就杀个回马枪,让兀术大吃一惊。再跟岳宣抚大军会师,一起把兀术揍回到他的老家。”
  没人说话。沉默片刻后,不知是哪个人带头,单膝跪倒在地。继之以第二个、第三个,所有人都跪倒在路边,陆续有人从休息的各个营盘中出来、跪下,之后是被搀扶出来的伤员,头上裹着纱布的、吊着一条胳膊的、甚或是断了一条腿的。
  “宣抚。”
  一个粗豪的声音喊道。吕祉听出这是王德的声音,努力向东南望去。王德是被两个亲兵架住的,脸色苍白,显然也伤得不轻。
  “王德这辈子愿意给宣抚当牛做马,以报宣抚大恩。”
  “对,愿意追随宣抚杀敌。”
  “杀兀术报仇。”
  逐渐地,所有人的声音汇聚成了一个共同的口号,“杀敌!杀敌!杀敌!”
  吕祉心中一热,眼睛酸涩。
  张宪低低声音道:“下官恭贺宣抚将士归心。”
  这是众将发自内心的忠诚与爱戴,不是因为吕祉是淮西宣抚使,也不是因为吕祉是朝廷派来的顶头上司,这一拜拜得是他这个人,拜得是大仁大义大勇。
  “起来,都起来吧。”吕祉声音颤抖。
  “吕宣抚让大家都起来!”张宪声音洪亮,远远地传了出去。
  “谨遵宣抚令。”数千人的回答铿锵有力,声震寰宇。
  吕祉被抬回自己休息的房间后,已经疲累到极点,大汗湿透了中衣。
  “吕宣抚请先休息,下官等先行告退。”张宪恭敬道。
  “张太尉,”吕祉心中有件事情放不下,自然不能就让张宪离开,“放粮可是张太尉有意为之?为的是让兀术知道张太尉一军动向,牵制兀术的主力?”
  “早知道宣抚深谋远虑,算无遗策。”张宪淡然一笑。
  这恭维还真是恰到好处。更让吕祉叹息的是,岳飞的手下用起来个顶个都是方面之才。
  “如此,则有一事不可不防。”
  “哦?哪件事?宣抚不妨明言。”
  “扶我起来,当职要亲自给官家上奏。”吕祉咬牙道。
  “黄循圣,”张宪忽然叫着黄纵的字道,“真让你料中了,吕宣抚要亲自给官家上奏了。你那奏稿可曾写好了?下官劳顿循圣大驾,可全为了此事。”
  一直默不作声地黄纵此时笑道:“吕宣抚请放心,张太尉也请放心,奏稿一事咱们从长计议。”
  宋时,作战打得如何还在其次,关键之处在于战后的奏报。短短一份捷报,不过是敌人的数量、自己一方的参战人数以及战果等要素,但处处都是重中之重,一字不能动的。譬如敌方人数,其中的讲究就有几重,是否要计算步兵数量?是否要写明金人统兵大将的名字?这都是主将要考虑的因素。有些大将,明明知道金人步兵以汉人充,几乎没有战斗力,还是要把步兵的人数计算在内,笼统的称之以金人,并不区分步骑,用来张大敌势。至于金人的统兵将领,十个有九个都冠之以兀术的名号,而不管四太子是否真的亲临战阵。
  这还只是区区敌方数量的汇报,至于战果统计就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有斩首的一定要写明斩首自然不必说了。那些战果小的甚至没有战果的,只需笼统的报一杀敌数,或者缀一句将金兵掩杀入河中,也可以领功受赏。左右没有人稽核实绩,大将报的杀敌数便多成了漫天讨赏的本钱,而非真实的捷报。
  吕祉艰难问道:“张太尉,战报敢是已经送出。”
  “岳宣抚严令,一伺交战,不论战果如何,立即先行递送鄂州宣抚司。下官不敢怠慢。”
  吕祉急道:“如何写的?”
  “自然是据实上报。只言明前军与敌军大约一万骑作战,杀敌约一千人,斩首百余级。”
  吕祉倒抽一口凉气:“张太尉竟不报金人全军的数量?”
  “鄂司奏报向来如此,只写交战的人数。但若是金人有步兵参战,也是要剔除的。这样做不至于妨碍主将的判断。”黄纵解释道,“张太尉率兵赶到之时,只与金兵万余骑作战,便只能如此上报岳宣抚。不过兀术大军的人数等情况,另外有补充的说明,但不在捷报中反映。”
  难怪岳飞的奏报中少有与金军十万大军对垒,杀敌上万的言辞,原来是岳飞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数下。吕祉叹了一声:“只是这样一来,鄂州宣抚司将士的封赏……”吕祉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明言如此会导致将士们“赏薄”。
  黄纵猜出了吕祉的心思,含笑道:“官家与诸位相公英明。”
  吕祉心头反复的萦绕着“特立独行”一词。
  “鄂司自然可以如此上奏,但是淮西宣抚司就要仔细琢磨了。”张宪笑道,“胡机宜不在,吕宣抚身边带着的小祥子,于这方面委实是个棒槌。下官便越俎代庖,让循圣事先推敲了一稿。”张宪顿了一下,轻声道,“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