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的慈善却不同,虽然目前来说只是为了凑款,但等队伍壮大起来,保持下去,并且运作得当,便能成为一个为女人们发声的平台,或许需要几年十几年才能做到,但至少比没有强。
而且慈幼局的成立,也为一些寡妇或者无家可去的女子找到了工作,等日后在全国建立起来,会有更多女子找到出路。
因为刚刚举办过慈善拍卖,不宜相隔太短,皇后将下一次拍卖定在了三个月后的端午。
不过有关第一次慈善拍卖的新闻很快登上了时报头条。
一时茶馆里酒楼里都在宣读着有关拍卖的事宜。
“……当日慈善拍卖榜单,诚亲王妃居榜首,郑相夫人、曹相夫人次之,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对三人高义大加赞赏,圣上听闻此事,隔日临朝时特别对诚亲王、郑相与曹相此举多加赞扬,并下旨给予赏赐。”
关于慈善的新闻出来时,大使馆的事情已经定下,主动上奏留下来的韩倬和负伤不得不留下来的刘愿正在茶馆里听着新闻。
刘愿听得津津有味,这些说书先生并非干巴巴诵读,都很有一套,不输现代那些主持人,甚至更强,直接可以模仿文章里各人的声音。
《口技》里描述的情形活生生出现在眼前,他如何不着迷。
韩倬则一边听一边结合他知晓的分析,诚亲王是大魏当今的伯父,能从当年诸王夺嫡中安稳活到现在,有这样的财力不稀奇,不过这样毫不避讳露白,应该是想让大魏皇帝照顾其孙辈,听说大魏宗室子弟如今都在宫中进学。
郑相与曹相这么做就更好理解了,两人即将要致仕,刷个好名声,也能从容离去。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捐款的总数额,每人捐了多少并没有一一公布,只公布了总数额,便是他听完都忍不住吸了口气。
不由想象若此法在大辽是否可行。
“……禁止民间私自举办慈善拍卖,各地官员筹备,需得上奏朝廷,备案批示,待朝廷派下监察,才准许开办……”
“……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有令,待五月端午会进行第二场慈善拍卖,除命妇外,各地商者也可参加,捐款不限银钱,可以粮食丝绸等相抵,届时商者排行前三者,得陛下亲笔所提义商匾额……”
韩倬这回彻底没了话说,如此一来,可以想象能够揽到多少银钱。
几乎从他到大魏开始,各式各样稀奇新鲜事就没有停过,一出接一出,尤其先前的阅兵,吓坏了各国,连他们陛下知晓后也大惊,连夜招来百官商议,最终还是同意了设立大使馆一事。
除了较远的天竺大食外,与大魏紧邻的各国皆同意了此事,如今各国派来的使臣已经陆续到达,住进了建好的各国使馆中。
而他对大魏的印象也从以往的不在意到深深的忌惮。
也更坚定了留在大魏,将观察到的呈给父亲,希望大辽能从中得到借鉴。
然而想到那些枪炮,以及朝中各皇子日渐严重的矛盾,越发年迈的陛下,心中隐忧渐起。
刘愿余光瞥见韩倬的神色,心里叹了口气,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撩对方的原因之一,立场不同,注定了日后说不定会站在对立面,他很怂,很怕死,所以只能对不起男神,选择投靠元清帝。
至于辽国,他本来就不是辽国人,没有什么背叛不背叛。
听完最后一条八卦新闻,吃光盘子里最后一根薯条,刘愿擦擦手,又擦擦嘴,一枚黄豆大小的丸药顺势落入口中,几乎立刻,他脸色泛白,双唇发紫,头咣当一声冲着桌子磕了下去。
晕倒的瞬间,朝着窗外的方向瞧了一眼,元佩和梁平安可千万要给力啊,赶快拿解药来,还有皇帝陛下,这回总算能相信他了吧,他可是连命都豁出去了。
辽国皇子在茶馆中毒生死不明,几乎不到两刻,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元清帝震怒,立刻派刑部和大理寺清查,出事的茶楼封锁,背后的主家被查出乃吏部郎中卢英。
在辽大使馆的施压下,大理寺不得不先将卢英暂时收押,再继续调查。
不用说,这件事自然是元清帝和刘愿联合演出来的,演给吏部尚书刘和来看。
经过锦衣卫连续昼夜不停的调查,至少可以判断吏部郎中卢英确确实实是刘和的人,所以元清帝才会命刘愿在卢英名下的茶馆中发难。
只要能撬开卢英的嘴,便极有可能拿到刘和谋逆的证据。
而与此同时,宫里在悄悄进行一场送别会,梁才人任务完成,要离开了。
“不好意思,我要先回去了。”
梁才人环顾众人一圈,有些不舍。
夏婵抹着眼泪:“梁姐你等着,等我回去一定找你,还说好要跟你蹭直播玩呢!”
皇后倒是带着笑:“道别都道别过好几回了,该说的都说过了,剩下的等回去再说,反正我们也不是同一个时间穿越的,别看你现在回去的早,等我回去还比你早半个月。”
一旁的梁平安犹豫了下,掏出一个盒子来递给梁才人:“这个是邵岩叫我给你的,说是送别礼物。”
梁才人目光闪了闪,垂眸瞧了一眼,笑着收下:“替我谢谢他。”顿了下,“还有,告诉他保重。”
皇后看向梁才人,神色微愕。
梁才人摇了摇头,没有多言,大家互相拥抱告别。
等皇后几人悄悄离去,梁才人提着食盒去了紫宸殿,名曰为陛下送汤。
两刻钟后,紫宸殿传出消息,梁才人中毒身亡。
第125章 四通
梁才人中毒身亡自然是假的, 不, 也不能说完全假, 梁才人是将毒药含进嘴里之后让系统送她回去的。
于是在旁人,尤其是仵作和太医们看来,她就是中毒而亡。
除了元清帝和肃王, 没有人知道这些穿越者们互相熟识,知晓一些内情的宫人早就表过忠心,凡有异心的也早被元清帝清理掉, 所以元清帝请元佩来验尸, 没有人认为会有假。
短短几个月,元佩已经协同大理寺办理了不少案件, 加上少包的宣传,不论是朝臣还是百姓, 对他都十分信服。
元佩和太医一同得出中毒身亡的结论,那梁才人就是中毒身亡的。
于是立刻, 元清帝招来太傅郑相曹相和几位尚书,隐晦表示这一回的下毒其实针对的是他,并非梁才人, 因为梁才人的那碗汤是送来给他的, 只因他手中朝务脱不开手,便叫梁才人先用,没想到一命呜呼。
众臣闻言果然大惊失色,包括刘和。
大魏建朝以来,虽说历代皇帝的死因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可言说, 譬如太祖是喝多从台阶上摔下去当夜断得气,因此紫宸殿前的台阶被压平了好几道,仁宗是与宠爱的幼子玩闹时被幼子调皮用竹签插入喉咙不慎而亡,神宗上位后便处理了这位小皇子,当然,他死的最荒唐,英宗提剑杀入紫宸殿的时候,他正与十来个嫔妃嬉闹,一口气没上来便去了。
但像今日被人下毒这还是头一回。
众臣大惊的是下毒,刘和震惊的却是谁干的,因为这件事并非他指使的。
元清帝听着几人的心声,尤其是刘和的,神色极冷:“元日刺客一事卿等至今没有给朕一个说法,午间辽国皇子中毒,还不到一个时辰,宫中便有人给朕下毒,荒唐!”
他抄起桌上的镇纸砸到了地上,白玉的镇纸撞在金砖之上,碎裂开来,渣滓溅落到几人脚边。
“陛下息怒。”
众臣齐齐跪地。
元清帝这一回却不给几人半点面子,毕竟威胁到了他的性命,哪个皇帝能忍?
哪怕郑相与曹相年过六旬,也跪在地上听他训话,跪足了两刻钟。
连向来受器重的太傅也一视同仁,其他人瞧着也只能埋头挨训。
元清帝此举除了印证下毒的真实性,也是为了趁机探听刘和的心声,果不其然刘和慌了神,原本在他面前紧绷的心声终于露出了破绽。
【究竟是谁擅自动了手,是姚文道还是江景?竟敢不听我的命令擅自行事,不论是谁,必须得赶在之前查清解决……】
元清帝心中一凛,姚文道是谁他不知晓,江景他却再熟悉不过,乃是都察院左都御史!
竟连左都御史都与刘和有所勾结!!
都察院掌监察弹劾,且与刑部、大理寺共掌大魏司法,尤其各省各府分设监察御史,除了巡按州县,还兼带官吏的考察和举劾一责。
本意是与吏部互相监督,若两人勾结,那历年来大魏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免可以说完全掌握在了他们手中!
元清帝心中不寒而栗。
以刘和以往的表现,若非他有了听心之术,只怕到事发都不会觉察,毕竟连太傅都对刘和赞赏有加。
如果说之前是佯装生气,眼下却是真的怒了。
“查!给朕彻查!!朕倒要看看是谁想要朕的命!”
元清帝自亲政以来,虽素来威严,但像这样震怒不顾老臣脸面却是头一回,顿时满朝上下战战兢兢,全力运作开始彻查此事。
而元清帝则在表演完之后与太傅通了气,命太傅与锦衣卫配合,一明一暗开始调查。
相似小说推荐
-
千金易换 完结+番外 (上官沉妖) 晋江2018-05-02完结裴易和左宣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然而没过几年裴易就远赴边疆建功立业。一次回都城的时候,知...
-
太子说他不爱我 (不奇风) 晋江2018-5-1完结又名《每天都在拯救前太子殿下》还名《前东家每天都要造反!》胸怀大志手无寸铁苦大仇深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