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官家/福宁殿 (初可)


  他赌输了,倒也无碍,他的前途还长,朝中能人那么多,砸银子下去,他早晚还能有自己的势力。
  他急急回开封,一是确保自己并未被牵连,二是趁此机会回来物色新人。
  谁料就遇着这一连串的事。
  三妹妹的小厮这些日子再往赵世碂府上送东西,已全部被拒收。
  小厮非塞在他们手中,门房一脸严肃,毫不留情地将东西都扔了出去,小厮们哪敢在赵府门口撒野,只好捡起东西,闷闷离去。
  这些事儿,都很不顺。
  易渔也怀疑,自己是否已被发现?可他自问从未留下任何痕迹。再者他的妹妹也很是沮丧,成日里偷着哭。
  他烦自己,也担忧妹妹。
  可是他还是找不着陷害赵世碂的法子。赵世碂身边的人,不是拿钱就能砸下来的。换言之,赵世碂身边的人甚至难以接触到。近身伺候赵世碂的人,一大半是宫中太监与宫女,另一小半据闻是赵世碂从外带回来的,身在府中,轻易不出门,神秘得很。
  无论哪一拨,他都贿赂不到。
  拿赵世碂的名誉说事?更别提了,陈御史那处连个后话都没有!同年于大人,如今已拒绝同他一处吃酒。
  他往宫中给戚娘子送东西,也被一口回拒。陛下生辰将近,宫中规矩愈发严厉,轻易不收外头东西。
  他如无头苍蝇一般,头一回觉着自己有些无用。
  但他向来越挫越勇,不到最后一刻也是从来不放弃的。
  又是一日,他出门去衙门上差。
  陛下如今叫他在将作监宫外头的衙门里负责印刷的事儿,但又没给他个名头,名不正言不顺,他人都比往日里阴郁了不少。
  他到了衙门,同僚们正说秋闱的事。
  “……都是宫中十一郎君亲自督促的,这郎君威风得很,年纪很小,倒令人服气,据闻蔡雍那个硬脾气,也听他差使。”
  “蔡雍本就是魏郡王府的姻亲,自然听他的话。再说了,王府郎君,咱们谁比得上?”
  另一人“哈哈”笑:“可不是,咱们苦读十几年,从七八品慢慢往上爬。人家郎君,想做词臣便做,想管礼部的事儿就管,自是比不上的。”
  “下辈子投个好胎罢!”
  几人纷纷笑出声,说笑一番,又各干各事去。这样的闲聊是常有的,但他们又有哪个是真的嫉妒赵世碂的?几乎没有。与其嫉妒、羡慕这些,不如多读几卷书。况且他们普通百姓,即便苦读之后为官多年,又如何能跟这样的人比?
  地上的蚂蚁可会羡慕天上飞鸟?
  不会啊!
  蚂蚁无论如何都碰不着天上的鸟,天上的鸟呢,更是看都看不着地上的小蚂蚁。
  这个道理,人人明白。
  易渔却不明白。
  他有甚过大部分人的财富,所差的只有身份而已。因为这层身份,人家十六岁能去礼部指使尚书给干活。他即便已二十六岁,却还是只能名不正言不顺地在这儿混沌度日。
  赵世碂正在礼院查看登记学生姓名籍贯用的木牌,身边作陪的有礼部尚书蔡雍,还有吏部尚书等人。
  吏部尚书笑呵呵道:“陛下常说官员求精不求多,恰好明年将有一批地方知县进京述职,正愁没人填补呢,就指望着这回科考呢!”
  大宋从前的官员过多,赵琮亲政后精简了许多,前两回科考时,录用的人数更是立国以来最少的两回。直到今年,精简得差不多,录用人数才往上调。
  说到知县,赵世碂便想到宝应县知县易渔。
  其实若不是易渔成日里蹿,他们谁也不记得此人。以易渔的心智与财富,没有这些过于激进的心思,怕是迟早也要登上高位的。
  只可惜,有些人就是不愿等。
  忙到夕阳西下,赵世碂从礼院出来,与几位大人拱手告别之后,他转身要上马。
  来接他的路远赶紧道:“郎君,陛下说起风了,外头凉,叫您坐马车呢。”
  几位大人听到,纷纷笑着打趣道:“陛下果然最疼十一郎君!”
  赵世碂已与他们熟识,知道他们并无恶意,他毕竟才十六岁。在他们眼中,还是个年轻后生,只不过这个后生身份尊贵些罢了。寻常看他,也跟看孩子似的。
  他跟着笑了笑,听话地上了马车。
  路远也跟各位大人行了个礼,翻身上马车,将车赶走。
  几位大人又赞了几声,才各自作别回家。
  也不知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前途 “偶遇”吏部尚书,还是为了见一见赵世碂而来的易渔,站在礼院对面的铺子门口,望着这一幕,心中又羡又妒。
  赵世碂却忽然挑开帘子,与他对视。
  易渔来不及收回视线,羡与妒的眼神落在对方眼中,易渔有些慌乱。赵世碂却视若无物般地放下帘子,这让易渔更难堪。
  他双手紧握。
  赵世碂靠在马车的榻上,闭眼听着车轱辘声。
  这些天太忙,赵琮的心情又十分好,连带着他一时都忘了此人。
  不过无碍,易渔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第181章 心中忽然就生出一计来。
  秋日的东京城就这般, 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因多出许多考生, 城中的人,甚至比过年时还要多。秋闱完, 便是陛下的生辰, 两件大喜事串在一块儿, 就连城中挽着篮子卖干桂花的小娘子们穿得都比寻常要喜庆许多。
  开封这样热闹,西夏的都城兴庆府内却又是有些冷清。
  原因无他, 他们陛下再度病倒在床。
  李凉承从李明纯的寝宫出来, 满脸哀色,往宫外走时, 遇上进来的大皇子。李凉承立即行礼:“大哥。”
  “三弟, 看过父皇了?”大皇子伸手扶起他, 见他一脸哀色,不免也叹了口气,“父皇这几日总也吃不好,我这心中真是十分的担忧。”大皇子没甚脑子, 不知李凉承本性, 李凉承向来会奉承他。他之前圈禁各个兄弟的时候, 也就李凉承听话,不跟其他兄弟似的,拿着刀就要与他打架。
  李凉承点头,低落道:“父皇都叫不出我的名字来。”他抬头,依赖地看向大皇子,“大哥, 父皇会忘记我们吗?”说罢,他的眼圈便通红起来。
  大皇子生得壮硕,闻言,见此状,眼睛也不由红起来,他伸手揽住李凉承,用力捏了捏,认真道:“父皇兴许不能开口说话,但万万是不会忘记我们兄弟的!”
  李凉承跟着点头,兄弟俩说了好一番话,李凉承才告辞离去。
  大皇子又道:“三弟放心,日后大哥也会好好看顾你,你与其他兄弟不同。”
  李凉承感动道:“娘娘从前就看顾我母妃,大哥也这般待我,我实在,实在是……”他说着,眼圈再度红起来。
  大皇子深呼吸,用力一抱他,才转身进去。
  李凉承慢吞吞,哀伤地走出皇宫,人人瞧见他这副模样,心中都道一句:除了大皇子,那么多个皇子,也就三皇子是真心担忧陛下身子的。
  无人知晓,他一上马车便冷下面色。
  到得自己家中,从开封归来的亲信来见他,他冷声问:“赵世碂如何说?”
  “赵世碂说大宋皇帝并无异样。”
  “你觉得他的话有几分真?”
  “属下觉得有八成,再者,他并无欺骗您的缘由?您盼着陛下过世,他不盼?他还说,定要继续在大宋皇帝跟前为您美言的。再者,临归来时,他还派人又给属下送了金子。”
  李凉承点头,承了赵世碂的情,却又冷笑:“大哥日益猖狂,父皇却日益衰败,只怕父皇连遗旨都来不及下,讨好父皇似乎已无意义。”
  “您的意思是?”
  “人人蠢蠢欲动,我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毙。若到了紧要关头,我怕是也要用非凡手段。”
  亲信脸色一凛,保证道:“属下都听您的!”
  “好好准备着吧。”
  兴庆府内暗流涌动的同时,东京城中的秋闱已正式开始,赵世碂并非考官,但他一直参与其中。考试的那几日,他与考官一般,每日都要去礼院。科考期间很忙碌,考前要确认人数,考中得严防作弊,若是有人捱不住晕倒,还得立即将之医治,不能闹出人命来,这差事可一点儿也不轻松。
  赵世碂连回宫的时间也无,索性住在宫外的家里,却也是早出晚归,有几日甚至歇在礼院未归。
  赵琮虽说心疼他,倒也没有特殊对待。行事就该这般认真才成,但他不时派人去宫外瞧赵世碂。
  而科举并非大宋独创,是早就有的,但更早的时候不过走形式而已。直到前朝,大力削弱士族时,科举才真正站起来。前朝至今,三年一回,科举经过数次的发展,逐渐完善。
  科举完善的同时,学子们也在适应。
  但科举再完善,看管再严厉,却还是挡不住有人作弊。
  进考场时,学生们身上带的笔墨等都已经过严厉检查,但总有那聪明的漏网之鱼。这不,今儿又有一个学生作弊被逮了,他将字条藏在了毛笔管中。要说这也不是什么新奇作弊法子,进考场时,自有人检查各人的笔,但他聪明的地方在于,在笔管与笔尖之间圈了个玉质的小圈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