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碂见他已开始松动,再接再厉:“陛下,去吧,我会帮你处理这些事。”
赵琮“哼”了声,不满道:“要你进宫时,你人不在,这会儿只会讨好朕!”
赵世碂这时才继续认错:“陛下,我刚从淮南回来,立即进宫,怕是又要有人看我不耐,还要说你偏袒我。淮南东路转运使林白之所以对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不正是因为如此。”
“按你这般说,反倒是朕不对了?”
赵世碂伸手拉住他的手,笑道:“陛下没错,都是我的错。”
赵琮再愣,好端端地为何拉他的手!
他再仔细一看,赵世碂似乎变了个人,偏他怎么也瞧不出赵世碂到底哪里变了。他云里雾里地也忘了抽回手,就这般与赵世碂对视。
赵世碂笑得愈发讨人欢心,见他这样,心中满满都是信心。
赵琮,他志在必得。
第122章 他想,要是能天天这样该多好。
赵琮回过神, “咳”了声, 收回视线。
他也想要抽回手,赵世碂却紧攥着不放。赵琮暗地里使劲儿, 赵世碂使更足的劲。赵琮索性放弃, 再加之他贪恋赵世碂手心的温暖, 权当没什么特别的,他再看赵世碂, 说正经事:“既已休息了几日, 也当回来办事儿。想去哪处任职?”
“全听陛下的。”
“你大了,自己有主意, 朕若是给你安排个你不喜的, 你嘴上不说, 心里怕是要怪朕的。”
赵世碂听到他这些微别扭的话,心中欢喜,说出来的话便越乖巧:“我是陛下教养的,陛下给什么, 我就拿什么。”
“……”
赵琮心中气啊。
赵世碂怎么忽然就这么会哄人高兴!
赵琮原是想让他去做清闲风雅的词臣, 但在淮南露了那么一手后, 再去做词臣,难免浪费,他征询道:“先去尚书省历练几个月如何?”
赵世碂立即摇头:“陛下,让我去大宗正司吧。”
赵琮拒绝:“那儿什么都没有,皆是虚职!”
“正是虚职才合适我呀,陛下, 你想。赵叔华、赵世元,王府嫡子,赵叔华连世子都封了,也不过在国子监、太常寺这些地方挂职,其余的宗室子弟全是在大宗正司领虚职。我不过郡王府的庶子,真要去了尚书省,怕是许多人都不满,背地里也要怨你。尚书省,那是进士都要磨炼许久才能进的地方,我才十六。”
“哼!”赵琮脸一板,“谁敢呢,你是正经办过事,出过力的,人人看在眼里。再者——”
“陛下。”赵世碂捏了捏他的手,“让我去大宗正司吧,陛下要我为你做事时,我便去做。我不要那些好听的名头,也不要升官发财。”
赵琮诧异,但凡男儿郎,总有追求,不是钱财,便是官位。赵世碂有钱不假,但谁还能嫌钱少了?又是个才十六岁的郎君,于仕途上头,心中难道就无抱负?
“那你要什么?”
“我要陛下欢喜我。”赵世碂仰头看赵琮。
“……”
赵琮的脸又烧了起来。
“陛下?”赵世碂再捏他的手。
赵琮眨了眨眼,再回神,不知不觉便避开赵世碂的视线,“哦”了声。
“陛下觉着如何?”赵世碂却还在追问。
“嗯?”
“陛下可欢喜我?”
“……”
这要如何回答?!
赵琮从不知道赵世碂还有这一面。他被问得完全不知该如何回答!欢喜?他若是不喜欢,怎会因他而情绪百般变化,犹如一个神经质?他都被这喜欢逼得宛如一个神经质了,还要问他?!
但他不能如实回答。
赵世碂依然紧紧盯着他,看着赵琮的面部变化,心中更有数。
他也再不逼迫赵琮,见好就收,说道:“陛下,我就去大宗正司。”
赵琮这才勉强收回心神,摇头说道:“大宗正司里头的职位早已满,你既这般想,便去馆阁做词臣。”赵世碂说得也是,只要有他在一天,他会给小十一地位、钱财,没人能欺负他。官位到底如何,反是无关的。有要做的事,小十一作为皇帝特派官员,照样可以帮他去办。
假如他将来不在了?
他要是真不在了,继承人也只能是小十一,小十一将来就是皇帝,更无人能欺他。
赵世碂不知他心中这些想法,对这个结果也满意,点头:“成!”
赵琮见他答得痛快,知道他愿意听自己的话,心中高兴,立即笑起来。
赵世碂这才松开他的手,他觉着手中暖意瞬间便没了,心中有些遗憾。
赵世碂却打开小纸包,用一边放着的干净丝帕包起一只芙蓉饼,托着递给他:“陛下,尝几口吧。还热着。”
到底是赵世碂亲手买回来的,赵琮点头,咬了几口。
“陛下,还跟上次那般一样好吃?”
赵琮点头,并道:“你也尝尝。”
“好。”赵世碂应下,直接在赵琮吃了几口的芙蓉饼上咬了一口。
“……”赵琮傻了。
他要他尝尝,没要他这样尝尝啊!
“这样尝尝”的赵世碂抬头,继续笑:“陛下,跟上回一样甜。”
“……”赵琮招架不住,且又不觉想起还在淮南时船上那一幕。他好不容易收回视线,下意识地便道,“朕再歇会儿,你先家去吧。”
惹不起,躲得起吧?
赵世碂知道要把握度,点头应下:“好。”他从床榻上起来,扶赵琮躺下,再为他盖好被子,再将幔帐拉起,临要拉紧前,他再笑,“陛下,我明日再进宫来。”
“好。”赵琮抬头看他,迷糊应道。
赵世碂再对他绚烂一笑,将幔帐拉上,转身而去。
赵琮却失落极了。
小十一难得笑得这样,他还没看过瘾呢,幔帐就给拉上了!
但人是被他赶走的,他也只能心中想想,总不能再将人叫回来。
这回,他倒是迅速便睡着。
他还是觉着哪里都不对,他自己不对,小十一也不对,今日的一切事都不太对。但他也已来不及去想,睡前时,他满脑子都是赵世碂那绚烂的、忽而一现的夏花般的笑容。
赵世碂却高兴极。
不管心境如何,身子的确正是十六岁少年郎的身子。他的脚步轻盈,从正殿出来时,脚步甚至有些飘。
他的面上依然浮着一层笑容,这样的精气神,配上他的身姿,俊逸极了。
淑妃匆匆而去给福宁殿众人带来的担忧,因他这满身的精气神,即时便散了。大家都有数,小郎君都这般高兴了,陛下肯定唯有更高兴的!
染陶也松了口气,见他出来,便笑:“郎君,您来看,公主府送花来。”
赵宗宁既送花给钱月默,哥哥定然也是要送的。只不过送到福宁殿的花要经更多盘查,因而这会儿才到。
一共送了二十盆来福宁殿,排成两排,花都开得正盛,染陶正清点。
染陶他们眼中只看到花,赵世碂倒是又看到了其他东西。
他面上也不显,走到花前,赞道:“倒是美极。”
“是呢,公主眼光向来好极!澈夏来送的,她说,公主明日与乐安县主同去洛阳赏花。”
“过几日,陛下与我也要去的。”
“果真?”染陶也高兴,他们都愿陛下能多歇歇。
赵世碂兴致好,也笑:“自然是真的。”
染陶立即便念叨着要如何收拾,要带哪些物什,赵世碂状若不经意地问了句:“如今殿中花草是谁打理?”
“是刘显,小郎君怕是早已不记得此人。他原先也是都都知,后因犯了事儿,被太后捋了职位。陛下念他侍奉有功,未要他命,令他侍弄花草,他倒也有些能耐,侍弄得很好的!”
“牡丹可不好打理,这是公主送来的,可要好好对待。他人在何处?我与他交代几句。”
染陶也未放在心上,应下便令人去叫刘显来。
赵世碂去侧殿,坐下未太久,刘显便已到。
五年前离开时,刘显因陡然没了官位,一朝成为末等太监,人瘦了,也老了许多,且总有些畏畏缩缩。这五年怕是过得不错,如今倒又胖了起来,且面色居然红润,走起路来步伐也稳当。
他进来后,磕头便道:“小的拜见十一郎君。”
刘显从前是为吉祥做过几回事的,虽不知吉祥背后是他,赵世碂是知道刘显有几分能耐的。
有能耐的人,胆子大,心境平和下来,反倒更能定下来做事儿。
赵世碂要早些解决赵从德的事,便也不再拖延,直接道:“你往常可往宝慈殿那处去?”
这话,平常不平常,是要看何人说,何人听。
他这么一说,刘显这么一听,立即抬头看他。
“可去否?”
“禀郎君,每旬总要去上四五回的。陛下十分尊重太后,每月总要送应季花草去的,花草皆是由小的打理。”
“既如此,倒有些事要你来办。”
“……”刘显不说话。
“如何?”
刘显小声道:“郎君,小的愚笨,粗俗,怕是没法替郎君办事儿。”
赵世碂笑:“五年前,那般落魄,都能从宫外运东西进来。还是嫌本郎君不给你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