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陶晚会想,到底是什么样的父母,才舍得抛弃这么漂亮又聪明的孩子。但一转念又会觉得,命运这样安排也好,不然她在这世上就是孤零零一人了。
药里有安眠成分,陶枣的志愿决定下来以后,陶晚便安心地去睡懒觉了。
这样不用忙工作,又生活顺畅的日子实在是太幸福了,幸福得陶晚都有些不安了。
昨晚程鹤楼说的科幻计划暂时还不能实施,一是版权的问题,程鹤楼早就看上了现下国内最负盛名的科幻作家丁仪的长篇小说《暴胀宇宙》,而非常不幸又非常幸运的是《暴胀宇宙》今年一下子连续获得了两个顶尖的科幻小说奖项,让中国科幻第一次在全球科幻界闪耀光芒,丁仪也从冷门作家直接晋升到了神级话题作家。这让版权的交涉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另一方面是技术的问题,这次的拍摄完全不能像之前那样拉着旧班子做,有许多技术难关需要突破,所以组建合适的团队也成为一大难题。
程鹤楼将藏在心里的蓝图提前告诉了陶晚,理智上来说是为了让陶晚早做准备,其实情感上不过是一时激动,想要与恋人分享梦想罢了。
程鹤楼对她说,不用急,慢慢来。我不急,你也不用急,毕竟这是我们要做一辈子的事情。
陶晚之前确实是急,只要一有工作,她便急着去完成。没有工作时,她便急着要确定下一项工作。这样才能让她安心。
现在,那些让她不安心的东西都消失了,虽然形成的习惯还是在很多时候影响着她,但陶晚决定保留好的那部分,比如节俭,比如做好准备迎接每一次机会。摒弃不太好的那部分,比如急功近利,总是在随着别人的步子走。
生活的道路闪闪发光,陶晚觉得走路上,自己都要比从前挺直三分。
日子匆匆而过,这个夏季,比以往任何一年都热,陶晚的心里也比以往任何一年都热。
陶枣的录取结果毫不意外,第一志愿的B大录取通知书到了以后,陶枣淡定地扫了一眼就递给了陶晚。陶晚倒还是乐了半天。升学宴热热闹闹地摆了十几桌,陶晚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将她们姐妹做为励志典型发在朋友圈里。
陶枣自从毕业旅行之后基本就宅在了家里,抱着厚厚的专业书啃,说是天太热了没什么好玩的。幸好杨柳放暑假以后往她家跑得十分勤,两个小姑娘嘻嘻哈哈地一待就是一整天。杨柳会玩,即使不出门也有无数的新奇东西提起陶枣玩耍的兴趣。
有杨柳陪着陶枣,陶晚很是放心。她的日常生活就是看看书、码码字、和程鹤楼约会。到了《摘星辰》开始演出的时候,陶晚和程鹤楼去S市看了第一场,陶晚很满意,程鹤楼对于她带出来的人也十分满意。
话剧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但这种创作方式陶晚很喜欢,趁着现在没什么其他工作,便就着热烘烘的天气又开始写下一部。
待到九月来,陶枣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陶晚终于结束了她无比顺遂的生活,遇到了一点挫折。
《摘星辰》的男主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车祸,小腿骨折,没有办法演出。来替换的男演员,竟然是林冬雨。
陶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林冬雨已经完成了紧急排练,导演对他十分满意。
陶晚心里挂上了这个事,老怕林冬雨整什么幺蛾子出来,不仅对《摘星辰》那边多了许多关注,每天还要刷一刷林冬雨的微博,看看他有没有又抽风发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这样潜伏了大半月,《摘星辰》的演出换了好几个城市了,剧组那边没有任何特别的消息,林冬雨微博这边更是一个字都没提这部话剧。
陶晚觉得自己想得有点多了,便放松了警惕。
程鹤楼非常支持她的话剧创作,陶晚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程鹤楼近期没有打算再拍片。两人经常在一起拉片子,也一句一句地分析陶晚写的东西。写作本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但在程鹤楼这里,陶晚圈不出那块领域,她愿意同程鹤楼分享,程鹤楼对她写的东西也总是抱着一些亲昵的责任感。
自从陶枣去了学校,陶晚经常在程鹤楼的别墅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但是她尽量控制了晚上留宿的频率,不想这么快地趁着谈恋爱的热乎劲就和程鹤楼真正地同居到一起去。
在她的心里,感情总是一条有长度的线,走得慢一点,尽头就远一点。
第二部话剧叫《命定的晚餐》,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展现家庭状态的故事。相比《摘星辰》这种激情澎湃的剧,显得平和温柔许多。
为了不让《命定的晚餐》受众太过局限,在这样的题材范围下,陶晚安排了密集的笑点和最后爆发式的泪点。有了程鹤楼在身旁一句一句地斧正,她对自己的这部剧非常有信心。
程鹤楼没有再为她做前期的工作,这部剧的合作程鹤楼让陶晚自己去找。陶晚有压力,却也感觉干劲知足。
反正程鹤楼说了,干糟了不怕,有女朋友给你擦屁股呢。
国庆假期过后,程鹤楼突然有事,飞去了大洋彼岸。
秉着告白时答应的几条原则,程鹤楼说了是家事,不过也仅于此。
程鹤楼一直不愿意提家里的情况,陶晚当然不会刻意去问,只有时间积累起的信赖才能消除这些隔阂,陶晚不急,愿意慢慢来。
而陶晚开始正式筹备《命定的晚餐》,在选择合作的剧团时,突然接到了林冬雨的电话。
这个号码已经好久没响起了,陶晚看到时,心里没来由地一阵发慌。
“陶老师。”林冬雨的声音比之前沉稳了许多,以前他说话时总是笑,于是说出来的话就带了点阳光灿烂的味道,但是现在大概是不想对着她笑了,冷静温和,反倒让陶晚觉得好受点。
“诶。”她应了声,直奔主题地问,“有什么事吗?”
“嗯,有工作的事想和您谈谈,我今天正好在C市赶通告,晚上有时间喝杯咖啡吗?”
“方便说一下大概是关于哪方面吗?”
“听说你在准备新剧,”林冬雨笑了笑说,“我可以了解一下吗?”
要是没有之前《摘星辰》的事,陶晚一定会在这时就拒绝,但现在她要是在电话里就直接回绝了了解一下的请求,那就显得太不近人情了。
“嗯,当然。”陶晚答应了下来,“晚上见。”
地点约在离陶晚很近的地方,陶晚卡着时间,没有迟到也没有早出现。
见到林冬雨的时候,陶晚有一瞬间的恍惚。他们不过半年多没见而已,林冬雨好像长大了两岁一样。之前还是阳光少年,现在望过来的时候,眼神温和成熟,眉眼还是那个眉眼,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陶晚坐下来,想要速战速决:“为什么突然想在话剧这边发展了?”
“更锻炼人。”林冬雨的回答简短直接,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和陶老师您一样。”
“其实在哪里都是锻炼,我只是刚好没有其他的事做。”陶晚喝了口咖啡,“现在这部合作的剧团还没定,具体的演员要看剧团那边了。”
明着踢皮球,其实相当于拒绝了。但林冬雨并不介意,他从包里拿了张宣传册出来,递到了陶晚面前:“陶老师觉得这个团怎么样?”
陶晚低头去看,虽然是一张招录儿童演员的普通宣传册,但这个剧社大名鼎鼎,陶晚接触话剧以来,听同行说了很多遍。
要是程鹤楼把这个社拿到她面前,她一定十分惊喜。但林冬雨主动拿出来,那这个关系自然是不敢轻易用的。
于是她没有很快地回答林冬雨的问题,而是假装仔细看了起来。
林冬雨突然转了话题道:“陶老师,你觉得我《摘星辰》演得怎么样?”
陶晚实话实说:“没看到呢,后来忙,就没再去看了。”
林冬雨准备得很充分,他掏了张盘出来,递过来道:“陶老师,这是之前排练的录像。您公事公办就好。”
话说得很简单,也没有一点胁迫的意思,林冬雨说完这些就主动告辞了,着实让陶晚有些吃惊。
把诱饵抛出来,然后说公事公办,真要公办的话,大概任谁都会咬住这个饵。
陶晚没有看过林冬雨完整的表演,但剧组的小眼线给她发过小视频,只短短的一段,陶晚便知道,林冬雨演得不差。
不管私人之间发生过什么事,在工作上,陶晚是认可林冬雨的专业水准的。
回到家后,她还是看了那张盘,短短的时间内,林冬雨便掌握了《摘星辰》最核心要表达的东西,尽管这张盘上的表演还不够细致,但完全是合格的,并且有几处十分得可圈可点。
陶晚躺倒在床上愣了挺久,她在想,如果程鹤楼遇到这样的状况会怎么做。
想着想着便笑起来,程鹤楼那胆子,什么时候怕过别人给她惹麻烦,只要对她的戏有好处,她空手也能套白狼。
但她毕竟不是程鹤楼,初出茅庐,她必须处处小心。所以想了半晌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反倒勾得她十分想念程鹤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