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字典这根胡萝卜吊在前面的情况下,自然没人反对这种方法,即使这是个大工程,但是大工程在此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毕竟越大的工程需要的人数就越多,自己能进的可能性就越大呀!
他们此时只恨自己的名望不够高,哪里会嫌弃建立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呢?
这种与比划查字的音注方法被彻底抛弃,世家的声望彻底淡去。
然而这还不够,就在世家竹篮打水一场空,懊丧不已的时候,新的政策下达了。
建立学校。
而且不是一所两所,而是全大晋,全规模的学校的建立。
不仅由朝廷来承担建造学校的费用,而且广纳贤才来当校长和夫子,最主要的是,校长和夫子都有品级,由国家来发俸禄!
而且束脩也是前所未有的低廉,几乎相当于只承担书本的费用,就能去进学!
这种广泛授学的行为简直可怕。
“他们怎么能?!他们怎么敢?!”
跳脚的世家愤怒的咆哮着,“这种行为与玩火自焚有什么区别?民智一开,他们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吗?”
不怕自己的统治被推翻吗?
可是世家的咆哮毫无作用,之前因为没有被选上编纂字典的人有了新的出路,那就是——教书!
在此之前,夫子这种职位都是由那些屡试不第,放弃科举的秀才来担任的,但是现在,学校的夫子却是由朝廷委派,有正式品级的官员,即使只是八品九品的小官,但是有了朝廷的承认,就是进入了仕途。
而如果表现得好,完全可以平级调任,到时候就是县丞品级的官,和原本需要科举补缺才能当上官的途径,快捷了不知道多少倍。
简直可以说一步登天!
更何况,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这隐隐的行为中,明眼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了朝廷专门的学院来教书,那么以后的科举呢?该当如何?
就不说了科举的内容变化是否与学院教授有关了,就说考试的学子,是不是也从书院中选拔?
这简直就是完全掌控了下一任的官员,而他们这些做夫子和校长的,岂不就是未来高官的座师?
哪怕几百几千学子中有一个人得幸高中,那就是他们未来的依靠,有这层关系在,何愁未来不期?
心潮澎湃之下,一些聪明的人纷纷去应聘夫子,有把握的去应聘校长,而至于那些嘲笑他们和屡试不第的秀才一样、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人,他们也在心里嘲笑他们。
傻子!
而世家是傻子吗?
不,能和大晋周旋这么多年而找不到把柄的世家,怎么可能会是傻子?
那些纷纷去应聘的人知晓的道理,他们又怎么会看不透?
就是因为看透了,所以才绝望。
如果这样……如果以后这样,他们因为“知识”而获得的尊荣将再无一丝一毫,从此世家将完全受制于皇帝,让生则生,让死则死。
再无还手之力。
或许他们还能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树,但是现在,大晋还有什么方面是短板吗?
没有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没有了。
他们或许能在商业方面做大,或许能进朝堂做个官,或许能在进入兵部以兵法立足当个将军,但是……这到最后,都是受制于人,只要皇帝稍微有恶意,遇到些许的变故,就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这对于世家,这么多年卧薪尝胆,就为了可以恣意妄为的世家怎么能够接受?
有些世家想着算了吧,投诚就投诚吧,趁着家底还在,不如效忠皇帝赢得一席之地,虽然不能再拥有自己的自由和地位,但是现在大晋这么好,安安分分的似乎也能过得去。
但是另一些世家呢?
他们在考虑了许久,也纠结了许久之后,最终,还是为自己的野心付了账。
他们对着潜入而来的倭人,轻轻点了点头。
第80章
很多事情, 有了最艰难的第一步, 之后的无数步就能轻而易举的踏出。
正如世家们对着倭人, 最开始的最艰难的一个头点下后, 之后的出卖就变得很简单了。
最开始, 还只是大晋处流传出来的书籍和文化,和将知识视为最宝贵的大多数人不同, 在世家的眼里, 知识可以说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
于是小到大司农刊印的种田良方, 大到最新研究出来的音注之法——当然, 这是世家比划注音版本——统统都成了他们之间的交易品,互相以示诚意的礼物。
和世家的观念不同,倭人比世家更知道知识的珍贵, 甚至比大晋的百姓更痴迷这些他们向往的文化, 所以在拿到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派整个倭国中原文化最厉害的人对这些书籍进行解读。
当知道这些书籍居然都是真的,并且是大晋最新最前沿的文化的时候,倭人都被世家的慷慨震惊了。
他们以为世家会对此留一手, 来作为彼此合作的保障, 哪里想到自己拿到的居然是全本?
倭人对世家的赠予如获至宝, 最开始的种子、种植方法等等消化完毕后, 倭人就看到了音注之法。
这个音注之法对于倭人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倭人和中原人之间的语言并不一样,甚至和中原发展了许多年不同,倭人至今的文字还凌乱不堪, 不成系统,甚至因为在海上流浪,在各个海岛居无定所的原因,他们连像样的文化都发展不起来,所以在得到音注之法、感觉音注之法与倭人语言的互通之处后,倭人忽然想到了一个十分绝妙的方法。
那就是将这些音注作为他们的文字!
是的,将这些音注作为自己的文字,如果需要两个音就两个音注叠加在一起,这样的话,他们倭人的文字创造起来就十分简单了,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压中原一头!
如果中原的音注起源于他们倭国的话,那么岂不就证明他们比中原文化更为源远流长?
想想看,他们中原学习了这么久的东西,居然是他们倭人的文字,简直只要想一想,就觉得激动的不行。
从此再也不是只有他们倭人从中原那里抢东西了,而是他们中原不要脸的学习他们倭人的文化。
世家显然没想到,他们就已经足够厚脸皮,居然有人比他们更无耻,还在为倭人即将到来的行动而激动。
是的,倭人答应近期就上岸,给晋朝造成压力,只要时机足够,就立刻冲进腹地,扰乱江南。
只要江南乱了,那么就是他们世家重新崛起的时候。
是的,这些世家想了很久,在皇权稳固,军队强大,世家的权利被压到无限低,并且还会继续更低的时候,只有乱世,才能重新铸就世家的辉煌,让他们回到那个与皇权共治的时代。
那个时代,哪怕是皇帝,也没办法在他们的阻挠下发出任何他们不喜欢的政令,而世家品评中,即使是皇家,也品评不上第一流的世家,只能在二流之末而已。
皇子娶不到世家最尊贵的女儿,皇女想嫁到世家也只能嫁嫡次子,世家势大,第一流的世家,比皇上还要更尊贵。
这样的生活,才真正的属于世家,而不是现在龟缩一地,一丁点异动都不敢发出,族中子弟就连踏马上街都不敢到路边,生怕撞到路人。
只要想到以后这样的生活继续下去,族中后辈将无限的被压制,作为一个给别人治理江山的工具,被他人予生予死,他们就心中火烧。
怎么能,怎么敢,如果这样,如果这样,他们死后,怎么有脸去面对列祖列宗,如何对他们说,他们将他们留下的偌大家业守散了,现在世家没入了三流。
他们不敢,不想,不甘……所以,他们必须要行动。
只有乱,只有乱了起来,才能让整个江南重新进入无序的混乱状态,只有那时,他们养的私兵才可以不起眼的出现,他们建造的坞堡才能成为人们的庇护,他们才能与大晋共治江山,在中原得到属于自己的栖息之地。
这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所以,为了这个,他们可以不惜暂时的出卖江南,反正,最后他们总会将江南收回来的,只是让他混乱一会儿,相对于大局来说,这一点点牺牲并不足为道。
只是就在世家准备一切就绪的时候,倭人却迟迟不动?
此时正是秋季,也是倭人常常扣边的时机,也就是看中这个时候,所以世家才会选择和倭人合作,但是没想到就在条件谈妥的时候,倭人却不动了。
倭人不急,他们现有的东西已经足够消化一阵了,甚至他们还在试图按照书籍种植作物,本就在最炎热的没有冬季的地方,四季种植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事。
只是倭人等得,世家却等不了。
所以即使倭人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并且追加要一份江南布防图的时候,世家虽然愤怒,却也暂时忍耐下来。
在他们眼中,这些倭狗根本不足为惧,只要他们将江南稳定下来,这些倭狗都会变成死狗,暂且让他们嚣张一下,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嚣张不了了。
所以即使不满,但是世家还是在三天之后,通过自己种种隐秘的布置,拿到了江南的布防图,并将它送给了倭人。
相似小说推荐
-
哑巴 完结+番外 (番尘) 晋江2018-01-05完结大棠王朝,暮都+戾王府有个哑巴,性子沉静,饱受欺凌又被罚入青楼为娼戾王府小王爷戾南城,从小...
-
以帅治国 (沈飞天) 2017-3-31完结一不小心穿成大宁朝的第六任皇帝,结果,国库没钱,灾荒连连,重文轻武,边境不稳,姜永琏哭出一缸眼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