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君临天下 完结+番外 (紫月纱依)



可在琼州的朱崖郡,卫盛过得就很惬意了,当地的官员不管他,百姓对他很友善,徐贵妃和徐舅舅时不时让人捎点金银过来,还有以前跟随他的人,不远千里赶来投奔。

卫盛还是皇子的时候,身边有很多人跟随,卫央见惯不怪,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

可卫盛都成了庶民了,还有人愿意死心塌地跟随他,卫央就有点佩服了。

小皇帝登基后赦免了两位兄长,其中的意图卫央看不懂,他们的生活也毫无改变。

但他感觉得到,从离开渝京的那天起,卫盛就和以前不同了,他好像什么也不在乎了。

“孩子也是要长大的,你不让他多练练,他永远也长不大。”卫盛偶尔也会遗憾,当年的自己兵权在握,为什么就没想过谋反篡位这件事,反而白白担了这么个罪名。

要是他想到了……

卫盛的想法到此打住了,要是他想到了,他大概就不是卫盛了。

卫央的身手是卫盛亲手调丨教出来的,比起他同龄的时候略逊一筹,但足以压过其他人。

同时卫盛也承认,卫央的性子比他冷静,遇事不急不缓,不是容易惹祸那种。

卫盛教卫央习武很容易,教他骑马倒是费了些事。因为卫央特别怕马,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不敢上马,只有卫盛带着他,才勉强愿意试一试,可要是一个人,他是绝对不肯上马的。

卫盛因此很头痛,要是卫央不敢骑马,他以后岂不是哪里也去不了。

好在九岁那年,卫央突然就开窍了,他不再害怕,骑术也是一日千里地精进。

孙怡没有再说什么,进屋帮着卫央收拾行李去了,就怕他有什么没想到的。

出乎孙怡意料的是,卫央的行李非常简单,就一个小包袱,完全没有她帮忙的余地。

“你就带这点东西?”孙怡出门上个香,随身行李也能装半辆马车。

卫央点点头,他是去闯荡江湖的,难不成还要装几口箱子,再雇一辆马车?

见孙怡被自己吓到了,卫央忙道:“娘,晚饭我不在家里吃了,我要去找君云。”

卫央前世就和他的云哥哥很要好,这辈子见到比自己小的君云,也是想方设法去亲近。但是卫央离开渝京的时候,君云太小了,这让卫央非常担忧,等以后再见面,云哥哥都不认得他了。

谁知三年前,君彻成了新任的朱崖郡郡守,君云和他娘也跟着赴任了。

卫央闻讯欣喜若狂,偷偷摸摸就溜去了郡守府,吓得孙怡以为他失踪了,还到处派人找他。

朱崖郡民风彪悍,郡守府的守卫也很森严,卫央那会儿的功夫还不到家,刚进了后门就被人逮住了。

捉到个七八岁的娃娃,还口口声声说是来找自家大公子的,衙役们也很震惊。他们拿不准卫央的身份,就带他去见君彻了。

小孩子长得快,君彻根本没有认出卫央,听他自报家门大吃一惊。

君云小时候和卫央一起玩过,这是君彻知道的,可卫央跟着卫盛离开时,他三岁,君云两岁,都是不记事的年龄。

如今五年多过去了,君云早不记得卫央是谁了,卫央来找君云玩了,着实有些吓人。

证实了卫央的身份,君彻一边带他去见君云,一边派人去通知卫盛孙怡。

虽然重逢的方式有些奇特,可君云很快就和卫央熟识了,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路上小心,什么时候玩够了,也要回家看看。”孙怡揉了揉只比自己矮了半个头的卫央的脑袋。

卫央熟门熟路到了郡守府,君云听说他要走很不开心,因为他爹他娘暂时不会放他出门的。

“你别难过了,我先去踩点,下次带你去玩。”弟弟变哥哥,卫央心里的成就感满满的。

君云撇了撇嘴,貌似不甚在意地道:“你打算去哪里,可不要迷路了哦。”

“除了渝京,哪里都好,反正我都没去过。”卫央豪情满怀地道。

君云毫不客气地道:“说得好像你对渝京就很熟似的,你离开那会儿就只有三岁。”

卫央委屈,却无法辩驳,他两辈子加起来明明在渝京待了九年。

不过也跟三年没有区别,不是宫里就是王府,连街上都没去过两次。

卫央略显低调地离开了朱崖郡,君律毫不知情,他刚收到了来自孟凌山的汇报。

果然,朱夏和南越的不谋而合不是什么巧合,而是舒翰分别派人和他们联络之后的结果。

君律现在思考的是,在动不了舒翰的情况下,他要如何破坏朱夏和南越的合作。

不把这两家给拆散了,战火会由南向北不断蔓延,偏偏朱夏和南越都不是铁勒人那种一路砍杀的风格,他们要人也要地盘,手段也就比较温和。

君律不是朝廷官员,出兵的话师出无名,甚至不会被人感激,他需要想到更好的办法。

孟凌山的来信很直接地说了,在被占领的红河郡,当地人的生活和以往几乎没区别。

很明显,这是温水煮青蛙,对付如今的易州特别管用。

第120章 兄弟

君律左思右想, 始终觉得动用武力硬拼是下下策, 他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再没名没分跟人干一架, 简直是自讨苦吃。

可他要是不阻止, 朱夏和南越两国就会得寸进尺, 也许在把整个易州南部吞并后,他们会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到了那个时候,君律再出兵就是名正言顺了, 可又成了亡羊补牢。

说到底,这都是不靠谱的朝廷和历任易州刺史给君律留的锅,偏偏他不背还不行, 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就在易州的局势僵持不下时, 北疆的燕州出事了, 正如姬宁担心的那样,舒翰绕过了凤台关, 重兵突袭燕州的上谷和渔阳, 姬宁远在朔州,根本无法救援。

随后,舒翰转战千里,一路如入无人之境, 直逼渝京而去。姬宁却在此时收到姬羽的急信,死守凤台关,绝对不许分兵。

姬宁明白父亲的意思, 只要朔州还在,铁勒人在中原就站不稳,渝京扛过最初的猛攻就还有救。可要是朔州丢了,渝京就是守住了一时,也难守住一世。到那时,就是真的天下大乱了。

卫央从琼州出来,根本不知道北方发生了什么事,他背着自己的小包袱,一路往易州方向狂奔。

卫央早就想去找君律了,哪怕他已经接受了卫盛和孙怡才是自己这一世父母的现实,可这也不妨碍他对君律的思念。爹爹就是爹爹,什么时候都是,这是有没有血缘关系都无法改变的。

然而卫央的运气不算好,他刚进入易州境内,南疆的战事就发生变化了。

原本,朱夏人和南越人只是向北扩张地盘,由于一路上并未遭到有效拦截,他们采取的手段也就比较温和,没有引起当地百姓太大的反弹。

毕竟,红河郡是大衍皇朝最靠南方的一个郡,距离朱夏和南越的国都比易州的州府都要近上许多,就算很多人的祖上是来自中原,可三四代下来,对大衍皇朝的归属感难免还是淡了。

但是过了红河郡往北走,随着地理条件的好转,形势又发生了变化,原先高歌猛进的朱夏南越联军开始遇到抵抗了,哪怕对手不是正规的朝廷军队,也让他们的进度明显减慢了。

两国联军是来瓜分地盘的,自然是自身的损失越小越好,对方不抵抗,他们也懒得大开杀戒,可要是有人反抗,大动干戈也是免不了的。

无论是君律还是孟凌山,他们的人马都主要集中在易州北部,其中君律偏西,孟凌山偏东,南部相对人少的山岭地区,实在是力有不逮鞭长莫及。

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是正规军交战,朱夏南越绑起来也不是大衍皇朝的对手,可民间自发的零散抵抗,打不过人才是正常。

舒翰绕道燕州突袭渝京的消息通过飞鸽传书传到朱夏南越两国。利字当头,两家死对头再也顾不得所谓的世仇,战机稍纵即逝,现在是他们夺回旧土的最好机会了。

都说易州的边防如同虚设,可那主要是指红河郡,随着战线向北推移,抵抗的力量越来越强。

铁勒人动兵之前,朱夏南越都不敢攻得太狠,大衍皇朝的地盘太大了,单是一个易州,就比他们两个国家加起来都大,要是孤军深入,回不来可就惨了。

北线开战以后,他们的担心消失了。自古以来,大衍皇朝都是重视北线胜过南线,如今舒翰都要打到渝京了,朝廷肯定是无力再管易州了。

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两国国君一商量,同时给军队下了命令,全力向北进攻,打到哪里算哪里,谁家拿下的就算谁家的,日后以此划界,再无分歧。

如此一来,易州南部的局面就是彻底乱了。

要不是君律出兵及时,朱夏和南越真有可能把堪舆图恢复到大衍皇朝开国时的局面。

其实,早在舒翰兵发燕州的消息传来时,君律就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