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想起先前刘玉来找自己,曾向他做过暗示,“刘彰卧薪尝胆三十年,等的就是今天。他是冒顿单于的后人,身上有汉家宗室的血脉,倒不好说是胡是汉。可若他发兵中原,定会打着复兴汉室的名义,想必势不可挡。北边的鲜卑,一旦有人继承王位,或一统三部,许会侵攻幽州,蚕食我华夏疆土。东北面的高句骊向来都不安分,一直对冀州虎视眈眈。至于西南,巴、氐人都不是善茬,他们久为汉人奴役,心中怨愤甚深。”
白马说得口干舌燥,方才说得入神,到现在才反应过来,岑非鱼将自己整个抱在怀里。
三年过去,白马长高了不少,身长已近八尺,只比岑非鱼矮半个头,两人抱在一起,显得有些局促。
白马玩笑道:“从前谁说的?等我长大,你也老了,就不再抱我了。如今怎还如此腻歪,成日搂搂抱抱成何体统?”
岑非鱼故作惊怒,辩解道:“我才三十几!不过是少年老成而已。纵使我过了四十,那也是龙精虎猛的一枝花。”
白马反手摸了摸岑非鱼下巴上的青胡茬,笑道:“再过两年,等我长得比你高了,就换我抱你。”见岑非鱼双眸发光,他登时来了个“大喘气”,“把你夹在胳膊下,带着到处跑,不高兴了就按在地上揍一顿。”
“你他娘的当自己是熊?”岑非鱼哈哈大笑,故意用下巴来回猛蹭白马的脸颊。
两人一通胡闹,沉凝的气氛渐渐散开。
闹过后累了,岑非鱼就牵着白马的手,让他同自己一起躺在屋顶上,放眼看天宇间璀璨的星辰。
白马以手描摹天幕上那轮朦胧的新月,比划出月亮的圆缺,轻叹道:“想来亦是古怪。当年始皇帝一统天下,结束战国乱世,秦虽二世而亡,带头的是刘邦、项羽两位英雄。如今梁周一统三国,不过延绵至三世,就乱成了一锅粥,作乱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岑非鱼伸出手指,假成一只老鹰,张嘴去啄白马的手,“传国玉玺上,有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自古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可自汉以降,多少人自立为王?梁氏原不过河间一小世家,时来运转荣登九五。世家嫉妒,士人迷惘,老百姓们更不知,天子是否当真是受命于天?”
白马从未想过这些,听得岑非鱼的这番说辞,忽觉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诚心赞道:“你懂得真多。”
岑非鱼摇摇头,并不自得,只道:“许多人看得破,却看不开。”
白马:“你是学佛的,学佛能让他们定下来么?”
岑非鱼摇头,道:“学佛只能让自己心安,但什么都无法改变。你总不能让天下人全都剃度出家,百年后看中原大地上不剩一个活人吧?”
白马觉得自己遇上了一个没有答案的难题,喃喃道:“那要如何?”
岑非鱼:“我若知道,岂不是能当皇帝了?活在乱世,你或我都不能选,但既然活着,不放手去拼,就只能任人鱼肉。无解之题,多思无益,唯有做好身前事、珍惜眼前人。”
白马:“我最愿看到的,还是不要开战。可你说得对,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间事总是无常。思辨有益,但挣扎徒劳,只有按规矩下好这盘棋,做些什么总是好的。”
岑非鱼感觉到了白马的失落,便轻轻拍着他的背,道:“或许,再过个一两千年,等到人们都明白过来,从来就没有甚么受命于天,有的只是受命于正道,人人都将自己和别人当人看,世风才会好起来罢。”
“是这么说。”白马拍开岑非鱼的手,笑道:“诸王要作乱,百姓要造反,宗室亦要从中分一杯羹,胡族在四周虎视眈眈。你我力虽微弱,但总是要做些什么的,咱们要如何做?”
岑非鱼低声问白马:“你想要做什么?本公唯你马首是瞻。”
白马无力地躺倒在岑非鱼怀里,揪着他的头发,道:“其实,无论谁做皇帝,和咱们都没关系。可若中原大乱,胡族必然入侵,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最好是能保住梁家的江山,先解决了匈奴。但眼下齐王与我们有怨,我们就只能同楚王、淮南王一道。”
岑非鱼无所谓道:“那狗娘养的梁炅最是记仇,待他在京站稳脚跟,必会派人前来收地、收兵。但也不必怕他,他这人鼠目寸光,尝到甜头后必定得寸进尺,不怕没机会找他麻烦。”说到这里,岑非鱼的眼神亮了起来,“我有个朋友叫澹台睿明,从前是楚王的部下,现在馆陶做生意,带兵打仗是把好手。我估摸着,楚王若想对齐王兴师问罪,定会联合他兴兵,届时我们可带兵前去投奔他。”
人间事,总是无常。
此夜过后,中原大地的局势,仿佛狂风下的烈火,一路奔着越来越坏的方向发展。
巴蜀爆发氐人叛乱,辽西鲜卑滋扰边关,玉门关外,匈奴五部推不出一个共主,为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剑指中原,宣布同大周开战。半月间,已屠了两座边城。
南匈奴刘彰自称替朝廷平乱,带着举族人马出关去往匈奴。
不过几日,西边传出刘彰收拢匈奴五部,自称“大将军”的消息。
楚王自请领兵前往边关与匈奴作战,惠帝准其所奏,折子却被齐王压下。
齐王亲自领兵,带着惠帝一道前往玉门关,明着说是天子要御驾亲征匈奴,其实是想趁乱谋害惠帝,自己执掌权柄。
然而,论行军作战,齐王根本不是楚王的对手。两军在长安交战,楚王将惠帝从齐王手中救出,并把齐王打得溃不成军。
楚王再度掌权,却被迫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只因他府中谋主贺珲建言:废惠帝,自掌权柄。
原本,楚王生性刚直,处事果断,是个不爱用谋士的人。但贺珲是四年前他初入京时,淮南王向他推荐的,说京中人事复杂,让楚王凡事多与谋士商议,免得中了别人的计。楚王数次陷入险境,都是因为没有听从贺珲的建言,但自从上断头台走过一遭后,楚王到了许昌,未免再被人算计,就开始启用贺珲了。
但此时,贺珲的心已不在辅佐楚王上。他出身江东世族,只因是旁支庶出,一直不得重视,见到任何机会,都想要牢牢抓住。此番,他向楚王建言,其实是存心要让“楚王想反”的消息传出去,将楚王逼上王位。故而,他建言时乃是在光天化日下,当着长安城的官员与百姓的面,以“苍生”“大义”为旗,请楚王考虑废惠帝而自立。
楚王大怒,当场拒绝贺珲的提议,但官吏们心思细,难免往深了想,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楚王不得不背上谋逆的名声。他忙于应对朝臣声讨时,齐王等人暗中鼓动世家,制造出不利于楚王的阵阵非议。楚王不像齐王那般会说没用的漂亮话,一句“本王绝无二心”从早说到晚,却没能说服几个人,直是焦头烂额。
可贺珲没想到,楚王竟然真的从未觊觎过皇位。因此,他觉得再跟着楚王,已经没有前途,索性赌上一把,趁乱下手劫持惠帝,自领一军奔入长安城。他手中有惠帝,有恃无恐,发出消息,要与楚王、齐王三分天下而治。
楚王百口莫辩,终于被以齐王为首的诸侯王,用铺天盖地的流言,彻底打成了乱臣贼子。
贺珲怎能从楚王眼皮底下,命令他的府兵行动?
原来,楚王向来遵章守制,从未豢养不在册的私兵,是故手下府兵数目不多,又因为他治军严苛,不少人捞不到油水,心中早有怨言,便轻易受了贺珲蛊惑,抛下楚王奔入长安城。
如今,楚王手中缺兵少粮,有受贺珲与齐王两面夹击之险,不得办法,只能带兵渡河过江,去往淮南王梁允的封地,请自己足智多谋的弟弟帮助解开困局。
宗室中人联合起来,三请齐王入朝主政。
齐王假意推辞,最终难却盛意,再度入主洛阳,加封了三个子,梁腾、梁信、梁羽,派遣他们各令万军,分据幽州、青州、许昌。
四月,宗室诸王、幽州刺史伊涛多次上书,推举齐王为盟主,不论匈奴战况,只请他先行讨伐贺珲及楚王。
齐王再三推辞,最终“不得不”接受了众人的推举,为自己九锡,增兵至三万,又暗中养兵一万,手中府兵远超过天子私兵,势力空前。
但齐王似乎并没有救援天子的意思,自他入朝主政以来,大肆分封自己的党羽,更改了朝廷选官用人的旧制,俨然已将朝廷当作自己的王府,而且十分乐在其中。
自此,一道长江划破中原大地,北方贺珲挟持惠帝拒守长安,宗室诸王拥护齐王执掌朝政,南方楚王与淮南王得江南世族拥护,并不承认齐王的统治。
万里河山,胡人尚未侵攻,便已不攻自破了。
五月,楚王旧部澹台睿明,以迎接楚王讨伐国贼为名,在馆陶起兵。此人久经沙场,用兵如神,不过半日就占领了县城,自称“大将军”,收编各路兵马共万余人。
青州即将有兵戎之祸,白马和岑非鱼是齐王的眼中钉,断不能关起门来与世无争。两人早已商议过,等到此时,便决定带兵投奔澹台睿明。
相似小说推荐
-
繁锦 (洛君姒) 晋江2017-09-14完结前世瞎了眼,错把豺狼当家犬,一朝重生,只为报仇护兄长和那个真心爱自己的人周全,却不料这一世...
-
倒影流觞 (墨帝君心) 晋江2017-08-30完结冥界曼珠沙华花海的最深处,灵魂的转生负责人,紫幽帝王,紫冥帝。却甘愿为了一抹幽魂转世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