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礼勿视!许大人这晚了闯进朕后宅来,有何要事,有何急事?贺月坐在寝宫书案前,审视着许宁,心想,他要是说不出个正事来,他要治他个闯宫失礼之罪!莫道风园是这么好闯的,这先例,开不得!
许宁伏下身,向贺月一拜:臣,是来捉拿案犯的!
案犯?谁是案犯!贺月只觉得心头的的怒火,腾地燃起八丈高!这帮大臣,是跟风染陷上了?清君侧失败了,就来捉拿案犯,硬来不行,就来软的,是真心要把风染往死里逼!就风染现在这个样子,别说下在天牢里,就是移动一下,只怕都会送了命!
臣接到状纸,状告风染即是前叛军主帅郑染,臣,只能亲身前来捉拿风染!许宁说着,双手呈上一张状纸。贺月接过来,拿眼一溜,便即撕得粉碎:混帐!易文光是谁?敢污陷公子?朕要杀他满门!
许宁道:那是臣誊录的状纸副本,原稿在臣公堂上。
贺月几乎想冲过去打人,庄总管赶紧扶住贺月,低声禀道:易文光就是车文光。看贺月还不明白,又道:曾是瑞亲王的人,后来改名易文光,不知怎的,就做了毛恩将军的亲兵右都统领。
人呢?
庄总管的声音压得更低:来清君侧时,当众一口揭破说公子即是郑染,被小人下令射杀了。不过那指证的话,当时有八九百人听见。
第148章 郑染案
贺月还是有些不明白:当时就被射杀了,那状纸是怎么来的?人都死了,又是怎么去告状的?
要伪造一个死人的状纸,对庄总管来说,实在太简单了。然而,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许宁不是正受命审理清君侧案么,怎么放着钦案不审,忽然审起郑染案了?
贺月压下怒火,道:许大人,且先把清君侧案审理清楚,再管郑染案不迟。公子就在风园养病,还怕跑了不成!
许宁揖手道:陛下容禀,臣正是在审清君侧案。自陛下把案件发落于臣,臣不敢稍侍,即刻开堂审理,据毛恩和各位大人供述,他们并非要清君侧。陛下圣明,自能分清忠奸,他们并没有越俎代疱替陛下分辩忠奸的意思。
连清君侧这样重大的事件,众臣都敢一口否定掉!贺月质问:那天众臣把朕拦困在朝堂上,毛恩又派亲兵来攻打风园,他们想干什么?别告诉朕,这些事都没有发生过!
这一切,各位大人是为了缉拿一直潜逃的前叛军主帅郑染!许宁侃侃而谈:状纸,是毛将军在天牢里代易文光所呈。是易文光向毛将军举报风园之主即是叛军主帅的事实,为除此贼,毛将军郑重其事,才联络了一些大臣共同举事,一方面由毛将军发兵攻打风园,以捉拿叛首,另一方面,让大臣们在朝堂上以清君侧绊住陛下,以免陛下受那叛首蛊惑太深,又让其逃逸而去放屁!贺月再顾不得皇帝威仪,破口大骂:公子是何人,朕还不清楚?要你们来说?朕身边的人,是公子,还是叛首,要你们来告诉朕?
庄总管暗道:公子明明就是郑染呀,真不知道贺月怎么能骂得这么理直气壮?然而,明明白白的一桩仅次于谋逆罪的清君侧案,却被众大臣硬是演化成了捉拿叛军主帅的行动!
捉拿叛首这个行动,就算抓错了人,或是越权逾矩了,也不是什么重罪。看来众臣是想假托一个死人告状,洗脱自身谋逆嫌疑,又可反拿风染,甚至进而把风染逼死牢中,取得与清君侧同样的效果。
把清君侧案变成了郑染案,真是狠招!
贺月瞪着许宁,继续怒道:朕就在公子身边,你都敢来拿他,还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
许宁磕头道:臣,职责所在。
朕的事,你也敢管?朕告诉你,公子就在这风园里,哪都没有去过,不可能是郑染!别以为他们有一个字相同,就敢攀诬。你们说说,是不是?贺月问寝宫里各人。寝宫里的人,都是风园的人,自然连连点头,证明贺月的话是真的。
庄总管听着,阵阵佩服,贺月什么时候练就了这一身掰瞎话不眨眼的功夫呀!
许宁的眼光只放在了风染身边的小远身上,道:这位贵介,是不是叫做小远?
小远不等风染贺月开口,自己当即点头:对啊,大家都我小远。他本姓胡,叫胡远,自小被卖进太子府,大家便叫他小远。
许宁道:臣启陛下,毛恩等人,一体指证,这位贵介曾是郑染身边的亲随,公子身体不适,自当养病,臣乞求请回公子的贵介,略作盘问,只消证明贵介非是那郑染的亲随,便能证明公子非是那叛军魁首,便能还公子清白。
这话,得反着听!只要证明小远是郑染的亲随,那么风染就铁定是郑染。
许宁又不是傻的,知道贺月在风园,绝对不会让他拿下风染,哪怕贺月不是风园,他也不敢直接来拿风染。他有几个脑袋,敢跟皇帝硬磕?他此来,就是来拿小远的!只要小远招供了,就算是铁证如山,到时,既可直接在朝堂上奏请处斩郑染,又可请求太后下旨,到时他们奉太后之命清君侧,就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了。而贺月交待下来的清君侧案,将以郑染案告终,所有臣子均变成了擒拿诛杀叛首的功臣,不但无罪,还且有功。
这是参予清君侧案涉案的百余大臣们共同商议了一下午,想出来的对策。清君侧案要是按律审下来,是仅次于谋逆的重罪,又有多少人得脑袋搬家?他们也是迫不得已,必须要把案子给逆转过来!想着一年之间,贺月对付贺锋党羽的两次毒辣手段,他们哪敢成为第三波!
其实,要证明风染即是郑染,都不用花这么大的阵仗,只从名字就推断得出来。风染是郑家少主,少主名讳,自要避讳,就算曾经真有一个叫郑染的郑氏子弟,在风染被立为少主之后,这个郑染也是必须要改名避讳的,所以,敢叫郑染,又敢自称郑家子弟的人,除了风染,再不会有别人。不过,风染是郑家少主的事,极其隐秘,极少有人知道。风染母妃是郑家小姐的事,更是早已湮灭的隐秘。
小远本来专心喂饭,被许宁这么一指,一说,吓得放下饭碗,拔腿就逃,叫道:别抓我,我什么都不知道!跑到门边,被侍卫们挡住,逃不出去,只急得小远又哭又叫:我我不认得郑染!我家少爷姓风,叫风染,我都说了,不要抓我进去!少爷少爷!小远这般矢口否认,似乎还没有笨蠢到家。
风染本来被小远扶着半坐着喂饭,小远一跑,顿时就坐不住,颓然地倒在床上,想坐起来,挣了一挣,实在无力,只躺着道:我随大人去过堂便是,不要为难小孩子。到大理寺过堂,就跟在地狱里走了一遍似的,就凭小远那个胆子,哪里禁受得住?这些大臣们仍是想杀自己,只是拿自己身边的人作法罢了。
许宁还没反应过来,贺月已经一个箭步窜到了床边,就在小远刚坐的位置上坐下,熟练地扶起风染,让风染斜靠在自己胸前,端起小远放下的碗,继续给风染喂饭,说道:你只管好生养病,哪都不许去。朕会调御前侍卫来守着,谁敢动你就杀谁。
许宁不敢直接说要捉拿风染,贺月的气就消了一些,向许宁道:这个长随,许大人可以带去问话。不过,想必许大人也看见了,公子病重,一刻也离不得这个长随,其他的小厮都近不得身。朕只许你把长随带去问话一晚,明日天亮前送回,同时,不得对他用刑,不得伤他分毫,天亮了,公子还指着这个长随使唤。
许宁赶紧答应着,把哭哭啼啼的小远带了出去。能不能审出什么来,是后话,关键先得把人带回大理寺去。
小远一走,风染也没心思再吃饭了,轻轻道:风染代小远谢陛下隆恩。
贺月放下粥碗,叫小厮撤了下去,拿巾子给风染抹了嘴角,又扶着风染慢慢躺下,淡淡说道:你就只会替别人谢。风染从不为自己求他,谢他。
风染装做没听懂贺月话里的酸涩之意,道:只怕小远太笨了,敌不过那些大人们。虽说是不许用刑,又只有一晚时间,但凭小远那笨劲儿,许宁只消把问话多绕几个圈子,小远就铁定会被绕进去。也许,都不用花上一晚时间,就能把该套的话全给套出来。
风染的顾虑极有可能成为事实。
贺月想了想,叫来小七,叫传御史中大夫肖可敬直接进入后宅寝宫,下了旨,让他去协审清君侧案。等肖可敬离开时,庄总管一路送出去,提点道:肖大人,今晚许大人会连夜审问一个叫小远的人。此人是公子身边的长随,人有点蠢笨,许大人若是绕圈子套话,肖大人千万要把许大人的话掰直了问。老朽今儿卖一回老,跟肖大人说实话,肖大人都不用管整个案子是怎么审的,只要把今晚审的这人保住了,日后才有前途。可是保不住,肖大人再想升迁就得花百倍力气才能改变大人在陛下心中办事不力的印象。
肖可敬只是六品小吏,忽然接到旨意叫他协助许宁审理清君侧案,心头忐忑。清君侧行动已经震惊了整个成化城,而更让人震惊的是,由大臣将军联手发动的清君侧竟然被那个独占圣恩的妖孽男宠挫败了!清君侧案就成了举世瞩目的大案重案,肖可敬想,自己一个六品小吏,怎么去审那些朝堂上趾高气昂的三品二品一品大官们?得了庄总管这个提示,顿时有了底,感恩不尽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