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安玄素颔首,转身面向朝臣,拿起圣旨,掷地有声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后南宫氏薨,天下共哀共泣,赐谥容康端佑圣天仁慈皇后,与先帝合葬于衾陵,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公孙恪颤颤巍巍地说道。
“太后大葬之事交由陈祖谦。”安玄素说道。
“臣遵旨。”
“那匈奴一事,为今之计只有议和了。”公孙景忽然轻叹着说道,昨夜寻了好久都没找到那半块虎符。
“只能如此。”安玄素摇摇头无奈地说道。
“启禀皇上,臣提议,议和一事交给卫凯和郑绍。”公孙煜说道,回首看了看,“诶?阮大人今日没上朝?”
“阮大人昨夜病倒了,已经向武德殿上交辞呈。”安玄素说道,他转身朝公孙恪再拜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如今兵部尚书一职不可悬空,而兵部侍郎褚杓在岭南赈灾一事上便能看出能力超群,才德兼备,理应加封。”
“你们......其他人有意见吗?”公孙恪弱弱地说道。
“臣等没有意见。”
一众官员齐声说道,公孙煜嘴角得意的笑容更深。
而公孙景眉心深深地拧起来,如今之势他也无法扭转,看来是自己太过轻敌,这公孙煜如今的势力竟然如此之大,按理说安玄素不可能让公孙煜一人独大,这安玄素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好......就这样罢.......”公孙恪抿了抿嘴说道。
“臣褚杓,叩谢隆恩。”褚杓立即上前跪下谢恩。
“既然如此,褚大人去一趟边关,将朝廷旨意传达将士。”安玄素顺势说道。
“臣定不负众望。”褚杓坚定地说的。
“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公孙煜畅快大笑起来。
“启禀皇上,微臣还有一事。”安玄素眼神微变,就如同握起了最锋利的一把砍头刀直接架到公孙煜脖子上,蓄势待发,只等最后的手起刀落。
“你说罢。”公孙恪迷茫地看着安玄素。
“臣以为,如今太后驾崩,皇上年幼无法安邦定国,必须立摄政王匡扶幼主。”
这几乎是禁忌的话题抛了出来,朝堂上下无人敢出来接话,公孙景和公孙煜更是表情各异,前者高深莫测后者则是掩不住的喜色。
安玄素也预料到此,他转身扫了一眼众人,说道:“难道本官所言非实?”
“臣以为,安大人所言正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褚杓站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道。
“摄政王古有先例,如今确实需要摄政王来统领朝纲,匡扶幼主。”尚书令史麟抚了抚胡须说道。
“可最重要的是人选。”吏部尚书杨太璟摇头晃脑地说道,把更敏感的问题抛了出来。
“古例中摄政王由皇亲出任。”陈祖谦看了一眼公孙景继续道,“如今在朝王爷只有景王和煜王。”
“二哥一向贤明,德才兼备,正是摄政王最好人选。”公孙景站出来由衷地说道。
“非也,六弟对朝政一向了如指掌,更适合匡扶社稷。”公孙煜也站出来像模像样地说道。
“容本官一句。”沉默了许久的安玄素突然出声。
“安大人请讲。”公孙景彬彬有礼地说道。
“既然二位王爷才德不分上下,臣以为,按古训行事即可。”安玄素和煦地笑道,“陈大人,<华文帝训·其二>中是如何训示的?”
“是以幼主,可于亲王中以贤者为摄政,不分伯仲者,以嫡长为优。”陈祖谦皱起眉心说道。
“既然如此,一切明了了。”工部尚书凌暾开怀大笑起来,“煜王和景王才德自然不分上下,那就以二王爷为优。”
“二哥乃是皇亲表率,又是嫡长,理应担任。”公孙景微笑谦和地说道。
这时安玄素看向那昏昏欲睡的公孙恪,笑容温润地说道:“皇上可有异议?”
“啊?”公孙恪一个惊醒,摸了摸嘴角的口舌迷迷糊糊地说道,“没.....你们定就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文武百官顿时齐齐高呼。
“都平身罢,没事就退朝了。”公孙恪有些烦躁地揉揉眼睛,像是没睡够的样子。
“退朝——”
当安玄素走出勤政殿已经是午时,冬末春初的日光还有几分刺眼,不由地提袖挡了挡便加快步伐往前,眼前是公孙煜在和群臣寒暄,惺惺作态罢了。
“安大人留步。”公孙煜喜气洋洋地走过来。
“王爷有何吩咐。”安玄素气定神闲地说道。
“安大人可否赏脸今到府中一聚?薇儿可念着安大人呢。”公孙煜热络地说道。
“却之不恭。”安玄素温雅地行礼说道。
“走。”公孙煜红光满面,笑得合不拢嘴,潇洒地挥袖一步当先,却不知早已踏进安玄素的圈中一步一步走进地狱。
而跟在他身后的安玄素依旧微笑着,温暖得如同这午后的日光,末日的王朝便是在着和煦的日光下一点一点地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王爷,没想到他那么着急。”陈祖谦走在公孙景身边,看着公孙煜轻蔑一笑道,“刚当上摄政王就急着拉拢安玄素。”
公孙景悠闲地说道:“安玄素可不是省油的灯,他这么贴过去,迟早粉身碎骨。”
“安大人一向对僭越的臣子不留余地。”陈祖谦遗憾地看着公孙煜的背影,“就怕二王爷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希望我那二哥别摔那么难看咯。”公孙景笑道,言罢便进了轿子里。
一场风云变幻暂时落下帷幕,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第92章 离情别绪
兰陵花开的盛,蓝紫相间的恰是他最喜欢的颜色,李尽沙坐在那听雨阁的长廊,静静地看着这春暖花开的暖阳,身旁是吹着口哨的公孙律,跟着公孙景上早朝后便顺道来陪他看花,也是闲情。
“听说景王爷对陈尚书的‘女儿’印象不错。”
听闻李尽沙这么说,语气里还有一些不明的酸溜溜意味,公孙律便笑道:“怎么,死人妖你在意?”
李尽沙脸色如常,浅笑道:“不过是随便找来当幌子的女人,我在意什么。”
“随便当幌子的?是不是啊。”公孙律邪笑地凑近他:“若小爷没记错,这幌子的名字叫啥,陈云沫?”
李尽沙抿唇:“怎么?”
“尽沙,云沫,死人妖还挺会编这幌子的名噢?哈哈哈哈!”公孙律坏笑地一手出击就开始挠他痒痒,李尽沙措手不及,被他挠得瘫在听雨阁长廊台上。
“放手……噗。”
李尽沙抓着他笑得根本停不下来,只能任由对方这么搂在怀里,而后索性双手一搂便舒舒服服地靠着了。而公孙律也搂住他,拦着腰直接抱起来,玩闹地开始转转圈。
“别转,晕。”李尽沙敲了敲他头冠笑道。
公孙律乖乖地将他放下来,似乎也想起何来道:“对了,你最近小心点二伯。”
“公孙煜?他怎么。”
“二伯当了摄政王就开始大动干戈的,今日早朝上把全部朝政都过问了一遍,还让给尚书以后每日要给他汇报工作,更要紧的是,还将决定权全部揽怀里了,也不怕累着。”公孙律扶着他头发道:“自从他知道你插手小爷婚事后,估计也以你为敌咯,可要小心点。”
李尽沙白了他笑嘻嘻的脸一眼:“还不是你出的馊主意,把我往火坑里推。”
他说的不错,原本他未站入皇亲中的任何一个阵营,但被公孙律这么一撺掇无意中成为了公孙景这边的人,眼下不得不提防着公孙煜了。
“不要这么说嘛死人妖~”公孙律黏糊糊地贴上来亲了他一口:“你不是有皇上罩着吗,怕什么。”
“小孩顶个甚。”李尽沙一个白眼。
“毕竟也是天子,”公孙律一板一眼道:“依小爷看,要不是那小鬼黏着你,二伯早就撤下这两厂提督咯。”
“自古来两厂和锦衣卫皆直属皇上,即便是摄政王也不能轻易搁置人手,”李尽沙平静道:“若是公孙煜要做手脚,恐怕还要费些功夫。”
“这的确,”公孙律伸了个懒腰:“不过老爹可惨咯。”
李尽沙听闻奇怪,道:“煜王爷如此嚣张,景王爷没有吭气?”
“谁知道老爹想干啥,”公孙律耸肩:“他倒是听话,二伯让他去郊外视察民情,连这种下官做的事他都去咯。”
李尽沙嘴角抽搐:“这等活也去?”
“是啊,而且……啊呀,”公孙律吐吐舌头:“差点忘了,老爹让小爷下早朝一个时辰后跟他一起去视察民情,眼下都快到了。”
李尽沙见他也在这儿呆了不短,恰好等会也要去看看公孙恪以免对方又闹什么情绪,便道:“你去罢,免得景王爷又暴跳如雷。”
“不会,老爹早习惯了。”公孙律嬉皮笑脸:“来,亲一个再走?”
李尽沙笑着上前吻住那死皮赖脸的家伙,二人缠绵一阵后好容易才分开了身。
“亲这么用力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