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愉不甘的走回原位站定,不再说话。
“可还有事?”穆鸿珏有些疲倦,最近她每天都处于疲倦状态下,皇帝本就是世间第一苦的差事,朝中发生些大事,最忙最累的人就是她。
众臣等候一会儿,确定没人站出来后,齐声喊道:“臣等无事。”
“无事,便退朝吧。”穆鸿珏起身,看向大殿外,太阳已经高升。
今日的大朝会,持续了两个时辰。
“我已经准备好膳食,诸位爱卿,在宫中吃过午膳后,再自行离去。”
穆鸿珏早就知道今天的大朝会时间短不了,上朝前,就吩咐御膳房准备午膳了。
“是,多谢陛下恩典。”众臣行礼,一一退出大殿,前往大殿后面的宫殿。
上朝的大殿后面自有空间,就是为了给众臣吃饭,有时国家政务繁忙,大朝会延迟是很平常的事。
太-祖时期,曾出现过一场大朝会,连续三天的记录,当时内忧外患,所有大臣直接宿在宫中。
席竹松口气,他的身子骨确实不行了,以前站上一天都无所谓,现在站两个时辰就受不了。
看见席竹身体微晃,离得近的容文清和宋卓赶忙上前搀扶,“东征令大人,您没事吧?”
“老了,老了啊。”席竹无奈摇头,看着容文清和宋卓年轻的模样,他心中的想法更加清晰,“老臣,想面见陛下。”
容文清点点头,挥手招来宫女,“同陛下通报一声,说东征令大人求见。”
宫女行礼后,快步离开。
宋卓和容文清对视一眼,两人都并非蠢笨之人,席竹如今的状况,很明显就能看出他接下来要做何事。
辞官。
之前他们就从太医口中得知,席竹身体每况日下,命不久矣,他们还以为席竹到死,都会占着东征令的位置。
现在看来,席竹确实很有智慧。
在他还能动弹时,他退位让贤,就能留下一个好名声,穆鸿珏心中也会念着他的好,如果他真做出到死都不挪位置,这样无耻的事,穆鸿珏心中定会对他很不满。
能急流勇退的人,世间少有。
席竹被旌阳带走见穆鸿珏,容文清和宋卓为了照顾席竹,与其他官员分开,两人有了相处的时间。
自从容文清当上宰相后,为了避嫌,她和宋卓很久没有私下商量政事,也因为没有商量,两人才会总在朝堂上互怼。
“看来,你我以后,还会接着吵架。”容文清调侃着自己的老朋友,宋卓也无奈的笑笑。
席竹下去,上位的人只会是宋卓。
没办法,还是那句话,朝中缺人,更缺少有能力的人才。
即便宋卓身上的功劳不足以支撑他越过众多大臣成为东征令,他也不得不上。
因为八司主掌中,能被穆鸿珏看重的人,只有宋卓。
东征令如此重要的位置,不能跟国师一样空悬,席竹一走,必须有人接替,不然国家会出大乱子。
宋卓没有时间和秦琴一样,慢慢攒功劳。他只能顶着压力,硬着头皮上。
“不过两年,我就要成为东征令,想想真是不可思议。”宋卓忍俊不禁,他心情不错,毕竟是升迁,对于官员来说,升迁就是好事。
至于以后多忙,他现在拒绝想象。
“特殊时期,等你成为东征令,寒门,就能彻底将士族压下。”容文清也有些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也是真慢。
两年时间,她与穆鸿珏就不是桃花林中的小姑娘了。
“应该说,等梵音从百鸣回来,寒门才能彻底翻身。”
想到未来,宋卓心中涌起热血,大穆,终于不会被士族的阴影笼罩了!
西战令军中出身,军人考战功拼杀,大多数都是出身寒门。唯有掌管大穆命脉的文官,由士族把守。
如今,东征令、宰相、国师,这三个象征文官最高权力的职位,都会由寒门出身的官员掌控,寒门压制士族的局面,就在眼前。
“伯瑜,我还是觉得,此时不应与东庆开战。”宋卓想了想,还是觉得和容文清谈谈,“你也知道,如今的局势,寒门与士族,必有一战。不解决士族,到底是个隐患,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若有士族从中捣乱……”
容文清点头,她明白宋卓的顾虑,这个顾虑不光宋卓有,她也有。
但不能因为有顾虑便停步不前。
“整治士族,要有一个突破口,士族不傻,席竹也还没死。韩辰,只要席竹不死,士族不会轻举妄动,我们也找不到同士族撕破脸的契机。”
“欧阳家的那位,可还在大牢关着呢,谢家的事,难道不是一个契机?”宋卓早想到这一点了,当初因为要与百鸣打仗,他将此事按下,他本以为容文清会在现在提出来,谁知容文清竟还要去打东庆。
打完东庆是不是还要打夏元啊?那士族什么时候解决?
“如果你此事将谢家的事爆出,最多是能让士族元气大伤。”容文清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韩辰,你难道,不想将士族,完全拔除吗?”
宋卓瞪大眼睛,他下意识顿住了呼吸。
将士族完全拔除?这样的话,容文清怎么敢说!
“不管是前朝,还是我大穆,都被士族之患困扰,前朝灭朝,士族可没少出力。我还想让大穆永昌,可不想让几个士族将大穆的根基毁了。”容文清想到历史上大穆的灭亡,对士族恨的牙痒痒。
士族有时是好的存在,因为士族,国家才能有足够的人才。
普通平民家中的条件已经注定,寒门中,能出现全能型人才的几率台下,除非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例如容文清这样的。
对于人才的输送,士族拥有绝对的优势。
但现在有纸张,虽然很贵,但以容文清的财力,她完全可以投入大量金钱去研究更便宜的纸,只要学习知识的成本减少,寒门庞大的人数,出现的人才,不会比士族少。
士族少数人,手中捏着大穆大部分资源,这本就是一种不公。
古代的百姓没有太大欲-望,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就不会闹事,可是,如果出现天灾呢?
就说去年的天灾人祸,容文清开了挂,才勉强压制,即便如此,也出现了很多流民。
后世没有容文清,真倒霉的遇上接连不断的天灾,百姓无法生存,士族又死攥着手中的资源不肯放出,百姓绝对会反。
百姓不懂什么士族不士族,他们只知道,现在的皇帝无法给他们带去温饱,他们要换个皇帝!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更新完毕么么哒~
我接着打绝恋。
千古的话,我还是决定好好写,大不了……我双开。
谢谢大家的支持么么么~
希望我的绝恋也能让大家喜欢2333
第180章 一番交谈
宋卓的想法是, 与其等着大事不好, 临阵将士族压制,还不如在一切没发生前,将危险扼杀!
士族的可怕在于, 只要有人在,它便不会彻底灭绝, 只要给它时间, 它的生命力便是野草,砍了一茬又生一茬。
容文清想做的,是用一切力量, 去制止士族再生。而不是现在冒然出手,让士族有翻身的可能!
“将士族完全铲除谈何容易?必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事, 如今士族式微,不乘胜追击,下一次机会, 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容文清还是没说服宋卓, 他仍然想先对士族下手,“东庆一直摆在那里, 又不会走, 随时都能攻打它。而且,伯瑜, 东庆对大穆的威胁并不大,为何非要挑起战争呢?我大穆领土广阔,中原数千亩沃土, 实在不必向外扩张,将东庆收拢。”
容文清叹口气,现在和宋卓同样想法的大臣,估计都是这样想的。
但他们不知道,东庆的政变结束后,会上去一个怎样的皇帝!
也不知道是不是容文清小翅膀扇的太快,刘焕发动兵变的时间,远比历史上要早许多。
容文清一直关注着东庆和夏元,她发现了一个绝坏的消息。
元祁懿的政变还未开始,刘焕的政变已经结束。
这说明什么?
说明若是刘焕整顿好力量,转头去攻打夏元,没有了穆鸿珑的夏元很可能会灭!
夏元,东庆与大穆,三国呈现三国鼎立的姿态,互为敌视,也互相依偎。他们既是敌人,也是唇亡齿寒互相守望的盟友。
别说东庆攻打夏元时,大穆去攻打东庆,那不现实。
因为此时不去攻打东庆,就必会引动士族寒门隐患,宋卓绝对会趁着东庆夏元内乱而发动对士族的攻击。
到时东庆夏元打的火热,大穆内战估计也很好看,然后呢?然后等大穆内战平定,东庆也把夏元打下来了。
一旦夏元被灭,整合两国国力的东庆,将会飞速崛起,届时,谁还能抵抗被称为马背上的皇帝的刘焕?
“韩辰,或许我现在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攻打东庆,也许会让我成为千古罪人,但我必须去做。”容文清不会用没发生的事当做理由,拿未来去说服宋卓,宋卓不可能相信,“我明白你的顾虑,攮外必先安内,但士族之患,还没有爆发,在没爆发之前,士族同样是我大穆的子民,也是忠臣,不是必须抹除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