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乌霜城归的首功之臣,怎么会不走在前军?”兴武帝突然就心情不好了。
三皇子龙行说:“父皇,云起毕竟不是从军的将军,他也不好走在前军阵前啊。”
“赵福去传朕的旨意,”兴武帝命随侍在旁的赵福道:“让小维到前军来,朕这回要当众好好的赏他。”
“陛下,”罗知秋听兴武帝这话,忙出列道:“罗维年纪尚幼,此次乌霜城归,也是诸将士的功劳,怎可由罗维一人独占这天大的功劳?”
虽然罗知秋身为罗维的父亲,说这种谦让的话无可非议,可兴武帝还是听着不喜,“好了,”兴武帝对罗知秋道:“小维也是朕的弟子,他的功劳大小,朕很清楚,左相就不必多言了。这次有功之臣,朕都要重赏,”兴武帝又对下站的文武道。
“陛下圣明,”文武大臣一起躬身道。前方的战报一篇篇传来,大臣们也都知道,此次乌霜城归,看似没有折损多少兵将,但其凶险要远胜于两军阵前刀剑相向的直接撕杀。大家知道兴武帝宠罗维,也都早几日就在暗地里猜测,兴武帝要给罗维怎样一个赏赐了。
这里君臣的说话间,大军的前军已经到了北城下。龙玄甩蹬下马,和身后的将军们一起,紧走了几步,跪倒在兴武帝的面前。
“平身,”兴武帝现在看到龙玄,脸上也能带着笑意了。罗维这次的功劳不小,龙玄的功劳也一样不小,若说首功,龙玄与罗维一样都是首功之臣。
龙玄起身,对兴武帝道:“父皇,儿臣不辱圣意,带着大军得胜归来了。”
“好,”兴武帝招手让龙玄到了近前,上下看看自己的这个儿子,一场远征下来,龙玄有些黑了,但面容一如既往的英俊,衬着一身威武的战甲,整个人英俊非凡。“玄儿,”兴武帝拍拍龙玄的肩头,“你辛苦了,乌霜城归,你总算了了我龙氏皇族的一桩心愿,父皇心慰啊。”
龙玄从小到大,何曾得到过兴武帝如此对待?心下感慨良多,但还是对兴武帝道:“这是此次远赴北燕的三军将士的功劳,龙玄不敢贪此大功。”
“胜而不骄,这才是朕的儿子!”兴武帝这下更是满意了,拍着龙玄的肩头,对自己的文武百官道:“朕有十子,此子出色,甚合朕意啊!”
兴武帝此言一出,不少道目光就都悄悄地看向了太子龙玉。
“二弟,”龙玉却是一脸的欣喜,看着龙玄道:“你这仗打得漂亮。”
“大哥过讲了,”龙玄对龙玉谦道,受了兴武帝如此之高的夸赞,龙玄在兴武帝和龙玉的面前,仍是做出了一脸的谦恭。
又有马蹄声传来,在场的诸人刚刚转头去看,就见兴武帝举手挥了起来,高声喊来人道:“维儿!”
第221章 一世锦衣
罗维在离兴武帝君臣还很远的地方就下了马,往兴武帝这里快步走来。在看到了兴武帝身后站着的二哥罗则后,知道罗则能担护卫将军之职,就表明罗则的腿伤已经痊愈,罗维这才真正高兴起来,脸上的笑容也越发明显了。
众人都看向罗维。
罗维没有顶盔贯甲,穿着一袭深蓝的骑装,深色的衣衫更衬的罗维肤色如雪,骑装又将罗维的少年身姿尽显人前,平添了几分英气。罗维素有病弱之名,人们今天再看沙场征战归来的罗维,才发觉,罗家这一代不愧都是从军的风骨,连这最小的罗维,都是一派的英姿飒爽,看不出罗知秋身上的那股书卷气。
“小臣罗维,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罗维跪倒在兴武帝的面前,大礼参拜。
兴武帝受了罗维的礼后,走到了罗维的面前,亲手拉起了跪地的罗维,说:“维儿,这一路上可有受伤?”
罗维笑道:“回陛下的话,小臣不曾在沙场与人拼杀,不曾受伤。”
“那身子还好吗?”兴武帝又问。
“小臣无事,”罗维道:“小臣谢陛下挂念。”
兴武帝是越看面前的罗维越欢喜,这是他与罗知锦的儿子啊,“长高了,”兴武帝欣慰地对罗维道:“像个大人了!”
罗维也知道怎么讨兴武帝的喜欢,听兴武帝这么说,就有些不乐意地道:“陛下,小臣本就是大人了。”
“这孩子!”兴武帝果然吃罗维这一套,哈哈大笑起来,将罗维拉到了身旁,先指了罗知秋,再指罗则道:“你的父兄都在这里,你让他们说,你是个孩子还是个大人?”
罗知秋笑着摇头。
罗则性子向来开朗,凑趣道:“云起还没成亲,算不得大人。”
罗则这话一说,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龙玄开口道:“不知道云起喜欢什么样的姑娘,父皇不如就给他指一个。”
兴武帝说:“龙玄这话不错,维儿,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说出来,朕让你姑姑给你找去。”
罗维看似无意地看了龙玄一眼,然后才对兴武帝笑道:“陛下,小臣还没想过这种事。婚姻大事,小臣不敢自作主张,小臣也信缘份,一切随缘吧。”
“缘份,”兴武帝点头道:“维儿这话说的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方修得共枕眠,夫妻就是一个缘份啊。龙玄,龙行,”兴武帝又对二子和三子道:“你们马上就要大婚,也要懂得惜缘。”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龙玄和龙行忙领旨道。
“罗维听赏,”兴武帝突然又对罗维道。
罗维没想到兴武帝会在上都北城外就赏他,他看向罗知秋,想从父亲那里看出一点端倪来。
“罗维,”兴武帝说:“你没听到朕的话吗?”
“小臣听赏,”罗维来不及多想了,忙就跪倒在地。
兴武帝走离了罗维几步,沉声说道:“乌霜城归,我大周历代国君,万千臣民的百年夙愿一夕得偿,此等盛事,普天庆之。左相三子罗维,自幼聪慧,师从天子,文才出众,机敏能干,人品贵重。此子为乌霜城归首功之人,此次归来,也算衣锦还乡,赐侯爵位,就名锦衣侯。”
兴武帝的话音落下许久,整个上都北门都是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罗维呆在了地上。
众臣子也都惊住。
罗维是立下大功不假,可是公侯伯子男,一个尚无功名在身的少年郞上来就得封侯?这样的封赏是不是太过了?
“维儿,”兴武帝见罗维在跪那儿发呆,就说道:“你还愣着作甚?还不接旨?”
“陛下,”罗维踌躇了半天才道:“小臣何德何能得以封侯?乌霜城归不是小臣一人的功劳,小臣不敢受此封赏。”
罗知锦听闻兴武帝封罗维锦衣侯,他这脑子里就像有什么东西炸开了一样,一阵一阵地犯疼。锦衣侯,这到底是真的在说罗维衣锦归乡,还是在说他的小妹罗知锦?时到今日,罗知锦已经红颜化白骨,这位帝王还是念念不忘,这对罗维究竟是幸事还是灾祸?“陛下,”罗知秋复又给兴武帝跪下道:“小儿罗维尚还不可担大任,若想此子成才,还需假以时日,臣也叩请陛下收回成命。”
“左相不需过谦,”兴武帝当着众人的面已经说出的封赏,怎么可能再收回?罗维是他的亲子,在左相府已是委屈,别说是封侯,就算封王,兴武帝也愿意。
“陛下,”罗维跪在地上说:“小臣是读书人,小臣还想来年下考场,不如待小臣考上功名,再入朝吧。”
“你这是何话?”兴武帝道:“你出身相门,如此出身还需下考场吗?朕知道你的本事,不需你再去写一篇锦绣文章出来。这世间的功名都是朕给的,如今朕给了你功名,你就受着。维儿,朕封你锦衣侯,就是希望你一世锦衣,你知朕的心意吗?”
一世锦衣?众人的心中又都是一震,这就是许了罗维一世的富贵荣华啊。左相罗知秋是拜相三年之后,才得封侯爵,六年之后才晋封的国公,这罗维在两个兄长还只是伯爵的情况下,就已经是侯爵,此子的富贵看来要胜于父兄了。
“陛下,”拂衣大师在众僧侣的护卫下从后军走了过来,径直走到了兴武帝的面前,双手合十,躬身念了一句佛号。
“国师一路辛苦了,”兴武帝道。
“辛苦的是他们从军之人,”拂衣大师说道:“出家人谈不上辛苦。”
兴武帝叹道:“我大周历代战死在乌霜城下的将士不计其数,此次忠魂得以魂归故土,国师大功一件啊。”
拂衣大师看向了罗维,道:“这也是锦衣侯爷的功德,贫僧在这里恭喜公子封侯。”
“维儿,”兴武帝道:“你听到国师的话了?”
“罗维领旨,谢陛下恩赏,”罗维磕头谢恩。
罗知秋和罗则也都跪下,做为罗维的父兄,他们也都得谢兴武帝的恩典。罗维得以封侯,这是整个幽燕罗氏的荣耀。
众大臣不管心中是何想法,此时也都得向罗小侯爷道一声喜了。
罗维此生所求从来就不是功名利禄,得封锦衣侯,罗维的心中也没有半点的喜悦,只是脸上带着笑意,对众臣一一还礼。
龙玉也想上前去道贺,想着带众兄弟一起上前去也好,便看向身旁的龙玄,这一看才发现,龙玄正目不转睛地望着罗维,那目光复杂,竟让龙玉分不清这人此刻是喜是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