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陆长亭口吻如此乖巧,朱棣脸上的笑意登时加深了不少,就连眼底的光芒也变得更为深了。
朱棣又道:“有程二陪同你前去,将会省事不少。程二起码都能保护你,何况程二常年随侍在我身侧,他也算是燕王府的脸面了,少有人胆敢不给他面子的,如此前去,便无人敢小瞧长亭了。”
说来其实就是狐假虎威。
以程二为伪装,借朱棣的势来镇住他们!
陆长亭当然不会拒绝,这样的安排的确令他省心不少,既如此,他又有什么好拒绝的呢?他本就不是什么清高的人,还要在这样的时候一味追求低调。就如同在中都的时候那样,左右在外人的眼中他都是燕王府的人了,那就不如绑得更彻底一些,免得反而让有些小人对待他的时候,姿态摇摆不定。
话毕,朱棣便要往书房而去。陆长亭突然想起一事来,忙道:“我回来的时候瞧院子里已经铺好了,日后四哥小心些,勿要让人烧了它们便是。”
朱棣笑道:“那石头也烧不坏啊。”
陆长亭抿了抿唇,并不说什么,其实相比有人放把火来害燕王府,陆长亭更是担忧,有人放一把火,然后把自己给熏晕了。毕竟放火的时候,肯定得趁其他人不在院中的时候啊,等他全点着了,说不准朱棣前来的时候,收获的便是被毒性气体熏晕的贼人一个!想一想,陆长亭自己还觉得挺好笑的。
陆长亭笑道:“总之四哥记住就是了。”
朱棣闻言,连连点头,“好好我记住了。”
“那四哥去忙吧。”
朱棣拍了拍他的肩膀,表达出了作为兄长的宽厚和爱怜,而后便转身要往厅堂外走去,只是走到一半,朱棣才像是骤然想起了什么事一般,回过头来问道:“长亭,不如改日我为你请个老师吧?”
陆长亭有一瞬间的呆滞:“啊?”
陆长亭喜好给人瞧风水,这一点朱棣也看出来了,但是未来陆长亭的路绝不止是局限于此,在他眼中,陆长亭更为优秀更为出色,可以做到更好的事,将会拥有更为光明广大的未来。练功夫是强身,也是为护佑自己,而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知礼,以陆长亭的聪颖,日后考个功名应当也不是难事,若是考不出功名来,那么就着满腔学识,就这样待在他的身边,那日后也更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道衍这般的人才虽然奇特,但毕竟不能作为更亲近的人。而朱棣这时候却是已然希望陆长亭能成为自己身侧极为亲近的人了。
陆长亭此时并不知晓朱棣的想法,他猜到了一些,但所想到的远没有朱棣打算中的那样全面。
陆长亭只想着朱棣对他的确是太好了,虽说其中有大部分原因,是为了趁着他年纪轻,将他完全按照燕王的心意来,培养成他所需要的样子,日后好能帮得上忙。此时陆长亭心中是带着暖意的。不管如何,朱棣对他的好,不可否认。没有哪个主人家,能为自己的下属做到这般地步。衣食住行,文武功夫,都一一关心到位。朱棣时不时还关心一下他的身心健康,虽然禁止他看话本这一项实在让人窘得不不知说什么好……
陆长亭沉思的时间稍微久了一些,等回过神来的时候,朱棣便已经离去了。
程二凑上前来,问道:“小长亭打算何时前往啊?”
“且等两日吧。”林家的霉运都已经持续一年多了,不急在这一时,他还是要先自己做一做准备才好。
程二点头,“那你何时有需要,来唤我便是。”
“好。”陆长亭仔细瞧了瞧程二面上的神色,发现他就算是听见了朱棣刚才那一番话,脸上却也没有半点不满,反而带这些理所当然的神情,要么便是程二还同过去一样将他当做孩子,要么便是朱棣过去对待下属也是这般尽心。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好的。
陆长亭目送着程二出了厅堂。
程二哪怕是走了出去,口中都还在往外冒着话,“我先去趟营地,小长亭好生休息。”
他的声音渐渐地远了,陆长亭坐回到位置上,抱着茶碗慢慢啜。这时候的老师着实太难请了,要么便是去上县学,要么便是自己有钱请个秀才来。可这秀才他再穷再穷,那也都有“气度”啊,他轻易不肯去教学生啊,这般事可具有铜臭气了,他们才不干!在明朝读书人是个什么地位呢?一方生员都是被捧着的,见了衙门吏员,那甚至比吏员的架子摆得还要大。除非是正经读书人出身做了官儿的,那才能得他们一个尊敬。
何况呢,据陆长亭所知,这朱家人还真不怎么招读书人喜欢。
洪武帝粗直,没甚文化,手底下也尽是当年跟随他一同打仗的武将,没有文臣啊!据说皇子们的老师是怎么请去的呢?绑也给绑去!那就是强制性带去的啊!这文臣能喜欢吗?不过也正是因为大儒难得,请到皇家的老师,手中所握的权利也非一般,连皇子都敢揍。
陆长亭仔细地思索了一下,要是寻不着老师,朱棣会不会也学洪武帝,给他绑一个回来?
陆长亭摇了摇头,这老师啊,还真不如朱樉教得好。朱樉虽然自己年纪也算不得多大,但他却从不故作高深,他所能理解的东西,便掰碎了再讲给陆长亭,而且朱樉对待他的时候极其有耐心。以古代人师徒间的关系,陆长亭觉得自己要是另拜老师,一旦学业完成得不好,恐怕都得挨揍,还得挨嘲讽。
陆长亭放下手头的茶碗,慢慢也走出了厅堂。
不知道朱樉脾气这般好,会不会是早年也在老师手底下吃过苦头呢?此时想一想,陆长亭竟然冒出了丁点儿的思念。不管朱家兄弟以后如何,但此时的他确实是思念中都的朱家兄弟啊。
陆长亭眨了眨眼,回到了自己的屋子,拿出纸笔,列清单。
正如你去爬山得带登山包,你去降妖除魔得带桃木剑一样……陆长亭作为一个风水师,在要去往一座极为凶恶的宅子之前,他也得先准备点儿东西,护好自己的皮。
一行行字落在了纸上。
陆长亭的嘴角不自觉地勾了勾,朱家兄弟还真给了他不少的东西,比如这手字,比如自保的功夫,比如这个朝代的知识……陆长亭忍不住抬手按了按脑袋,可不能再想了。等到静下心后,清单很快便在陆长亭的笔下完成了。
这带的东西自然也有讲究。
首先必须得带上的是风水罗盘,如今陆长亭可不是过去那般穷苦了,这风水罗盘也买得起了。风水罗盘是风水师入门必须携在身侧的玩意儿,平时陆长亭都是不用罗盘的,因为他有一双眼,定位比罗盘更为准确。但既然是前往大凶之地,陆长亭也不敢托大,带上罗盘进入宅子之后,如果真是风水的问题,都不需要陆长亭仔细去确定了,因为风水有问题的场所,磁场极其的乱,罗盘中的指针会跳动不已,始终停不下来。
其二便要带上一把冷兵器,还必须是上过战场的,最好便是带有睚眦的雕像。上过战场的冷兵器多半煞气极重,能镇阴邪,而睚眦龙身豺首,性格刚烈,嗜杀好斗,可克煞一切邪恶。当两者结合为一起,其威力可想而知。当然,这玩意儿可遇而不可求,陆长亭还得拜托朱棣去找一找。
其三,便要带上一簪子。这簪子当然不是用来束发的,而是用来定穴的,若是那宅中找不到合适的,陆长亭便只能自带了,何况,簪子这个东西,便于携带,利于攻击,可着实是个好东西。
带上这三样,便已然胜过了胡乱带上其它风水物。
写下来清单之后,陆长亭便毫不客气地前去找朱棣了,这个直接拜托给朱棣,将会更加便捷。
朱棣拿到清单之后,挑了挑眉,淡淡道:“就上面的东西?”
陆长亭点头,“若是寻不到的,后面我也写了可以寻到的替代品。”
“只是替代品终究不如原本的威力吧?”朱棣问。
陆长亭点头。
朱棣道:“那我定然会为你寻齐的。”
陆长亭傻了眼,没想到朱棣会说出这样的一句话,但随即细细一品味,陆长亭却感觉到心底的阵阵暖意。朱棣待他实在是没有半分的怠慢。
朱棣说到做到,当真很快便让人将陆长亭要的东西准备齐了。
朱棣指着那冷兵器道:“这是我的佩剑。”
燕王的佩剑?
陆长亭微微惊讶,然后将那把剑抓了起来,正是睚眦口吞剑的造型。当陆长亭将剑握在手中之后,他便感觉到了剑身上的不凡之处。这的确是一把见过血的剑。
如此,那宅子倒也没甚可畏惧的了,若是论起阴煞,这把剑可也不输,而睚眦又极为逞凶好斗,两股阴煞若是打起来,那也定然是别有一番趣味。
陆长亭笑着摸了摸这把剑,而朱棣却突然伸手将剑夺了过去,就在陆长亭懵了懵的时候,朱棣突然间弯下了腰,将那把剑系在了陆长亭的腰间,“暂且归你了。”
倒不是朱棣抠门,而是君子佩剑,这个剑也分高低等级的,有些人能佩这剑,有些人却不能佩。《礼记·玉藻》记载“必佩剑”,甚至在其中对佩剑礼仪有着极为详细的描写。因春秋战国时期尚武成风,因而在那时极为盛行,而到了明朝时,剑却成了一种装饰一种象征,文人雅士皆佩剑以示君子风范。而朱棣这把开了锋的剑,却不止是用作展现君子风范,它是洪武帝赐下的。朱家江山是打下来的,洪武帝自然很是重视武道,这才赐了剑,一是让朱棣勿要忘记日日修习武艺,二也是让朱棣牢记君子之风……
相似小说推荐
-
东明逸史 (万人非你) 晋江2017-06-02完结东明国一代传奇皇帝娶了位小将军为皇后大约是个青梅竹马变佳偶的故事吧,未免宠而无度江山...
-
采桑清月下 (蒜苗炒肉) 2017-05-19完结元和十二年,苍霞山新起之秀乌桑下山,从此江湖上流言纷传。吃瓜群众:据说乌桑相貌俊朗无双,貌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