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张公案 (大风刮过)


  那羊虽然是整的,但近看有纵横刀迹,已剔分切好,皮肉却都不散,足见刀工。
  王砚向张屏道:“吃吧。”
  张屏夹了一筷,王砚端着酒杯道:“你还没回去?”
  张屏不得不暂时不咬第二口羊肉:“嗯。”正要凑近羊肉,王砚又道:“邓绪让你留在京里过年?”
  张屏点头:“是。”将羊肉送进口中,又夹一块。
  王砚挑眉:“邓绪未给你安排地方住?”
  张屏把羊肉吞下肚:“安排了。”
  “是大理寺衙门里的空屋子?”
  “不是,行馆,没多远。”
  王砚皱眉:“哪个行馆?”
  张屏道:“淳和。”
  王砚放下酒杯。
  张屏自羊肉上抬起头,王砚向他摆摆手:“没什么,接着吃。”
  下午王砚回了刑部衙门,待见到了陶周风,便道:“邓大人对大人的学生张屏甚是看重,安排他在淳和行馆住。”
  淳和行馆临近大理寺,亦离吏部不远。
  京城六大行馆八大驿,淳和行馆不在其内,平常少有人住。
  唯独被特传入京的官员,才能入住。其位置,亦是方便住的人被吏部、礼部查档,大理寺、御史台评审。
  这般审核身家,必然是打算授予要职。
  所以,朝中官员都知道,若有哪个地方官吏住在淳和行馆内,肯定将鸿运当头了。
  即便封疆大吏,亦望入京时能住淳和行馆。张屏一个从七品县丞住进馆内,可算空前绝后。邓绪心思力气肯定都没少花。
  但看张屏一副浑然无觉的蠢相,王砚敢断定,这二楞子还在鼓里坐着,邓绪一腔美意倒在了狗身上。王砚不禁有些乐呵。
  陶周风其实早在邓绪带张屏办案时,便看出了邓绪的意向。
  单从张屏的前程考虑,若能经此一案,进了大理寺,跟着邓绪,实在很不错。
  但……陶周风羞惭地承认,自己到底乃一俗人尔……
  还是想着,能亲自带带这个学生。
  王砚又道:“想那张屏助大理寺办得大案,必得厚赏。刑部正好缺人,大人可趁圣意未定,上折一试。”
  张屏这小子,虽不明白兰珏为什么挺瞧在眼里,不过确有三四分能耐,且之前能凑巧先看破关键所在,亦有几分狗屎运。
  要是一直待在地方上的哪旮旯里倒也罢了,被大理寺捡去,忒便宜了他们。
  王砚继续瞅着陶周风,陶周风继续犹豫。
  不是他不敢开口,只是当下形式,如果邓绪真的有意,他绝对抢不过。
  王砚胸襟荡荡地一笑:“大人若怕自己学生,唯恐落下口实,可由下官奏请。若不赶紧些,只怕那小子就跟大理寺姓了。”
  兰珏本想着张屏要不急着回去,没地方住,再让他到府中住两天,过个年再走也罢。待听说了淳和行馆,顿时不再多言。
  他亦没工夫再多管张屏的事。
  每到过年,他就惆怅自己为什么在礼部这个越过节越忙的司部。装中毒趴下那几天,堆积大堆公务,龚大人临要离去,依依之情浓厚,在衙门时常要叫兰珏到面前,共忆昔日种种。
  兰珏陪着龚大人或笑或泪唏嘘完岁月流淌,出门就得撞进隔壁扎向如山公文,回府还得熬夜写那本劝学册子。还没觉得怎么样的时候,居然已经年三十了。
  年三十清晨,兰珏一边挥毫将参过自己不下三百遍的钱御史雕琢成一株奋发蓬勃的傲雪寒梅,一边思量要不要自打脸,把不让兰徽踏进柳家大门的誓言吃进肚子里。
  那时热血涌脑,把自己身为苦逼的礼部侍郎,从年三十到初一都不可能在家的事给忘了。
  等一时他就得去宫中,核查初一大祭和朝会的一应事项。
  柳家偏偏真的顾忌起他兰珏的感受了,居然没有派人来接兰徽。
  难道是在抄手等着自己送过去么?
  唉,脸面二字,本是虚幻。兰珏搁下笔,正要喊小厮,长修蹩到门口小声道:“老爷,柳~柳府来人了,说是太夫人想少爷,大年下……”
  兰珏噌地站起身,长修一抖:“老爷,小的这就让他们走。”
  兰珏立刻道:“慢。”
  长修眨眨眼。
  兰珏拧眉,酝酿片刻,叹一口气:“毕竟是血脉至亲……罢了,让少爷收拾收拾。”
  陶周风将张屏接到自己府中,过了个年三十。
  他后来没让王砚开口讨张屏,趁永宣帝谈到这个案子时,先在永宣帝面前委婉探了探口风。
  “张屏能得邓大人看重,实在是他的福分。”
  永宣帝的话让陶周风有些琢磨不透。
  “张屏确是未让朕后悔将他列入今科。这桩要案,他立功不少,理应重赏。”
  陶周风忙道:“他还年少,此番邓大人能带他历练,便已是赏赐了。”
  永宣帝笑道:“愿他自己也能这么想。邓卿对他极力称赞,朕觉得多历练历练,来日可成栋梁。”
  这到底是打算将张屏升还是不升呢?
  陶周风吃不透,接张屏过年时,一丝口风未露,只勉励他,年轻时不要怕吃亏吃苦,待日后会发现,吃得都是经验。要更加奋发,报效朝廷。
  张屏听得很用心,陶周风很欣慰。
  吃完年夜饭,张屏带着陶夫人给的一提盒饺子,顶着满天烟花,踏着爆竹声回到行馆内。
  年初一早上,张屏点着昨天跟厨房要的小炭炉,拿小锅下了饺子,正独自吃着,忽有人急敲他院门:“张大人,张大人,宫里来人,速更衣接旨。”
  行馆前厅,为首的老宦官眯着双眼:“可是宜平县丞张屏么?”
  张屏整衣跪倒,老宦官展开卷轴。
  沐天郡宜平县丞张屏,擢升京兆府丰乐县知县,三月十六前到任。


第71章
  初一下午,兰珏领完御宴出宫,两眼发花,两腿发虚。万幸这次一切圆满,御宴上,永宣帝道“龚爱卿与礼部其余众爱卿辛苦”时,说到其余二字,目光是落在他身上。兰珏随在龚尚书之后谢恩,敛让无争,一应夸赞功绩尽数由龚尚书担着,龚尚书心中自也感动。
  离席后,众王和一些老臣同龚尚书还有话说,故而兰珏先行一步,遥遥看见前方,王砚竟和冯邰对面拱手,像在互祝新春如意。待兰珏走到近前,二人尤在含笑对话。
  兰珏亦与冯邰互相道了几句祝词,待冯邰走后,笑道:“看来刑部与京兆府的情谊,新年将有新气象。”
  王砚咧嘴:“这个老冯,跟我讲了这一时话,不知道在心里给我烧了几摞纸。若非本部院,他帐下岂能新添一卒?竟不谢我。对了,佩之你还不知道罢?”
  兰珏微微扬眉。
  王砚道:“就是你和我们尚书大人都甚爱的那个姓张的小子,这次跟你帮了邓绪一个大忙,邓绪本来想要他到大理寺,但是没要成。皇上把他给冯邰了,派到丰乐县。应该就是这两天下旨。”
  兰珏微觉意外。
  王砚看看他,嘿然:“此事说来有我一份功劳,我也是无意为之。”
  刑部与京兆府因抢案积怨,势如水火,平日各自布置人手巡视京城各处,力求不放过每一根罪案的毫毛,甚至互相在对方衙门附近安插卧底探子。
  王砚去大理寺抢案,碰了一鼻子灰后,冯邰得知,甚是开心,以为王砚接下来必定拖上爹的大腿,从邓绪手中夺回脸和案子,等着袖手观之,不由防范稍有松懈。
  然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刑部的一个小捕快偶然便装,偶然地到了京兆府门口,单纯因为想喝吃口茶,坐到了京兆府大门斜对面的茶棚里,无意中看见,一个老者遥遥望着京兆府大门,犹豫踯躅。
  小捕快是个热心肠,便走上前去,老者拉住他询问,可知道向京兆府报案需要什么步骤,是直接问门前衙役,还是得先击鼓。
  小捕快遂将老者搀到一旁,询问老丈何事报官。
  老丈道,他是丰乐县姚员外家人,姚员外的小公子丢了,知县老爷年底到京里来了,县衙使不上力,小公子已经丢了几天了,所以着他前来京兆府报官。
  小捕快道,京兆府的冯大人,是有名的青天,肯定能破了此案。老丈请放心。赶紧去向门前衙役说来报官的,他们会问你些话,要是这个时辰刑房的人还在衙门里,就能带你去刑房录个案。若是已经走了,得等明天了。录上案之后,刑房会再定夺案情,看他们年底忙不忙吧,要是忙呢,就多等两日,要是不忙,大概两三天便能裁定出查或不查,再看刑捕那边忙不忙,快得话,不出三四天,就会下到你们县里查了,若是一时人手抽不过来,得再多等等。
  王砚向兰珏道:“这说得都是实话罢。”
  兰珏沉默。
  老者扳着指头算了算,大惊失色,那等官爷们来查,我家小公子若一直寻不着,早该……
  小捕快说,这也没办法,衙门办事,得按章程来。老丈你家员外可认识京兆府的人,若有认识的人,能快些,好办些。
  老者说,不认识,又紧揪住小捕快问,小哥可认识么,家员外定有重谢。并连连作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