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和魔王的幸福生活 (寒江.妃子)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寒江.妃子
- 入库:04.09
修心养德,要的是每日三省吾身;时不时的拉出去见血,则是打磨一支军队的不二法门——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大营门口。青州边境匆匆立起的军营外,一杆大纛迎风飘扬,旁边长杆上高高悬挂着五具尸体,乌鸦不断飞鸣着,时不时落下来啄食一口。
凌玉城脸色蓦地沉凝下来。
那支□□,从堆得高高的粮包中间射出来的时候,他只来得及提气凝在胸口。
幸好,那不是三十步内可透重甲的强弩。
幸好,粮车上地方狭小,那口箱子里蜷缩下一个刺客后,放不下更为强劲的□□。
幸好,他即使赶路也习惯性地披甲在身。
幸好,刺客瞄准的是他的胸口,而他在皮甲里面还垫了一块护心镜。
幸好……
他静静转向亦步亦趋跟在后面的下属。
“你们怎么看?”
哗啦一片甲叶响动。以奚军为首,五名大将和数十副将校尉跪倒一地,拳头叩击心口甲叶的声音,在晚风中整齐得有如一声:
“大人,我们出兵吧!”
跪得当真整齐。看来这一天一夜时间,他手下将校们,没少为了这件事情反复商量啊……
目光从最前方的奚军、贺留几人身上一掠而过,投向后方一众校尉。足足三四十号人,整个玄甲卫的中层军官,差不多一半在这里了。
扣除统带军队必然需要的人手,想必能跑来的人,都想方设法跑来了他面前。
就不知没来的那一半人,心里又是什么想法……
“……出兵?”
凌玉城负手向天,声音在撕扯着大纛的晚风中,低得如同自言自语。
“是啊大人,我们出兵吧!”
“大人,你念着别人,人家可是要你的性命哪!”
“大人,他们出兵打过来是第一次,在陛下面前陷害您是第二次,派人过来刺杀这是第三次了!过一过二不过三,大人,再有什么情分都消磨干净了!”
“大人,为这帮人和皇上对着干,不值!”
“大人……”
没有听到他第一时间的喝斥驳回,面前将校们的声音逐渐大了起来,声声劝说,声声催促。殷切的,愤慨的,沉痛的,担忧的……争先恐后发言汇总起来只有一个意思:出兵!
这些人,将领也还罢了,校尉们当年在北疆最小也是掌握五百人的牙将级别,到了青州兵力大大缩水,也只能委屈他们暂时先带个百把人。人数虽然少了,对手下的掌握却是更加切实。现在他们如此群情激愤的请战……
军心可用。
“贺留。”
“大人!”
见凌玉城向前跨了一步,落地时身子微微一晃,贺留急忙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扎煞着两只胳膊上前来扶。凌玉城轻轻推开了他,微微抬手示意,等面前跪倒一地的将校们陆陆续续站起身来,才平了平气息,轻声开口:
“我遇刺的消息……报给陛下了么?”
“大人遇刺的当天就报上去了。八百里加急送的奏折,当时大人还昏迷不醒,……现在,应该已经快到京城了。”
遇刺,重伤,昏迷……也不知元绍看到奏报,会是什么心情?也不知道,京城里会有多少人为他担忧,又会有多少人幸灾乐祸,巴不得他过不了这个劫数。
“立刻上奏陛下,我已经醒转,伤势没有大碍。嗯……”沉吟片刻,加上一句:“在奏折里抄上一份药方。然后……”
他压下胸腔里翻滚的一阵呛咳,环视众人,尽力提高了声音:
“整军备战!”
远在千里之外,元绍接到第一封奏折的时候,当真惊怒交集。
遇刺?重伤?凌玉城这个家伙,才放出去个把月,就碰到这样的祸事!早知道,就该把他牢牢圈在身边,就这三脚猫的本事也敢在外面乱跑……话说回来,赐给他的那两个护卫是死人不曾!
加派给他的护卫还没选好,第二封奏折又跟催命也似地赶了过来。这一回元绍拿在手里,第一眼看到上面端端正正都是凌玉城的亲笔手书,心情就好了大半。再往后翻,末尾赫然还附了一张药方,他抱着闲着也是闲着的心思从头读到末尾,看到最后特特加上的几味药材,一个没忍住,居然笑出声来。
“巴戟天、车前子、防风、熟地、当归……还有心思打这种哑谜!——那刺客砍得实在是太轻了!”
笑归笑,善后还是要给他善后。元绍盘算片刻,亲笔写了两份密旨,吩咐即刻发给虎贲卫和骁骑卫——虎贲卫倒是可以慢点走没关系,骁骑卫步习之那边是肯定要加急再加急的,不然就不赶趟了——回寝宫翻了翻,从书架背后的密格里取出一个小匣子来。
匣盖掀开,血色丝绒上卧着一只猛虎,黑沉沉的青铜质地,竖耳瞪目,仰天作咆哮状,四肢曲卧,虎尾卷曲着向上翘起,像是随时会发力抽打出去。虎身侧面刻着一行错金篆书:“兵甲之符,右在皇帝,左在玄甲。”卧虎脊背上也是一模一样的文字,只不过手中这枚只能看见右面半边,正是用于青州玄甲卫发兵的虎符。
北凉十八卫,凡千人以上兵力调动,莫不以此为信。
烛光下,元绍左手端着檀木方匣,右手拇指沿着虎背上流畅的线条轻轻抚摸。这枚虎符是赐凌玉城所部为玄甲卫的时候铸了赐给他的,形制铭文,和其他十七支军队并没有任何两样,唯一的区别就是——
虎眼中,一枚淡金色的明珠圆润无瑕,熠熠生光。
这明珠本是他雨夜古庙中拾来、硬塞给凌玉城的那一双,后来兜兜转转又回到他手里。制作虎符时,他一时兴起吩咐下去,恰好将其制成了虎符上的一对眼珠。当时赐下虎符,凌玉城看到那对明珠时的惊愕神情……
可是精彩得很那。
“还君明珠……这到底算不算是还给朕了呢?”这样想着,虽然那个他想问的人不在面前,元绍还是低低的轻笑出声。
作者有话要说: 在这里先预告一下。
公司周末两天部门活动。
所以,周六晚上就米有了,周日晚上……看运气……
PS:
那个药方……
陛下笑什么大家应该明白吧?
第59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
天统十一年七月初,凌玉城在返回青州途中遇刺,重伤昏迷。
次日,第二封奏报从青州发出。元绍异常重视,特派金吾卫快马赐药,着令伤情药方一日一报。
使者到达青州次日,凌玉城执虎符誓师,率本部骑兵四千人,从海西降人中拔擢的军卒二千人,轻兵潜行,进入骁武卫地界。途中,与骁武将军步习之彻夜长谈。
七月二十一日,玄甲卫潜越数重关山,毫无预兆地出现在剑门关以南二十里外的昌平驿,吞下了一支从后方派向剑门关的粮队。当夜,全军更易大虞军服,凌玉城亲率本部亲兵百人,海西新兵五百人扮作粮夫,至剑门关南门下叫门。
“大人,还是我带队上吧。”看着众人纷纷检查兵刃器械,奚军上前几步走到凌玉城身边,试图作最后一次努力:“您亲自带队夺门太危险了——”
“危险?”凌玉城一身粗布短褐,赤足穿着草鞋,袖管裤腿高高挽起,装束打扮和拉车的民夫没有两样。奚军看了一眼就想扭过头去:大人素来好洁,那时候几天几夜行军打仗,别人都灰头土脸,大人还是干干净净端端整整,一眼看过去丰神如玉。现在这副德性,胳膊腿上裹满泥浆灰土,头脸脖子上还在不停的涂抹尘灰,活脱就是个泥猴!
实在太伤眼睛了……
眼睛可以闭上,耳朵却没办法堵起来。凌玉城一边乔装,一边还在悠然反问:“你觉得,谁想到我们会出兵拿下剑门关呢?”
“……”
奚军哑然。整个北凉朝廷--估计还要加上差不多整个大虞朝廷和大半个北疆--都知道,大人为了不肯出兵剑门关,和陛下吵了一架跑回青州,哪怕陛下盛怒都不肯低头。前些天大人遇刺,照着青州方面上奏的伤情,大人现在应该还躺在床上不能下地,陛下赐药也不止赐了一回了……
是啊,谁会想到,他们会出兵呢?
从离开青州开始,他们就换上骁武卫旗号,一路昼伏夜出;越过边境时走的都是小道,摸岗哨拔烽火台,把消息封锁得严严实实;至于在剑门关以南冒充大虞军队……天晓得那对他们来说,根本不能叫“冒充”好吧。
如果是北门,或许守门将卒还会有那么一分警惕,怀疑来的人是敌军假扮。南门么,呵呵。
“再说,抢夺城门要的是步下搏杀,你还能比我强?”
“属下自然比不上大人——”原本倒还没差多少,这一年大人的武功长进得实在是快,一柄长剑纵横吞吐,他们几个人联手都扛不住。没办法,有那么个人天天教着……
“放心,区区剑门关挡不住我。你在后面好好看着,等我的信号!”抬头凝视着剑门关夜色中若隐若现的巍峨身影,凌玉城拍了拍心腹爱将的肩头,头也不回地归入队列。
牛鸣哞哞,车声辘辘,很快靠近城门。凌玉城悄没声地站在一辆平板车旁边,看着下属拉高了嗓门和城上对答,把个京城来的纨绔子弟样儿演得活灵活现;看着城头灯火摇曳,一个篮筐放下来再拉上去;看着城门一分一分打开,门卒懒懒散散的让开去路,不由得心潮澎湃,低头掩住唇边一丝锋利的冷笑。
相似小说推荐
-
九辞 (令尹天阑) 晋江2017-02-19完结他是饮忘川水遗忘前尘的九天之凤,他是秦皇再临一统天下的真圣御龙。皇矣皇矣,吾皇唯矣。当...
-
前秦风云 (演尘) 晋江2017-03-07完结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等成语皆源于一人------颇受争议的苻坚。一介布衣的王猛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