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历史]一代名臣的制作方法 番外完结 (半空住人)


感情你说得那些都是白说的!
尽管如此腹诽,范铉超还是恭恭敬敬一揖手,道:“儿子知道了。”
范铉超前世就十分聪明,这辈子突然有了过目不忘的本事,估摸着自己差不多也修炼到了学霸一级的,更何况只是考个秀才而已,他虽然只有十三岁,却未必不能一举中的。若是考个秀才都要几年,那哪有志气再去考举人,考进士了。
范铉超穿越到现在,一件事没干成,又看了两次灾难性的悲剧,简直要怀疑自己的穿越人生了,所以,虽然“秀才”这个成就再小不过,范铉超却需要用它证明自己。
——至少,我不是一无是处的。
二月三十这天,正是县试的日子。范铉超精神奕奕,简直像吃了兴奋剂。陈先生本想跟着一起去的,又想自己这么郑重其事,范铉超免不了多想,还是在屋里等着吧。
张氏一直将范铉超送到大门口,紧张兮兮地嘱咐了许多,最后又说了几句,这才放他走了。范景文虽然也担心,却觉得又不是上战场打仗不回来了,何必如此。他借口说自己还要去吏部,遍不去送了。等张氏回来,范景文问:“那小子没紧张吧?我嘱咐你的事都和他说了吗?”
张氏见口口声声说来不及的人现在还没换官服,白了他一眼,说:“你要担心,你怎么不亲自去说。”
范景文说:“我这不是来不及了吗?”
张氏摇摇头,说:“我都说了,你就放心吧。”

第13章 范小案首

经历过高考的范铉超其实对各种考试已经是少有害怕的了。顺顺当当考过县试,又考过四月的府试,那就只等着八月的院试了。
这年五月,在深宫中发生了一件不起眼,却影响深远的事件,魏忠贤取代魏朝成了客氏的对食,然后借着客氏是天启帝乳母的这层关系又挤走了王安,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握宫中大权。
王安在帮助光宗皇帝朱常洛和天启帝朱由校顺利登基时都出了大力气,力了两次大功,东林党和他关系极好,他自己服侍了三代皇帝,在宫中人脉众多。可这一切的一切,都比不上皇帝乳母客氏的一句话。没多久王安就被人神不知鬼不觉处理了,报了一个病死了事。
东林党无论如何都管不了一个太监的任命和死活,何况他的病死在程序上一点错误都没有。可他们没法帮王安申冤,他们也不会和害死王安的人合作。东林党在这里看到了魏忠贤成为新一代大太监刘瑾的将来。不管魏忠贤如何拉拢他们,东林党人皆不愿与其为伍。
即使魏忠贤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所有的奏折都要从他手里过,即使魏忠贤是客氏的对食,而客氏是对皇帝影响最大的人。
对东林党而言,这都不足以让他们放低身段,让自己从岸上下来,踩在泥里与魏忠贤一党交往。
而魏忠贤也不负所望,成功成为了一名奸宦,而且远超出东林党所望地,超越了刘瑾。
魏忠贤的武器,除了客氏,就是天启皇帝。天启皇帝不爱朝政,只喜欢木工活。魏忠贤就在他做木工做得上瘾的时候给他汇报政事,久而久之,天启帝为了能开心地玩木工,就让魏忠贤全都自个看着办了。如果天启帝想要看折子,魏忠贤也有办法。天启帝不识字,需要有人给他念折子。司礼监秉笔太监都是魏忠贤的人,念多少折子都没问题,直接现编,全都变成花团锦簇的好消息。天启帝常常高兴地称赞魏忠贤办事得力。
成了人物,魏忠贤身边也聚集了一些人,渐渐的,不知何时,他们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阉党”。
这时候,阉党在东林党看来还只是小打小闹一般的奸臣。国家大事都放在辽东和后金的对峙上。
范铉超甚至还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魏忠贤已经上位,准备给这个国家带来最沉重的一击。
他八月的院试考得极好,从府试第三一跃成为院试案首。整个范家兴高采烈,马氏和张氏连连祭祖,又送了陈先生不少礼物。范景文高兴得给远在通州的范老爷子写信,比起自己十四岁中秀才更高兴。他儿子可是十三岁就是案首了!
就连英国公府也送来了笔墨纸砚的礼物,恭贺范铉超中了案首。张氏去了一趟英国公府,回来就喜笑颜开地和范景文说:“嫂子说,英国公已经差人与学政了,说超哥儿肯定能进国子监。”
院试考得好的人进国子监深造,学够了一定学分就可以出来当官。这种感觉就像是别人还在准备高考,你已经保送进了清华北大。
范景文高兴,张氏高兴,陈先生也高兴,除了范铉超以外大家都高兴。
范铉超自己虽然高兴考得好,却也没有范景文张氏等人那么高兴,毕竟院试不过千人而已。这看起来就像是——年级第一的程度。
至于进国子监学习,在当初范景文和他说他那英国公舅舅要送他去国子监学习的时候,范铉超就着人去打听了国子监的消息。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国子监里规矩森严,还是□□时期就定下来了。白天学习晚上背书就算了,什么吃饭不许说话,不许讨论伙食如何如何,否则就要把你打一顿发回原籍。还有,如果你被人告发结党(在这个到处都是东林党的时候,居然还管着国子监学生不结党),就要罚你永远在国子监当个仆役,连发回原籍都没有了。
就连高考工厂也没有这么可怕的啊!
范铉超是无论如何不愿意去找这份罪受的,在家里自己学多好呀,有吃有喝,陈先生管教是严格了一点,却从不会打他,他也没有发回原籍或者当一辈子仆役的可能。
范铉超还没来得及和范景文提不去国子监的事,一听说他那亲娘舅已经把事情给他办妥了,吓得赶紧去找范景文说情。
范景文倒也开明,一听说他害怕自己野惯了,规矩不严,被人家发回原籍再也不能科考,逗得他哈哈大笑。“你每天都担心些什么呢?你是正儿八经的官宦子弟,我这从五品的小官就不说了,可你祖父是外省大员,你舅舅是英国公,谁敢找你麻烦?国子监规矩虽大,却不是死板不讲道理的,你只要不犯大错,其他的自有你去耍的。”
范铉超眼珠一转,想:范大官人这意思难道是说我也算半个纨绔子弟,背后也是有靠山的,出了事使点银子就过去了?
他十分不愿去的心思就去了七八分,又说:“国子监的先生哪有陈先生厉害,没有陈先生时时教导,我怕我学业无法精进。”范铉超知道范景文最怕自己成了下一个方仲永,隔上几天就要在他耳边唠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类的话,范铉超耳朵都要起老茧了。
范景文说:“你又不是不回来,回到家里,你再请教陈先生不就好了?”
“总没有在家里随时请教来得方便。”范铉超挣扎道。
“这样吧,你请陈先生给你布置作业拿去,等你下次休假再拿回来请陈先生批改,这样不就两全其美?”
既然范景文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范铉超也不好意思再纠缠下去,他总不能学小女儿一样“不嘛不嘛”地撒娇,只好不情愿地同意了,带着两三分不甘心和陈先生布置的一大堆作业去国子监上学了。
到了国子监他才知道,他害怕的那些规矩都是洪武年间的老皇历了,现在的国子监都成了贵族子弟的放羊草场。既然大家都是来混的,你怎么能把大家拘禁起来呢,所以国子监的规矩,除了变不了的那几条,其他的都删删改改,最后都没人放在心上了。
知道其实没有那么严格,范铉超才总算是放下心来,专心学习。
国子监的规矩,白天背书授课,晚上温习,要学的东西也很多,主要是四书五经、孟子章句、还有大诰,也就是法律。四书五经、孟子章句这些都是范铉超在家就烂熟于心的,而《大诰》让人最头痛的地方在于,多而繁杂,利用大诰来解读案件,反而不那么难了。可背书默写,对范铉超来说,是一点难度没有,过得还算是轻松。
范铉超因为比别人记得快,好歹还能匀出时间来完成陈先生的功课。不过也是时间紧凑,每天都要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才能把事情都做完。
直到后来,适应了国子监的生活,才算是轻松一些,不那么手忙脚乱了。还交上了朋友。说是朋友,范铉超却觉得他们都把他当弟弟看,毕竟范铉超这才十三岁,而国子监其他人,最小也有十五六岁了,大的也有三十来岁。在家当惯了哥哥,来国子监却成了弟弟,范铉超哭笑不得。

第14章 信王殿下

范铉超没在国子监上两天学就请了一天假。
九月,英国公老太君的寿辰又到了。每年过年和老太君生辰,张氏总要领着范铉超范铉朗兄弟两个道老太君面前磕头。老太君虽然待他们这两个庶出女儿生的外孙没又自个儿子生的亲孙子亲近,面子上也是不偏不倚,为人处世十分公正,值得尊敬。所以范铉超对于跪一跪老人家,并没有什么反抗心理。
英国公府老太君做寿,虽不是整寿,却也是大操大办,宾客众多。张氏陪着李氏和老太君在内花厅坐着,各家夫人围着老太太说说笑笑,逗她开心,也沾沾老寿星的福气。范铉朗岁数还小,被张氏带来磕了头,又给一众夫人摸摸捏捏以后,就被奶妈和侍女带着去后院玩耍了。范铉超也想随便走走,奈何范景文一把抓住他胳膊,“考了秀才,你也算是半个大人了。怎么还和想和孩子一样乱跑着玩。今天你外祖母大寿,和我一起到前厅去见识见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