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阿昊等人要先到省府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想要参加乡试,可不象院试那样有禀生作保就行了,所有秀才要参加乡试,必要先经过一层透拔,优胜者方能获得入考的资格,才能参考。并不是每个秀才都可以参加乡试的。这样的资格考试,除了对学业的考核,也算是验明参考者的身份,为了防止作弊,验明身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而通过的秀才就能领取相当于现代人的准考证了。有了这个准考证,秀才们才可以进考场,参加三年一度的大比。优秀者也称为举人,举人们就可以参加来年春天举行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考中进士者,从此走上仕途。
阿昊等人提前了十日,早早就到达目的地,特别包下了一间两进的民居。耿秋决定自己亲自下厨,照顾众学子的生活饮食。不仅如此,他还带了两个帮手,两个帮手与其说是来帮忙的,还不如说是来玩的。一个是曾大山,他说要来当护卫,保护众学子的安生,一个是李大夫,他说要当随行大夫,防止有人生病,能得到最极时最好的医治。
这是专门做这种学子生意的民居,可以月租也可以年租,也可以日租。而且可以连人一起出租,也就是可以配备厨房洒扫等下人。当这家的主人知道,他们是从北县来的秀才时,原本那淡淡的表情立马变了,他们得到主人家热情的招待。
来之前,耿秋还特意打听过价格,听说是一般在八十两银子到一百两银子之间的月租价。没想到这个环境好,房子也不错的小宅院,居然只要五十两银子,而且还赠送两名伶俐下仆。
主人却笑哈哈的说:“北县余男爵,与北县秀才的大名,早就轰动了全省城。我们这些做学子生意的人,哪个不想见识一下众学子的风采。”说完那眼神热烈的扫过众学子,很有一种脑残米分丝的表情。令耿秋和众人哭笑不得。他们实在没想到,自己会有如此大的名气。
这要是在现代,主人家一定会找阿昊等人要签名,不过他虽然没要签名,却也做了差不多的事情,他要求,众人离开时,能给他这个宅院留下点墨宝,并且签上大名。当然是指考中的人,他这是要利用北县学子的声名,给自己家的宅院增加名气呢。如果是这一次来的九人,全部高中,那这间宅院立马会炒到天价。
北县这一次乡试,总共就来了九人,阿昊刘知华等五人,与另外去年北县县学新进的四名秀才,这四人都算是余明仪的学生,并且也与耿秋熟识,所以余明仪把他们交给耿秋。这九人的年纪都不大,阿昊算得上是最年长者,也只有二十五六岁。一些往届没考中举人的秀才们,这一次就好象约好了似的,都没有来参加。因此,北县的这九人队伍越发显得惹人眼,全是年青才俊,因此很是令一些中老年秀才们眼红。
两个下人,耿秋按排了一个在厨房帮厨,一个专门打扫清洁。李大夫和曾大山就住在了门房的小间,充当了临时的门房。
这个宅院各方面都不错,但唯有一点不太好,就是正房的房间太少。这种宅院一般都是租给那些颇有家产,自己带了随行人员,主子就一两人的学子,所以总共就三间带有厢房的正房。现却有九人要住,耿秋和众人商量了一下。最后,刘知华四人住了东边带厢房的正房,两人一间。另外四个新秀才住西边带厢房的正房,同样是两人一间。
而耿秋和阿昊却住在后面的下人间,还好是个单独的小间,床铺桌椅陈设也齐全,就是小些,说来不好听一点。但他俩是夫妻关系,与别人混住在一起也不好,因此众人也就同意了这样的安排。反正整座宅院,除了他们一行人之外,也就剩下两个平时也专门打理这里的下人。
耿秋带着的这九个秀才,一安定下来,门房就接到了不少的拜贴,请贴等。大家都打着以文会友的幌子,想要提前了解一下他们。又或者是见识一下这都是些什么人。
一开始耿秋全推了,但因为他们提前而来,又名声在外,到后来有些人实在是推脱不得,因此阿昊他们专门出了几趟门,去应付这些人。反正没有一个人走进他们住的地方,他们也不在这里招待任何人。
出去了三趟之后,没有人再想和他们以文会友了,因为他们一出门就九人,九人是个很大的团体了,并且九人非常齐心,互相之间又能取长补短,极有默契,对服外人,都是手到擒来,非常有优势。这时,选考的资格也下来了。只不过,就连提学官等人都对他们十分熟悉,根本就没怎么为难他们,一路绿灯,九人毫悬念的全部都通过了。
等待进考场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开始闭门苦读,就连门房也关上了,不再见任何人。除了耿秋和一个下人每天清早出门买菜之外,其他时间任何人都不外出。耿秋厨艺还不错,又有个李大夫在一边,安排的饭食非常讲究,荤素搭配得当,都是些清淡爽口,好克化的饭菜。
大家人也多,天天呆在一起,学习读书,时间也过得快,这样的生活与他们在书院里学习也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更加舒适一些。毕竟耿秋是专门来照顾他们的,不仅在床上把阿昊照顾得心满意足,而且把众人也照顾得非常满意。
九人当中,只有阿昊一人已成亲生子,并且耿秋还跟着身边,但他俩单独住,而且众人心事全在学业上,也没有人发现阿昊与耿秋的夜生活。耿秋和阿昊这三年,可是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长期的两地分居,令两人几乎只要单独在一起,两人就有冲动,更何况阿昊本身就是个很热情的人,所以天天晚上,两人都要运动运动。不过,两人也还有分寸,不敢太过,一般一次就罢手了。只是两人都不是毛头小伙了,这次数是少了,可时间却长了,搞得阿昊天天被滋润的满面春风。
阿轩这小子,年纪最小,不通人事,居然还笑眯眯的说:“你们看,果然是秋哥做的饭最好吃了,最近昊哥的脸都格外红润。”
其他几人,居然还颇有同感的点头,弄得李大夫憋笑不已,不过他也看得出耿秋和阿昊脸色都很好,没有纵8欲过度的表现。但他还狠狠的打趣阿昊说:“你俩夜夜笙歌,可小心怀孕罗。”
结果阿昊只是愣了片记得,就在不意的说:“我不是吃过你那个避子丸吗,五年有效的。”反正他决定了,中举后不再继续科举了,现在认识他的人是少,基本上找不到能认出他的真实身份的人。
可真到了京城去,再怎么小心,也一定会被有心人指认出来的,就连皇上,太子等人都认识他呢。他可不想冒这样的风险,所以就算现在怀孕了,也无所谓,还正好不能参加明年春天的考试呢。等到下科,再找个理由,时间一长,谁还记得非要他去考啊。
☆、第64章 大事
“你自己算算时间,快差不多了吧。”李大夫笑。其实这种事情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只不过相公怀孕本身就不如女子容易,又吃了避子丸,别说是五年有效期内,就是再过一年半载的,也不一定就会怀上呢。
“怀就怀吧,说不得秋哥还高兴呢。”阿昊说。
李大夫给他把了把脉,却说:“身体很好,暂且没怀上。”不过,就算这几天两人亲热的次数多了,也不至于马上就怀孕。所以把不出来,也很正常。
“哦。”阿昊也不以为意。这怀没怀上,他都可以接受。倒是耿秋猜到动静,跑了过来。正好听到没怀上几个字。
李大夫和阿昊两人都有点怕耿秋失望了,李大夫连忙劝道:“你们年轻,身体又好,迟早会怀上的。不用着急。”
“哦,没事。我还以为阿昊身体不对劲呢。”耿秋说,说实在的话,他虽然不在意有没有亲生子,但是如果阿昊真的怀了他的孩子,他还是会兴奋会开心,只不过没怀上,他也不失望。这种事情,原本就是要顺其自然。
这天晚上,两人更加热情了,阿昊好象存心要给耿秋生个孩子似的,一晚上缠着他要了几次,弄得耿秋欲罢不能,直到被他榨干,才放手。结果,第二天,两人都睡过头了,搞得大家还以为他们生病了呢。不过有李大夫在,倒是为他们遮掩过去了。只是两人单独和李大夫在一起的时间,就被李大夫狠狠的取笑了一翻。弄得阿昊这张厚脸皮,都不好意思起来。李大夫居然还热心的给他们提供行房的各种能有效受怀孕的姿势,还说要给他们助阳的药等等。
乡试完,不过一旬日就到了发榜的日子,众望所归,阿昊与刘知华都高中甲榜,刘知华更是第三名,阿昊名次稍差,与他们同时参考的其他七人,其中刘明张悟也排上了末榜,而且北县县学来的四个人,居然也有一个中了乙榜。因此,这次北县九名参考中,中举的有五人。
这个结果一出来,简直是轰动朝野,叫好的人不少,但也有人表示其中有猫腻,有人更是直指本次考试的几个批卷官员寻私舞弊,有好事者还把其中一官员与周知府是同年的事指了出来。
后来,他们五人的试卷不得不全调出来,公示给众人看。不得不说,看到他们的试卷,叫嚷的最欢的人总算是闭嘴了。此举总算是洗掉了染在他们身上的污名。但也让他们的名声,与余明仪的名声更加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