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捡个将军做老婆 (天远大)


这成绩一出来,阿昊五人所代表的县,北县的县老爷差点欢喜的晕过去,有史以来,北县这个不出名的小县城,第一回一次就中了五个秀才。这不仅是北县的大喜事,更是向南镇的大喜事,向南镇是北县最穷的一个小镇了。哪里想过会出这么好的成绩,而且一次五人高中,还有两名禀生,其中一名竟然是案首。最最重要的,这五人当中年纪最大的阿昊还是相公,另外四人,刘知华三人皆十八岁,阿轩只有十五岁。
一时间,五人可是出尽了风头,搞得好些学子居然说他们舞弊,最后当场调出他们的考卷,众学子看过后,才偃旗息鼓。而省府还特意嘉奖了他们。每人各得了省里,府里,县里三层下来的赏银各二十两,共六十两呢,就相当于奖学金了。这一切耿秋等人在家里是不知道的。
不过,没等阿昊等人回来,报喜的人就先到了。因为阿昊五人在院试中大放异彩,这报喜的人一到山阳镇,就开始敲锣打鼓,唢呐齐鸣。县里更是特别派了人找到镇上的最大官员里长,一起安排喜庆的活动。
当着黑红衣骑着马的四名官差与一名镇上派来的向导到达黑岩村时,整个村里的人都惊动了。一进村,向导就点了一挂大炮竹。因村里中了两名秀才,县里特派了四人到村里还报喜。这名向导一是为了引路,二是知道这是个小破村,怕村里人太穷,没银钱打赏报喜的官差,还特特的带了十两银子来,两家各五两,让他们先用着。
村长心情激动的差点说不出话来,还是向导说:“村长,你们村中了两名秀才,快点带官爷们去秀才公家里报喜吧。”
“两名?”大家不敢相信的总。整村的人都知道,村里只有两个读书人,阿昊和阿轩,没想到,两人都中了。一时间别说是村长差点喜的晕过去,就连其他人也是乐得说不出话来了。
这五个来报喜的人,被大家这副表情搞得面面觑,不知所谓。
“这么说阿昊和阿轩都中啦?”耿秋说。
“两名曾老爷,一个叫曾文昊高中第五名,一个叫曾文轩高中第十名。”有官差说。
“哎呀,太好了。”村长这才反应过来,热泪盈眶的带着官差往家去。
大家一起跟着村长往他家里去,向导偷偷的把银子分给耿秋和阿清两人。这打赏来报喜的官差,大家都是尽可能的多给一些。
五人在村长家里宣读了阿轩的喜报,得了阿清打赏的每人二两银子,又去耿秋家,同样也得了二两银子。剩下的二两最后还是打赏给了向导。
五个人在村里喝过茶吃了些点心,就回镇上去了,自有里长去招待。这么个穷乡小村,肯定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招待几位官差。向导临走之前还说:“里长说了,等两位秀才公回来后,里长还会亲自招待。”

☆、第51章 男爵

结果别说里长招待,连周府这次也特特招待了阿昊和阿轩刘知华等五人,阿昊虽然来过周府多次,但真正与周老爷打交道却还是第一次。
五人一见周老爷就下跪行礼。周知府可是正四品官,一府最大的官员,可不是北县知县能比的。
周老爷捋着短须说:“快快请起,五位秀才公,可是为我们江淮府,北县,山南镇增光不少。”
在他的任上,一个小小的镇出了五名秀才公,还有一名是案首,不仅仅是这五人的荣誉,也是他的政绩。所以他特的设宴招待五人,当然啦,除此之外,他也要趁机把阿仪拉出来,为阿晚打基础。期间居然是北县县老爷作陪。当然他还带了一个自己的心腹下官,与教育相关的官员王教授。
五人见过周知府,又拜见了北县知县大人和王教授等人,不过这一回就不用行跪拜大礼了,北县县老爷可比周知府更加客气,他这也算是沾光,得了知府大的人单独说话机会,这可不比平时他去上官处报告事务。而是知府大人特意请他来,陪同新秀才公吃饭说话的。这让他很有面子,心情非常激动。
周知府除了上次阿晚的满月宴之外,这还是第一次在自己家的别院宴客,可见他还是非常看重阿昊五人的。并且借此机会,把五人引荐给北县与山南镇的权势阶层。
果然,期间北县知县与王教授就问起了阿昊,师从何人?其余四人可都是在进学,有读私塾的,有读家学的。就只有阿昊,可是凭空冒出来的,当初为了让他参考,还是阿仪私下里请的禀生为他作的保。那可是拿出了他爷爷的名头。阿仪虽然在别院一住近十年,但却几乎没出来活动过,他让禀生作保,用他爷爷的名头,再加上他本身是知府的正君,才能轻松成事。要不然,阿昊想要参考,还有得麻烦了。
阿昊的身份记录,他从小寄读书在亲戚家,那都是找不到的人了。所以他就说:“打小在亲戚家寄读,后来我父亲与爹爹过世,就没再读书了。过了一年,寄读的亲戚家也出了事,没剩一个人。后受周老爷的正君,余先生指点教化。”
他的这话一说出来,别说刘知华等四人惊呆了,就连王教授与方知县也呆了。
好半天,还是王教授说:“没想到知府大人的余正君,竟是大才之人。”
方知县更是恨不得去把余明仪拉出来,跪拜一翻。有这么大的能力,还不得把北县的教育事业弄得蒸蒸而日,而自己的政绩就可以跟着上升。要知道,北县地处偏远山区,所辖的几个镇小而穷,人口也少,还分布得广。
孩子们读书,差不多都是在私熟或者家学里,这也是当初余老进士的家学能办得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说没有现在的北县没有正式的官方学校。可是教化民众可是地方官员很重要的一项考核成绩,因此北县的县老爷年年考核成绩不过关,在这个鬼地方一呆就是十多年,就没挪个安窝啊。
如果多了这一项成绩,他升官就指日可待了。其实他这回完全是走了狗屎运,北县居然一下子出了五个秀才。前几届,出个一个就算正常了,更有一个都没中的时候。可想而知,他今年的考核一定会得个优字了。
“内子,姓余,仍山南余老爷进士的嫡孙。从小跟着余老爷子念书,因身为相公又体弱多病,极少外出。我们成婚后,他一直避居在这里养身子,与昊公子也算是有缘。”周老爷一副谦虚的说。
“失敬,失敬。”王教授和方知县皆行礼。王教授本就是掌管教育之事。两人当然知道山南曾经出过进士,包括这位周知府,而余进士,在前十几二十年,可是相当有名望,他教出了不少的学子。只可惜的是,余老进士膝下空虚,最后只留下一个相公孙儿。在他死后,余家的学堂也解散了。但是知道余明仪嫁给周知府的人,却并不多。因为周老爷把余明仪关在这里近十年,余明仪基本没怎么外出过。要不是现在周少爷无能又与他生份。余明仪又生下了阿晚,余明仪的晚年谁知是个什么样子?
几人一起回忆余老进士的风采,当初周老爷跟在余老进士身边读书,余老只是答应照顾指点周老爷,两人算不得正经的师徒关系,但却有师徒之实。与现在阿昊与余明仪的关系不同,现在余明仪最多只能算阿昊的半个师父。但周老爷很显然,是想令世人都知道,阿昊的恩师就是余明仪。既为余明仪打响了名头,又把阿昊订在了余明仪的徒弟位置上。
阿昊一开始还没想到这个问题,不过周知府一提起余明仪,他就明白了。只是没得到余明仪的首肯,他也不好意思直接认余明仪为师,就只说了自己受余先生的指点。
好在余明仪替他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提出一定要拜见余明仪,周老爷当然是欣然答应,余明仪很明白周老爷的想法,当然也看出了大家的想法。但他也不肯受阿昊称他为师父,毕竟他也知道阿昊就算没有他的指点,再多读一年半载,慢慢经营一样也能考中秀才,毕竟人家的底子在这里,不过是差一点火候。
于是他的理由充分的说:“我没有功名,不敢当夫子。”
不过他这句话,却更让王教授与方知县感动,最后,在大家的见证下,阿昊与他还是行了半师之礼。从此阿昊尊称他为先生。又因刘知华等四人皆受益于余家,刘知华家里还有当年余老爷子留下来的手书,而他的父亲更是余老爷子门下的举子,只是中途生病死了,后来余家还出手帮过他家。刘知华就是靠余老爷子的手书,才入得夫子门下学习。
所以刘知华也坚持认余明仪为半师,他的好友同窗朱明也与他同进退。阿轩和李悟却也是正经得过余明仪的两本书,当然他们一行五人,一路不停的探讨,其中就有余明仪的很多观念。所以这两人也觉得应当认余明仪为半师。
余明仪不声不响就教出了个两个禀生,一共五个秀才,他的能力可是令大家非常看好的。果然,没过几天,整个北县及至江淮府都传开了,周知府的正君余公子一科教出了五个秀才,成了轰动文坛的乃到朝野的一大盛事。而这位余公子可是余家的后人,余家当初火红的学堂立马被提起来了。
这样一来,周知府根本就不用多花心思,王教授就打了报告上去,王教授本就是受命于京都最高学府国子监所管,官职不高,在有关教学方面权利可不小。他可以不通过他所在的地方长官,而直接给国子监报告有关教化民众的事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