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了好半晌,丛笙才勉强平静了心绪,把一乱团麻的大脑理清楚:“那二丫呢?”
“本来是要自杀的,被魏凝拦下了,魏凝写信来问该怎么处置。”
丛笙看向公主:“该怎么处置?”
公主托着脑袋,像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人在魏凝身边,朕就算说要杀,她也未必会听。”
这意思是要交给魏凝自己去处理?但公主说得也对,山高皇帝远,魏凝要是下不了手,公主让她杀也只是在说空话而已。魏凝再喜欢再崇拜再想讨好公主,也要分事情。
正想着说几句安慰公主的话,毕竟出了奸细粮食被劫是件大事,公主心里一定是很生气,却听公主用那无所谓的态度继续道:“朕让她试着策反二丫,奸细说不定不止二丫一人,那邪教到底是什么教派也要弄清楚,或许能寻着机会铲除起义军。”
“……哦。”她突然觉得自己想多了,公主才不会把情绪浪费在生气上。
从永寿宫回去后丛笙都还有些懵,这二丫怎么就成奸细了?她可一点都没有看出二丫有问题啊。
她想想都觉得后怕,要是二丫的目标是刺杀公主,那她不就在无形间成了帮凶?
好在公主身边有个二十四小时跟着的砚儿,魏凝每次见公主的时候都会把二丫留在屋外,二丫也没有机会刺杀公主。
不过她转念一想,看二丫对待公主的态度,应该是没有要刺杀的意思,不然当初二丫进宫的时候,公主和麦子箫肯定会看出问题来。
二丫如果真有那么明确的目标,演技再好也是会露出马脚的。可公主和麦子箫包括砚儿都没看出那人有问题,就说明二丫大概是没有想对公主怎么样。
所以,可见这不是她眼拙,而是二丫真的没有想要对她们怎么样。
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麦子箫的认可,魏凝在信里虽然没有说,但二丫的功能应该就是打探情报,而不是冒险弑君。
好不容易有机会能进宫,还能接近公主,要是能打探到朝廷内部的消息,可比杀掉公主有价值得多,毕竟大冀的目标是削弱然后吞并大钱。
有了麦子箫的这番话,她才算是真的把心放回了肚子里,不然她以后在公主面前都要抬不起头了。
但不管怎么样,既然奸细找到了,那么便能再次安排送粮的事情,魏凝在信里也说了会找时机再试一次。
上一次因粮道未完善,没敢多送,所以被劫的粮食不算多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这一次魏凝要送的量还是跟上次一样,但这次却比上次有把握。
朝廷方面也汲取上一次的教训,将水路上接应的兵力重新做了调整。
待一切准备好后,粮食从谷河码头发出,若顺利的话,半月后便可抵达贤城。
魏凝的第二封信在粮食抵达贤城之前送到了皇城,说成功策反了二丫,并从二丫那得知了一些邪教的事情。
但可惜的是,二丫接受的命令也是经过好几个人手的,她并不知道邪教首领和管事之人的具体情况,但可以确定的是,现在西南边的起义军,确实是有大冀在背后操控的。
魏凝还说,可以透过二丫把错误的消息传递给起义军,再看准时机将其铲除。
收了魏凝的信后,公主和麦子箫立刻制定对付起义军的计划。
数日后,粮食顺利抵达贤城的消息传来,这对于朝廷来说就像一场久旱之后的甘霖,实在振奋人心。
贤城有了粮食,便能出兵攻打起义军,现在北边已败,要将北边的城池夺回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现在大钱的情况来说,很难。
但比起大元训练有素的军队,攻破临时组建的起义军就要容易得多了。
公主下令将水路上的几路军队调往贤城,由驻守贤城的主帅负责,尽快将起义军势力铲除。
数月来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形势似乎在好转。贤城成功收取粮食的结果证明了粮道的成功,这不禁让人憧憬能以此改变大钱的命运。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大钱要迎来扭转乾坤的一场胜仗时,大冀攻破大豫都城的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所有人心头又蒙上了一层阴郁。
大豫亡了,大冀的下一个目标毫无疑问是大钱。
北有大元,南有大冀,粮道的疏通并没有改变大钱腹背受敌的境况。
钱历一五八年六月中,大钱两万余精兵将起义军扑杀在贤城附近。
同月底,在寓城花费数月之久的大元军队缓过劲来,一鼓作气连下数城,与皇城已是近在咫尺。
朝内众臣接连上奏,请求圣上南下,迁都贤城。
听到众臣上奏请求迁都时,丛笙和麦子箫都心情复杂,她们早在半年前就想过要劝公主迁都,现在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这天麦子箫上朝回来,丛笙急切地问她群臣上奏的结果:“公主同意吗?”
麦子箫脸色沉重又无奈,摇头道:“公主没有表态,但没有拒绝就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反应了,至少说明还有商量的余地。”
“现在贤城形势比皇城要好太多,有粮有兵,公主心里肯定有数,要想翻身,现在就必须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麦子箫望着丛笙,目光里尽是担忧和不甘:“只怕迁都也只是拖延时间。南有大冀,真要破大钱,贤城就是下一个皇城。”
看着麦子箫不甘的眼神,丛笙突然想起数月前,麦子箫埋在她怀里说大钱要亡的模样。
她突然明白,其实结局早就已经注定,而她们也尽力了,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这半年来的努力确实得到了回报,只可惜太晚了,这一点点希望,救不回一个早就成了空壳的王朝。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投雷~~
第113章 113
众臣上奏请求迁都后, 公主闭关了两天, 早朝都不上, 谁都不见,连麦子箫去求见都被赶了回来。
第三日一早,天才蒙蒙亮,丛笙便被门外莲儿的喊门声吵醒了。
莲儿说永寿宫的内侍前来传话,让她和麦子箫一起去面圣,陛下有话要说。
迷糊中的丛笙答应一声,混沌的大脑转了一圈后,隐隐觉得公主找她们去应该是为了说迁都的事情。
“看来公主是有决定了。”麦子箫从身后缠上来,将她拥进怀里, 在耳边响起的沙哑晨音里听不出太多情绪。
她转过身窝进麦子箫怀里, 艰难地睁开眼睛看一眼麦子箫,那人闭着眼睛, 额头轻轻抵在她头上, 平静的表情仿佛依旧睡着, 好像刚才说话的人不是她一般。
她也闭起眼睛, 和瞌睡做着斗争,嘴上却在催着麦子箫:“你还不起?”
麦子箫抱着她蹭了蹭, 犯了好一会儿懒才终于坐起身,把她也从床板上揪起来,抓过衣服往她身上套。
闭着眼睛配合着麦子箫的动作穿好衣服,揉一揉不太好睁开的眼睛,这才算是清醒了一些。
洗漱过后, 俩人出门往永寿宫去,虽是盛夏,早晨的风却很凉爽,天气也不是很好,看样子要下雨。
“今年夏天雨水真多。”丛笙看着被云层盖住的天空,暗自感叹又是一个不平常的夏季。
麦子箫目视前方:“嗯,粮食大概又要减产了。”
俩人来到永寿宫时天已大亮,但时间还算早,公主却已经在用早膳,看样子又是一晚没睡。
公主让她们坐下一起吃,夏儿早就给她们准备好了碗筷,俩人一坐下碗筷就递到了手上。
早膳并不丰盛,但比年初时分要好太多。去年秋季种下的粮食有一定收成,虽因气候问题收成不如历年好,但还是让皇城的粮荒得到了些许改善。
丛笙端着碗想,这样平静的早膳时间也不知道还能享受几次。
用过膳后,公主将俩人喊进书房,说的果然是迁都的事情。
“朕已决意迁都,你二人做好准备。”
公主会同意迁都在她们预料之中,现在储君年幼,即使为了储君,公主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丝机会。
麦子箫正要答应,却听公主说:“大元军队已逼近皇城,只怕是不会让我等顺利离开。”
不要说大元军队逼近了皇城,就算离皇城还远,也同样不可能让她们顺利迁都,追也要追来的。
现在公主特意提起这事,丛笙心里不得不咯噔一下,预感公主接下来要说的话不会是她们想听的。
果然,公主用平静的语气说:“朕将率皇城所剩精兵留守,你二人带数千人马护送储君先行一步。”
麦子箫也猜到公主会这么说,几乎是在公主话音刚落下的瞬间出声道:“我拒绝。”
公主微微皱眉,语气里有了严厉:“这是圣旨!”
麦子箫态度嚣张又暴躁:“我抗旨,你斩了我呀。”
俩人之间弥漫着紧迫的气氛,丛笙在边上看得即无奈也无语。
她就说公主怎么会让她也一起来,要真是正常迁都,那就是公事,在上朝的时候说了就是,没必要特意私下还跟她们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