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宋辚真正的目的,他要逼反冯魁,趁机夺下兵权。
这计策着实凶险,宋辚也是算计了许久,才大胆提议,想要舍命一搏,撕开如今这个胶着的局势,为他早日登基扫清前路。
宋辚等不起,也等不了了。尤其是马场一事过后,宋辚才深觉自己手中的势力不过是镜花水月,瞧着好看,可真正用到实处,却显得如此力不从心,甚至连魏皇后的一句“不孝”,都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宋轲年纪渐长,而魏皇后对他的敌意也一日强过一日。刘同即将致仕,朝中很快就会沦为舒尚书等人的天下,新提拔起来的年轻官员如今还难当大任,在未来的十数年间,宋辚都会被这几方势力来回挤压,势必要日日谨慎,时时提防,才能躲过他们的层层暗算。
想想都觉得憋屈。宋辚不想如此,若要事事谨小慎微才能保住性命,还不如拼上一拼,兵出险招,夺下兵权后,让自己手里有个强硬的支撑。不仅为自己,也为他心爱之人,再也不必受任何人的压制,再也不必看任何人的脸色过活,宋辚坚信,他这一步走得没错。
转眼又过了三日。这三日间,虽然刘同一直将冯魁被擒一事瞒得死死的,然而却还是防不住流言四起。
想来也是,宫宴那日,皇帝举止失常,而冯魁又无故失踪,紧跟着他的府邸就被重兵围了起来。不只如此,连同冯魁带回来的十二员将领,也被人暗中监视,城外的五千精兵,更是被太子六卫团团围住,两边剑拔弩张,战意一触即发。
种种反常凑在一处,百官们只要稍一联想,就能相通其中的关节,冯魁是被皇帝抓了,也就能顺理成章的猜测到了。
百官们暗自猜测,却也不敢轻举妄动。自古战罢杀功臣,都是皇帝为稳固皇权所使用的极端手段,给功臣们安的罪名也各不相同,有时甚至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到了皇帝的眼中,都能变成十恶不赦的大罪。此时谁都不敢去触皇帝的逆鳞,而最可能为冯魁求情的几个人,却都被刘同软禁在府中,连府门都出不去。
德妃数次想为兄长求情,可每次她一到宏佑帝的寝宫外面,就有人将她拦在门外,说皇帝病了,不见外人。
德妃自是不肯相信,几番大闹,却仍旧没能见到皇帝的面。一回去就找张桥商量,张桥四处打探,托下人情无数,然而都是泥牛入海,半点效用都没有。好不容易知道了冯魁关在哪里,德妃想见兄长一面,却被陈达拦于天牢之外,无论她怎么撒泼耍赖,陈达都不肯通容半分。
德妃又带着才刚三岁的十五皇子,在康乾宫外长跪不起,说皇帝一日不见她,她就一日不起来。连跪了一日两夜,水米不沾,小皇子冻饿交加,哭得撕心裂肺,宏佑帝却还是连面都没露,甚至连派人出来说句安慰的话都没有。
德妃的心彻底冷了,她大骂宏佑帝,回来后急怒攻心,不免一病不起。传来太医诊治,等了多半天,才派来了一个年轻的后生。德妃见大势已去,就连宫中这些人也开始怠慢起来,不由得恨得咬牙切齿,让那后生去把太医院的院使叫来,她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些捧高踩低的小人。
想她昔日也曾千金散尽,不想事到临头,还是落了一个墙倒众人推的下场。德妃心中悲苦无限,无奈情势逼人,也只得忍了。如今冯魁是她唯一的依靠,他若死了,自己可就再也翻身无望,她无论如何也得把兄长救出来再说。
忍耐着让那后生诊了脉,开方熬药,不想喝了药后,病非但没有起色,反而连手上的旧伤也开始隐隐作痛起来。
德妃心中烦闷,不疑有他,等到发现不对劲时,她手上烫伤的皮肤周围已经开始出现大片大片的脓包。
那脓包一碰就破,脓水流将出来,一沾上皮肤就会感染一大片,刺痒难耐,钻心蚀骨,却又总是忍不住伸手去抓挠。还没有半日的工夫,她身上就已经没有一处好地方了。又过了一日,凡是长了脓包的地方,全都破溃流脓,发出阵阵恶臭,那臭味十里可闻,仿佛翻倒了粪坑一般,满宫的奴才谁也不肯到德妃屋里去,只要一进去,就会被那股臭味熏得呕吐起来。
德妃险些疯了,眼见着昔日的花容月貌变得丑陋不堪,浑身恶臭,她恨得发疯,立刻想到是那日那个看诊的年轻太医,在她的药中捣了鬼。让张桥去太医院拿人,谁料太医院中竟说压根就没有这么一位姓贾的年轻太医,德妃这才知道着了道,发了狠的想了一遍,无奈过去得罪的人太多,一时之间,竟想不出究竟是谁在背后下的黑手。
这日晚间,郑长春去了德馨宫一趟,赐下三尺白绫,要德妃自尽。
德妃浑身脏污,长发披散,蜷于墙角,正对着一面菱花镜顾影自怜。
“嘻嘻,你们瞧,这是谁啊,长得这般模样,鬼都要让她吓死了……”
她伸出满是泥垢的手指,撩起一绺长发,打结的发丝下,是一张布满脓疮和红痕的丑脸,德妃像瞧见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似的,指着那丑脸笑个不住,郑长春等人来时,她兀自抓着那面镜子,目光呆滞,发出阵阵声嘶力竭的笑声。
郑长春险些让这屋子里的味道熏出去,他掩住口鼻,四下打量,见昔日满室奢华的德馨宫,如今已像一座闹鬼的荒宅一般。屋子里都是打翻砸烂的家具,床帐纱幔也全都撕得米分碎,德妃身上只穿着一件看不出颜色的中衣,她脚下没穿鞋袜,赤着脚踩在满是碎瓷片的地面上,脚掌早已划得稀烂,每踏一步,都会在地上留下一个血红的脚印。
这宫中的奴才早就躲得远远的,反正德妃是死是活,如今也没人过问,就连她宫里的首领太监张桥,如今也跑得没了踪影,郑长春见此情景,不免想到他当日被肖长福排挤时的惨状,心中不胜唏嘘。
“您也别怪老奴心狠。如今您这副模样,竟是不活为好。”
郑长春让人甩下白绫,德妃竟浑然不觉,她笑罢多时,就猛的蹿跳起来,去衣柜里翻找,“皇上要来了,我穿什么好呢?”
那柜子里的值钱东西,早被德馨里的奴才们明偷暗抢,搜刮一空,如今留在柜子里的,只剩下一床又脏又破的棉被。德妃翻找半晌,拿起那床棉被,竟像看见什么羽衣华裳一样,眸中泛起了精光。她双目灼灼,一抖手将棉被披在身上,“这不是皇上赏我的凤袍么?嘻嘻,小芸穿上这件衣裳,皇上一准喜欢。”
她披着棉被转了个圈,破败的棉絮散落一地,德妃犹自不觉,脚下又被划了几道口子,她仍旧舞得轻盈,仿佛还是当初那个趾高气扬,不可一视的德妃娘娘。
“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送德妃娘娘上路?”
郑长春一声令下,身后跟着的太监立时一拥而上,拣起地上的白绫,将德妃按倒在地,在她脖颈上来回绕了几圈,两边较劲,登时将德妃勒得双目翻白,气绝而亡。
她死时还瞪视着康乾宫的方向,那里有她此生全部的希冀,她的青春年华,和当年的风光无限。
眼泪滚了出来,德妃最后吐出两个字,众人听得清楚,她叫的是宏佑帝的名讳。
第121章 变故
德妃身亡的消息,是和冯魁逃出天牢的消息一同送来的。
宋辚拿着破军送过来的一张薄薄的纸片,双手竟不可抑制的颤抖起来。德妃死了,冯魁也如他们计划中的一样,被人救出了天牢。只是这其中出了一点差错,那个救冯魁的人并不是宋辚安插在冯魁身边的眼线,而是德妃宫里的首领太监张桥。
据陈达所言,当日因为宋辚打过招呼,他特意缩减了天牢门外的立岗,守卫的御林军也换了一批品性不端,特别容易被收买的人。张桥轻而易举的混进了天牢,在带去的酒菜中下了迷药,把守卫迷晕后,将冯魁扮作太监的模样,带出了皇城。
宋辚心中不安,原本让那个眼线去救冯魁,就是为了放走冯魁之后,也能随时监控他的动向。冯魁的一举一动,那个眼线都会定时上报,宋辚在京中足不出户,就可以盯着冯魁的行踪,作出相应指示。
然而那个眼线最终失了手,却是张桥救走了冯魁,这也意味着他们彻底失去了冯魁的消息,而冯魁最终会逃到哪里,也全都不能由他们左右了。
宋辚狠拍桌案,暴怒难当。如此一来,他们的计划岂不是毁于一旦?
阮云卿也是半晌无言,冷静下来后,立刻劝宋辚快些想法子补救。
“速速派人沿出城的各个路口去追,势必要尽快查到冯魁此时身在何处。”
宋辚沉声吩咐,破军连忙领命而去。阮云卿让宋辚不必心急,又去辅政堂中,找到丞相刘同,让他立刻下一道海捕文书,捉拿冯魁。文书下后,全国通缉,势必会将冯魁逼到走投无路,到时他无处可去,自会向边关逃窜。
补救的办法已然交待下去,如今宋辚等人能做的,也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人人都绷紧了心里那根弦,宋辚焦躁不已,又犯了过去的毛病,除了阮云卿外,对谁都带着一股生人匆近的冷意,就连红鸾都不敢在此时去招惹他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蛇骨 (古物先生) 晋江2016-01-20VIP完结「子不语,怪力乱神。」是HE,别再问。祝攻季受。最后,敬请须知:文中可能会不定时出没一些...
-
每天都看到画师在画春宫图册 (夏氏锦年) 晋江2016.01.12完结晟王府的宫廷画师林修玉有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他偷偷画了不少春宫图册,而其中主角正是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