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帝师 番外完结 (来自远方)


  不过,二弟这是娶还是嫁?
  从目前来看,应该是娶……吧?
  
  第一百二十六章 惊喜
  
  御驾驻跸通州三日,当地文武犹不知天子驾临。直到谷大用领一百五十余名卫军,打出旗帜,从定武卫归来,众人方才意识到,客栈里不是寻常办事的官军,而是少年天子!
  惊喜、激动涤荡在胸。平静之后,却是无尽的懊悔和遗憾。
  天赐良机,竟眼睁睁错过!
  请求觐见?
  今日前,还有可能。现下里,想都不要想!
  定边卫官兵抵达,同金吾卫共同把守客栈,别说是大活人,连只苍蝇蚊子都休想随意进出。
  何况,以什么名义觐见天子?
  通州知州坐在衙门里,捶胸顿足,长吁短叹,后悔不已。
  谁能料到,天子竟在腊月出京。更是打死也想不到,圣驾就在通州!
  “五日啊,整整五日!”
  想到朱厚照在客栈呆了五天,自己竟半点没有察觉,还以为是出京办事的武官,完全没有留心,知州又是一阵懊悔,恨不能立即找块豆腐撞死。
  “逢吉丁辰,浑然不觉,天赐良机,当面错过,难道今生官途将止步于此?”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事到如今,捶胸捶到吐血也没半分用处。
  知州愁得直转悠,幕僚献策,见不到龙颜,伴驾的官员总可一见。
  “备丰厚表礼,送上名帖,对方总不会扫东翁面子。”
  “表礼?”知州脸色更苦,道,“你知伴驾者何人?”
  幕僚道:“下官已打探清楚,是一四品佥都御使。”
  御史又如何?
  官场往来,金银面前,言官照样不能免俗。身在京畿之地,这样的言官还少吗?
  知州苦笑摇头,道:“尔非随我六年,我必会以为你在害我。”
  “下官怎敢!”
  幕僚乍然色变,额角冒出冷汗。
  “我知你不会。”知州道,“本官不妨告诉你,伴驾之人乃是弘治十八年探花,都察院佥都御使杨瓒。”
  杨瓒?
  幕僚皱紧眉心。
  “一介书生,钦差南下,清缴海匪,捉拿倭贼,捉拿走私番商,江浙为之肃清,手段何其了得!其后设立双屿卫,卫所指挥即由其举荐。东、西两厂抓贪,同此人一样脱不开关系。”
  幕僚哑然,知州笑容更苦。
  “给他送礼,本官是嫌乌纱戴得太稳,想归家种田不成?”
  “东翁……”
  幕僚又想开口,被知州拦住。
  “月过中秋,时已迟矣。”
  知州负手,面向窗外,长叹一声。
  “定武卫官兵未至,尚有法可想。现如今,迁延过时,不可再为。”
  御驾出京,身边怎会没有厂卫。风闻谷大用将是下一任东厂提督,有他在侧,敢动什么心思?
  明里官兵,暗中厂卫,多少双眼睛盯着,削减脑袋往前冲,别说得见龙颜,平步青云,怕是知州的官位都保不住。
  “罢。”
  知州再叹一声。
  “本官估计,明后两日御驾将离通州。北上可能不大,十有八九是折返回京。如路过通县,当提前知会我那内弟,莫要如我一般,错过面圣良机。”
  如择行他处,也只能怪时运不好,无缘得见圣颜。
  知州意定,不借幕僚之手,亲自写成一封书信,叫来长随,快马加鞭送往通县。
  “御驾离开时,本官出城相送。”知州净过手,语气中藏着几分萧索,“这或许是唯一的机会了。”
  幕僚垂首,不再多言。
  与此同时,朱厚照坐在客栈里,听完谷大用回报,怒容满面,气冲斗牛,直接摔了茶盏。
  “好大的胆子!”
  “陛下息怒!”谷大用忙道,“此等刁民,当不得陛下动怒。奴婢将其带回东厂,必问出更多内情。待手握实据,定能……”
  “定能如何?”
  朱厚照气得脸色涨红。如此奸商,杀了也不解气!
  “朕竟不知,朝廷哪里亏待了他们!”
  “陛下息怒!”
  “息怒?朕没法息怒!”
  朱厚照狠狠的咬牙,用力握拳,猛的捶在桌上。
  “借互市之便,勾结鞑靼部落,私售铁器,向草原传递消息!”
  “这算什么,他们可还当自己是明人?你说不是鞑靼找上他们,而是他们主动向鞑靼市铁,送出消息?”
  “回陛下,确是这样。”
  “好,好,当真是好!”
  连道出三个好字,朱厚照终于没忍住,掀翻四腿方桌。
  天子震怒,谷大用和张永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杨瓒立在一旁,无视张永连连眨眼,始终不言不语,也没有开口规劝。
  事实上,他的怒气半点不少,甚至超过朱厚照。
  他在南边累死累活,清剿海匪,扣押番商,冒着举朝为敌的风险,在双屿卫设立私市,就为填充内库,筹集军饷,巩固边防,护万民于水火。
  这些人倒好,利用朝廷给予的便利,私结鞑靼,甚至连女真都有!
  粮食、盐巴、茶叶、丝绸,一本万利,还不能填饱他们的胃口。私卖铁器,向草原传递消息,引鞑靼扰边,图的是什么?
  这样的银子,可拿得安心?
  当真是人不想做,尖着脑袋去做奴才!
  女真入关,尚在百年之后。元朝时,汉人是什么地位,总该清楚。真被鞑靼攻破边镇,长久盘踞,脑袋就能安稳?金银家产就能保住?
  白日做梦!
  刀锋转向,第一个被宰的就是这些“肥羊”!
  所谓的八大皇商,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愚蠢!”
  怒到极致,杨瓒也想掀桌。
  “陛下,此风不可长,此辈不可纵!”
  “对!”
  君臣意见一致,共同捋袖揎拳,准备下手。
  你不是爱钱吗?
  好,抄了你的家,子孙后代都到边镇戍卫,亲自尝一尝鞑靼的刀剑,深刻体会一下,被出卖的边镇军民,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谷伴伴。”
  “奴婢在。”
  “朕写一道手谕,你即可返京,调两厂番役往晋地拿人!”
  “遵旨!”
  谷大用行礼,道:“陛下,商队牵头之人,祖籍太原府临县。如要拿人,恐会惊动晋王。”
  两名商人都是家大业大,田产千顷,藏银巨万。番役大举出动,抄家抓人,动静绝对不小。
  晋王不瞎不聋,定会生出猜疑。
  届时,王府会采取什么动作,实不好预测。锦衣卫正借谋刺一事,抓藩王把柄,如果被狗急跳墙,横生枝节,谷大用怕不好交代。
  “晋王?”
  想起牟斌上报,朱厚照陷入沉思,许久没出声。
  杨瓒心思急转,上前半步,开口道:“陛下,臣有一策。”
  “杨先生快说。”
  “臣有一同年,姓李名淳,弘治十八年殿试三甲,外放太原府,为临县县令,同臣时有书信往来。此二人出身临县,可先遣人至县衙,由县衙签发文书,定其罪名,派巡检捕快拿人,秘交两厂。”
  “临县县令?”
  “正是。”
  殿试之后,王忠留京,李淳程文外放。
  这期间,杨瓒同李、程两人联系从未断过。尤其李淳,几乎两月一封书信,雷打不动。
  杨瓒钦差江南,书信都留在伯府。归来后,看到长史送来的信匣,当即提笔写下三页回信,遣人寻快脚飞送。
  杨氏宗族开办族学,三位先生中,两位都是李淳推举。依族中反馈,为人严厉却不迂腐,更有真才实学。
  无论李淳有没有他意,这份情,杨瓒始终要领。
  天子要办临县豪商,厂卫大肆出动不便,给李淳一个表现机会,正好还了这份人情。
  “可行。”
  思索片刻,朱厚照拍板,就这么办!
  不过,在行动前,需查清李淳同王府有没有瓜葛,是否收过商人的孝敬。
  “陛下放心,奴婢定会办得妥当。”
  东厂和锦衣卫都有册子,专门记录朝中地方官员言行。细节方面,比吏部考核的记载详尽百倍。
  李淳被视为朝中钉子,和藩王府无半点瓜葛,反被对方忌惮。但在临县为官,收当地孝敬,实为必然。
  然而,事有轻重。
  寻常情况,求到面前,李大令应会庇护一二。天子下令抄家,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暗中动作,违背圣意。
  事情牵涉草原,敢庇护走私商人,官不想做,命也不要了?
  手谕写好,盖上随身印玺。
  谷大用奉旨还京,一百五十名定武卫官兵留在客栈,仅两名伯府护卫随行。
  三人皆是双马,风行电掣,日夜不歇,驰往京城。
  谷大用离开后,朱厚照火气难消,干脆化愤怒为食欲,连吃六个馒头,灌下三大碗热汤,看得定武卫官兵目怔口呆。
  是谁说的,天家锦衣玉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看看眼前这位,几口一个馒头,端起汤碗仰脖灌。如此豪迈,当真是……有太宗皇帝之风。
  伯府护卫见怪不怪,身为锦衣卫,遇事就要淡定。再稀奇,也要八风不动,安稳如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