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成化十四年 番外完结 (梦溪石)


换了别的皇帝,是绝对不肯让臣子们这么摆弄的,如今的太子殿下……那是想也不用想的。
因为小时候的经历,皇帝的身体一直称不上强健,他很担心自己会冷不丁就撒手人寰,剩下还没能稳下性子的小太子,到时候大好局面很可能就会变成烂摊子,所以一直抱着强烈的危机感。
换了别人,若是听见皇帝要让太子出宫去玩,估计已经一蹦三尺高,声泪俱下地反对了。
见唐泛对他的意见并未激烈反对,仅仅只是点明后果,皇帝略略安下心。
“元辅所言,朕亦非不知也,然太子天性顽劣,若不加以磨砺,只怕以后会酿成大祸。”
唐泛道:“陛下所言甚是,不过此事还应从长计议,太子出宫,可要昭告天下?”
皇帝想也不想:“自然不要。”
唐泛:“可要告与群臣?”
皇帝:“……最好也不要,否则太子肯定出不了宫了。”
唐泛:“如此说来,是微服易名?”
皇帝:“对,朕不欲令他暴露身份,就让他改名换姓跟随汪直即可。”
唐泛:“汪直忠诚自然毋庸置疑,但他一人之力毕竟有限,而外面的危险又实难预料,陛下可曾想过太子遭遇不测的情形?”
皇帝:“朕也是想过的,若是可以,朕自然不愿爱儿远走。但遥想当年,太、祖皇帝一拳一脚打下江山,永乐天子驱逐鞑虏,建文帝长于深宫,困于见识,只会纸上谈兵,最终引火烧身。可见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实乃至理名言,太子虽为吾儿,也是储君,朕不敢盼他能与永乐帝比肩,但求不似建文,便也心满意足了。”
唐泛很欣慰,太子是独子,照理说皇帝本该如珠似宝,但他却肯放眼长远,说出这样一番话,可见胸襟格局。
“陛下英明!”
皇帝叹了口气:“但太子毕竟年幼,若贸然让他出宫,别说是皇后不依,连皇后也会放心不下,元辅之见,朕是不是该多派些侍卫跟随左右,以防万一?”
唐泛点头:“这是自然的,殿下千金之躯,纵然要出外磨砺,也须得保证万全方可。”
皇帝道:“除此之外,元辅可还有何良策?”
唐泛:“有。”
皇帝眼睛一亮:“快快道来!”
唐泛道:“陛下多生些子嗣出来。”
皇帝:“……”
见皇帝无语,唐泛忍笑道:“臣非胡言乱语,若是太子殿下有了弟弟,也好明白为人兄长以身作则的道理,更兼保证皇嗣正统,可谓一举多得。臣知帝后情深,不欲做那不解风情的恶人,不过陛下风华正茂,以后定然能子孙绕膝,还请多多努力才是!”
皇帝黑了脸,面皮抽搐,瞪着唐泛,半晌说不出话来。
拥有一个不流于凡俗的首辅的好处是,不必听他在耳边说些陈腐之言,遇大事也可放心托付,像现在,举朝上下估计不会有人同意太子外出的,偏偏唐泛不反对,皇帝也才有个可以商量的人。
但坏处是,偶尔要面对首辅的惊人之言,偏偏皇帝还挑不出理。
什么叫多多努力啊,这是努力就能办成的事儿吗!
……算了,好坏参半,且忍着吧,谁让他是皇帝呢?
当皇帝,就要有比宰相还宽的肚量嘛,宰相肚里能撑船,皇帝肚子里,起码得安下一座泰山才行吧。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小太子的教育问题还要不要来一章,萌萌们看呢?
要不算了吧,未来有无限可能,起个头就好,方便脑补嘛。
八卦时段:
说到小太子朱厚照的庙号武宗,很多萌萌都知道这个庙号的含义了。
武宗的确算不上很好,尤其是在当时已经重文轻武的明朝,更有穷兵黩武的含义。
大臣们被武宗折腾得够呛,所以死后给他安了这么一个庙号,明面上夸他英武,实际上就是说他“夸志多穷”。
很多人都觉得清朝成天黑明朝,其实明朝也经常自黑的,哈哈~比如说后世大家觉得朱厚照其实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但在当时来看,武宗的身后评价其实就是总结在庙号上了~武宗不好,那么文宗捏?
难道文宗就好了吗?
不是的。
五十步笑百步,都差不多。
为什么捏?
因为自古帝王都是要文武双全的,重武轻文当然不好,重文轻武就意味着更是懦弱无能。
举2个栗子。
唐文宗李昂,他在位期间,宦官当权,唐朝彻底走向衰亡。
对他不熟悉?
没关系,咱们再举个栗子。
清文宗奕詝。
嘿嘿,这个熟悉了吧?
就是咸丰嘛~
那个在位期间逃到热河,被人烧了圆明园的咸丰同志。
所以身后给他上文宗,那绝对不是在夸他……
这下萌萌们对文宗这个庙号有直观的认识了吧~如果还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搜一下历史上庙号是文宗的皇帝们,保证没一个好命(喂……
文官杀人不用刀啊~~~
但是要注意一点的是,文宗、武宗,和文帝、武帝是不一样的。
文帝、武帝这是取的谥号里的一个字,不是庙号。
比如汉文帝,他的谥号是孝文皇帝,庙号是太宗。
汉武帝,谥号是孝武皇帝,庙号世宗。

第169章 番外十八隋州

州字从川,水中可居曰州。
他这个字号是先帝起的,广川者,寓意海纳百川。
先帝为他起这个字号,是希望他胸襟宽广,放眼天下。
别看先帝治国平平,但在文学造诣上却称得上是一代大家,隋州纵然不擅于此,但对那幅先帝亲手所作的《一团和气图》,却还是如雷贯耳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先帝或许没什么建树,他从父亲手中接过一个不算好的摊子,时日一久,又不耐烦那些加诸在帝王身上的束缚,自然而然就懈怠了。
但讽刺的是,隋州却是从先帝身上才体验到长辈与父亲般的关怀。
他自小父母亲缘便浅,家中有三兄妹,兄长隋安最得父母喜爱,妹妹虽为女子,可因年纪最幼,也被分了几分关注,唯独他自己,排行中间,可有可无,又因母亲生他时差点难产,对隋州就不是特别喜爱。
但隋州也无甚所谓,他从小便自立,就算没什么人关注,一个人也能活得好好的,父母是否疼爱,于他而言仅是锦上添花。
八岁那年,当兄长还在为父母多给了隋州一份零花而赌气的时候,隋州就已经离开家,前赴武当去学艺了。
自永乐天子之后,武当大兴,武当山也由此成为天下武学重地,隋州在武当门下学了整整十二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才有了这一身高强的武功。
他性子沉稳,不爱开口说话,但言出必践,先帝和当年的周太后都十分喜爱他。
又或者说,除了亲生父母,没有长辈是不喜欢隋州的。
先帝将他当成自家子侄来看待,见他想要从军,便与他长谈一番,末了将他安排进锦衣卫,方便就近照拂。
反是家中兄长念念不忘要考取功名,见他当了锦衣卫,还有些担心隋州的身份坏了他的名声,使他将来仕途受挫,甚至通过父母来劝隋州,希望他不要去当那凶名昭著的锦衣卫。
隋州自然没有听他,有些事情他不计较,是因为他不在意,但对真正在意的事情,却是不会放手的。
兄长见他不肯听从,不由大怒,兄弟俩吵了一架,不过多数都是隋安在吵,隋州偶尔回一两句罢了。
这并非隋州不擅长吵架,他只稍将刀抽出架在兄长脖子上,保管隋安绝对不敢再聒噪,只不过兄弟若是到了这份上,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后来连父母听见动静,也闻声赶过来相劝,隋州听他们名为相劝,实际上话里话外,也是在说锦衣卫不是什么好差事,劝他去辞了。
隋州当面没有反驳,过几天就直接辞别父母,搬出隋家,独自居住了。
他素来寡言,多做少说,旁人只以为他挂着外戚的名分,对他背地里多有诋毁,却没曾想隋州不声不响就已经立下几件大功,凭着真本事,在锦衣卫很快就站稳脚跟,等那些心怀嫉妒幸灾乐祸等着看好戏的人回过神来,才发现对方不知不觉已经压在他们头顶上了。
锦衣卫看着风光,实际上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管,作为天子亲卫,自然离不开那些阴私琐事,但凡离奇危险的案子,也每每总要劳动锦衣卫。
隋州曾经给自己做过一个规划,二十七八时娶妻生子,三十左右干到镇抚使的位置,当时的指挥使是万通,对方是万贵妃的弟弟,再亲厚不过,但他迟早是要退下来的,到那时论资历论本事,应该就轮到自己了。
算来算去,只忽略了一个意外。
他不知道自己会遇上唐泛。
初时看见那人,只觉得见面不如闻名,看上去也不过尔尔,文官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光靠一张嘴皮子,跟举朝上下那些官员没什么不同,是以隋州对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没想到对方却是好涵养,屡屡被刁难竟也不动声色,见了面依旧谈笑如故,甭管是真没放在心上还是故作大度,这份表现出来的肚量,就足以证明此人并不寻常,指不定将来还是个登阁拜相的人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