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安道:“元姑娘,若我有一天死了,你能不能帮我照看我两个儿子。你是尚书府里的婢首,见识不比那些碧书闺秀差,我也不求你能给娃当娘。城里乡下那些求子无门的人家,你给找两个,让他俩有饭吃,有书读,别沦落街头当乞丐就行。”
元珠道:“大人你说的什么话啊!”范安没回,只道:“你就说你答不答应吧。”
元珠哪敢不答应,范安顺风推舟,还让她发了毒誓。直到无珠一字一句都照着他说了,范安才呼了口气,他侧躺在床上,喃道:“真是累死我了……”
两个小公子被他搂在怀里,范安紧了紧,闭眼才慢慢入睡了。
第31章 不识抬举
范安这一夜睡得浅,连做了几个恶梦,醒来一身冷汗,他心神惴惴,洗漱时看到铜镜里自己的脸色,憔悴腊黄,印堂发黑。
范安预感近日恐有血光之灾,难道是这老天开眼,终于容不得他这样丧心病狂的罪人活在世上,准备把他给收拾了吗?他一生中有两次印堂发黑的时候,第一次死了父亲,第二次被造反的野军屠了村。
范安摸了摸自己的胸口,把元珠叫过来,说你还记得你昨晚发的誓吧?元珠垂首站着,说奴婢不敢忘。范安笑了笑,整了整官服迈出门去准备上朝。
他沿着中庭的水池慢慢往大门口走着,又想起什么似的折回了两个儿子的房间,这时辰两个小公子还在睡着,范安走进屋去,在床前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远处辰熙在鎏殿屋顶折射出一片灿烂的金光,万丈荣光从天泻,鸾翔凤集朝东来。范安站在洪武门前,看着这通往天子御座前的金光大道,这世间多少人为了此间一席之地,从少年熬到白头,耗光了一生心血。高位重权,纸醉金迷,如美酒罂粟,令人不可自拨。
官场如洪,大浪淘沙,要出淤泥而不染,淡何容易。他范安何等有幸,有生之年能在这里走过,遇见这庙堂高处一株碧叶芍花。
做奸官,要有天衣无缝精明无铸造的头脑,做清官,要有一夫当关万死不辞死的勇气,人生在世,想做什么样的人,都得有胆量阿……哎……范安想:好官难为,今日若能逃过一劫,就辞官回家种田,再不迈入京城一步了。
他这样想着的时候,远处朝圣钟声响起,百官归列,往鎏殿而去。
过了金水桥,范二又看到了李见碧,那人着法冠朱衣,面容有些苍白,看得出昨晚也没睡好。范安在左列,脚下走着,眼光却直直看着左前方的李见碧。李见碧察觉到他的目光,侧过脸来看了他一眼,两人四目相对,眉来眼去,含情脉脉,惹得旁边一众大臣都抬起眼来看。直到走在前面的梁业年回过头来,狠狠刮了一眼范安,众人才陆续收回了目光。
李见碧眸中清清淡淡,看着范安似有千言万语,又似无话可说。
范安知道今天肯定有人要告他的状,他昨天夜里惴惴了一夜,如今站在这里,倒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意外心平气和了起来。
众官在列,几个大臣轮流启奏,秦安江淮发生了水灾,地方官伸手要银子振灾,座上刘熙听了,皱眉忧愁。兵部有人告状,说关外有藩王私下招兵买马,却未通报朝廷,刘熙听了,脸上不悦。言官弹劾大太监尚中喜,说宦臣在京外多占良田,干涉地方赋税,百姓骂苍天地眼,令奸宦当道。
今日运势不佳,没发生什么好事,天灾人祸,令刘熙龙颜不悦。
范安老老实实站在御座前,没说一句话,就等着别人告他的状。最后内阁次辅张世贞不负所望,在快退朝时站了出来,他上前两步,撩袍跪下,清声道:“臣有事启奏。”
范安松了口气:可算来了,都快憋死人了!刘熙看了他一眼,问:“何事?”
张世贞道:“刑部尚书范平秋昨日于皇太后大寿之日,在禄台与男子行淫乱之事,大伤风化,目无官体!”刘熙没想到这拨人这么迫不及待地要扯出这件事,他本意是想私下处置的,如今被张世贞一语扔上了台面,倒叫他有些措手不及,他心下还有些偏颇范安,便道:“此事联已知晓,遵律依法处置便是。”
他话音刚落,一旁的内阁大学士又跪了下来:“臣曾记陛下有言:平民种德怀惠,是无位之公卿;仕夫贪财好色,乃有爵之乞丐。范平秋之为人,不配担如今尚书之名!微臣与之同朝,深以为耻。”那人道,“陛下若姑纵此人,微臣不得已,只能告老还乡了。”
范安想:不敢不敢,还是让我告老还乡吧。他这样想着,还来不及表明心意,旁边的梁业年突然大声道:“臣以为张大人说得极是!天子脚下,岂容无德无耻之人?陛下明毫秋毫,当保庙朝清明无垢。”
他说着扑通一声跪下来,听膝盖磕在理石上的跪响,可见诚意十足。他身后一众内阁大臣随风而动,立即哗啦啦跪了一片。
范安瞧了梁业年一眼,这人昨日还殷切地拉着自己的手,说“我内阁百官必然护持你”,不想昨天刚拒绝了他,今天就被他先下手为强给弹翻了。这人知道李见碧在刘熙眼中的地位,不敢轻易逼他罢官,于是先拿自己开了刀,杀鸡敬猴,削一削李见碧这帮人的威风也不吃亏。
范安不忍心令陛下为难,他清了清嗓子,从从容容走上去两步,撩袍跪下道:“梁大人所说极是,臣知罪,也自知不配这尚书之名,望陛下容我辞官告老……”
“陛下。”一声清朗打断了范安,那站在御座左边的李见碧突然走过来几步,定定站在范安身边了,“陛下,范平秋任刑部尚书不足一年,所结大案一十七卷,小案数以千计。依六条诏书,查察地方,重创部刺史制,论官绩,前任刑部尚书一十九人,何人可媲?”
李见碧道:“帝祖有言:建官为贤,位事唯能。范大人身怀报国之志,才干出众,切不可因小事而掩大才。”
跪着的一帮内阁大臣纷纷抬起头来看李见碧:这李见碧身为范平秋的‘奸夫’,当下自身难保,这情形早该找个地缝钻进去才好!竟然这么厚脸皮,还敢出言替范平秋求情!难道这人忘了当时捉奸在房,自己衣衫凌乱的丢人模样了吗!
“圣人言,为官者,有德有才是为贤,有德无才是为庸,无德有才是为祸!”梁业年直起身子道,“李大人你偏颇之下,可是大宣的祸根!”
“鱼水之情,人之本性。范大人一时纵情,惩戒即可,哪到‘缺德’的地步了?”李见碧道,“圣人也有言:宁为薄幸狂夫,不作厚颜君子。范大人情不自禁而已。人情不可拂,其道本在一恕字。梁大人如此不依不饶,有拂圣人的宽恕之意,岂非缺德?”
李见碧还是个言官的时候就已口齿了得,无理都能争得三分,何况如今?梁业年被他一语气得哽在喉间,满脸愤色地盯着李见碧,若不是圣上在坐,怕早就操家伙动手了。
范安抬头看着这两人你来我往,他何等有幸啊,竟引得大宣两个最威风耀赫的人物为他争得你死我活。他眼光落在李见碧身上,心下感动得就要哭泣起来了。
“下官多谢李大人美意。”范安抬头对圣上道,“微臣确实行了苟且不雅之事,有负皇恩浩荡,陛下便罢了微臣的官吧。”
李见碧闻言身子微晃了一晃,旁边的御史中丞出手轻扶了他一下。周遭一干御史侍臣都忍不住侧过头来,几十双眼睛直勾勾盯着范安,就差把他分尸殿上了!
兰台之首李见碧,素来从容淡定高贵冷艳地惯了,何曾为别人这样面折庭争过。这殷殷维护之情羡煞了旁人,这哪来狼心狗肺的东西,竟不打算领李见碧的情?!
众人一时僵持不下,几数之后忍不住去看御座上的皇帝。
刘熙简直被这帮人烦透了!恨不得叫人全拉出去打二十板子,这些明争暗斗的事他看了二十几年,早看得要吐了。今天他已心情不佳,这些人还不让他好过,逼着他看了这出戏,还把事情又推给自己。
他手间紧了紧,瞥了一眼李见碧,又看了一眼范安。且不论梁业年如何,这李见碧与范安通奸之事是他亲眼所见,这此他信任不已的大臣,总是能另他大开眼界,难道平日的君子如竹,清正廉明都是假相吗?他老眼昏花看不清了?
刘熙闭了闭眼,许久后叹了口气,道:“刑部尚书范平秋,行事不端,有伤官体,拉出午门……杖二十,以示惩戒。”
刘熙道:“此事今后休要再提,退朝!”
众人静默了三数,那御上的刘熙一翻龙袍,从侧面的金阶下到殿后去了。那太监长喝了一声退朝,立时有御前侍卫从殿外进来,一手一边挥起范安便往外拖。
范安才反应过来似的深吸了一口气,他大喊了一声陛下!还来不及说什么,已被人捂着嘴拖出了多金鎏殿的龙槛道。
李见碧面容平静地看他被拖远了,旁边的御史中丞跑上去,趁机踹了一脚范安的屁股,骂来朝李见碧道:“这不识抬举的东西! 不打死得了!”
李见碧看了他一眼,道:“你前些人不是从外域带了些名贵的创药回来?给尚书府送点去吧。”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到农家 (鬼丑) 2014-03-05完结性格孤僻而倍受冷落的攻在十八岁那年死于肺病,重活一世,遇到了那个百般呵护自己的哥哥,感受到了...
-
重生之陛下,王爷又有了 (生辰) 2014-01-08正文完小王爷死了又神奇的重生了,鬼门关走一遭阎王送了一个有皇帝命的小鬼,给他当儿子,庐山瀑布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