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胤礽重生]盛世华年 [金推] (vendredi)



当然这是对别人,胤禔是唯一一个在皇帝陛下眼皮子底下做买卖的,不过为了不给胤礽惹麻烦,他从前京里的铺子也都牵去了江南,由出了旗的家奴打理,自己并不亲自过问就是了。

“万岁爷,你话可不能这么说,”胤禔笑眯眯地伸手去揉胤礽的脸:“那铺子你也有份的,我们以后去江南养老,你总不好意思伸手问你儿子要钱吧?”

胤礽白他一眼:“朕有钱。”

“你哪里来的钱?”

“你会做买卖朕就不会?”

胤禔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胤礽笑着道:“知道广东的十三行最近又多增了一家专门做南洋生意的吗?”

“……你?”

胤礽笑而不语。

胤禔扑上去抱着胤礽滚了一圈,在他嘴唇上咬上一大口,然后又不满抱怨:“你连我都不告诉。”

胤礽哼道:“靠你那点银子哪里够用,我也得自己盘算一下,而且我现下这不是告诉你了。”

胤禔笑着抚着他披散下来柔顺的头发,爱不释手:“你派了谁在那边帮你操持?”

“凌普一家。”

胤禔再次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胤礽与他解释,自从从前为了让康熙彻底相信托合齐跟自己不是一伙的,也为了给凌普一个教训,他故意安排托合齐设计了凌普,康熙把凌普一家发配去了黑龙江之后,这一家子当真是彻底学乖了,胤礽登基之后便又将他们捞了出来,改名换姓送去了广东还出了旗,之后就在广东开了牙行帮他做起了买卖。

胤礽道:“论忠心,凌普对我还是很不错的,凌嬷嬷更是贴身伺候我许多年,让其他人做我也不放心。”

胤禔点了点头:“那就好。”

“所以,”胤礽说着一手勾起了胤禔的下巴,调戏道:“以后,还是我来养你吧……”

话没说完,就被人狠狠堵住了唇。

胤禟第二次出海的各项准备事宜已经做得差不多,再过半个月就要成行,胤礽说不让雅尔江阿跟他一起去,胤禟虽然心里郁闷,最后也只能接受。然后在离京之前,又和雅尔江阿一块找上胤礽,直接开口,他们要出旗。

胤礽听闻挑起了眉,胤禔则惊讶道:“你们俩……出旗?”

虽然宗室出旗也已经屡见不鲜,但多半是把家里的庶子扔出去讨个生计,还真没有让嫡子甚至继承爵位的那个出去的,有爵位在身的说要出旗,就更没有先例了。

胤禟解释道:“在旗旗人不能经商,皇上又抓得紧,我们总不好带头犯事,不想让皇上为难,又也想做买卖,就干脆出旗算了,也算是给其他人做个表率。”

胤禔偏头问胤礽:“旗人身份和爵位冲突吗?”

胤礽想了想道:“爵位只针对宗室,只要是我爱新觉罗家子孙就行,与旗人身份无碍。”

胤禟和雅尔江阿闻言同时松了口气,要他们因此丢了王爵,那自然也是万万不想的,因此才一直在犹豫这事,拖到现在才来与胤礽提。

“你们两个可当真是想好了?”胤礽正色,认真问道。

胤禟和雅尔江阿同时点头。

“其实也未必要你们自个出旗吧,你们不都有庶子吗?扔一个庶子出去一样可以做买卖,或者让家奴……”胤禔好心提议道。

雅尔江阿道:“我们俩的庶子那才几岁大,还得等个十几年,而且未必就有经商的天赋,变数太多了,至于家奴,总归是没有自己亲自操持方便的。”

其实说白了,这俩就是喜欢金子银子自手头过的快感,假手于人都不行。

胤禔无话可说。

胤礽却点了头:“也算好事,有宗室王爷带头,其中一个还是铁帽子王,日后肯出旗的人想必会更多。”他也可以少养些闲人。

之后胤礽让胤禟退了下去,单独留了雅尔江阿下来。

胤禟看雅尔江阿一眼,也摸不准胤礽想做什么却又不好多问,只能是跪安退下了。

人走之后,胤礽才问雅尔江阿:“朕不让你随老九他一块出海,你心里可有不满?”

雅尔江阿闻言惊了一跳,赶紧道:“奴才不敢。”

“说实话。”

“……奴才确实挺想跟九爷一块去,不过既然皇上不准,那便也算了。”

“朕知道你和老九现下已经在一起了,”胤礽的直言不讳让雅尔江阿闹了个大红脸,倒是他自己一点不觉尴尬,继续说道:“你们的事情朕管不着,但朕这个九弟从小没个定性,爱玩爱闹,本事却不错,假以时日,定是能有大出息的,朕不想埋汰了他,你也是朕看重的臣子,你们都是有能力之人,没必要总是捆在一块,让你们分开为朝廷办差,即是给你们机会,也是让你们锻炼,日后方可堪大用,朕的意思你可懂?”

一旁的胤禔听了这话有些意外地看了胤礽一眼,原来这才是他分开他们的本意吗?

雅尔江阿愣了一愣,而后心悦诚服道:“男儿志在四方,本就不该为儿女情长所困,皇上的意思奴才明白了,之前是奴才想岔了,奴才受教。”

这一次是真再没有半分怨言。

胤礽笑了:“行了,你回去吧,好好与他道别,这一次他去美洲,也不知道两年还是三年才能回来,这些日子你有空多陪陪他便是。”

“……奴才谢皇上。”


316女官

世济四年四月,胤禟率队第二次出海,前往那片在这个时代尚算荒凉的美洲大陆。

春去秋来,转眼就到了九月深秋,而筹备了许久的独立于科举之外的博学宏词科考试再次重开,所考科目却与康熙朝时全然不同,分文、商、理、工、农、医科,为大清研究院广征人才,表现优异者亦有机会在皇帝钦点之下入部院为官,为朝廷效力。

大清研究院自三年前在中海建起,初分农业水利、兵学火器、天文数理、中西医学四所,后又增添了交通矿产和商业经贸两所,和一个专门编修古籍和翻译欧罗巴诸国文献的资料所。研究院任职人员起初都是由胤礽择优从在朝官员中选拔和派人在民间广为搜罗能人志士,后来又加入了一些西洋传教士和胤禟两个从海外带回的奇人巧匠,而今次这还是第一回对外公开招考。

这一场考试已经筹备了三年,在皇帝下圣旨亲手推动,礼部和翰林院督促监管之下,百科学堂在全国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开办起来,所授内容亦是五花八门,涵盖古今中外,到如今学有小成者终于是迎来了机会,等到了这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公开遴选。

诟病的人自然是有的,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多了一次入朝为官吃皇粮的机会,自然是不会放过。

于是在胤礽的大力推动下,第一次的考试于世济四年九月初十日在京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

考试的地点就在中海的研究院,考试第一日的当天,胤礽在处理完政事之后,低调出了宫去,亲自前去考场巡察。

皇帝的突然出现让一众监考考官措手不及,胤礽摆手叫他们不用忙乎,不要声张惊动考生,也没让人招待就让他们都去办差去了,只留了张廷玉一个下来陪同。

他到的时候尚早,考试尚未开始,考生正在陆续递上名帖进考场。

胤礽就在不远处的凉亭里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起初一切尚算井然有序,直到一阵喧嚣吵闹声突然响起,考场门口一下子聚集了不少人,守在门口的兵卫上前挡住了道路。

胤礽微微皱眉,吩咐身边侍卫:“过去问一问,发生什么事情了。”

领命而去的侍卫不消片刻就回了来禀报:“来的是一群姑娘,有五六个人,说是也想参加考试,守门的兵卫不让拦了她们的路,不少考生都围着在看热闹。”

“姑娘?”胤礽这会儿是真意外了:“姑娘家也想考试吗?”

“是,她们是这么说的。”

想了想,胤礽吩咐道:“去将她们带过来,朕要亲自问话。”

几个姑娘很快被带了过来,一共有六人,都是汉女,衣裳虽朴素却很干净,长发简单的挽成髻,约莫二十来岁,见到胤礽当下就跪了下去:“民女叩见吾皇万岁。”

胤礽看她们见了自己这个皇帝还能这么不慌不忙镇定从容,倒是来了几分趣味,问领头的那个:“你们都是打哪里来的?朕听说你们也想参加考试?”

“是,民女几个都是城外尼姑庵收养的孤女,无父无母,以种茶采茶为生,这一回听闻皇上开博学宏词科广招有学之人,民女等也想报名参加农学科考试,但招考官员说我们俱是女子,不符合报名条件,不允许我们报名,民女等心有不甘,这才在今日考试之时前来,想着来试一试看能不能让考官大人看在我们心诚的份上,网开一面给我们一个机会。”

闻言,胤礽微眯起了眼,手指轻叩着石桌,问她们:“为何想参加这样的考试?”

“民女几个小时候在尼姑庵也学过字,并非目不识丁,若是科举考试,民女等自然是不敢奢望的,但博学宏词科招募的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能人,我们别的不行,但对农学,自认还是有信心能够学以致用的,所以便想来试一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