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安慰我吗?”
笙哥儿摇头,“我只说我心中所想的话。”
璧姜叹口气,“傅晏笙,你过来和我一起坐。”
笙哥儿顿了下才走过去,在璧姜的凤椅上坐下,才坐下,璧姜就靠了过来,整个人倚在他的肩上,笙哥儿身子一僵——
“你别动,就让我靠靠。”
“……嗯。”
“傅晏笙,你知道吗?其实我很想什么事都不管的……”璧姜低声道,“可是不行,我是长公主,是父皇最宠爱的女儿,我最不能辜负的就是父皇……”
“我知道。”笙哥儿柔声说。
璧姜继续说,“稚儿死了……我也很想哭,但是这个时候,最不能哭的就是我。”
“公主可以哭的。”笙哥儿轻声道,“现在这里只有公主和我,我闭上眼睛,公主哭了我也看不到。”
“可是你听得到。”
“那我捂上耳朵。”
“呵呵……”璧姜笑了,然后没了声音。
笙哥儿感觉到自己手臂处的衣服有些湿意——她哭了。笙哥儿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前面关上的宫门,那朱红色的门上糊着杏黄的窗纱。
久久,在笙哥儿感觉自己的手臂有些麻掉的时候,他听到璧姜说,“傅晏笙,如果……你真的是我的驸马就好了……”
笙哥儿愣了下,听到璧姜下面的话——
“可惜,你太老了。”然后,璧姜低低笑了。
笙哥儿也无声地笑了。
笙哥儿 第一卷 哥儿的生活 第145章 兵临城下
已经是三更了,可是斗鸾宫内依旧灯火通明。
璧姜依旧坐在主位,小王爷和笙哥儿分别坐在下首,而重楼和苍术站在笙哥儿身后。
笙哥儿看着璧姜,她没有再穿素服了,而是换上了公主的吉服,朱红的罗衫上用金线绣着团凤,头上也戴着公主的镶宝金冠,年纪虽小,可是威严十足。
“公主,还是吃些东西吧,晚饭就没有好好吃,这样坐一晚上可不把身子熬坏了。”公主身边的贴身宫女名唤蓬儿的大着胆子对璧姜说。
“是啊,公主,身子要紧。”小王爷也劝道。
璧姜抬头看了下面一圈人,才说,“让下厨房做些清淡的粥食或者好消化的面食来吧,大家都吃一点。”
“是。”蓬儿忙答应着下去了,不一会儿就和几个宫女把早准备好的吃食送上来。
“重楼,苍术,你们也坐下来吃吧。”璧姜对两人说。
两人看了看笙哥儿,见他点头才在笙哥儿一旁坐下吃东西。
笙哥儿其实没什么胃口,外面已经乱成一团了,敌人来势汹汹,几乎兵临城下,杜若和几个武将在外头指挥,到这时还没有消息——可是想到璧姜,自己若是不吃怕她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拿起银匙搅着自己的那碗红枣香米粥,慢慢吃了起来,其实那一口都没怎么感觉味道,就吞下去了。
身边的重楼见此,夹了几筷子酸笋鸡蓉放到他面前的小碟子上,“哥儿,这个开胃。”
笙哥儿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嗯。”
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殿内的人几乎是同时放下了碗筷。
“大公主,小王……”来人刚要下跪就听璧姜喝道——
“现在是什么时候,不用这些虚礼,直接说!”
“是……”那人顾不上擦汗,说,“外城破了!”
“破了?!”璧姜和小王爷同时站了起来,璧姜的碗被扫在了地上——“怎么破的?!酉时的时候不是还说是混战,胜负未定吗?”
“藩阳侯有三万五兵力,咱们这边就算在城外的三万全部迎敌,都未必能胜,更何况还不是……”他见璧姜脸色不好看,又说,“再加上那齐安王和小侯爷在里面打开城门,他们顺势就进来了。”
“杜御史和翁老将军呢?”小王爷问。
“为了保存兵力,杜御史和翁老将军,命令剩余的将士退入内城。”
“我们还有多少兵?”
“不,不到五千。”
璧姜沉默了会儿,才问,“敌方呢?”
“估计、估计三万。”
笙哥儿握紧了双拳。
璧姜闭了闭眼,“好,你下去吧。”
“是。”
“璧姜,我出去看看。”小王爷说完就要往外走——
“等等。”
小王爷疑惑地转头,只听璧姜道——
“我也去。”
“不可。”小王爷马上否决了,“外面危险,你呆在这里就好。”
“我是长公主,是魏景帝的女儿,外面已经水深火热,千钧一发,难道你还要我在这小小的斗鸾宫里当缩头乌龟?”璧姜绷着脸。
小王爷看着她,长出一口气,“罢,走吧。”
璧姜见笙哥儿跟在自己的身后,“傅晏笙,你……”
“怎么说,我也是公主‘曾经’的驸马,公主现在还没有新驸马,那我还是可以站在公主身边的。”笙哥儿微笑道。
璧姜心里一阵暖意,不过她压下那种感动,横眉,“我看你是担心另一个人吧?”
笙哥儿神情不变,“公主这么想也未尝不可。”
笙哥儿一众人来到城墙上,先看到了包扎着左臂但是仍用右手握着戟的翁老将军和身上青衫已经染血注视着前方的杜若。
“翁老将军,杜御史,如何?”璧姜先开口。
“公主怎么来了?”翁老将军看到璧姜的时候有些忧虑道,“这里太危险了,公主请回。”
“现在的情况还顾及这些做什么?”璧姜道。
杜若的视线从笙哥儿身上收回,说,“他们一时还没找到破城之法,况且天黑他们多有不便,这一夜应能熬下去,怕只怕天亮之后对咱们不利……”
“打开城门!快开城门!”城墙下,呼喊声一片。在寂静的夜里,只有这么一个声音,几乎要划破夜空,听起来说不出的怵人。
璧姜欲要往前,被小王爷拦住,“公主……”
璧姜咬牙,没有上前,只是站在原处,看着那些士兵来来回回地换岗——而这一站就站到了天亮。
“当——”这是安国寺里早课的钟声。若是往日,这声音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可是如今京城除了死寂还是死寂,这一声就像敲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公主,回去吧。”小王爷对璧姜说。
“都已经站到天亮了,夜里也是要休息的,现在回去做什么?”一夜站着,未言一语,璧姜的声音是她这个年龄的女孩子不会有的沙哑。
笙哥儿站在璧姜身边,重楼和苍术在他身后,一动不动。
“公主,喝些参茶吧。”蓬儿捧着参茶上来。
璧姜看了眼那参茶,问,“将士们吃过东西了吗?”
“还没,”杜若说,“早饭已经做好,待会儿会轮岗用饭。”
“好。”
城墙下也升起了烟,米饭的香味溢了出来。
而这一顿早饭,表面上算是比较安宁的。只是,表面上而已。
才吃过了饭,城下又叫嚣起来了,可是很快就安静了,但是一道声音让城上的人一震。
“不知城上是何人做主?可是安阳小王爷,或者……是长公主殿下?”
璧姜握拳,这个声音她认得——藩阳侯,那个每次回京必要进宫参宴的藩阳侯——往日听着,他的声音温和有礼,而此时听来,温和还在,却是可恶至极。
“公主,我去就好。”小王爷拦住她。
“魏襄君,我的位份该在你之上吧?这里自然是我做主。”璧姜神情严肃,那挑眉的样子让小王爷想起了圣上,竟真的退开了。
璧姜转头看向笙哥儿,“‘前驸马’,可否一起?”
笙哥儿一笑,握住她的手,在握手的瞬间,笙哥儿感觉到了璧姜掌心濡湿的感觉,甚至有微微的颤抖——其实她很紧张,撇去长公主的身份不说,她才十岁。
城墙下密密麻麻的都是士兵,最前面的就是藩阳侯和齐安王。藩阳侯面带笑意,老神在在,齐安王一脸得意,志在必得。
“藩阳侯,许久不见。”璧姜对藩阳侯道。
“是有几个月没见了……长公主的生辰我也未来祝贺,实在失礼。”藩阳侯微笑道。
“我知道藩阳侯是大忙人。”璧姜脸上也挂着似有若无的笑容,“算算日子,藩阳侯那时就已经在筹划这件‘大事’了吧。想想,以前父皇还对我说过,藩阳侯怎么怎么忠君爱民呢,以前我到底懵懂,不懂其意,现在知道了,什么才叫‘忠君爱民’。”
藩阳侯面色不改,“圣上过奖了。”
“你还知道那是圣上!”璧姜突然厉声喝道,“何为‘圣’,何为‘上’,藩阳侯读过那么多书,该知道的比我多才是!你如今谋逆犯上,逼宫夺位,这是你一个臣子该做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