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全江湖最靓的仔 完结+番外 (白鹤一只)
当初平定县内同游的三人异地相逢,最后一日他们一同吃了一顿午饭,赵桓等人便准备动身。
赵桓问道:“东方不准备去汴京么?”
东方不败摇摇头:“我对他们的决战没有兴趣,且还要继续巡视神教的分舵。”
王怜花悠悠道:“你这教主当的太用心,属下不听话,竟要你亲力亲为。”
东方不败顿了顿,罕见地没有立刻回嘴。
他之前……有些松懈,以致下属心思浮动,如今醒悟,他自然要一一敲打一番。
玉天宝和阿飞手牵着手站在酒楼下朝栏杆边的赵桓招手,后者提着剑朝两人点头,下去同两人汇合。
此刻,桌边只有王怜花与东方不败两人。
一片静谧。
“你往汴京去又是为何?”东方不败问道,“继续戏弄赵决明么?”
“我的小侄子对两位剑客好奇,又喜欢他。”王怜花瞥了眼楼下的三道人影,意味不明地回答道,“更何况……汴京大约会有我想要的答案。”
东方不败目光微凝。
他记得,赵决明曾说自己是洛阳人氏。
*
汴京,皇宫。
夏风阵阵,李姑娘立于骄阳之下,衣袂飘舞,恍若随风而去的仙子一般。
赵佶站在亭中,手执画笔,凝神静看一番,缓缓落笔。
御花园只有树叶哗哗作响,蝉鸣鸟叫之声,以及赵佶落笔时带出的声响。
李姑娘人美养眼,赵佶赞不绝口,故留她在宫中为绘美人图练手,并未张扬。
尽管这与南王一开始的构想相比有些差错,但赵佶对李姑娘十分看重,以礼相待,后者在宫中待遇甚佳,因而南王亦有几分自信——以李姑娘的容貌性格,没有男人不会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可李姑娘本人却在独处时几乎要咬碎一口银牙,原因无它,赵佶注视着她的目光中全然没有她想要的迷恋倾慕,只有丝毫不变的欣赏——如同对死物一般的欣赏。
她甚至怀疑,在这位天子眼中,她与御花园中的奇花异石无异。
此刻站在骄阳之下,李姑娘面色如常,实则心中咬牙切齿。
赵佶一脸肃然,绘画书法是他梦醒后唯二可以不受人干扰的乐趣,也是他视之为神圣的事情,因此即便知道让一位姑娘待在夏日的阳光下有些为难人,他也没想着中止。
赵佶:难得有空提画笔!当然要画得尽兴!
李姑娘:……欺人太甚!
汴京城外,明月庄。
方应看又一次上门探望病中的太子殿下。
少年眉眼间的疲态显而易见,面色苍白,强笑着回应方应看的问好。
两人谈了些过去习武的趣事,恭恭敬敬有来有往,方应看安慰他迟早会病愈,太子则微笑着道:“多谢小侯爷,承你吉言。”
与少年太子交好的年轻人中,方应看是第一个,也是最早与他相处的人,可即便有过短暂的师生之谊,两人的关系却仍有些疏远。
原因为何,方应看心知肚明,却不知道太子是何想法。
他们谈了片刻,太子显出困意,方应看便识相地告退,他离去之前,分明露出困意的少年忽然一顿,开口道:“小侯爷,我听闻京中不太平,还望你能帮上一帮。”
鸟鸣叶响,正午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面,房中静了一瞬。
方应看抬首,面上依旧是一如既往地天真笑容:“为官家与殿下分忧,是臣份内之事,不敢劳殿下如此费心,殿下言重了。”
面色苍白的太子笑了笑,没有再开口,方应看静静地看他一眼,又一次请示离开,得到允许后低首退下了。
太子殿下隔着门看屋外的人影远去,在屋中逛了逛,照照镜子,做出几个怪表情,在脑海中系统的大声吐槽下乖乖地住了脸。
赵桓对系统感慨道:【这个傀儡精妙绝伦,不知是什么样的世界会有这种技艺。】
系统洋洋自得:【你不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
赵桓盯着镜中的面容,对系统所说的那些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系统提起正事:【我觉得你若是来了汴京,十有八九会掉马。】
赵桓莫名地自信:【那我会是那十之一二。】
系统磨了磨并不存在的牙,提醒道:【王怜花好像觉得在汴京有能证明你身份的东西,虽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过你悠着点儿,不要太心大了。】
赵桓若有所思,王前辈心思通透,即便一开始他不知道对方有所试探,但后来再重逢,他也明白了王前辈的想法。
——不过他瞒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努力不掉马就没有问题。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赵桓乐观地想。
他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第52章 出逃少主(一)
安阳城。
月明风清,蛙鸣鸱叫。
四人露宿野外,赵桓正抱着剑守夜,篝火中发出噼啪一声,将灭未灭,他见此添了些小木棍,篝火缓缓重燃。
黑马与红马垂首站在原地熟睡,马车车厢的一侧帘子被掀起,阿飞与王怜花在其中歇息,玉天宝裹着薄被靠在树下——就在赵桓斜对面——年轻人闭着眼,眉头紧锁。
赵桓盯着篝火,目光上移,看向繁星点点的夜空。
夜空之下,更深露重,少年低首,默默地擦起了自己的剑。
风中有野兽呜嚎的声音,树木枝叶啪啪作响,马车、人、篝火都被如水的月光笼罩。
秋霜剑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映出赵桓带着轻微笑意的双眼。
“我不要——”
树下的玉天宝在梦中大喊一声,极尽悲愤,却又满是无力。
他在做梦。
赵桓看向树下的皱眉沉睡的年轻人。
同行多日,他偶尔能于夜间听到玉天宝的梦呓。
此刻玉天宝仍困于梦魇之中,蜷缩的更紧了,瑟瑟发抖。
“爹——”
梦呓带上了哭腔。
赵桓默默地盯着对方,他守夜数次,猜到了玉天宝接下来可能会说的梦话。
“去你大爷!”
赵桓习以为常。
玉天宝大约和他爹——玉罗刹——关系不太好,虽然他梦话说的断断续续,也未提到玉罗刹的全名,但赵桓凭借之前的线索猜出玉罗刹是玉天宝之父。
作为朋友,不能强人所难,故而赵桓决定要等玉天宝袒露心扉之时再同他说这个话题。
天明之际,晨光熹微,四人拾掇一番,玉天宝驾着马车上路。他在兰州城时说要向赵桓学习,也确实学到了许多。
前方是临清城,王怜花在过了城门后便下了马车,同赵桓和阿飞打了声招呼,转身离去,一身张扬的绯衣转眼间便消失在人潮之中。
上午的街道人来人往,他们这一行人十分显眼。
有人暗中观察,瞧见车厢中的绛红色衣角,视线在那片绛红色上停留片刻,又看向手握车辔的玉天宝。
玉天宝浑然不知有人暗中偷窥,在王怜花的身影消失不见后便驾车去找客栈。
王怜花总能知道他们在哪家客栈落脚,因此他们从未担心过王怜花会找不到他们。
暗中窥伺之人只顾着盯玉天宝,将其面容和上司描述的一对比,有了决断,他正要收回视线离去,却见马车中的绛衣少年偏头向外望来,似乎隔着空气与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眼望见了他。
男人心中一惊,再定睛一看,马车已渐渐驶远,他只来得及望见少年的一侧下颌。
他驻足良久,直到快要望不见马车的影子时才转身悄然离去。
临清城不大不小,但有水路经过,倒也算的上繁华。
王怜花找到许久以前布置的人手,认了脸,随后便叫他们下去打探消息。
他虽然不问江湖事多载,但他的手下们并未忘记王怜花曾经狠厉毒辣的行事风格,乖乖办事,绝不多问。
王怜花的手下办事效率很高,他很快便知晓临清城中的江湖势力有哪些——坦白讲,并不多,除了王怜花早些年埋下的暗探,也就只有无争山庄和万梅山庄的生意罢了。
无争山庄的庄主原东园久不问江湖事,万梅山庄的庄主西门吹雪沉迷剑道。
王怜花想了想,见手下欲言又止,便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那手下在迟疑片刻后说起了西域的罗刹教。
“罗刹教?”
王怜花微微挑眉。
他同玉罗刹打过交道,几次相逢都谈不上愉快,因而对远在西域的魔教竟出现于中原一带十分好奇,至于为何好奇……
当然是要搅局了。
据手下所说,罗刹教之人自两年前便悄咪咪地摸进临清城中,但一直以来并未有太大动作,与他们相安无事;直到今日才有了番“大动作”——一名罗刹教的探子不知为何跟踪了一辆新入城的马车,如今正守在客栈附近。
王怜花若有所思:“马车上是哪些人?”
“两名年轻人和一名稚童。”那手下道,“有位少年身着绛衣,腰佩玄剑,更有明黄色剑穗,有些像传闻中的赵决明。”
王怜花瞥他一眼,没有说话,又问:“赵决明在哪家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