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路带人到了县衙里面,确认县令一家都在之后直接让人把他们给捆了带走。
他压根就没在新蔡县多留,出去的时候王安同已经将李规活捉。
程敬微立刻带着他又转头直奔上蔡县,李贞如今正在那里。
至于新蔡县怎么办他不打算管,又不是他们的占领地,更何况小猞猁急着赶路,没时间去管,剩下的交给朝廷大军吧。
于是等曲崇裕跟岑长倩先到新蔡县的时候,发现新蔡县已经乱成了一团,仔细一问才知道反叛的县令以及反贼李贞的儿子李规都被朝廷大军带走了。
真朝廷大军:?????
这又是哪儿冒出来的?
曲崇裕又详细问了一圈之后也搞不懂骆和程到底代表什么,他们两个怎么也想不到交州刺史还能顺手平叛,按照他们之前接到的消息,都还以为交州刺史此行凶多吉少了呢。
当然,最迷惑他们的大概就是那面绣着发家致富的旗子,这军旗整个就透露出一种不正经气质,一看就不像是朝廷正规军啊。
曲崇裕跟岑长倩两个人立刻又转道上蔡县,而等他们到上蔡县的时候,正好看到城外有军队扎营。
曲崇裕还以为是反贼李贞的队伍,结果没想到一位器宇轩昂的小郎君带人过来亮出了自己的身份:交州司马。
曲崇裕迷惑地看了一眼那面发家致富旗,又看了一眼年轻的过分的程敬微,满脑子都是问号:还真是交州的兵马啊?
第368章
程敬微见到他们之后便在马上行礼说道:“见过两位总管。”
曲崇裕跟岑长倩见他只凭着腰腿功夫就在马上坐得十分稳当不由得对这位小将刮目相看。
当然不刮目相看也不行,因为他看到了程敬微身后押解着的俘虏——上蔡县县令一家、新蔡县县令一家以及越王李贞一家。
这是把首脑一锅端了啊!
曲崇裕跟岑长倩两个人不由得又对程敬微看重几分,别的不说,就凭着人家带了这么千把人直接将贼首俘虏,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众所周知在战场上把人杀了比活捉容易多了。
曲崇裕对他十分和善,温和问道:“如今上蔡、新蔡两县如何?”
程敬微回答说道:“末将不知,我家使君命我前来击退敌军好疏通运河,我还要去给使君复命,这两座县城怕是要两位总管处理才行。”
曲崇裕跟岑长倩两个人对视一眼,纷纷有些无奈,合着他们带着十万大军过来就是为了收拾残局的?
当然虽然他们带的人数肯定有水分,必然没有十万,但也比程敬微手下的人多啊。
现在人家把首脑都给俘虏带走,他们这等同于白跑一趟。
然而让曲崇裕跟岑长倩开口分功,他们两个又不敢。
不是不好意思,是不敢。
如果换一个人,说不定他们就能把对方留下,交州刺史的人……这位有点特殊,别的刺史奏疏一般都是先送到中书省,中书省将事情都分门别类捋顺之后再上报太后,哦,是陛下。
陛下本人是看不到奏疏的,但是交州刺使的奏疏每次都能直达天听,而且刺史入京只要不是特别默默无闻的,基本上都会被陛下召见,他们若是抢功,万一那位小刺使一时义愤告上去怎么办?
大家没怎么接触过他,了解也不多,还是小心一些好。
反正也不是完全没有功劳,到时候细细盘查,这两个县令的亲朋好友和越王李贞的党羽再抓一点也算能交差了。
首先,他们需要将事情如实上报。
哎,这都什么事儿啊。
程敬微十分客气地跟两位拜别之后压根就没有跟对方分功的打算,小猞猁这次入京会遇到什么事情不好说,他得给他们家使君加点份量,让人不敢轻易招惹他。
反正他年轻,没有经历过官场毒打,做事不够圆滑是正常的。
程敬微走的时候带了一千多人,回来的时候不仅一个人没少,还多带了一些人回来让骆时行十分惊诧。
骆时行看着那些俘虏一脸震惊:“你怎么把他们给带回来了?”
程敬微此时已经沐浴完毕,正躺在骆时行的腿上半阖着眼睛说道:“那是我们的战功,为什么不带?留下来便宜别人吗?”
曲崇裕跟岑长倩两个人来的太慢了,这也不能怪他。
骆时行沉默:“那……要怎么处理啊?需要我写奏疏吗?”
程敬微笑了笑:“放心,曲总管他们肯定已经把奏疏送上去了,你现在写奏疏陆路送过去也未必有我们快,等到洛阳再说吧。”
骆时行一想也是,便让人将那些人带到了货仓,只让人注意别给这些人自戕的机会,至于其他就无所谓了,只要保证到洛阳的时候这些人能活着就行。
正如程敬微所言,曲崇裕的确是写了一份战报送上去,不过他也没写特别详细,只写了一个结果——就算他想些详细也没用啊,具体怎么发生的谁都不知道,问当地人,大家只知道李规带人出去迎敌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城门被破,县衙被占领的时候到家都是茫然的,因为这一切实在是太快了,也正是因为很快,所以这两个县城都仿佛没有经历过战争一样,百姓们一共就在家里躲了两天就出门该干嘛干嘛了。
曲崇裕跟岑长倩两个人不由得倒抽口气,深深觉得没招惹交州那帮人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一般会形成这样的情况都是战胜方实力碾压。
可程敬微带的人数还不到李规手下的三分之一,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别说曲崇裕,朝廷接到战报的时候也觉得匪夷所思,翻来覆去看了许久这才迟疑着报了上去。
只是事情不清不楚,他们都很担心惹新任的女帝生气。
结果武曌知道之后却轻笑了一声:“既然如此,等交州刺使到后再详细询问吧。”
众人对视一眼,纷纷觉得交州刺使这一次怕是要走运,这次叛乱,武曌派出那么多兵马要的就是速战速决,然而无论是曲崇裕还是岑长倩,甚至兵部那边给出来的答案都是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武曌虽然着急却也无奈,幸好距离九月还有一段时间,倒也来得及。
交州刺使用了一共也就十天左右的时间就平息了叛乱,虽然还要收尾,但那些事情却已经不怎么重要,经此一事,他怕是更得陛下欢心。
而太平公主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颇有些惊讶,依偎在母亲身旁诧异说道:“他手下竟然还有如此精兵良将?”
太平公主当然知道骆时行手下有兵,但是有兵跟有精兵是两码事。
武曌笑道:“岭南地处偏僻,僚人又凶悍,他若没点实力怎么能盘活交州?”
太平公主心里算了算然后说道:“算来他也快到洛阳了,阿娘,我能去接他吗?许久不见了,也不知道他变成了什么样。”
武曌帮女儿理了理散发说道:“去吧,也不必太过避讳。”
这一次无论是骆时行还是程敬微都可以说是一战成名天下知。
这场战役不大,但是却更受大家关注,毕竟是国内叛乱,而且还颇具传奇色彩。
无论是将领的年纪还是发展过程都为人津津乐道,骆时行跟程敬微两个人就算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
他们两个早就收到了会有人迎接的消息,这是正常的,礼部有人专门负责此事。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太平公主和武承嗣都来了,当然程家人和在京城谋生的骆家人自然也都来了,他们原本是想趁着这个机会跟这两个人拉拉感情套套近乎,然而现在这两位重磅级人物到场,他们也只能靠边站,能得个眼神就不错了。
骆时行下船之后就被礼部的人迎上了牛车,而此时太平公主等人都在城外十里亭等候。
他在见到太平公主的时候还略有些拘谨,行礼过后对着太平公主笑了笑。
太平公主一身骑马装,拎着马鞭过来上下打量了一眼笑道:“果然是长大了,险些认不出你。”
骆时行离开的时候才九岁,再回来已经十七岁,八年的时间,从孩童长成青少年,变化不可谓不大。
尤其是他长相跟小时候的风格也不太一样,那个时候是又甜又可爱,现在则变成了清冷似仙的风格,太平公主还真差点没敢认。
骆时行含笑说道:“公主倒是与八年前相差不大。”
太平公主听了之后果然十分开心,这是变相说她年轻嘛。
实际上太平公主年纪也的确不大,她如今也不过二十七岁,正是最漂亮的时候。
太平公主看了一眼跟在骆时行身后十分沉默的程敬微,打量一番说道:“程家小郎变化也不小。”
程敬微抿嘴笑了笑,低头见礼。
太平公主跟他们叙旧之后自然就是介绍武承嗣,本来武承嗣接人不过是看在太平公主的面子上,而且太平公主将那孩子说的天上有地上无的,这么多年过去哪怕记忆模糊她都还说那是她见过的最漂亮的小郎君。
武承嗣当然好奇,同时心中也有些不信,长安洛阳两京无数美人,什么样的他没见过,远的不说就说最近才陪伴在陛下左右的张氏兄弟就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