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的时候不过是叮嘱骆时行不要心急,这件事情也急不来。
骆时行当然是乖乖点头表示会认真考虑,顺便还跟程敬微交换了一个眼神。
等他们都走之后,程敬微便转头对骆时行说道:“这几位先生年纪不小,经历过大风大浪,如今只想要安稳的生活,所以必然不可能主动招惹麻烦的。”
骆时行其实也能够理解,他跟程敬微两个人的行为落到这些人眼里可能就是初生牛犊不畏虎。
他皱眉说道:“但不能真的就此放任不管,我们这里的东西每一样拿出去都是能够增强国力的。”
他都还没献给大唐,转头要是让吐蕃拿走,他会气死。
至于为什么一直没交上去其实也很简单,一开始是因为归属感不够,其次是因为身份地位的问题。
刚流放过来他自己的温饱都成问题,让他想着天下什么的也有些难为人。
后来他做的所有的东西出发点都是一个——自保和吃饱。
等自己的温饱和安全得到了保障之后就想照顾亲友,这样一点点发展起来,就算如此之前他也只用着眼北带县就行。
实际上就算当上了交州刺史,因为这里地理位置的缘故,本身跟大唐也不亲厚,朝廷手想要往这里伸都不容易,说骆时行是这里的土皇帝也不为过。
立□□州来看的话,骆时行对朝廷没什么感觉,就是有能力的时候就贡献一下,没有能力就先保障自己这片地方的百姓先过上好日子。
只有在遇到大是大非的时候,他才会毫不犹豫的站在大唐一方,现在吐蕃跟大唐的博弈就是如此。
程敬微听后便说道:“这有何难?我们直接写封奏疏给朝廷便是,将石板也送过去,唔,如果不想暴露的话,你也可以直接给太平公主写一封信。”
太平公主想要参政,想必会愿意管这件事情的。
骆时行一听立刻打了个响指:“这个办法好。”
大佬们一直担心跟巡察使起冲突,万一还不能按死对方,到时候对方回到朝中会告状,他们辩解都不好辩解,相隔千里来回写奏疏哪儿比得上人家当场状告呢?
只不过巡察使能告他们,他们同样也能告巡察使啊。
说干就干,骆时行挽起袖子便开始写信,一边写还一边说道:“也不用等了,明日就派人送信前往洛阳,趁着巡察使还没到洛阳,说不定公主能够查出些什么。”
如果巡察使真的是细作,正好回洛阳之日就是他落网之时!
第347章
程敬微挑眉立刻说道:“我明日安排快马赶往洛阳。”
骆时行给太平公主写信就不需要那么正式,不用去思索遣词造句什么的,只是说有些疑点,又不敢怀疑朝廷派来的巡察使,然后再将石板交给太平公主就行了。
当然在信的后面他还为自己的小人之心惭愧了一下,说知道不该怀疑朝廷派来的巡察使,只是交州如今刚刚平稳一些,情势还是比较紧张的,生怕错过重要信息导致大唐失了先手。
第二日一早看着传信兵带着信和石板走了之后,骆时行才去看巡察使。
经过一晚的休整,巡察使的脸色看起来更不好了。
骆时行十分担心说道:“巡察使看上去精神不好,是不是昨夜风大着了凉?”
一旁的程敬微差点笑出声,昨天晚上受了那么大的惊吓,给谁谁精神也好不了啊,小猞猁这明知故问的都有点阴阳怪气了。
然而巡察使听来却不觉得有什么,甚至还认为骆时行在主动给他找台阶下,忍不住握住骆时行的手说道:“岭南潮湿,可能是有些不习惯,如此我还是应该先行离开才是。”
好家伙,看上去都一脸的虚弱样,正常人不是先留下休养几天,把身体养好一点再走吗?这么着急说你没有猫腻我都不信啊。
骆时行却也不想强留,状已经告了,这个时候不好再惊动巡察使。
而且大佬们虽然很有明哲保身之嫌,但实际上他们的确不好抓巡察使,交给洛阳是最好的,要不然容易出问题。
于是他便说道:“东西都已经给巡察使准备好了,如今北边已经在逐渐转凉,巡察使路上最好不要太过着急,让身体逐渐适应才好。”
巡察使十分感动说道:“使君心细如尘。”
一旁的程敬微已经有点忍不住了,现在他为了避嫌都不怎么握小猞猁的手,最多也就是握住对方的手腕而已,这个人握着小猞猁的手已经好久了!
好在巡察使大概是真的着急走,被骆时行送到城门外的十里亭之后终于是撒了手,抱着一个袋子蹬上了车。
那个袋子里面是骆时行给准备的粮种,他对巡察使说道:“粮种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若是不够我回头再送些去洛阳,还请朝廷不必急于一时。”
巡察使抱着袋子仿佛抱着黄金一般郑重点头,然后便拱手跟骆时行告别。
等他的车马走了之后,一旁的李游道才说道:“不该将粮种交给他的。”
骆时行笑了笑:“没关系,给就给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而且只是给了粮种,真正的培育方式我还没给呢,到时候等他到了洛阳,朝廷收到粮种之后再送去好了。”
到时候他就说之前培育都是凭借着经验,并没有形成规范的书面记录,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后来收集起来的。
反正他又不是不想给朝廷,只是晚了几天嘛。
众人一想也行,总之巡察使走了,大家心里的石头也就放下了。
不管这个人到底如何,只要他别在交州的地盘上搞事情就行。
他们一边骑马回城,裴行本一边说道:“其实巡察使可能跟吐蕃真的没什么关系,吐蕃就算真的对大唐虎视眈眈也不会把重心放在交州,蜀中和西域才是他们的重点。”
他们之间还隔着一个六诏呢,六诏地处高原,地势复杂,除非六诏不是投靠吐蕃,而是被吐蕃直接吞并,否则交州还是挺安全的。
程敬微在一旁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吐蕃的粮食问题比我们更严重,他们若是知道我们这里有更好的品种,就会将目光转向交州的。”
哪怕传说中吐蕃的气候比较干旱之类的,但是吐蕃既然跟六诏交壤那就意味着他们在南边的领土跟六诏的气候差不多,南边也是能够种植粮食的。
交州,六诏以及吐蕃最南边的地方气候差异比交州跟中原的气候差异还要小一些,对方若是得到这种粮种是能够直接种植的!
李游道皱眉说道:“如此,有些东西倒也不好再让他人知晓。”
他说完之后可能是担心会被误会,便说道:“至少在交州稳定下来,使君能够完全控制住交州之前不行。”
如今的交州正在一点一点形成凝聚力,当然重点大概就是骆时行之前派出去的那些县令天然就是站在他这边的。
而且那些县令行事作风跟他十分相似,到了那里之后推行政策不算粗暴,但若是遇到故意找麻烦的,那可就特别粗暴了,直接派衙役打上门的都有。
那些衙役……其实都是退伍兵,经过联盟军训练的退伍兵可不是一般衙役能够比得了的。
要知道这些退伍兵之前大家都是抢着要的,除了一些受了伤有残疾的人安置在工厂之外,这些退伍兵好多都被大佬或者新兴的富户们抢走当了护院。
如今这些退伍兵又有了新的去处,可以去当衙役,也算是多了一条出路,骆时行就更能放心大胆的招兵了。
巡察使一走,骆时行就将这件事情放到了一边,双抢忙完过后大家也都松了口气,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旱季一般都是骆时行他们安排搞基建的时候,这个时期倒也不是不用种地,而是地里的活会稍微少一些,可能之前需要全家出动才能勉强做完的事情这个时候一两个人就行,为了多赚一点钱,一般都会有人做点小生意。
而州府则会在这个时候招工去做工程,如今的工程骆时行是走了后世的路子,工程队直接注册成了单独的商会,然后接各种工程为工人发工资,州府让工程队做东西也是要给相应的钱的。
至于州府的钱目前主要是从税收来,但骆时行已经决定大力发展商业,就如同当初的北带县一样,至少在交州内部形成良好的商业氛围,然后再一点点走出去。
扶持商业的第一步就是需要修路,交州现在的路是真的很破,巡察使被颠吐之所以没有被人怀疑就是无论谁坐车都要吐一吐的。
有路跟无路没什么区别,东西运不进来,就算能运进来也容易破损,久而久之肯定没人来做生意,最多也就是一些走货郎,各地闭塞的不行。
骆时行拿着整个交州的舆图直接画好了主要干道,等画好了之后,他就感觉至少未来十年他的人生都是埋头在交州搞基建。
不过,如果能够安安稳稳搞基建也挺好的,千万别再来什么细作间谍了,他一点也不想自己的人生从种田到基建再到悬疑。
骆时行跟程敬微吐槽之后,程敬微便看着那张图笑了笑问道:“怎么去庄园的路没画出来?那里也是要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