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真不想当反贼[基建] 完结+番外 (青鸟临星)


  不过骆时行在写奏疏的时候自然也想到了这些,里面直接写道:昔年嘉禾为祥瑞,而今嘉禾万顷,又何尝不是上天对大唐之眷顾。
  咳,他本来是想说粮食增产本身就是因太后存在而有的祥瑞,只不过这样直白的拍马屁还是有些突破他的底线,所以他直接换了个说法。
  反正大家都知道,大唐如今虽然有皇帝,但皇帝是不干政的,真正处理政事的是皇太后,所以夸赞如今大唐有祥瑞降世,那跟皇太后也没什么区别。
  骆时行其实也担心上面会因为玄学而不推广狸奴一号,对于如今的武曌来说,出现一整块田的祥瑞可能比粮食产量增多更有用处。
  所以他才这么强调能够有狸奴一号出现,也是祥瑞的一种。
  唯一比较对不起的大概就是韦子耀,按照正常情况来说,狸奴一号是韦子耀辛辛苦苦弄出来的,朝廷应该给予嘉奖,但是骆时行直接在奏疏里把这个说成是祥瑞。
  相当于抹杀了韦子耀的努力,怪对不起他的。
  骆时行只能一边让人将韦子耀的功绩记载在州志和县志上,一边写信安抚他。
  韦子耀倒是比较平常心,他现在沉迷研究各种粮种,思索怎么增产忙的不亦乐乎,根本不关注这些。
  更何况韦子耀心里很清楚,狸奴一号最大的功臣其实是他们使君,如果没有骆时行提供的那些资料,他怎么也不可能摸透水稻的遗传规律,就算想要努力都未必有头绪。
  而越是研究越是了解他就越是知道,骆时行提供的那一份资料超出当下水平太多,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
  只是他从来没有问过,谁还没有点秘密了呢?他们使君不说,他就管好自己的好奇心。
  骆时行见韦子耀自己不在乎,自然也就只能在钱财上弥补他了。
  而洛阳那边狸奴一号几乎是成为了当下的另外一个热点。
  其实上层贵族除了真正管理国家的那些人,对于粮食增产与否并不怎么关心。
  反正哪怕天下闹饥荒也饿不着他们,他们只不过是喜欢谈论一些八卦而已。
  只不过如今谈论八卦也要小心,不能谈论皇室相关,太后近臣也不能讨论,朝政最好也少说。
  数来数去能议论的竟然几乎没有,大家都憋得不行,于是只能说些无关痛痒的。
  而水稻这件事情则是安全话题,大家完全可以讨论嘛,而且从水稻再延伸到交州刺史,大家就更好奇了。
  之前因为那两首诗,所有人对骆时行的印象都是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但是研究水稻的一般都是田间的农民。
  这两种特质实在是太割裂,怎么想都不可能从一个人身上出现。
  至于水稻并不是骆时行亲自研究的,似乎谁都没有去想。
  反正交州是从骆时行担任刺史之后才有的狸奴一号,这肯定跟交州刺史有关系啊,要不然过去那么多年怎么之前的交州刺史没有上报呢?
  别的不说,刘延祐至少是负责的,他在交州被打击之后,到了黄县当县令也是兢兢业业,对耕种十分看重,他之前在交州就没发现,说明之前没有嘛。
  大家的逻辑听上去十分顺畅,只是忽略了想要形成产量高性状稳定的水稻可不是一年就行的。
  更何况交州种狸奴一号都种了一年的,在这些人嘴里,仿佛狸奴一号是天上掉下来的一般。
  洛阳百姓能够讨论这些也是因为武曌没压着这件事情非要搞祥瑞,本来她的确也想操作一下,但是狄仁杰却让她改变了主意。
  如今狄仁杰还未曾进入中枢,但他已经是洛州司马,而洛州其实就是洛阳,也就是说他本身就是京城的二把手。
  所以跟身在中枢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武曌在看完奏疏之后召集群臣议事。
  武承嗣和周兴两个人对武曌极尽阿谀奉承,话里话外都不离祥瑞。
  武承嗣是十分知晓武曌心中所想的,要知道那块雕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石就是他命人伪造献上的,武曌收了之后在南郊告谢昊天,让各州刺史都督和宗室来洛阳参拜不说,还给那块白石命名为“大授神图”,同时封洛水为显圣,同时立庙。
  这次也一样可以这么操作,武承嗣只是有些遗憾嘉禾不是自己弄出来的祥瑞,否则……
  狄仁杰听到他们两个人话里话外不离祥瑞心里就有了不好的预感,他一向秉性正直,哪怕知道可能会触怒武曌却还是直言说道:“太后,近两年天灾不断,黎民苦不堪言,已经有多地粮价飞涨,如此下去只怕朝局不稳,交州之前两次叛乱又何不是给朝廷示警?若是交州刺史所言为真,朝廷应立刻广而行之,这才是大唐的祥瑞啊。”
  武承嗣跟周兴表情顿时都有些僵硬,看着狄仁杰颇有些咬牙切齿。
  然而狄仁杰他们还真动不了,这个人虽然秉性正直但并非不知圆滑,相反他做事情十分周到,一般人都抓不到什么把柄。
  周兴就算要构陷人也要抓到某个把柄,然后从这一点进行扩大化。
  他一向无往不利,然而在面对狄仁杰的时候却颇有些无力感。
  武曌本来就有些犹豫,一时之间也没说话。
  狄仁杰更是再接再厉说道:“若是再这样下去,便是想要讨伐吐蕃只怕也没有足够的粮草。”
  武曌听后这才点头:“爱卿说得是。”
  比起祥瑞,讨伐吐蕃才是武曌最想做的事情。
  因为大唐如今是女子主政,所以吐蕃最近十分活跃,经常蹦跶在恶心武曌的第一线,武曌曾经想要讨伐吐蕃,但吐蕃恶心大唐容易,大唐想要攻打吐蕃却不容易。
  吐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大唐出兵只能从西域走,而如今吐蕃对于西域的控制力比大唐还要强上一些。
  武曌曾经想要从蜀中修路进攻吐蕃,然而被劝了回来。
  蜀中地形复杂,修路成本很高,其工程量不比修长城要低多少,蜀中一样也是少数民族众多,到时候只怕还没打吐蕃,蜀中先反了。
  可以说吐蕃就是武曌的心腹大患,她心心念念就是打吐蕃,甚至还留了足够的钱。
  只是如果粮价上涨的话,之前准备的钱可能就买不到那么多粮草了。
  她立刻说道:“派巡察使前往交州探查,并且推广种植。”
  狄仁杰这才松了口气。
  而远在交州的骆时行接到消息之后转头看向程敬微叹了口气:“现在的朝廷到底都是什么人在把持啊,他们为什么会以为狸奴一号能在中原种植?”
  农作物这种东西也是看种植环境的,比如说有一些特殊品种就只能在某地种植。
  狸奴一号如今也就在交州能种,换个地方都不知道能不能种出来,想要在中原推广除非有人能够从狸奴一号的基础上继续培育适合中原气候的水稻。
  程敬微说道:“或许他们就是要研究新的品种吧。”
  实际上一开始大家还真是忽视了这件事情,武曌特地让人在太平公主的庄园中开辟出一块稻田用来种植。
  结果那些粮种在进行育苗的时候,长出来的稻苗比当初阿勒真种出来的还差劲。
  如果阿勒真那个是狗看了都摇头的话,这个就是狗都不忍心看。
  好在种这些粮种的人也算是有经验,直接上报说是粮种不适应中原气候。
  这时候许多人才想起来南北气候有差异,岭南的人到了北方都可能不适应,更不用说植物了。
  于是前往交州的巡察使又多了一项任务——告诉骆时行寻找合适中原种植的稻种。
  骆时行:……
  我看你们是在为难我胖虎!


第340章
  巡察使前往岭南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他先是到的广州。
  广州城据传说是整个岭南最繁荣的城市,巡察使在广州停留两天之后发现这里处处不如洛阳,便觉得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
  前往交州的时候道路行进困难,他也咬牙撑了下来。
  只不过在进入北带县的范围之后他惊讶的发现道路居然好走了起来,而且来往行人增多,穿着虽然不算多好但也比路上经过的许多村镇强很多。
  等进入北带县的时候,巡察使感觉自己的眼睛都要看不过来了,临街的高楼让他怀疑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
  就算是洛阳也没有到处都是三四层楼的程度,只不过这些楼高是高,但是在巡察使眼里却缺乏了一些美感。
  毕竟骆时行当初设计的时候为了压低成本还有更实用,根本没搞什么雕廊画栋之类的,后世那种现代风格跟当下人的审美其实有些格格不入。
  也就是北带县那些人压根也不知道中原的高楼都是什么样的,所以也没觉得有什么。
  巡察使在北带县停留了两天,然后见到了整个大唐唯一一个女子县令。
  萧善诗当了近一年的县令,从一开始的生疏到如今的熟练,也算是经历了不少。
  她穿着浅绿官袍,头戴幞头,完全就是男子打扮。
  巡察使不愧是在京城混的,见到女官也没觉得有什么,唯一不同的就是京城那些女子的官位本身就是为女人设置的,而萧善诗是第一个混进男人队伍的女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