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贾赦超能苟 [强推] (紫生)


  其实本朝休养生息多年,人口是越来越多。人多了之后,开垦荒地也多,本朝按田亩纳税,应该税赋逐年增加才是,但就因为士族这个特权阶级不用纳税,却搞得国库日渐空虚,而土地大量集中在有功名的地主手中。
  高收入群体不纳税,在低收入群体上层层加码,贫富差距巨大,士族富得流油,太平盛世又都能产生大量贫民,这样的财政结构不出事才怪。难怪原著形容这个刚开国没几代的朝廷是‘末世’呢。
  贾赦作为现代人,早就习惯了高收入高纳税的理念,但是知道在古代阶级分明,市农工商身份有别深入人心,便没在这个问题上深入分析。贾赦只是想苟命而已,并不想凭一己之力改变社会结构。
  林如海道:“大内兄言之有理,只是目前查到的证据,这些钱并没有流入硫亲王府。”
  贾赦依旧在翻那本谱子,这次直接用笔在周氏家族旁边画了叉,以后的京城士族,便没了周家的名字了,一边道:“论小心翼翼的程度,司徒硫确实更胜司徒岩十倍。尤其司徒岩落罪之后,司徒硫虽然也搞了不少动作,却都是暗中推动,并不直接出手。
  这是他的优点,也是劣势。一个没有担当的领导人,眼看着左臂右膀被砍去而不能相护,既令留下的盟友寒心,也不会有新的盟友支持他。其实对于司徒硫这样野心勃勃之人而言,我竟不知是像司徒岩那么奋力一搏之后一朝梦碎痛苦,还是看着自己的势力一点点被剪除自己却无能为力更难受。等着吧,不出两年,南安王府也要败了。”
  不出两年只是保守估计,到时候巡边队伍怎么着也该回朝了。
  贾敬道:“你们觉得这位到底有没有疑心司徒硫?”说着瞧了一眼紫禁城的方向。‘这位’指的自然是致和帝。
  林如海和贾赦会意,两人对视一眼,都缓缓的点了一下头。
  以前司徒岩的野心摆在明面儿上,有他在前面顶着,司徒硫的野心或许还可以隐藏。但司徒岩落罪之后,依旧有一股势力和东宫斗得风生水起,致和帝不可能毫无察觉。
  沉吟半饷,贾赦道:“可是察觉又如何,且不知在这位眼里,是东宫容不下兄弟,还是兄弟有了野望呢。”贾赦说这话的时候,亦是看着紫禁城方向。
  一句话说得贾敬和林如海都沉默了。
  说到底,事情的真相如何不重要,在致和帝眼里事情是什么样子的才更关键。虽然在坐的三人都知道从‘通灵宝玉’案开始,宁荣二府一直是被动防御的一方,后来林如海开始争夺户部尚书,也是因为周骏誉先想借刀杀人。
  但是在致和帝眼里,甚至在别的文武官员眼里,都是东宫一系强势出击,斗倒了司徒岩;又剑指司徒硫。看看司徒岩落罪之后空出来那些要职,再看看即将顶上户部尚书职位的是谁?不都是东宫得利么?
  那么致和帝会觉得下一个便轮到他自己了吗?
  林如海道:“恐怕是前者了。”
  这世上致和帝最信任的臣子自然是贾代善,恐怕贾代善也是最了解致和帝的人。一块通灵宝玉而已,贾代善为何星夜赶回京城,再也不过问军中事?甚至最终郁郁而终?便是三人都和致和帝接触不多,但从贾代善的行为便可判断这位为君者的性格一二了。
  三人都是聪明人,知道水满则溢的道理,这个话题点到为止即可。
  即便宁荣二府加上林家都想低调做人了,在朝野内外看来,这几家却是鲜花着锦,风光无限。
  尤其周骏誉落罪之后,户部尚书之位几乎是没有悬念的落在林如海头上。
  一部尚书是要职,自然也会在朝会上讨论。但是眼下这情况,户部尚书之争远不如之前的平安州节度使、京营节度使、两江总督等职位争夺激烈。
  不过为了程序正义,苏丞相依然走出班列道:“启奏皇上,窃国巨贪周骏誉落网之后,户部尚书一位空悬。臣以为户部掌国库钱粮,不可无人主持,户部尚书之位应尽早确定了。”
  致和帝照例是让百官提名户部尚书的人选。
  其实满朝文武都知道无论是从才能还是资历,林如海都是此次户部尚书的热门人选。就是为了和这位将来的户部尚书打好关系,也有人锦上添花的提名林如海,自然附议者众。
  但是林如海从两淮盐运上来不过数月,而户部左侍郎杨畅已经在侍郎一职上熬了数年。
  其实大多数官员的升迁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在一个职位上苦熬多年,等顶头上司或是告老,或是升迁出了缺,才按部就班的升上去。如林如海一般自身有能力,又有机遇,抓住机会连升数级的反而是少数。
  因而朝堂之上,也有不少人是熬资历型升迁的拥趸者。若是今日刚提上来的林如海越过户部左侍郎,日后自己也被人越过了怎么办?
  因而朝会上有人提名户部左侍郎杨畅,也附议者众。
  另外,也有人提议从地方的巡抚中选拔能人,空降户部尚书。每每朝会上有重大人事任命的提名选议,皆有这样的陪跑者,倒没有什么竞争力。
  这次朝会上的争论算不得太过激烈。户部那一摊子烂账太触目惊心了,谁知道左侍郎杨畅最终会不会也被查出什么来,锒铛入狱,争尚书位他哪里是林如海的对手?
  林如海虽然刚升右侍郎不久,但是人家在江南的时候将两淮盐运治理得很好,升迁之前直接拦截了叛党出逃;回京之后头一桩事筹集京营军饷,人家清了多年的积欠;再后来便是周骏誉接受调查,林如海实际上已经行使了户部尚书的职权。
  看看这漂亮的履历,杨畅怎么争啊?哪怕有些官员支持熬资历,想在官员升迁中形成熬资历的潜规则,也不能得罪这位即将上任的户部尚书太狠了啊,所以象征性的争论之后,此事便定了下来。
  林如海倒是希望朝上争论再激烈一些。昨日夜里还和两位内兄讨论了龙椅上那位的态度和宁荣二府以及自己的处境呢,今日自己就这么众望所谓的坐上了户部尚书位,也不知道是福是祸。若是反对自己的人多一些,只怕龙椅上那位反而放心一些。
  致和帝见朝上讨论差不多了,便不辨喜怒的到:“朕亦觉得林卿极适合出任户部尚书,着吏部即可办理入职手续,明日起林卿上任。”
  林如海走出班列接旨谢恩。吏部尚书出班列领旨。
  朝上又商议了些别的事情,无非是户部这次贪弊的陈年旧案审案进程,朝会便散了。
  散朝的时候,致和帝看了司徒硫好几眼。周家毕竟是司徒硫的外家,周家出这样的事,司徒硫脸上保持着适度的担忧,却也没瞧出别的了。
  甚至林如海今日风光升迁,司徒硫都没多瞧一眼,散朝之后,司徒硫直接入了后宫去瞧周贵妃。
  这表现让致和帝很疑惑,这次东宫和硫亲王府的对抗,到底是硫亲王府有野望,还是东宫低调数年之后,终于开始剪除对手?
  一切都如贾赦所料,因为站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眼里,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散朝之后,林如海刚走出东华门,便有无数官员上来拱手道喜,林如海一一致谢。
  贾敬极有耐心的等在一旁,等林如海和众人寒暄完毕,二人一同回宁荣街。
  周贵妃已经知道周骏誉的事了,这对硫亲王府而言,是极大的打击。前几月因甄贵妃被打入冷宫,一家独大、意气风发的周贵妃脸上也有了憔悴之色。
  司徒硫毕竟是前世夺嫡成功的人,哪怕被逼入绝境,也比之司徒岩镇定很多。
  当时一僧一道的事暴露,司徒岩方寸大乱,和甄贵妃密议的时候竟是打发了所有宫人,这也是引起致和帝疑心的点之一。
  而现在的司徒硫知道周骏誉已经必死无疑,所思所想全都是如何将自己摘出来。人家大大方方的入宫,只问候劝慰了周贵妃要保重身体,不要过度忧心等语,然后留在周贵妃宫中用了膳。
  但是司徒硫也好,周贵妃也好,压根没有打发宫人出去,没有说什么悄悄话。仿佛这对母子坦荡得很,一个人安心呆在后宫,一个本分做着亲王,压根没什么别的图谋。至于周骏誉,那是他自己贪得无厌,以至于行差踏错,周骏誉本人不都承认了么?
  致和帝自己便经历过夺嫡之争,知道里面的惨烈和残酷。虽然他不希望儿子们兄弟相残,却也不至于看不出来这些时日朝上争斗的背后有着儿子们的影子。
  再说周骏誉和林如海,那可是天然的立场分明,从入仕那一刻起,两人的利益天然是分别和硫亲王府、东宫绑定的。致和帝自然着人格外盯着周氏二妃和东宫的动向一些。
  司徒硫探望周贵妃的事,致和帝很快就知道了。不但如此,周贵妃母子在宫中说了什么话,致和帝都一清二楚。
  听完探子的汇报,致和帝问戴权:“你觉得究竟是谁容不下谁?”
  这让戴权怎么回答?沉默片刻,戴权道:“皇上,民间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周尚书所犯错误确然离谱了,不管谁发现了都理应揭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