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荣二府因通灵宝玉而撂开了兵权,贾家子弟现在无人直接领兵。但是京营校尉李康乃是贾代化的旧部。当初围王子腾府,用的便是李康部。
司徒岩虽在府内,也身着甲胄,闻言,抓起佩剑道:“随本王杀出去!”
两军交战,最忌通讯被切断,指挥失联。之所以司徒岩决定突然发难,就是打着在父皇准备充分之前,切断宫里宫外的联系。而现在,自己刚发动攻势,自己和京营的联系先被切断了,简直岂有此理!
但是司徒岩再狂怒也无济于事。京城贵族皆住城西,王子腾府虽然不至于挨着王府,也相去不算极远。直接将围困王子腾府的重兵调过来,比京营官兵围困皇宫还快。
加之李康部训练有素,人数又较之司徒岩的府兵为众,司徒岩冲了几次不能出去,便又缩回了王府,关门闭户,希翼着甄应泰那边得手之后赢自己登基,到时候自己定将宁荣二府千刀万剐!
那头京营甄应泰部闭九门,围皇宫,中途还遭遇了部分将士的阻击,耽搁了时间。等甄应泰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派探子回王府报信,等司徒岩示下的时候,探子发现已经无法进王府了。
甄应泰部很快就得到了王府被困的消息。
甄应泰对崔西道:“如此大事,崔先生为何不劝王爷同来?现在联络不上王爷,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崔西怎么知道,但是谋士是干什么的?出谋划策的啊。崔西反应还是极快的:“封锁消息!让甄良带队冲锋,先入宫再做道理!”
甄良作为精心培养的司徒岩替身,行为举止都有几分像司徒岩。加上现在身着甲胄,除了几个知道真相的心腹,并无人知道现在军中的王爷是人假扮的。否则一旦听闻王爷被困,只怕这些起事的将士当场便要军心涣散了。
假王爷甄良见如此大阵仗,刚开始是胆怯的,但是指挥了几次,见千军万马听自己号令,渐渐的便胆子大了起来,远远瞧着像那么回事。
司徒岩逼宫的消息自然也传入了宫内。现在各宫一片慌乱,内侍和宫女们要么闭门不出,要么行色匆匆,脚步慌乱。
自上一回北狄攻到平安州,被荣国公平定之后,大灵朝已经鲜有大战。即便南越、西海等小国偶有作乱,也波及不到京城。宫人们哪里见过如此阵仗?慌乱在所难免。
而龙禁尉们则死守宫门,严阵以待。
很快,甄良就带人冲杀到了金水桥。与此同时,一对人马飞奔而出,和甄良部杀得难分难解,带队的正是贾赦。
贾赦带的是一队龙禁尉,人数上自然抵不住千军万马,但是阻拦甄良部的进度却不成问题。只见宫门外龙禁尉举着盾牌,后面的弓箭手井然有序,箭羽纷飞中,甄良吓得后退了好几步。忙有盾牌手上前相护,甄良才勉强稳住了身形。
甄应泰知道甄良是个假货,上前道:“贾赦,整个京城已经被岩亲王控制,皇宫也被包围,我劝你束手就缚,少受皮肉之苦!”
贾赦不为所动,道:“甄应泰,你不过是个区区京营副提督,就算京营官兵暂时受你蒙蔽,听你号令。待得忠臣良将发现你做的竟是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必将反戈护驾。甄应泰,你自取灭亡,何必带着这许多无辜将士随你一起走上不归路。”
贾赦气沉丹田,这话远远的传出去,在甄应泰部中引起小小的骚动。
军队皆是从上至下行动,下层将士皆是听上级命令行事,但是很多时候,上层将领并不会将作战意图全部传达给底层将士。因为一旦出了细作,便有可能影响全局。
因为这个信息差,今日甄应泰带兵起事的时候,部分将士还真以为是因京营节度使无辜被羁押,前去讨要说法而已,直到现在京营官兵围了皇城,这些将士反应过来,却是悔之晚矣。
但是贾赦这话却难免让这些人内心起了波澜。
甄应泰见状,知道不能让贾赦动摇军心,也是气沉丹田,高声道:“贾赦,你休要花言巧语!地方驻军要赶往京城皆需时日,现在九门已关,便是有援军到了,也入不了城。现在我军人多势众,是你勿要螳臂当车才是。待圣上登基之后,论功行赏,我等皆是功臣。倒是你,带着龙禁尉侍卫与你一道送死,于心何忍!”
说完,甄应泰又对京营将士喊道:“今日之事,有进无退!敢动摇军心者,斩!”
甄应泰这番连敲带打的安抚后,京营将士又稳定了不少。正如甄应泰所言,此事一败,谁也别想好好活着,但是胜了便是从龙之功。而且听闻九门已关,援军进不来,那些摇摆不定的将士安心不少。
接着甄应泰一声令下,击鼓进攻。
与此同时,甄应泰率部的侧翼突然变幻旗帜,倒戈相向。与贾赦所率的龙禁尉对甄应泰部形成包夹之势。
这还不算,接着远处喊声大作,驻扎在城外的一支京营军打着救驾旗号奔来,喊声震天,气势如虹。
甄应泰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指挥残余部下左冲右突,不过是负隅顽抗罢了。与此同时,不停的有探子传回战报,只不过没有一个好消息:岩亲王府依旧被围困,联络不上王爷;倒戈的京营部队越来越多,甄应泰部快要支撑不住了;甄应泰部军心动摇……
城外冲进来的一支京营军队乃是修国公之孙侯孝廉部。贾赦看到候字大旗的时候,心下了然。
而甄应泰看到候字大旗的时候却心灰意冷。司徒岩王府有个侧妃便出自修国公府,原本侯孝廉这支军队是被司徒岩算作自己的势力的,所以司徒岩才放心大胆的将闭九门的事交给侯孝廉。若是侯孝廉都倒戈了,甄应泰部还有什么胜算可言?
而且可笑的是甄应泰现在都联系不上司徒岩,连请司徒岩示下都办不到。如此绝境之下,几股倒戈的兵力反将甄应泰包围。
甄应泰四顾茫然,正在这时,甄应泰只觉寒光一闪,便被人一剑穿喉。甄应泰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瞧着崔西。喉间发出汩汩的声音,鲜血顺着崔西的剑锋流出,甄应泰满眼的疑问,却一个字都说不出了。
甄应泰穿着厚厚的甲胄护着要害,若非对崔西毫无防备,崔西不至于轻易得手。但是崔西是跟随司徒岩多年的谋士,他怎么会?
可惜没有时间留给甄应泰询问答案了,他瞪大了眼睛,不甘的摔下马去。
同时,崔西发狂办冲入侯孝廉军中,朝侯孝廉奔去,口中大喊:“主公!我们错信姓候的!侯孝廉!我今日便的一死,也绝不能愧对主公!”侯孝廉的侍卫连忙围上来。因为被挡住视线,动手的细节贾赦没瞧清,没多久,侯孝廉部就抬了一具浑身是血的尸体出来。
主帅死了,军师冲入了敌军军中,很快便横尸当场。剩下的谋反将士有些自杀,有些投降。
侯孝廉部救驾有功,直奔宫门。
到了宫门前,侯孝廉对贾赦抱拳道:“贾世子,还请让一让。”
贾赦也抱拳道:“候将军要入宫,还请卸甲。”除了龙禁尉外,任何人入宫不得带兵器。
侯孝廉一愣,笑道:“我关心圣上安危,倒是一时忘了。”于是跳下马来,将兵器递给部下,又解了甲胄,递上腰牌。一个龙禁尉上前,盘查腰牌之后,贾赦一挥手,也放了行。
但贾赦并没有随侯孝廉入宫,而是瞧向侯孝廉部的方向。京营乃是皇城禁军的统称,有大军数十万。除了受京营节度使统帅外,不同的部级各有将领。
因王子腾被羁押在刑部,今日各部各自行事,现在叛军已降,也是各自打扫战场。贾赦就瞧着侯孝廉部将崔西的尸体整个抬走了。
崔西是叛军的军师,乃是重要叛贼,若是正常思路,取了首级领赏就是,为何侯孝廉部会将崔西的全尸抬走?
贾赦不过是怔愣片刻,便眼睛一亮:原来如此!
第30章
这次逼宫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但京城之内飘着血腥味,全城戒严,许多商铺关门闭户, 昔日繁华的街道也冷清了许多。京营、顺天府、龙禁尉各司其职, 四处搜捕乱党, 昔日的阜盛京华地笼罩在一层阴霾之中。
甄贵妃在宫里等了一整夜, 既没有等到儿子前来恭迎自己登上后位;也没等到致和帝兴师问罪。直到天渐渐亮起来, 外面的打杀声听不见了, 宫人的脚步声也没那么紊乱, 甄贵妃终于死了心。
这时候,戴元带着几个粗使太监进来了:“贵妃娘娘,皇上有令,还请您挪个地方。”
挪地方?不就是冷宫么?
甄贵妃高傲一世, 冷声道:“你干爹呢?怎么, 那个老阉苟以前对本宫恭恭敬敬,今日倒只派你这条小阉狗来了?真是狗眼看人低的东西!本宫要见皇上!本宫要见岩亲王!”
但凡做内侍的, 最恨别人提起那个阉字,何况戴元在戴权身边办事,也算有体面的内侍了。戴元送了不止一个宠妃去冷宫,知道这些嫔妃不过是耍最后的威风罢了:“娘娘不必搁这儿跟我们耍威风, 皇上这会儿恐怕没空见您。”
甄贵妃对戴元怒目而视,戴元始终不为所动。半晌,甄贵妃终究收起了傲气。协理后宫多年的人, 甄贵妃知道嫔妃自戕是大罪,哪怕知道接下来有不尽的屈辱, 甄贵妃也不敢让自己走得体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