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军令一出,军中皆传新来的王爷赏罚分明,愿意给低等兵卒做主,贾赦在军中的威望越发高了。
然后贾赦才将被指了北伐的各级将领集中起来,对着堪舆图集思广益,征集不同情况下的作战计划。
其实不同的作战方案贾赦已经做了好几套,这次开会听了各级将领的意见,贾赦大约摸到了各将领的能力,然后再在堪舆图上与将领们分为敌我双方,各自设计作战计划,加以推演分析。结果每次推演下来,几乎都是贾赦胜出。
然后贾赦才将自己的作战方针加以分析讲解。
其中各种穿插迂回,包抄夹攻,战术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这下,各级将领们也都心服口服了。别看人家这位王爷没带过一天兵,但是真正的家学渊源,人家那满腹智计确然是自己所不能及。
其实贾赦所讲那些战术固然有自己的智慧在里面,也有无数革命先烈的智慧。当年华国积贫积弱,靠着小米加步|枪将飞机大炮赶出华夏大地,建立新华国,又在一场援助他国、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打出国威。
除了当年的军人们钢铁般的意志,前赴后继的精神,其无与伦比的战略战术也是功不可没。论运动战、地面作战的的能力,华国军队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贾赦不过是借了先烈们的智慧。
然而要参与此次北伐的各级将士们并不知道这些,只当这些都是贾赦的能力,不但没有不服的了,还觉有如此主帅,对此次北伐充满信心,将士们士气高涨。
这是司徒碧登上帝位之后第一次大的战争,也是考验。若是这一仗胜出,从此自己便江山稳固;若是此战败了,恐怕还要生波折。
虽然司徒碧觉得能同时应付北疆和北狄的人非贾赦莫属,也极关心贾赦的准备情况。当得知贾赦尚未出发,已经收服了京营上下的军心,方放心下来。
这些时日里,朝廷又接到两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情密报,皆是求朝廷增援的。而贾赦这边也做好了准备,即将出征。
临行之前,林如海、贾敬、盛泽等人照例在贾赦的书房议事。
林如海道:“大内兄出征,辎重粮草之事,我会尽力筹集,但是自古押运粮草不但路上损耗极大,而且也容易被人拦截烧毁,这运粮之事,大内兄决定如何安排?”
贾赦笑道:“我也在考虑这粮草之事,要烧我粮草的恐怕不止司徒砾和北狄王。”
贾敬和林如海立刻就想到了司徒礡。
这可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加之司徒碧虽然已经逼宫了,但尚需收拢人心,按司徒碧稳健的性子,连逼宫都沉得住气,现在是不急着对司徒礡动手的,那么贾赦就不得不防了。
毕竟谁都知道这一仗不但是朝廷的卫国之战,也是司徒碧的立足之战。而司徒礡作为一个为了阻止季繁上位,就敢破坏黄河堤的人,为达目的向来不在乎他人死活。烧了粮草让贾赦吃败仗算得了什么?人家要的只是机会。
林如海立刻便觉紧张起来,道:“敬内兄和大内兄替我参详参详,运河沿岸的四大粮仓是否安全?”
谁说司徒礡烧粮草只烧随军的部分呢?尚未启运的不也一样可烧。
第89章
贾敬摇了摇头:“以司徒礡的秉性, 什么都干得出来。”
林如海道:“这下可糟糕了,若是司徒碧处心积虑,只怕他的人已经南下。就是咱们现在派人拦截, 也未必拦得住。这段时日事情多且杂, 咱们到底疏忽了。”
贾敬亦是神色凝重。
逼宫之后, 宁荣二府加上户部全都忙着准备出征的事,加之有不少贪狼余孽要处置,还真无人顾得过来。
盛泽跃跃欲试,当年跟着贾代善回京的是平安州最出色的一批年轻探子, 其个人素质和单兵作战能力个个不凡。
“兄弟们原本是打算同王爷出征的,若是司徒礡不识好歹, 蓄意搞破坏, 我们便不全都北上便是。我这就带人南下护粮, 就是不眠不休, 多跑死几匹马,也定将粮草护下来。”
那时候的探子相当于后世的特种部队,一旦接到任务, 哪怕看似不可能完成,亦是不计代价, 勇往直前。
贾赦沉吟片刻,道:“北疆什么情况尚未可知,我还要依仗兄弟们。岂能尚未出征便让司徒礡绊住了?行军打仗,最忌被人牵着鼻子走, 管他司徒礡还是司徒砾, 咱们皆不能让其牵扯兵力。”
贾敬作为京营节度使, 自然是熟读兵书, 但是即便如此, 贾敬也想不到不被分散兵力就破解眼前困局之法。
所谓排兵布阵,本就是将整支军队所有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既要集中优势兵力,又要面面俱到,不能因惧怕出现分散兵力的情况就露出破绽环节,否则被人抓到便是一败涂地。是故,烧粮草、断关隘、突袭后方等,皆是自古兵家常用之法。只要做到其中一个环节,往往便可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
难道贾赦尚未出征便要放弃守粮草了?
只听贾赦继续道:“明日还有我出征前的最后一次朝会,能否不受牵扯在此一举,到时候还要敬大哥和妹夫全力配合我。”
然后贾赦将自己的计划道来,贾敬和林如海尽皆称妙。
次日便是大朝会日,这次朝会的重点便是北征诸事。
司徒碧道:“朕听闻恩侯带兵有方,现在出征将士上下一心,士气高涨。朕明日亲自给恩侯践行,祝恩侯旗开得胜。恩侯是否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皆可提来。”
贾赦走出班列道:“启奏皇上,自古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现十万出征大军,士气已经调动。然兵虽精,粮亦要足。臣准备带先锋大军北上探明情况,大军随后而至,省得我北疆百姓多受北狄荼毒。只是未知后续粮草能跟上否。”
林如海站出班列道:“启奏皇上,这几年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国库尚有余粮,可供将士出征。”
司徒礡站在班列中,瞧着高高在上的司徒碧,心中闪过一丝不忿。司徒碧此人真是道貌岸然!明明已经逼宫了,却偏要做出一副仁孝作派,这样的人岂配为帝。
粮草,呵,现在是还有,但等贾赦到了北疆就不见得有了。
司徒碧的依仗无非是平安州和京营的兵权。贾赦到了北疆之后一旦无粮,必被北狄困死。到时候朝中必乱。若是北疆的司徒砾和司徒碧两败俱伤,自己手握西海沿子的兵权,并非没有机会。
关键是西海沿子因路途遥远,军粮以当地驻军屯边开垦土地耕种为主,对朝廷依赖度不高。而京营、平安州和北疆的粮草皆以江南、两湖的稻米为主,大部分存于运河沿岸的四大粮仓。
若是烧了粮仓,司徒碧必然伤筋动骨。
正在此时,苏丞相走出班列道:“荣郡王将门之后,为国出征,定是自有成竹在胸,原不必老臣多嘴。但自古行军打仗,有断其粮草之法,不知此次北伐,粮草押运准备得如何了?”
现在朝中出征准备的事告一段落,苏丞相也突地担心有人破坏粮草运送之事,忍不住出言提醒。像贾赦这样的聪明人,只要略一提,便当能想到了。
贾赦走出班列道:“启奏皇上,臣以为苏丞相之言极是。粮草押运关乎士气,关乎此战成败,甚至比之前线冲锋更加重要。这粮草押运之事,臣愿保举一员,有此贵人负责粮草之事,可保万无一失。”
司徒碧道:“恩侯说来听听。”
贾赦才道:“当年因彻查军中花名册一事,硫亲王和南安郡王狗急跳墙,霍焕更是妄图杀害巡按团官员,意图掩盖此事。彼时礡亲王带兵西征,大获全胜,活捉霍焕。可见礡亲王擅长领兵打仗,长途奔袭。然礡亲王身份高贵,臣不敢要求礡亲王替臣押运粮草。此事只需礡亲王派遣属下家将对此负责,当保无虞。”
这……若非在朝堂之上,司徒礡简直想跳起来骂人。
我刚派人南下断你粮草,你便将这运粮重担压在我肩上。这粮草还让我怎么烧?一旦烧了,不就是我自己担责么?
苏丞相亦十分担心司徒礡后方使坏,只是仓促间想到这种可能性,都来不及跟贾赦商量。谁知贾赦竟然直接将压力踢回给司徒礡,这样贾赦不用牵扯任何兵力,便解决了粮草押运的问题,可以专心对付司徒砾和北狄王。
不得不说,贾赦此人,当真算得天才。
贾敬和林如海倒没有吃惊,毕竟昨日三人碰头的时候,贾赦已经说了自己的对策。现在贾敬和林如海只需配合贾赦,将此事坐实便是。
于是二人相继大声附议,还将司徒礡的能力大肆吹捧一番,总之这押运粮草的大事非司徒礡不可了。
司徒礡气得七窍生烟,偏生不能反驳。
别看司徒碧走仁孝治天下的路子,人家那心眼子一点不少。为了自身名声,人家连贾赦都能算计,其他人算什么?
司徒碧立刻就想到了让司徒礡押运粮草的其他好处:自己本就觉得刚逼了宫,若是这个时候就对亲兄弟下手,只怕有人要传新帝暴戾了。现在将押运粮草的事交给司徒礡,若是他做得不好,粮草被毁,正好名正言顺的处置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