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襄阳王不光没拿家里的银子做嫁妆,还赚了一票。
不过他本身的财产就已经很多了,根本不需要赵珏出银子,其实当初赵珏派人送来的,有一半那都是庞昱自己赚的,不然他也不会私自留下给母亲还有姐姐。
只是目前的状况,他姐估计放心不下小官家。
时光飞逝,又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四月以后汴京城也逐渐春暖花开,同时也接到了通知,那火车的可以试运营了。
虽说只到广陵府,那也已经是不小的距离了,唯一可惜的是,以目前的火车来说,只能前进,无法回来。
至于为啥没办法回来,这还不简单,就是只有去的路,没有回来的铁轨啊。
只要链接到最南部的铁轨,这样火车就能够回来了。
试运营的意思,当然是尝试着出发,小官家好想坐上去成为第一批的乘客,可惜,他的想法很美好,却是没人会答应。
庞昱倒是想答应,那些老臣能围着他哭的,就,想起那些老橘子皮对着他哭的不能自已,还是算了,太过于辣眼睛。
只能是委屈小官家了,反正没的坐就没的坐了,以后可以坐短程的。
等等,他们不是要靠站的嘛,长途不坐,短程也是可以的嘛,那他就不必看那些老头哭唧唧了。
“让官家剪彩,成何体统!”庞昱一提出来,就有无数声音反对。
“这铁路,可是花了小半国库的银子打造的。”庞昱凉凉的说道。“官家不亲自去瞧瞧,那花钱岂不是连个响声都听不到?”
“朕赞同庞太师的话。”小官家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没错,他就是想去!
“可是安全……”立刻又有人提出来说道。
“你是在质疑禁军吗?”庞昱斜眼看了这家伙一眼说道。
瞬间老头就闭嘴了,同时被无数个武将瞪了一眼,说禁军不好,就是说他们不好咯?
最后大部分的人都赞同官家去剪彩,怎么也要去瞧上一瞧才行。
庞昱很大方的安排了众人前往,选在沐休的日子前往。
这一天汴京城出现了一个壮观的场面,无数的马车从汴京城出去,同时还有好些禁军跟随,庞昱更是允许皇家军校的人破例前往。
说什么也不能放过这次的机会,让那些人好好瞧瞧,这些成果来。
皇家军校的学员都穿着整齐统一的服饰,无论男女,都是腰杆挺直,一些家人们都差点没认出那是自己的孩子。
特别是那些个纨绔子弟的家人,简直不可思议,这还是他们家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孩子?!
当然了,更多人被那火车头震撼,这样的庞然大物,实在是有点吓人。
剪彩也十分的顺利,小官家拿着金色的剪刀,将那红色的绸布剪断后,在火车上的乘务员的带领下,上了那火车,一群大臣也都跟着上去,终于见识到里面的模样。
不得不说,坐起来还是很舒服的,还有给他们分发茶水点心,服务态度绝对没的说。
没一会火车上就坐的满满当当的,其他人不再被允许登上火车,因为客满了,这是为了追求舒适的火车,怎么可能做出超载的行为来。人多了以后,就没坐的地方,总不能火车开动的时候,让人都站着吧。
这些可都是在汴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存在,所以干脆客满就不再让人上车了。
在没人发现的时候,车头位置发出了鸣笛声,然后火车就这么随即缓缓的开动起来。
一阵摇晃后,车厢里就平稳了下来,众人就发现了那窗户两侧的风景快速的后退。
“这,这是怎么了?”有人惊讶的问道。
“当然是火车开动了啊。”庞昱笑眯眯的喝茶说道,“大家要不要都尝尝这绿豆糕,简直是极品。”
车开都开了,他们还能怎么的,有人尝试开了下窗户,差点被风吹一脸。
他身边的人没准备,帽子差点给吹走。
“娘呀!”惨叫一声道。
“我忘记提醒了,这车速度很快,不要随意开窗,更不要将脑袋钻出去。”庞昱能有什么坏心眼呢,就是要你们自己去发现。
小官家自然是不会跟这些人一个车厢,他上车后就在排在最前面的包间里,里面不光有沙发,还有床和卫生间,该有的一应俱全。
桌上还摆放了水果和茶点,这就是差别待遇,这件豪华包间,以后也不会随便对外开放。
庞昱来到包间的时候,正好看到小官家兴奋在床上蹦跶了两下,等他抬头看到庞昱,当即说道,“小叔婶,这可太棒了,除了一开始有点不适,随后就完全没有一点难受了。”
包间里有五个人,小官家和庞昱他姐,外加三个护卫。
在火车上还有不少的护卫分散开,甚至还有皇家军校出来的那些人,老赵家那几个都没想到,被赵珏丢去学校,还能有出来的时候,并且是在这样的大事出来。
火车跑的飞快,众人都心头火热。
这速度可要比马车跑的快多了,有这速度,要是发生什么,运送粮草等,岂不是神速?
更别提传播消息了,没过多久,他们就到站了,一众老头下火车的时候,还都是一脸懵,这就到了?
可以看站的名字,这里早就离开汴京城的范围了,庞昱早先准备好的马车,还有马匹都已经恭候多时了。
老臣们恍恍惚惚的上了马车,随着小官家一起回汴京,光是这回去的路就跑了大半天,差点进不了城,还是庞昱早就算好了的,到天黑的时候,汴京城还没有关城门落锁呢。
这太神奇了!
见识过火车的威力的,开始对外吹嘘,火车如何如何的了不得,所有人对那火车更加的好奇。
好奇就对了!
赵珏那边也很努力,陆陆续续从竺国来的人,都有一万五千人了,在当地也逐渐的建立起村落,只是村落里的人不算多,也有理人落户,还有那些没有户籍的山人,这里包容一切,只要到这里落户,便是有身份的人。
这地方虽说叫村落,却比那县城建造的还要好,基本都是小高楼,住下一两万人不是问题。
第102章
有竺国人的到来, 倒是有一些竺国妇女会做那边的食物,哪怕没有太多的香料,至少能做出一些相似的味道,这么一来, 宋这边的大厨倒是可以轻松一些。
毕竟每天要做上万人的食物, 那不是开玩笑的, 每天下来估计胳膊都要抬不起来了。
每天光是雇佣洗菜工都要不少人, 光是来洗菜, 倒是附近的百姓, 上年纪的还有一些妇女都来帮忙, 有把力气的, 也会帮忙运送食材什么的。
幸好有这些个俘虏在, 不然附近百姓的压力要大很多,毕竟修筑那铁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若是人数不够, 估计可能就要有徭役了。
虽说会给足银子, 可到底还是徭役,自古就没有多少百姓愿意的, 因为这代表了不死也要脱层皮,不是非常的穷困, 谁也不会乐意做这种事的。
送上门来的竺国人,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 一万多人每天辛勤工作,表现优秀的,还会有不同的奖励。
想要驴跑, 总得有东西吊着吧。
赵珏身边的人, 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 这边的天气相对炎热,所以奖励一般不会是食物,因为食物不耐放,很容易就馊了。
奖励很可能就变成了其他的物品,比如棉布、合脚的鞋子之类的生活能用的上的东西,甚至是铜钱。
都是草鞋,却是跟普通的草鞋不同,在这边附近赵珏有开办草鞋的工厂,里面每天都有不少工人同时在那缝制草鞋,有理人,有竺人,还有其他地方的人,力气大的男人做最基本的缠绕草鞋的工作,女人则是缝制上面的鞋面。
剩下的一些,都是由机械来完成,只需要有一个人不停的转动就可以运转起来,没有办法,没有电的世界只能用人力。
这人力也很简单,就是骑在一个类似脚踏车的东西上,不停的踩,累了就换人。
换了以前,要将那草绳做起来,起码一个人要折腾一天,现在则不需要,有专门的机器编织草绳,编织的速度根本不是普通人力可以比拟的,至少可以让人轻松许多。
负责缠绕的工人,按照模具的大小,将鞋底封住然后在进入下一道工序,将那些草绳鞋底固定缝制,那也是利用机器来做的。
批量的被制作出来,再由人工在鞋底的模具里倒入橡胶,没错,这就是庞昱他们早先种植的橡胶树产下来的,顺便他们到这边后,也移植了一些小橡胶树过来。
早前已经在理州种下,希望它们可以适应这边的环境茁壮成长,这也是为什么,理国会跟他们求救,本来就是大家一起做生意的合作伙伴。
这样他们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橡胶,说到底,只有适合的环境,才能种植出好的橡胶树来。
反正南部地区种植了好大一片橡胶,这次赵珏过来,顺便又带了一批橡胶树苗种下。
橡胶可以源源不断的被生产出来,无论是做成胶底草鞋,还是其他的东西,无疑对人是非常实用的。
甚至还在那铺路,是的,这边的水泥路不像汴京城等地方那么发达,除了主要城市,其他地方居然还是人踩出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