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 完结+番外 (长恨歌行)
按理说,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在这个时期,是宦官集团天然的拉拢对象。
但是,问题在于,曹操当初为了得到主流士人的承认,用力过猛,得罪了好大一批宦官,在他爹曹嵩不帮忙擦屁股的情况下,宦官们根本就不想搭理他。
曹操想要摆脱出身的原罪,融入士人集团之中,那么从此遭到宦官集团的敌视,也是应有之意。
*
光熹元年的七月,暑热渐渐散去,大将军何进大权独揽,俨然要开启大汉外戚政治的新一轮篇章。
大将军修为早已臻至武皇巅峰,离武帝只有一步之遥,在先帝驾崩、新帝尚未完全接受传承的现在,京都雒阳之中,大将军便是修为最高之人。
可以说,除非宫中皇廷留存的隐藏力量出动,还有可能与大将军抗衡——除非是改朝换代的大事,否则的话,外戚专权,都不会惊动大汉底蕴的,皇帝能动用的也只有宫中的内侍,这也是为什么一直想要将幼子刘协立为储君的灵帝,没能如愿的原因,毕竟长子刘辩有大将军这个实力高强的外戚当后盾——否则的话,如今的大将军,在都城之中,就是一手遮天。
曹操如今统属于大将军的手下,有发小袁绍在何进身边为他保举,再加上曹操本人也会来事儿,大将军对他还算看重。
当然,委以重任就算了,曹操的官位是灵帝为了分割何进权柄所设的,他没换个位置之前,大将军不可能完全对他放下心。
但这也已经不错了。
如果不是熟知历史走向,谁也不知道,雒阳的平静只是表面现象,在短时间内,这个地方,就将汇集天下风暴。
唐无易的定位是谋士,因此一般是在曹操有问题咨询的时候发表一下意见,剩余时间,不是在看书就是在修炼。
大将军何进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好,本人也因为屠户出身而颇受士人鄙视。
但是就和历史上真正的张飞是个文化人一样,屠户出身的大将军何进,实际上也相貌不错,颇有文化。
他受封大将军是“以外戚故”,以他从前受封的“郎中、虎贲中郎将、颍川太守、侍中”等职来看,受封路线并不是纯粹的文官或者武将路线。
当然,他做错了决断,就要有被人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准备。
这日,唐无易日常修炼完毕,便有早已在外等候的侍从来报,校尉让他去一趟。
到了地方,曹操并没有多说话,只是简明扼要地吩咐他:“嗣修,收拾一下,准备离开雒阳。”
要不是唐无易的表情控制得好,怕是上面要写满疑惑了。
在董卓进京,闹得天怒人怨之前,曹操没有刺董,那他也没有什么必须离京的理由。
更不用说,如今大将军何进对曹操还算看重,就算是按照历史进程,离大将军倒台都还有一段时间,他怎么就着急忙慌地要收拾东西走了呢?
索性曹操吩咐完了之后,让他记得收拾完东西准时来参加晚宴,唐无易晓得,他那时候必定是要解释的——还有以夏侯氏兄弟为代表的几个亲族在,曹操让他们紧急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那总得给出个理由来——现在嘛,既然是要马上离京,动作就不能惊动别人,收拾东西也不能使唤下人来帮忙,还真需要一些时间。
到了晚间,曹操手下的几个心腹都在席上坐定,身前的桌案上摆放好食物后,下人们便都撤走了。
高武世界,只要存心防范,便不用担心有人窃听——会被用于窃取消息的侍从、下人,修为是不可能太高的,这些人都只能算是弃子——曹操并不着急说正事,酒足饭饱之后,才开口道:“大将军欲要诛尽宫中宦官的事,诸位应当有所耳闻了吧?”
唐无易、夏侯惇等人皆点头称是。
如果只是因为这件事的话,并不能解释曹操为何火急火燎地想要离京。
“实际上,大将军不仅仅要诛尽宦官,还要借机……窃取传承!”
和表情凝重的曹操等人相比,淡定的唐无易仿佛活在另一个世界。
事实上,就算是他扮演的贾奕贾嗣修,也不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
好在曹操不仅仅说了一个理由,还有充分的解释说明。
“先帝晏驾,天子年少,无以重国威。天子修为不足,当初……先帝属意渤海王,驾崩之前,也留下后手,令蹇硕等人伺机拥立渤海王为帝。正因如此,天子虽已继位,却未能马上获得历代天子所传承的力量。天子修为不足,大将军欺凌幼主,朝政将乱啊!”
“这……世祖皇帝所留,惟世祖子孙可得,大将军并非宗室,区区外戚,何以窃取传承?”唐无易指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曹操摇了摇头:“嗣修所言极是,然,大将军早已有所准备!”
自世祖光武皇帝再造大汉之后,东汉的历代皇帝,在继位之后,都会在短时间内接受传承,轻易成为凌驾于世人之上的武道高手。
这样的传承,要继承,也不是三言两语,轻飘飘就能解决的。
西汉的都城本是长安,到了光武皇帝的时候,才改成洛阳,又因大汉为火德,洛阳之洛又被改为同音的“雒”。
这雒阳为都,是世祖光武皇帝那时候的事,因此,都城难免也被动过手脚。
简单的来说,雒阳和皇宫本身就是两件强大的灵器,传国玉玺被设定为了开启中枢,而能够开启传承的,毫无疑问,就只有刘氏血脉。
当然了,鉴于世祖光武帝对于西汉皇族来说属于偏远得不能再偏远的旁支,那么他们可以更确切地说,能开启传承的,只有光武帝的后裔,也就是东汉皇族。
所以,想要窃取传承,从理论上来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然而曹操如此的信誓旦旦,又让人不得不重视他的提醒——以及那个可能将消息透露给曹操的人。
不管怎么样,这个世界是一个正常发展的高武世界,它的未来和唐无易所知的历史书上的历史进程有可能是不同的,他不能将史书作为唯一的判断未来的依凭。
现在,他们能做的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马上离开这个地方,二是待在这里,等着各个重大事件的发生。
毫无疑问,现在离开雒阳,失去了刺董的光环,曹操在发展的初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唐无易若是存心引导曹操自行发展壮大——而不是一开始还想着做汉室忠臣,浪费了一部分发展机遇——的话,曹操也未必不能好好发展。
唐无易一直是个幸运的人,所以他遵从内心的呼声,很快做出了决定。
曹操如此急迫地要带他们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雒阳即将发生的事情,不是他们现在的修为能插手的,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是个不错的选择。
很快,曹操称病,不再外出露面,他们一行人去往了东郡,除了曹操的家乡之外,这算是最安全的地方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雒阳的情况复杂到了极点,让他们不禁心悸。
大将军何进暴毙,据说是为宦官所杀,少帝刘辩病重,风传是大将军在宫中为宦官所埋伏时,闯宫禁挟持所致。
据说包括太后何氏在内的一干人等都受到了牵连,传闻之中,先帝幼子、渤海王刘协,很有可能在近段时日被立为皇太弟,成为储君。
这或许是世祖皇帝再造大汉之后,皇位换代最快的一代。
明明拥有史书版剧透的唐某人:等会儿,你们这个世界怎么回事儿?这剧情急转直下得也太快了吧?!
第九十四章 破灭
在大将军何进准备抢夺属于大汉天子的传承之后, 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如果不知道内幕也就算了,知道了真相,再一看现在发生的事情, 说何氏家族不是因为大将军何进的行为而遭到了反噬, 真的是鬼都不信啊!
现在的问题来了, 大将军何进走得太早, 这个世界也算是个人武力至上的世界,顶尖的高手不需要那么多的帮手,他很有可能没有及时召人带兵入京, 那么, 这个世界, 还会发生董卓进京的事吗?
不过唐无易仔细思考了一下, 曹操当时的如临大敌, 虽然有考虑过大将军成功后的可能, 但是, 如果只是如此的话, 还不至于让他这样失态。
除非,成功或者失败, 何进乃至于何氏家族, 都会面临极为可怕的后果。
想到这里, 唐无易又想扶额了。
他是大唐世界被派到这个世界来刺探敌情的世界卧底没有错吧?
虽然更好地了解敌人, 是一个非常好的准则, 但是怎么看, 他现在都怎么有种咸吃萝卜淡操心的感觉。
既然如此,想事情不如修炼。
又过了几个月,光熹元年的年末, 继位不满一年的汉帝刘辩退位,皇太弟刘协继位,改元永汉。
非常恐怖、令人深思的一点是,在刘辩退位之前,何太后已经发丧了。
灵帝刘宏的亲生母亲董太后,在儿子驾崩之后,因为在朝堂斗争方面不敌有大将军何进撑腰的何太后,已经忧愤而亡,如今这位何太后,算是大汉这一年来,皇族中离世的第三位重量级人物了。
太后虽然也是何氏家族中人,但是嫁入皇室多年,怎么说也有凤气与大汉气运庇佑——别不信,这个世界,就是有这样的设定——结果就这样,也没能挨过去,乱世娇花,啊不,毒杀太后、一代权臣董太师都没有出场的机会,何太后和少帝刘辩就自动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