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 完结+番外 (长恨歌行)
至于使用真实身份,呵,当初阴癸派不知道什么人,可是专门来阻止过前任补天阁主斩俗缘的,他要是用真实身份,那在魔门,起码在阴癸派高层之中,他的行动就没有秘密了。
他往年探亲并不是在这个时候,这一回的主要目的,乃是为了义平陵的线索。
陵寝修建,是要用到图纸的,若是这图纸没有被烧毁,唐无易就能从中得到义平陵的种种信息。
即便这义平陵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所做的疑冢,高欢的真实陵寝另有地点,只要有足够的资料,唐无易也能从中找出蛛丝马迹来!
第七十三章 邪极
唐易, 字连山,太原晋阳人,晋昌唐氏嫡支,唐邕族弟, 以散骑侍郎起家。
这个身份, 就是“唐观”失踪之后, 唐无易在官面上能采用的另一重身份了。
散骑侍郎常被授予公卿与权贵子弟, 其实是个闲职,但是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起点高。
而有了这么一重身份, 想要查阅什么资料或者在朝廷之中向上爬, 就简单许多了。
神武帝高欢是高洋之父, 他的妻子也就是娄太后尚在人世, 而在唐无易记忆中, 娄太后作为一连生育了好几个皇帝儿子的成功女性, 毫无疑问是被送到义平陵和她丈夫合葬了的。
也就是说, 与高欢陵寝有关的资料并不难找。
不到一个月, 唐无易就从北齐藏书中找出了线索。
说实话,只要有足够的资料, 寻人陵寝并非难事。
而且北齐如今尚未灭亡, 先帝陵寝、今上陵寝的位置都很是简单明了, 如果只是为了确认地址的话, 不知有多少权贵公卿的笔记里会有记录。
但是, 唐无易要找的, 除了义平陵确切地址,还有高欢陵寝的布局,以及可能疑似高欢真实陵寝所在的地方。
他穿梭过不知多少个世界了, 后世的各类史料,他的脑子里都有印象,系统那里还将他在各个世界收集的这些书籍、资料、信息全都收录了起来。
根据宋人司马光所编纂的《资治通鉴》所载,义平陵乃是高欢疑冢,实际上秘密在某地石窟边上凿山为穴,灵柩入内后,工匠悉数被杀以掩盖此秘。
不过北齐亡国后,一个知晓秘密的工匠之子暗中“发石取金”,盗了高欢真陵。
对于这种记载,唐无易原先只是姑妄看之的。
北齐和宋朝隔了有多少年啊?这么久远的事情,怎么时人不曾记载,反倒是将近五百年后的宋朝人知道了这件事呢?!
而且后人修的史书,若是与前朝相隔时间太远,是不能尽信的。
就以新、旧唐书作比好了。
成书于后晋时代的《旧唐书》——此书原名就为《唐书》,只不过是在欧阳修等人新修了一版,才被改称为《旧唐书》——因为与唐朝灭亡时间比较接近,史料来源比《新唐书》要丰富可信一些。
唐有女皇武则天,关于武则天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安定思公主以嫁祸王皇后之事,《旧唐书》丝毫没有提起,唐人苏冕——此君出生于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所撰、记录唐代高祖至德宗九朝史事的《唐会要》,也丝毫没有记载。
然而,到了宋人欧阳修的《新唐书》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当中,这件事被堂而皇之地记录在册,似乎已经被认定为是事实。
这种只有当事人才知道的隐秘,到底是怎样的历史发明家,才会信誓旦旦地认为自己所载就是正确的呢?!
所以唐无易虽然在后世书籍上看到了一些与高欢陵寝相关的线索,但还是以第一手资料为准,要亲身寻找一番才罢休。
而且,到底是不同的世界,谁知道具体有何变化呢?
但就是找过了资料,发觉高欢本人竟然是个高手——要不然也不可能取元魏而代之——唐无易才改变了想法。
北齐皇室的高氏家族,号称出身郡望渤海高氏,到了如今,这种说法已经渐渐占了主流。
但是,就像李唐皇族号称是郡望世家陇西李氏之人,但还是有人说他们是与郡望世家攀关系,刻意提高自家门第一样,还是有人怀疑,北齐的高氏皇族,并非渤海高氏之人,只是因为权势而刻意联宗而已。
郡望世家的家谱都是他们自己修的,渤海高氏的人如果自己都承认了自己与北齐高氏皇族乃是同族,难不成外人还能非逼着他们改口不成?
然而高欢之所以能给高氏皇族积攒下这样的好底子,全靠他的武功。
当年的高欢武功之高,可以说是冠绝一代,别说朝廷里了,就是江湖上,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他的。
这个世界,纯粹走文官路子,或者家族内部只有寥寥数人修炼杀伐武道的,依然被称为郡望,看书面意思,便是一郡之地的望族,顶尖郡望世家,在整个天下都拥有很强的影响力。
毕竟,各个郡望家族,最初的发源地是他们所在的郡,但是家族子弟若是为官或者游历,天下各地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影响力也会随之扩大。
这种郡望士族,还有个代名词,称作门第阀阅。
这些称呼,原本是这些家族的宅邸所拥有的特殊特权,譬如“第”,就是大门可以开在通衢;“阀阅”,就是这些人家门口的柱子,上面专门记载着这些仕宦人家先人的功绩,左称“阀”,右称“阅”,其后就被用来指代这些家族的特殊门第。
而在这个世界,只有士族之中最为强大的那几个家族,有无上强者坐镇的,才有资格被称为某阀。
当今世上,有宇文阀、宋阀、独孤阀三阀,而在几十年前,在高欢的坐镇下,高家也能被称为高阀。
至于原著中的李阀,嗯,李渊本人还只是个刚出生没几年的娃娃呢,现在的北周权臣是宇文泰,李渊他爹虽然娶了独孤氏,但是和宇文泰又没有关系,现在的李家在北周还真不能算是太显眼。
其他门阀的事情暂时略过不表,只说北齐的高氏皇族。
高欢坐镇的高家可以被称为高阀,按理说,他的后代,怎么着也能出两个武道高手。
但是很不幸的是,高欢死得早,除了现今的皇帝高洋,他的其他子孙全都不怎么成器。
这也是为什么阴癸派的人能肆无忌惮地将力量伸到高齐皇宫、王府内院之中的原因。
毕竟高齐的皇族本身没几个修炼有成,那么他们就轻易感觉不到后院女子身上的内功修炼的痕迹。
而有武功的人想对不会武功的人做些什么,那实在是太简单了。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来了,高欢本人的武功冠绝一代,为何他的子孙后代竟然都不怎么会武?
而高欢本人这么一位大高手,又是为何会英年早逝的呢?
阴癸派给出了《天魔策》的线索之后,唐无易也不得不怀疑,高欢本人是不是当年获得了什么奇遇,修炼了《天魔策》上的武功,只是修炼的方法很不人道,让他在快速提高实力之后不得不吞下寿元流逝的苦果,这也能解释,为何高欢没有将功法留给子孙后代的原因。
真是这样的话,这东西绝对是破家之源。
如果《天魔策》的线索真的像魔门的人说的那样,在高欢的陵寝之中的话,也不能猜测为何有人怀疑他会修有疑冢了。
高欢在得到这卷功法之前,他恐怕做了一些不太尊重古人的事情。
魔门之中,有一个门派唤作邪极宗,就是出了邪帝向雨田的那个门派。
邪极宗这个门派,有一个非常出名的东西,被唤作邪帝舍利,而这东西,是某位邪帝去各个时代的陵墓里探索时,发现的陪葬品。
也就是说,邪极宗可以看作是盗&墓起家。
但是偏偏,这并不是他们一家的专利。
举凡乱世,古时留下的陵墓被盗窃的几率就会特别大,有些地方甚至是官军在长官的示意下公然去盗窃。
东汉末年,曹操就曾“发明”出了“摸金校尉”这一官职,专门派遣了人去盗窃陵墓,筹措金银财宝来填充军饷。
这个时代依然是南北朝时期,几十年前,高欢的时代,更是如此,天下尚未一统,仍然互有征伐,可以看作是乱世。
若是高欢穷疯了,完全有可能做出这种事来。
而且有许多亡佚的东西,也恰恰就是被人从陵墓里搜罗出来,才重见天日的。
高欢早年如果做过这样的事,或者他没有错过,只是见过或者听说过,肯定会留下心理阴影。
曹操留有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到了后世都甚嚣尘上,这个时代也是如此,实在有心理阴影,修个疑冢,再将真实陵寝改到别的位置去,似乎也不难理解。
唐无易本人是不喜欢做这种亵&渎他人死后安宁的事情的,但是交给他人又不放心,而且他又不贪图高欢的陪葬品,功法、书籍,主人虽然会陪葬,但通常不会带到棺内去,既然如此,他就没有心理负担了。
唐无易的行动效率算是高的了,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有人的效率比他还高,速度比他还快。
出门五天后,在他所确定的高欢真实陵寝方位,遇上了邪帝向雨田老前辈的唐无易,真的觉得很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