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综武侠]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 完结+番外 (长恨歌行)


  门阀世家最鼎盛的时期是魏晋时代,一直到唐朝实行了多年科举制后才逐渐衰落,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的出现也那么晚。
  在先秦时代,周朝的贵族传承被实行军功爵制的秦朝终结了之后,所谓的世家力量基本上被清扫一空了。
  西汉早期,有着迁陵制度——虽然很被富豪、大族所诟病,但是这个制度对于维持社会稳定、防止地头蛇的坐大简直是有奇效——地方的豪强势力也难以坐大,一直到汉宣帝中兴西汉后,又因为“故剑情深”选了一个“乱我家者,太子也”的继承人。
  地方上的豪强势力重新抬头。
  被戏称为大魔导师的刘秀,打天下倒是依靠着刘姓光环进度喜人,但是他所建立的东汉,已经有弱化版的晋朝的模样了。
  开国皇帝刘秀本人想要核查天下的田亩和户口数目,都得到了一个“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的结果,更遑论之后的历代皇帝了。
  虽然他们实行的是察举制,但是后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乱象。
  曹老板能建立曹魏,和他出身地主豪强有关系,曹氏、夏侯氏的一帮亲戚出名的人才不少,这至少说明这群亲戚都扶得起,够给力。
  但这个出身带给曹操的并不是只有好处。
  因为他们曹氏并非士族,甚至还是令人鄙夷的宦阉之后,所以曹操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看好。
  在人们的想象中,天下如果真的乱了,能够匡扶大统的是四世三公的袁氏,若真的要代汉自立,威望最高的还是袁氏。
  门阀士族隐田、隐户都已经变成本能了,怎么可能愿意把得到的再吐出来?
  所以不管是社会地位、名望,还是门阀世家为了自家的利益,都要选择同一个阶级的领头羊——汝南袁氏。
  曹操很刚,不被接受之后,他主抓兵权,还开展了屯田。
  因为不被士族看成是自己人,所以破坏士族的利益,以壮大官方的力量,他做起来一点都不亏心。
  曹军兵强马壮的同时,内部的世家力量也在蠢蠢欲动。
  为什么曹操在赤壁兵败之后,立马回转了北方?
  还不是因为刘备他姓刘,要是趁着赤壁之战的东风,联系北地的某些心向汉家天子的势力,呵呵,那就完蛋了。
  在这个世界呢,情况还要更加严重一点。
  历史向的世界,世家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来源于几代人之间的联姻,以及世家与受提携之人之间的举主和门生故吏之间的关系。
  举个例子吧,后世最为人熟悉的科举制,考生和录取他们的主考官之间,有座师和门生的关系,门生若是举报座师,是相当大逆不道的。
  你座师相当于你爸爸,录取你,对你有再造之恩,你就这么回报你爸爸?
  所以明代寥寥的几次门生举报、攻讦座师、房师等,都会引得士林哗然。
  在察举制的时代,举孝廉、举秀才,自然也是需要举主的。
  而这些人之间,自然也形成了类似的关系网。
  四世三公的袁氏,就是不知道多少人的举主。
  为什么袁绍和曹操开官渡之战的时候,曹军阵营里还有不少人发信通袁?不好意思,一来以少对多,人家不看好曹操;二来这从道义上来说,袁绍继承了袁氏的政治资本,曹军阵营里的不少人,就是袁氏的门生故吏。
  历史向的世界,背弃这种举主关系,是被人唾弃、排挤,而这个世界,是真实的高武世界,越是世家大族,隐藏的力量就越深、越多。
  是,人间界修为最强的,明面上就只是武帝,而且在大汉皇廷的压制下,那些世家是否真的有武帝甚至高于武帝的力量隐藏还不好说。
  但是武帝没有,武皇总有吧?
  真要逼急了,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间接被刺客弄死的孙策就是前车之鉴。
  只不过孙策当年虽然是为袁术所用,但是江东四大姓顾陆朱张四家里的陆家,男丁死伤过半,后续为了收服当地的士族力量,态度又过分强硬,早早招致杀身之祸,被许贡门客刺杀,几乎是必然的。
  实在是太跳了,不和世家合作,态度也要和缓一些啊!
  曹老板虽然不想让世家大族薅他的羊毛,但是他也没有完全将世家大族弃之不用,提拔寒门出身之人的同时,士族之人他还是照用的。
  兼之曹操雄踞北地,已有问鼎之气势,如今气运正浓,也没哪个世家大族想不开,这个时候给曹操找不痛快。
  汉廷已崩,就算有刘备天授赤霄剑,从法统的角度来看,大汉已经亡了,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若是曹操建立了新朝,这荣华富贵如何,还用想吗?
  唐无易同学,为了让曹老板在天降天界皇廷后台的情况下,重演历史记载的赤壁之战的景象,接下了地狱级的挑战任务,难度值真的比历史上孙刘联盟绝地翻盘还要高。
  北地的世家,能被他说动,最容易的是曹操败了之后,但是,那样说动了有什么用?他还需要去说动他们吗?
  现在,是考验唐无易口才和行动能力的时候了。
  论口才呢,虽然假身份是谋士贾奕,但是唐无易对纵横之术与自己的游说技能能否奏效持保留态度。
  论行动力,呵,不是他说谁,而是在座的各位,在他面前,都是个弟弟。
  答应他还能留下一线生机,不答应他,那个家族估计就要没了。
  唐无易要先选个可能性高一点的来试试水。


第一百四十三章 非战
  唐无易选中的对象是弘农杨氏。
  这个家族在汉末三国时代, 最出名的人物叫杨修,参与到曹丕与曹植的夺嫡,在夺嫡结果出来后因为多方面原因被曹操弄死的那位。
  嗯,曹老板虽然小心眼, 爱子曹冲死后马上弄死了曹冲的好朋友神童周不疑——因为他怀疑除了曹冲之外的傻儿子不能驾驭这样的聪明人物——但是, 杨修最开始入仕的时候, 他可是非常信任、看重人家的, 弄死杨修的原因,绝对不是所谓的杨修猜到了他的心思那么简单。
  汉末最出名的超一流家族,四世三公, 其中一个, 是汝南袁氏——就是袁绍、袁术引以自傲, 成天把“四世三公”挂嘴上的家族——还有一个, 就是弘农杨氏。
  从光武帝时的太尉杨震, 一直到杨修的父亲杨彪, 这个家族同样做到了四世三公。
  两汉的豪强世家, 来源比较复杂, 包括功臣世家、外戚世家、儒学世家、前朝贵族等。
  汝南袁氏就属于儒学世家,发家靠的是他们家传的《孟氏易》的治经权。
  弘农杨氏, 成分就比较复杂了。
  这个家族的发家史, 可以追溯到汉高帝刘邦时的赤泉侯杨喜。
  刘邦曾下令杀项羽者封万户侯, 结果项羽乌江自刎后, 有五个人争抢项羽尸体——于是项羽死后惨遭分&尸, 身体分成了五份——这五人分别封侯, 食邑差不多都近两千户。
  抢到项羽一条腿的杨喜被封为赤泉侯,自此,其后代开始显赫。
  赤泉侯国传了三世, 被废除得很早,杨喜本人的死因和另外几家因项羽封侯的颇类,世人都在传说是“项王复仇”,就算是历史上也颇有玄幻色彩。
  杨喜有个出名的曾孙叫杨敞,托霍光的提携步步高升,汉昭帝时官至丞相,废昌邑王刘贺帝位的奏疏就是他上的。
  除了有个出名的老上司,杨敞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岳父——太史公司马迁。
  司马迁有记载的只有一个女儿,受了宫刑之后,他就更没有拥有子嗣的可能了,于是乎,杨敞的次子杨恽就被司马迁当成了他的继承人,说起来,后世之人能看到《太史公书》,都是司马迁这个外孙的功劳。
  之后的《后汉书》记载,杨敞是东汉太尉杨震的高祖父,而至杨震开始,弘农杨氏作为经学世家——杨氏治的是今文尚书派系的《欧阳尚书》——开始发扬光大。
  汉末的两个四世三公的家族,画风不一样,袁氏属于东汉王朝的掘墓人,杨氏则属于东汉比较铁杆的支持者。
  当然,世家大族嘛,不管他们是亲朝廷还是挖朝廷墙角,都无法避免他们蓄养私兵、隐户、隐田的事实。
  作为经学世家的弘农杨氏,修的武道主要侧重于精神力方面,说得形象一点,就是他们家族走的是法师路线。
  法师路线优点在精神力强大,能料敌于先,缺点嘛,皮脆血薄啊!
  唐无易大多数时候是正面莽的,但也有很多时候,他继承了唐家堡的刺客精髓。
  只要达到最终的目的,该苟的时候,完全可以先苟一波啊!
  大汉皇廷崩塌之前,主支皇室一个个离奇暴亡,少帝刘辩、幼帝刘协接连早殇,全靠中央大臣理政,才没有造成天下大乱。
  事实上,灵帝掀起“党锢”,又大力扶持宦官、外戚,与朝廷中的士族关系早已恶化到了一定的地步。
  在灵帝本人在位时,除了黄巾之乱,还出现过地方士人大臣想要废帝的乱子。
  灵帝驾崩后,外戚势力也终于一蹶不振,宦官势力就不用说了,与其说天下是小皇帝们的天下,倒不如说是士族的天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