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两人便擦肩而过,一个回琴韵阁,一个走出了后院,谁也不曾回头。
临回府前,赫连端砚见了阁中在宫内安排的人。
面对赫连端砚的质问,她表现的有些惊讶还有些无辜,在那一刹那,赫连端砚便已明白事情的全部。
对于此次赐婚之事,不是没有消息传出,只是她不知道而已。
方才玉音的那句“对不起”怕也是因为此,只是她又有什么对不起她的呢。
赫连端砚心知,玉音这么做不过是欲为她解围。
正如母妃所言,纳侧妃一事势在必行,可她身份特殊,若是指了别人给她,便可能暴露了秘密。
但更重要的是,玉音心知她不会为了自己而再娶别的女子,因为她不愿再毁了别人一生的幸福,所以,玉音便牺牲了自己,保护了她,也成全了她自己。
玉音说过,此一世都不会离开赫连端砚,那最好的办法便是能以这样的名义留在她身边。
可是玉音也心知,赫连端砚绝对不会同意。
上一回,赫连端砚提前得到皇上要赐婚的消息,后来这婚就没赐成,这一次,玉音隐瞒了下来,圣旨也得以颁了下来,一切皆已成定局。
玉音知道,赫连端砚定然已经知晓这一切,她虽心中无奈,却也不忍心责怪于她,但有些事她也始终办不到。
所以,方才赫连端砚的那句“对不起”恐也是为此,对她没能阻止这赐婚感到对不起,更为她不能给她想要的感情而心生内疚……
方走到湖边,就看见不远处正往这边走来的桑清漪。
今日晨起后,桑清漪便带着如雨回了趟丞相府,刚坐下没多久,便听闻了皇上今日赐婚之事。
“恭喜玉音”
桑清漪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王妃已经知道了”
玉音也不知为何会突然说了这么一句,明显多此一举的一句。
桑清漪与玉音并肩站在湖边,看着湖面被风吹起的涟漪。
“是父亲告诉清漪的”
玉音侧过头看着桑清漪的侧脸,“圣命难违,还望王妃不要怪爷”。
桑清漪笑着看着玉音,“玉音此话怎讲,多一个人来照顾王爷,应是值得高兴之事,更何况这个人是玉音”。
玉音原以为这只是礼貌之语,并非桑清漪的真心话,可从她的眼神里看到的却是真挚,但玉音还是看到了那真挚的眼神背后所深藏着的心伤与难过。
“于爷而言,王妃是最重要的人”
桑清漪转头看着一池湖水,“清漪已经不知道,王爷心中的那个她究竟是哪一个她”。
除夕之夜,诸皇子皆奉旨携夫人进宫与皇上皇后一起过年。
年夜宴设在了保和殿中,御座的左下方坐的依次是赫连端砚、赫连端乾、赫连端衍和九皇子赫连端瑞还有十五皇子赫连端礼。
而对面落座的依次是赫连端康、六皇子赫连端承、十皇子赫连端明、十三皇子赫连端裕还有赫连端成。
宣德帝看来心情不错,端着酒杯斜躺在御座上,正笑着欣赏殿中的歌舞。
众皇子也一边欣赏着歌舞一边饮酒,倒是赫连端砚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只顾低头饮酒。
“王爷还是少饮一些”,桑清漪伸手按住了赫连端砚欲拿酒盏的手。
赫连端砚看着两人交叠在一起的手,而后回头看着桑清漪,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见宣德帝的声音。
“砚儿的伤可有好全?现下能饮酒吗?”
赫连端砚站起身,“回父皇,已无大碍,谢父皇关心”。
赫连端砚落座之时,不经意的往对面扫了一眼,却发现六皇子赫连端承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她,身旁的桑清漪。
察觉到赫连端砚的目光,竟对着她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赫连端砚不欲搭理他,而是侧头看向了身旁之人,似乎是没注意到来自对面的不善眼光,桑清漪并无任何反应。
赫连端砚复又抬头看向了对面,却发现那个位置已经空空如也。
“十一弟”
赫连端砚回过神,就见赫连端乾正对着她举杯,随即也拿起了酒杯。
大殿之中,觥筹交错间,暗自试探交锋。
许是受不了了这殿中的气氛,清越和桑清漪都相继悄悄出了大殿,赫连端砚也未加以阻拦。
大概过了半盏茶的时间,清越便回来了,可却没看到桑清漪一起回来。
赫连端砚刚欲开口问清越,却在瞥见对面那个空位时倏地蹙紧了眉头……
“弟妹怎得一个人在此”
正站在廊下望着天上的明月顾自发呆的桑清漪,被身后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一跳,回过身,竟发现是六皇子赫连端承。
“见过六皇兄”
赫连端承往前走了几步,走到了光亮之处,让桑清漪更清楚的看到了他的脸。
脸型略呈方形,可以较明显的看出棱角,眼睛不大,看起来却很深沉,嘴角含着一抹莫名的笑意,让桑清漪看了很不舒服。
“弟妹当真犹如仙女下凡,若本王早知丞相大人有如此貌美倾城的女儿,那弟妹今日便不会是十一的王妃了”
桑清漪的眉头紧蹙,“请恕清漪先行告退”。
“等等”
赫连端承竟伸手欲去拉桑清漪的手,幸亏被她先一步躲了过去,强忍着心中怒意,冷道
“还请六皇兄有话直言”
“噢,抱歉”,赫连端承收回手,嘴上说着抱歉,可话里却丝毫听不出抱歉的意思,“只是方才在殿内见十一只顾自己喝酒,完全不理会弟妹,本王有些心疼,噢,不对,是有些替弟妹可惜,以弟妹之容貌应”
“王爷待清漪极好,就不劳六皇兄挂心了”
桑清漪抬脚便欲离开,赫连端承却突然闪身挡在了她的前面。
“弟妹何须如此着急,本王”
“六皇兄若是欲叙旧,直接找弟弟即可,又何故多此一举让清儿捎话呢”
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桑清漪蓦的抬头,就见从暗处走出来的赫连端砚。
从皇宫出来回王府的路上,马车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赫连端砚闭着眼睛坐在那儿,脸上的怒气未消。
桑清漪侧身坐在赫连端砚的对面,看着前面的帘子,不知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桑清漪突然转过身面对着赫连端砚,看着赫连端砚紧皱的眉头,忆起方才在宫内发生的事情,也不知眼前这人是因为那赫连端承生气,还是因为……
突然,赫连端砚睁开了眼睛,蓦的对上一双幽深的黑眸,倒是把桑清漪给惊着了,连忙移开了眼。
赫连端砚直直地盯着眼前人,想到今夜之事,眉头皱得更紧了。
六皇子赫连端承,乃宣德帝曾经最宠爱的贞妃之子,十八年前贞妃意外被烧死于自己的寝殿之中,同年,年仅六岁的赫连端承便被宣德帝封了爵,并赐了最为荒芜的西北作为其封地,而后直接将其送到了封地,只每年过年之时方才获准回京。
传言称,是因为当时的赫连端承玩火不小心引发了那场大火,宣德帝知晓后甚为震怒,可又不忍杀了贞妃唯一的儿子,便下旨把他发配到了西北之地,让他自生自灭。
可赫连端砚深知,事情远不像别人想象中的这么简单。
尤其在与赫连端承的接触过程中,赫连端砚发现了很多让她震惊的事情……
如此危险之人,怎能与他接近!
赫连端砚越想便越生气,“本王都不知,王妃竟如此招人!”。
闻言,桑清漪倏地蹙起眉,转头直盯着赫连端砚的黑眸。
“王爷此话何意!”
明明是他人的错,明明是她受了委屈,为何在眼前人眼里反倒成了她的错!
“难道本王说错了吗?!”
二人目光相对,互不相让,看似平静的眼神下,却是各自内心汹涌。
突然,桑清漪微微变了一下眼神,淡淡开口
“王爷何故如此愤怒”
“你乃本王的王妃,如何能不怒”,赫连端砚几乎是脱口而出这些话。
眼波流转间,桑清漪不动声色地继续道
“王爷这是要告诉清漪,惹王爷吃醋,后果很严重吗?”
“王妃知道就”
话刚出口,赫连端砚便意识到不对劲之处,猛地抬头看着桑清漪
“莫名其妙”
说完,赫连端砚掀开马车帘子便出去了,紧接着就听到一声嘶鸣,马车随即停了下来。
“启禀王妃,已到王府”
桑清漪掀开帘子出来边看到立于马首的离肆,一转头,却发现赫连端砚正背对着她站在马车旁,这人居然没有走……
桑清漪抬脚便欲下去,却发现一只手突然递到了眼前,蓦的抬头,看到的却只是赫连端砚的侧脸。
双脚刚落地,手心的那抹温暖也突然被抽离,桑清漪看着那正走进府中的背影,心中竟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
“这人怎得跟个孩子一样……”
桑清漪加快脚步,在走到后院之时,才看见赫连端砚。
“男子汉大丈夫,吃醋便是吃醋,为何不敢承认”
桑清漪看着赫连端砚因这话停下脚步,而后慢慢转过身看着她。
天色略暗,桑清漪看不太清楚赫连端砚脸上的神情。
突然,赫连端砚开始向她靠近,桑清漪能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突然加快的心跳,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紧张,不过面上却仍旧不动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