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 (司晨客)



灰衣尼姑就盯着襁褓里的婴儿看,不晓得又在打什么主意,柳依依见她这副神情,连忙说道:“这孩子可是我爹娘的命根子,你若动了他,老柳家必然跟你拼命。你莫忘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家如今虽然败落了,可这孩子仍旧是国公柳家的宗孙,不是你轻易动得的。还有,我娘知道我来这园子里了。”

“你!”灰衣尼姑面带愠色,正欲发作时,柳依依又道:“你整日里说你武功高强,飞檐走壁易如反掌。如今我就跟你约定,今夜三更时分,我在我家后院墙根底下等你,如何?”

灰衣尼姑见她小小年纪,竟然如此伶俐,把事情安排得头头是道,心中不由得转怒为喜,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她弄到手不可,当下便道:“一言为定。”

这灰衣独臂尼姑果然有些本事,当天夜里就掳走了柳依依,连夜搬了下脚的地方走了。

柳家人犹自酣睡。次日清晨早饭时候柳依依未曾露面,全家人也不甚在意,反而暗喜省下一顿粮食。直至那日午后,柳胡氏犯困想睡午觉时候,欲柳依依哄一哄弟弟,才去她屋里寻她。只见屋门大开,床上空荡荡的,哪里还有柳依依的影子?

“死丫头又不知道野到哪里去了!待她回来,定叫她老子好好抽她!”柳胡氏还在心里盘算着,可是一直等到第二天,柳依依仍不见踪影。

阖家人这才慌张起来,往各处寻找,连宝钗经营的绸缎庄和刘姥姥她们的知味斋都找遍,哪里有柳依依的影子?

又过了几日,方听见街坊邻居说常见一个灰衣尼姑跟柳依依说话,向她说:“你爹娘既然不要你,不如跟我走吧。”柳家人这才猜测着兴许是被灰衣尼姑拐走了。急急忙忙去报案,到了衙门里方知,这灰衣尼姑竟是个惯犯,这一两年里拐了好几个女娃子呢。

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柳胡氏逢人就哭得肝肠寸断:“这个狠心的小东西!冤孽啊!我哪里对不起她了?天底下女孩子不都是这样吗?”

直到旁人过意不去,劝她以身子为重,她才慢慢收住泪,抱着襁褓里的儿子说道:“我如今也只能撑着,安慰自己说儿子还在,若是儿子也丢了,我索性也就一头撞死了,好过整日里伤心!”这般哭了几天,也就不哭了,每日里抱着儿子说说笑笑,吃得饱,睡得香,一日日竟圆润了起来。

这件事情经柳家这么一闹,也难免传到姚先生和宝钗的耳朵里。

姚先生恨得直跺脚:“她那般伶俐的一个人竟会被拐子拐走。早知如此还不如想办法哄她留下来,让我们女儿谷多个人呢!”

宝钗却和莺儿、茜雪讨论了一番,觉得兴许柳依依会因祸得福。她这日正好在跟香菱说唐传奇,夜里就做了一个梦,梦到柳依依长大了,一下子变成像唐传奇中聂隐娘那样的侠女,英姿飒爽,行侠仗义。

第75章

姚静自参与知味斋经营以来,才知道知易行难的道理,每日里为了这些事殚精竭虑,日夜操劳,那些夸夸其谈、虽然好志向却并不切合实际的言论倒是少了许多。

她私下里也常跟孙穆抱怨道:“我从前看别人写的故事,动辄就是一顿饭钱几十两银子,再不然就是随便想个妙招,就有几千几万两银子入账,如今知味斋开张了这么些日子,生意何其红火,但仔细算来,一月净利却也微薄得很,除去咱们请伙计的工钱,再除去柴米油盐等物,每月里也就堪堪赚十几两银子。若这铺子不是香菱买的,再添上租金,就更少了!何况我在其中只分得三成,这好做什么用?”

孙穆微笑着说:“你何必如此气馁?每月里单凭分红便可得五两银子,这难道还少了?一两银子就是一千多文钱,一升米十文,一斤面二十文,一斤肉三十文,一尺上好的缎子也不过一百文,你每月分红这五两银子,够刘姥姥这种人家吃穿用好几个月了,你究竟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什么一顿饭钱几十两银子,难道吃的是紫禁城里万岁爷的御宴不成?还有什么随便想个妙招,就有几千几万两银子入账。长安城里这么多达官显贵,能随随便便拿出一万两银子的,又有几个?”

姚静不甘道:“可是香菱说薛宝钗单凭了那两个铺子就赚了几千两银子……”

孙穆一面摇头一面笑:“她家里世代皇商,她父亲当日在世时,又喜欢带她在身边说些生意经,她人又聪明,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本事不凡。更何况她那铺子,自有精明强干的心腹人帮衬着,货源销路也是样样相宜。=食肆向来利薄,怎好与他们家比?”

姚静道:“说到底,还是去年朝廷用兵,她恰逢其会,从中大大赚了一笔。我就不信她今年仍旧能赚这么多!”

宝钗却不知道姚静为赚钱的事情跟她暗暗较劲,她生活于富贵之家,虽然知道银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却因司空见惯,倒也不是很在意,连那两个铺子也只当做游戏而已。她见香菱这边诸事已安排妥当,一副蒸蒸日上之景,也就放下心来,每日里只管侍奉母亲,准备工选课业,日里闲暇时,便去寻姐妹们玩耍。

三春姐妹们虽然都长了些年纪,但性情还和旧时一样。迎春依旧每日里木头人一般诸事不闻不问,与世无争,只有下棋的时候才能提起几分精神;探春依旧喜欢博览众书高谈阔论,时而满腔豪情,时而却叹息着自己不是男孩子,不能走出去干一番事业;自智能儿逃离水月庵之后,惜春也曾叹息了一回,但到底是深信佛法的冷清人,不过几日光景就置之脑后,因水月庵的尼姑净虚又收了个小尼姑唤作智空的当徒弟,惜春便待她十分和气,整日里一道讨论佛法,其实不过小孩子家胡乱说说罢了。

林黛玉处却比从前安静许多。一则是黛玉经父丧之痛,比过去成熟了许多,二来宝玉日夜为秦钟之事思慕伤感,整日里没精打采的,也不像从前那样,时时刻刻总是痴缠着她了。

因了这些缘故,宝钗顺理成章和黛玉来往多了些。这日到她屋里,见她桌上放了一个做了一半的香囊,针法颇为细密,禁不住拿起来感叹道:“好俊的活计!竟费了这么大功夫。”话音未落,已然醒悟,这贾府里,又有谁有资格劳烦林黛玉做这些针线活,定然是贾宝玉无疑了。

她一时间心中就有些感慨,也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她的二姨母王夫人和母亲薛姨妈总是絮絮叨叨让她多多亲近贾宝玉,她因打心里看不上这位只知道躺在祖宗的余荫里享受荣华富贵、却不肯积极进取留意经济仕途的宝贝凤凰蛋,一直阳奉阴违,只把他当兄弟一般看待,图个面上过得去而已。纵使如此,阖府里金玉之说还传得满天飞呢,让她心中好不自在。只是,这样的人,她都看不上,为何黛玉竟然愿意和他交好?黛玉因有弱症,一向喜静不喜动,任谁都不敢太劳累了她,可偏偏宝玉就能烦她做针线活!难道,府中一直传言老太太想把贾宝玉和黛玉凑做对子的事情,黛玉自己也愿意不成?不知道黛玉是否会介意贾宝玉和秦钟之间的那些龌鹾事呢?她刚知道的时候可是倒足了胃口。

此事原本和宝钗没什么干系,若依了她平日里的性子,本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可是此时她却起了一点异样的心思,故意笑着问道:“宝兄弟呢?莫非又躲在角落里思慕什么人?”

黛玉微笑道:“谁知道他呢!我倒盼着他不在我眼前晃,倒落得耳根清净。”

宝钗无奈,只得进一步挑明,其实连她自己都隐隐觉得只怕是枉做小人,但这般世外仙姝异样的姑娘,值得男子全心全意的对待,而不是像贾宝玉这样的,外面和许多男子不清不楚,家中也是姹紫嫣红,莺莺燕燕,小小年纪身边就有未过明路的屋里人。

“那你可否知道,宝兄弟他——”宝钗见左右无人,微微压低了声音,正在斟酌着如何委婉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口,突然听见帘子声响,回头看时,却是紫鹃笑吟吟的进来了。

“方才出去,正巧碰上了袭人。”紫鹃就是原先贾母身边唤作鹦哥儿的丫头,颇为伶俐,一双眼睛尤其灵慧,如今她就用这双灵慧的眼睛若有若无的朝宝钗这边看了一眼,“姑娘莫要担心。这日因秦相公年纪轻轻就夭折了,宝二爷和他朋友情深,难免伤感,故一直身上不大好,恰巧那园子即将竣工,老太太便命人带宝二爷进园子里玩耍。谁料想好巧不巧,竟然遇到了二老爷。姑娘猜猜看,后来怎么样了?”

紫鹃口中的园子,就是为元春娘娘省亲修建的省亲别院。贾母这些天因贾宝玉一直闷闷不乐,常命人带了宝玉去园中疏散的事情,宝钗也是知道的。只是不承望遇上了他老子贾政,想来是凶多吉少了。

宝钗想到此处,就留意看黛玉脸色。但见黛玉听至此处,禁不住摇头叹息道:“你又何苦在这个时候卖关子。舅舅的脾气我是知道的,宝玉在他面前焉能讨得了好去?”却似乎十分忧心。

紫鹃这才笑着回道:“姑娘这次可是猜错了。二老爷叫宝二爷对对子,专门试宝二爷的才情呢。听说是将那园子的各处景致都要拟些匾额对联,或两字,三字、四字。听说众人公认宝二爷所拟最佳,只怕此事之后,二老爷要好好赏赐宝二爷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