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 (司晨客)



北静王妃向来治家甚言,凡事讲究规矩。故而她手下的人也极是谨言慎行。若非北静王妃实在看不起贾宝玉,一时触动心事,断然不至于如此抱怨。只是这等内帷之事,涉及北静王爷辛密,北静王妃抱怨得,底下的人却不好轻易附和,免得被王妃一时翻脸说没有规矩。故而那心腹大婢女只是眼中带笑恭维道:“这天底下的女子,妻妾不和的多,又有谁能像娘娘这般贤良淑德呢。”

北静王妃被她一顿不痛不痒的恭维,说得火气全没了,打听得北静王那边玩乐之事暂时告一段落,外面请的戏子们都已经退去了,正好是个时机,就带着人浩浩荡荡赶过去请安,却见北静王在他小书房的一张榻上歪着,仿佛是在轻声读一幅扇面上头的字,在旁伺候的人好巧不巧正是贾宝玉,正拿了个美人锤替北静王捶腿。

北静王妃定睛看时,见北静王微微眯着眼睛,神态慵懒,斜倚于榻前,颇有几分浊世佳公子的形容,心中不由得便是一动,情愫暗生。却听北静王双唇轻吐,似在念一首诗:“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好诗!好诗!”一抬眼看见北静王妃扶着个贴身丫鬟进来了,忙向她招手道:“你也过来瞧瞧这扇子上头的诗!”同宝玉使了个眼色。

宝玉见状,慌忙把手中的美人锤放在一边,见北静王手中拿着那把扇子不肯撤手,立即会意,转手从桌上取了另一把扇子,恭恭敬敬递给北静王妃,说话的时候却头也不敢抬,只敢用眼睛看底下,唯恐人说对北静王妃不敬,被揪住把柄:“都是舍妹闺阁之中的信笔之作,倒让娘娘见笑了。”

北静王妃面上含笑,心中却颇为不屑。

但凡讲究一点的人家,闺中女儿也有擅长舞文弄墨的,偶有佳句,也不过是于亲友女眷之间互相品评一番了,便如她一向以才名称道,但除了几首诗入了宫里圣人的眼,因而四处流传外,其余的笔墨皆好好收着。似傅秋香那样写了几首诗词就忙不迭传给不相干的人看的,任什么人都晓得她是想谋些才名,好嫁一个顺心如意的贵婿了,有些身份的女儿家,又有谁肯真正看上她的?

如今贾宝玉也如同当年傅秋香的哥哥傅试一般,忙不迭拿了自家妹子的墨宝给陌生男子看,这里头的用意再明白不过了,北静王妃最看不惯这般赶着巴结的。故而连带着对贾宝玉口中的“舍妹”也没什么好印象。

不过北静王妃刚刚接过那扇子,就被上头的墨迹看得一愣。见一把素白折扇上头,龙飞凤舞写着一首诗词,北静王妃尚未读那诗句,先觉得笔意风流,秀美之中不失爽朗豁达,令人隐隐心折,不由得赞了一声:“好字!”

北静王见自家王妃这一副模样,先笑了起来:“我方才也是这般说的。宝玉说正是他家妹子的墨宝。”

宝玉听北静王这般说,当着北静王妃的面,越发诚惶诚恐,小心翼翼道:“当年家中老人教养姐妹们甚严,觉得虽说女孩家以贞静贤良淑德为上,但到底也有略通些才艺,方见意趣。这个妹妹行三,琴棋书画这般排下去,合该学书,久而久之,就有一手好字。”

北静王妃听了感叹道:“怪不得宫中传闻说贾贵妃是最善琴的,原来竟从这里头来。”

北静王却只管含笑催促北静王妃:“你且莫要说别的。先看看这诗究竟如何?”

北静王妃因扇面上的一手好字,失了轻视之心,此时听北静王催促,把目光朝那扇面仔细看去,不觉念道:“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果真有几分意思。”

北静王大笑道:“非但只是有几分意思。宝玉,依我看,令妹单凭诗文而论,已是超过你这个做兄长的多了。你要好好努力,莫要给本王丢人才好。”

原来自探春发觉婚事艰难之后,就动了自救的心思。虽说按女德的说法,女孩家以贞静为上,断然不好整日里想着嫁个如意郎君的,但探春是个聪明人,自然晓得这里头的利害关系。因知道宝玉同北静王爷有些关系,时常走动,少不得在宝玉面前好话说尽,死磨硬泡,宝玉实在推辞不过,方勉强答应带了几把扇子请北静王爷赏玩品评一番,心中已是将探春埋怨了好几回,觉得她贪慕富贵,有损贾家女孩的名声,却全然不想自己其实一直在做同探春类似的事情。

这时宝玉见北静王称赞探春,又说自己不如她,口上称是,心中却老大不以为然,若论大观园中女儿家的才学,他最服的就是林黛玉,便是宝钗,虽然也是有才之人,奈何两人志向相差太多,彼此颇看不惯,便也不觉得宝钗有多好。宝玉心中想起林黛玉,不觉信口答道:“王爷说的极是。我家中几个姐妹,确实长于诗文,若要认真说起来,舍妹还不算其中最出挑的呢。”

北静王闻言,不免来了兴趣,追问道:“既如此说,难道你还见过更出挑的女子?”

宝玉脸上忍不住带出笑意:“不瞒王爷说,我有一个表妹,姓林,父亲是从科举出身,当年考中探花的,家学渊源之下,极有学问。”他原本还想炫耀说他同这个表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即将成为夫妻,只是虽然知道不日即将颁下指婚的圣旨,到底涉及儿女私情,不好在此时公然吐露的,因此把后面半句话咽回去不提。

因北静王妃猝不及防赶来,宝玉自然不好久留,又说了几句话,全了礼数,就匆匆告辞离开了。宝玉走后,北静王妃见北静王用手轻抚着那把折扇若有所思,不免生出几丝醋意,嗔道:“到底是贾家的姑娘,未出阁的小姐,她在闺阁里的文字,这般轻易被王爷赏玩,难道就不嫌唐突?”

北静王唇角带笑,起身携了北静王妃的手,拉她在自己身边坐好,温言道:“莫非你醋了不成?既是醋了,日后就莫要每每张罗着替小王纳什么姬妾,日夜谋划操劳,反而累坏了自己身子。”

北静王天生好相貌,风流倜傥,这般柔声说来,当真是令人心动神摇,北静王妃虽知他的话没一句坐实的,却也忍不住芳心可可。夫妻两个温存少许,北静王妃才想起来意,道:“常言道,一样米水养百样人,古人诚不欺我。说起这贾家的公子来,我还要向王爷禀告一件事。”遂将原先贾家的亲戚薛宝钗诚意邀请北静王府入局的事情简明扼要说了,末了道:“我见那薛大姑娘,确乎是明事理、知进退的好姑娘,可惜只是女儿之身,在外头抛头露面的,自家亲娘又那般心狠,致使名声不大好听。她如今没了身份,在外头做事,必是艰难的。既是听说了王爷礼贤下士、乐善好施的名声,诚意求上门来,所求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倒不如王爷就允了?”

北静王妃这话也说得巧妙。明明是北静王府开销极大,入不敷出,正愁着无处生息,偏生宝钗要仰仗王府的名头,原本是两全其美,珠联璧合的美事,说在北静王妃口中,却成了北静王乐善好施的慈悲之举了。北静王先前带了宝玉去参加长公主的宴会,原本就是因府上开销大,想谋些钱财之意,后来因海运上头出了一回杀人越货的海盗,那吴贵妃吴家遭了大难,吓得长公主立即怂了,缩了回去。北静王正在腹诽着长公主一介无知女流,果然难成大事,懊恼着要如何才能弥补府里用度上头的亏空,不意宝钗竟在此时送上门来。更何况北静王妃会说话,北静王听了不觉心中大悦,眉目含笑替北静王妃理了理额前的一缕乱发,轻声道:“既是爱妃看重她,与她说项,小王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都依爱妃了。”

原本就是双方一拍即合之时,办起来自是雷厉风行。不过数日之后,北静王府的管事就唤了宝钗过去,转述北静王的意思,敲定细节。北静王是个好面子的人,虽然极力想弥补王府的亏空,却不愿被别人说占了宝钗这个女流之辈的便宜,故而好说歹说,拿了二百两银子出来,算作占了一成的本钱。又有韩奇等人闻风而动,重新赶着来凑份子,也凑了一两千银子出来,算作两成。宝钗等人虽然足足拿出来六七千两银子,却因自身没有门路,又是女流之辈,一介平民,少不得要在这上头吃些亏。不过背地无人之时,孙穆等人和宝钗团团围坐一堂算账,却都欣慰不已,言说这般一闹,虽有长公主殿下在要紧关头退缩,但却引了北静王入局,更为稳妥,几相算计下来,反而比先前更好了,一个个喜之不尽。

宝钗自哥哥薛蟠将绸缎庄等铺子盘出去以后,就有一大票原先的部属赶来投奔,一个两个历练多年,自是精明强干,只恨场子太小,施展不开能耐。如今长公主退出之后,失了桑落等天理教一干部众从旁襄助,浑水摸鱼,北静王和韩奇等人又都乐得甩手掌柜,故而这海运之事,正是宝钗一手料理,这些旧时部属正愁着手头没事干,见状精神抖擞,不过数日工夫,就装束妥当,一众人押送着船队顺运河而下,打算从南方口岸出海,一路下南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