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 (司晨客)



“不如就叫《对菊》吧。”宝钗的声音从远及近传来。众人默不作声传阅史湘云的这一诗作的时候,宝钗刚好和探春一起赶来。她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大为吃惊,甚至感受到了某些命运的不可抗拒。一时之间,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令她忍不住敬畏和恐惧,却又下意识地想努力着抵御抗拒。

“《对菊》!对的,《对菊》!”史湘云不负“诗疯子”的名号,一脸兴奋地说道,“宝姐姐你果然是我的知音啊!妙啊!妙啊!”

宝钗不动声色,刚刚从湘云手中抽出袖子来,就见黛玉突然笑着说道:“我也勉强写了一首,却不知道能不能入方家法眼。且写了来大家取笑罢了。”笑着说话间,笔走龙蛇,一挥而就。

湘云一脸兴奋,忙抢过那诗,朗声念道:“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这首诗名曰《问菊》,昔年菊花社公议之时,这首诗的排名尚在《对菊》之上。八句诗出,一时之间,所有人都静默了。侯小姐面色铁青,心中懊恼不已,她兴师动众,苦心孤诣想好的出风头的场合,她下帖子,她摆酒,她邀请所有人来赏菊花,她庆幸有人识趣识大体,先于她说出赏花不可无诗的话,但是最后出风头的人,却是这些看起来对赛诗不屑一顾、因为言语相激、以极快的速度写了一首、轻松交卷的人。

“宝姐姐给诗取名,却是颇见功力。怨不得云妹妹夸你。却不知道我这诗,宝姐姐有没有诗名相送?”黛玉拿眼睛静静看着宝钗,似笑非笑,似嗔似喜。

宝钗没有犹豫。“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这四句诗,却似在她耳边响起了炸雷一般。倒像不是问的菊花,倒是在问她了。然而她能回答什么呢?

“这首诗,名为《问菊》。”宝钗说道。

黛玉不由分说,就在那八句诗的上头赘了《问菊》的诗名,然后直接将手中的笔塞给宝钗。

“我和云妹妹都作诗了,宝姐姐若是不作诗,岂不是辜负了我们的一片情意?”黛玉直接说道。

宝钗实在是提不起作诗的兴致。这辈子她被能够预知到的未来的悲惨遭遇压迫得不堪重负,诗兴全无。她觉得她自己是一个务实而市侩的商人,失去了全部灵气,心怀希冀而每每被现实折磨得疲惫不堪。她甚至无人倾诉。有的时候,她觉得黛玉是她唯一的知己,她只要静静看着黛玉的眼睛,一句话也不说,心中就会莫名地安静许多;但是有的时候,她又觉得黛玉简直是她命中的魔星,黛玉清澈的眼睛如同一面镜子,照见她的狼狈,照见她的惆怅,照见她的无能为力。

宝钗觉得自己这辈子的诗才是被现实消磨尽了。幸得上辈子她也曾经天真过,曾经有过许多美好的幻想。所以每逢要硬着头皮凑诗作的时候,她尚可以拿上辈子的东西凑数。

宝钗接过黛玉手中的笔,直接写下标题:

“《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前世里菊花社中,《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这三首诗都是黛玉所作,所以黛玉是菊花社当之无愧的魁首。紧接在这三首诗后面的是探春的诗和湘云的《对菊》,宝钗的《忆菊》排名不能算好,排在第八,总体排名只是高于贾宝玉而已。不过她那时没打算在诗文方面特意显出才华来,令林黛玉刮目相看,也没有认真用心去做,否则的话,菊花社的菊花诗题目都是她头天夜里出的,若有意夺魁,连夜推敲一番,多出几句警句,也不至于十二首菊花诗只做了两首,是菊花社作诗众人中数量最少的。

宝钗选择这首诗充数,原本也没想着要标新立异,靠诗文艳压群芳,只不过是为了应对黛玉的要求罢了。之所以选择菊花社里排名第八的《忆菊》,而非选择同样是宝钗所作、排名第七的《画菊》,是因为《忆菊》隐隐有应答《问菊》之意。问而不答,直至此情可达成追忆,宝钗其实已经委婉表达了自己的不舍和无可奈何。

然而黛玉看到这诗的反应之大,仍然是宝钗始料未及的。黛玉看着那诗,像见鬼了似的,立即变了颜色,踉踉跄跄几步,口中喃喃道:“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好一个慰语重阳会有期!”几句话言罢,双目紧闭,仰面就向后倒去。

宝钗赶紧去扶她,用力拉扯了她一把,这才没有摔实了,然而宴席之上,已经是一片大乱了。

孙穆盯着宝钗写的那首诗,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半晌方压低声音问宝钗道:“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宝钗,你怎会想起写这两句?我知道你心里苦,但她心里又何尝不苦?先前宫里传出来的消息说,赐婚的日子就是重阳那日。你这般说,究竟是什么意思?”

宝钗被孙穆提醒,一下子变了脸色:“我……我实是忘记这回事了。”她眼睛里俱是苦涩。

第166章

有的时候,选择遗忘,只不过因为不愿意想起而已。

然而那一时间,所有人都已经慌乱成一团。

无论是身为东道主的侯家夫人小姐,还是前来赏花的各家贵女,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特别是她们听说林黛玉体弱多病以后,心中越发担忧。时下无论做什么事,都讲究一个好意头。若是林黛玉果真在宴席上出什么事情,她们也会觉得整个人蒙上了一层阴影。

“她是急怒攻心,一下子气晕过去了。”宴席之上,炙手可热的御前红人姚静自然而然地成为黛玉的主治医师。

众人七手八脚,将黛玉抬进花园一旁的小阁楼。姚静凝神静气,闭着眼睛开始为黛玉诊脉。她起初是颇为慌乱,对宝钗颇为气愤的,然而,她为黛玉诊脉之后,心中却开始有些异样的感觉。她觉得怪异无比,神色古怪地向着宝钗看了一眼。

“你真是厉害,我只听说过有人能将林妹妹气哭,把她直接气晕过去的,你是第一个。”姚静啧啧说道。不知道为什么,她从前那么疼爱怜惜黛玉,如今却对黛玉是否能安然醒来漠不关心。

但是这也是宝钗的幸运。以从前姚静对宝钗的观感以及对黛玉的怜惜,出了这种事情,宝钗毫无疑问会被黑到死。哪怕她想为黛玉做什么,或者想安安静静守在黛玉身边等她醒来,只怕都会被打上不怀好意、伺机谋财害命的嫌疑烙印,被姚静赶得要多远有多远吧。

“病人需要静养。”姚静大声宣布道,将所有人赶出阁楼,却把宝钗留在了那里。

“你就待在这里,好生照顾她,将功赎罪吧。”姚静半是怜悯半是幸灾乐祸地说道,“明知道她会在重阳被赐婚,你还在诗里盼望重阳节。你是有多怕她赖上你,不肯嫁人?别说是林妹妹那样的水晶人,便是我,恐怕也要被你气得七窍生烟了。”

宝钗是真的没想到这一层。那是她上辈子写就的菊花诗,胡乱拿来凑数而已,谁料到会偏偏同黛玉被赐婚之事暗合?但是她对姚静没有解释一句话,她根本没心情解释。她的心里充满了自责。

孙穆轻轻拉了姚静一下,两人一起出去了。房间里寂静一片,宝钗守在床前,望着黛玉的模样。黛玉双目紧闭,鼻息平缓,眉头之间却轻轻蹙着,仿佛有什么愁绪化解不开的时候。

宝钗突然间就想起了前世里第一次见到黛玉。事先王夫人就同薛姨妈微微透过意思,说贾府里住着宝玉姑母家的女儿,整个人纤弱又娇气,说不得碰不得,让人看了就烦躁。王夫人又说极喜欢宝钗这样的孩子,看着稳重,让人放心。

然后宝钗就见到了黛玉。不过初冬的天气,宝钗只穿着夹袄,黛玉却已经将自己整个裹在了鹤氅里,手里还捧着手炉。

仙鹤给人的形象是清冷孤高的,黛玉也是如此,静静地转头过来看宝钗,目光冰冷地一瞥,疲倦中带着防备,疏离中又带着探究。

然而宝钗注意到,黛玉小小年纪,眉头却是微微蹙起的,让人不禁怜惜,想替她把眉头抚平,又忍不住想知道,她究竟有什么烦心的事情,竟然会如此忧郁。

后来宝钗渐渐知道了黛玉忧郁的原因。因为宝玉和黛玉吵架时候,总威胁说要摔了那块玉;因为花儿谢了鸟儿飞走了;因为贾府里的奴仆私下里说了什么不那么尊重她的话了;因为贾母在她面前夸奖别人了……

然而黛玉却又是活泼的。她会在王夫人筹谋金玉良缘的时候,恰到好处地用言语回击;她会跟小丫头们开无伤大雅的俏皮玩笑;她会对一切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拥有探究的欲.望……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宝钗明明知道,王夫人和自家母亲薛姨妈正在筹谋金玉良缘,甚至她自己也不是那么排斥嫁给宝玉。这样的话,宝钗和黛玉是毫无疑问的情敌。然而她总是情不自禁地留意和关注黛玉,她想知道黛玉在忙些什么,想些什么,她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例如说,对才华和诗文的看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