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给娱乐圈一点万人迷震撼!(须补)


舒明,愿你接下来的每一年都快乐。
-----------------------
作者有话说:这就是为什么让他现在才上春晚
因为想让孩子独唱
是的,我就是这么一个偏心到姥姥家的亲妈啦

“惊喜”总是接踵而来。
前一天晚上,舒明还站在央视的舞台上唱歌,从容自信的模样火速刷屏了各大社交媒体。
舒粉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边抹了抹自己脸上“不存在的”的泪水,那叫一个与有荣焉、热泪盈眶哦!
第二天,舒明出演的电影第一次在国内上映。
大家那叫一个欢天喜地,呼朋唤友地冲进了《长安烬》的放映厅。
这帮人不知道的是,待到走出电影院,昨天晚上没来得及酝酿出来的眼泪,可就要真真正正、彻彻底底地掉下来咯!
《长安烬》的某位年长配角,此刻也在佯装亲昵地一巴掌拍在舒明肩膀上,又感慨又怪里怪气地长叹一声:
“停停停,你可快别笑了。现在把这帮小姑娘们逗得心花怒放,一会儿统统都该为你掉眼泪了!你啊……”
今天是《长安烬》大年初一的首映礼,不得不说,舒明这小子穿的真是可招人了,几乎让全场都眼前一亮。
正值新春佳节,关献仪特意为他挑选了着装,于是舒明今日连毛衣都是红色的。
按理说,这样鲜艳的颜色很容易穿不大好,可舒明丝毫没被这样颜色盖过风头,反而被这颜色一衬托,更觉得他唇红齿白、气血充盈。
场下众人目光都直了,眼里一下便只能看得见他一人,再容不下其余歪瓜裂枣了!
但舒明属实是习惯了。
他已不是当初那个强自镇定站上舞台的模样,红气养人从来不是说说而已,被诸位人士这样目光灼灼地盯着,这小子也不觉得分毫的不自在,仿佛这些关注理所应当就是他该有的。
这种落落大方的不扭捏,落进他人眼里,便更显他清爽帅气,是旁人都比不上的别样气质——
整个场子为舒明一人的到来,愣是一下子就热络了起来。
是呵,《远渡》二轮三轮播的火热,长尾效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大街小巷上都能听见剧中的台词,各种名场面是狗都要停下来看一眼的程度。
听说前些日子又顺利地上了香港的宝石台,一举斩获年冠,给港娱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这股子热度同时反哺了内地,让舒明本人的咖位更上一层楼,自此在行业内彻彻底底站稳了脚跟。
可以说,哪怕舒明以后再也不拍戏了,一部《远渡》,就足够保他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了!
是格外令人骄傲的实绩傍身,才让舒明收获了如此之多的关注和艳羡。正所谓小红靠拼,大红靠命,这真是旁人想达到,也难以达到的效果!
于是其余人便酸水直冒。
可架不住人家不光光有了收视率的傲人佳绩,还眼光独到,拿命一赌翻身改换了阶层。
听说哦,人家最近还在接触电影投资呢,指不定自己的下一部片子就在人家手里捏着呢。
大家各有各的盘算:
更何况这小子入圈以来从无败绩,细细数来,真是一部拉胯的片子也没演过,说不定有什么特殊的眼光与技巧,亦或者人家就是命好,这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如果能早点知道舒明看中了哪部片子,或者能攀攀关系让人带带自己,就更好了……
于是一群人真是忙不迭地又要恭维,又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妒忌,这才造就了这一长串不伦不类又亲昵又泛酸的话语。
唉,只能说拜高踩低乃是人性常态。
这会儿还没到上台的正式时间,一圈子人围在一起,舒明不自觉便充当了短暂的交谈中心。
真是角色颠倒,当初需要绞尽脑汁看众人眼色的是他,而现下便是其余人来看他的面色了!
舒明只微微笑着,连眼神都不必给,这位年长配角马上就明白过来——刚刚一句话说的太端架子,且不合时宜。
他懊恼,但马上替自己找补:
这也不能怪他。
他混了太久,资历太老,早已忘记如何弯下身来为小辈儿搭台了!
可他更忘了,这个行业有的是愿意为钱权名利弯下身的人!
这年长配角还没来得及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则立即有人冲上来填补缝隙,笑眯眯地说了许多动听的话,硬是不着痕迹地把他挤出核心交际圈内。
完美诠释了“你不恭维,有的是人恭维”的道理!
可愣生生地挤进交际圈,才发现困难刚刚开始。
原因在于,舒明这人的心思,真是太难猜了!
面对不合适的话,舒明微笑,偶尔不偏不倚,仿若听不出弦外之音地接一点话。
面对热烈的马屁和追捧,舒明也不曾有半分动摇,分毫不改面上的颜色。
不是说这孩子才二十出头,正是好拿捏、好看透的年纪吗?
怎么这小子只旁观,不过多说话,更不给明确的喜好和态度呢?
这下轮到其他人心里打鼓了。
其实最怕这样的,况且舒明年纪是这样的小!
但说他冷漠吧,舒明也没什么傲气,还会出声替人解围,极体贴细心的模样。
换而言之。
想同舒明好好相处,那真是一件极容易的事情,但凡没有太多坏心,一准儿能得他的照拂。
可谁不是抱着目的来讨好的呢?
但揣摩来揣摩去,聊得口干舌燥,笑的面孔都僵硬了,偏偏就是看不出他的喜好!
真是好一副众生百态。
乔敏学站在不远处抱臂旁观,一语道破天机:“这小子哪里是会遮掩情绪,他分明是一个都不喜欢!”
所以笑的这么无所谓,这么无动于衷。
戎安康瞥他一眼,很有些不高兴:“你又知道了?”
跑到他面前装什么关系亲近?
“什么叫我又知道了?”
乔敏学不自觉又望向舒明两眼,眼见众星拱月——这孩子真出挑!他是越看越喜欢。
自己后继有人,还是春节这样的大好日子。
乔敏学心知戎安康就是嫉妒,他此刻高兴得很,便笑呵呵地故意炫耀:“我和小舒也是连着合作好几回了,这孩子剧里还要管我叫爸爸,我当然知道了!”
“这都是假的,你多少岁了,剧里的东西还当真?”
哈,他急了!
乔敏学胜券在握,不慌不忙地回怼:“假的也不要紧,这孩子真心把我当亲人看,不就是真的了吗?”
你……你……
戎安康嘴唇抽搐了两下,气的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哈哈,也能见到你戎大导演的今日!
乔敏学得意到差些就要笑出声来,但也见好就退,赶忙拍拍他的肩膀,好似一只斗胜了的大公鸡扬长而去——替自己亲爱的“小儿子”解围去了。
他自然看得出来,舒明是真不大喜欢这些蓄意的恭维。
乔敏学翩然而至,赶来要将人揽走。
其余人当然没有不放行的道理,于是舒明终于得以从人群中脱困。
边往外走,乔敏学边顺毛捋一捋舒明的背:“不高兴怎么不给我发信息……好了他们就这样,习惯就好了。”
舒明失笑,怎么跟哄孩子似的?
他认真思索两秒:“还好,很正常,我是不大喜欢,但也没有太排斥。”
他当年也是这样,用尽心思往上爬的。
总不能爬上来以后,就忘了自己来时的路吧?
这实际都不是大家的错,人人都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为自己家庭挣一口米面,难道是错吗?
舒明眼下只能庆幸,是命运给了他两分垂青,不然他也一定是这当中的一员!
除非心思太龌龊的,不然他都尽力照拂……乔敏学来的的确是时候,他几面都要顾及到,真是有些累了。
乔敏学倒很不高兴了:“你这孩子说什么呢?你才几岁,我都几岁了?看你,可不就是看小孩子么……”
唉哟,好偏的关注点喔!
见到真心爱护自己的人,舒明面上的表情一下变生动许多,这对“片场父子”即便站在了角落位置,也是帅的发光!
乔敏学跟他东拉西扯几句,倒是突然想起:“……对了,《长安烬》的成片,你看了么?”
舒明疑惑:“还没。”
“让你经纪人做好公关准备吧。”乔敏学笑的意味深长,说出了和其余人差不多的论断。
“这电影啊,估计又要赚一波观众的眼泪喽!”
事实是,一点都没超出大家预计。
首映礼到后期,就有观影群众在悄悄地抹眼泪了——
太好哭了!
一开始,是惊艳。
大荧幕是最考验一位演员骨相的。
皇帝秋日游猎,场面繁杂,人数众多。
其实戎安康眼光不错,挑的各位角色都很到位,年长的风度翩翩、儒雅帅气,年少的也清秀俊逸,养眼的很!
可是,当扎着长马尾的小将军祝真骑马飞驰登场的那一刻,观众眼里就再也看不见其他的人了。
惊艳亮相。
发丝扫过祝真的脸颊,他纵马疾驰,风托着他,让他快、更快——这小子声音透亮且兴奋:“爹,我打到了好多猎物!”
好得意,好耀眼,几乎比阳光更夺目。
可以这么说。
十九岁的舒明,无可匹敌。
绝佳的,完美的骨相,细腻的皮肉,英气的眉毛扫入鬓角,还有那双亮的惊人的双眼。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1】
刚一出场,连马蹄声都仿佛踩在心跳上——
好一位意气风发的小将军祝真!
仿佛从史书上原原本本地把人物搬了下来,几乎是一眼万年的程度。
镜头推进的那刻,把舒明优越的眉眼无限度地放大,便隐隐约约听到观众席里传来好几口倒吸凉气的声音。
窃窃私语一下就多起来了!
唯独知道后续剧情的人叹气。
唉,笑吧笑吧,现在为了“祝真”笑。
之后有你们哭的时候!
-----------------------
作者有话说:我还有一万二没写,我写写写写写!
【1】引用自诗句

戎安康很会讲故事,故事主线副线交错纠缠。
主线当中,主角齐弘被贬,暗线中的祝家却一路平步青云,真可谓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随后上演的,便是史书中都赫赫有名的“中石没簇”。
这小子众目睽睽之下也不紧张,一拉弓箭,柔韧的腰肢绷紧的像弯月——
箭羽还在石头上微微颤动。
少年将军一挑自己英气的眉毛,有着孩子般的天真和执着:“要什么三军将帅,我一人足矣!”
然后干脆利索地一撩衣摆,挺直脊背跪下接旨领命。
皇恩浩荡,皇帝的影子在高座上模模糊糊——命祝真即日带大军出征,守卫边疆。
民众送行,万人空巷。
这时祝真一生当中,最值得回味,也最风光的时刻。
演播厅里静静的。
大家静静看祝真赶赴战场,静静看他头一次带军打仗,就打出了一场极漂亮的胜仗!
太漂亮了!
打戏也漂亮,舒明使刀有一种老派武星的扎实感,绝不是花拳绣腿的纸糊架子,戎安康也很给面子,并未加一些花里胡哨的特效来拖垮后腿。
无特效,连威亚都没有。
真刀真枪所带来的帅气感,演员为此而练就的基本功,这些都是其余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仅有的几场打戏都拳拳到肉,刀刀致命——尤其被荧幕无限度放大后,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一亮又一亮!
许多人忍不住频频瞄向前排的某个身影。
只看见一个很认真观影的后脑勺。
真是好意外哦!
舒明,你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只可惜“世间好物不长久”。
齐弘被贬至尘埃里,皇帝为了一己私欲,把手伸进了兵部的袋子里,挪用了军费。
于是祝真便发现,仗越来越难打了。
他缺衣少食,他的兵吃不饱,他的战马跪死在战场上的时刻,眼睛还在望着家的方向。
祝真发现自己空有一身武力,却护不住任何人。
但他们还是赢了。
尽管他的亲卫死了,他的战马死了,他亲手带出的小兵……都死了。
但他们还是赢了。
祝真摇摇晃晃地、迷茫地站在沙场之上。
亲兵的血珠挂在他的脸庞上。
他一滴泪都没有流,一句话都没有说,这一滴血珠静静淌下,仿佛替他说出了许多未完的话。
小将军带了剩下的残部回了京,本以为可以受到万民敬仰,可以论功行赏,名留青史。
下一刻刚刚抵京,就要面对全家人锒铛入狱的惨状。
戎安康实在爱他!
电影前二十分钟的铺垫里,他属实没少给舒明镜头,且各个都是值得人无数次回味的经典镜头!
战场那一部分就有人心里酸酸地抹泪了,眼下祝真颓败地跪在皇座之下,所有人都替他揪住了心。
好在他没死,再登场时,是在故事正式开篇的那个早晨。
内阁会议刚刚结束,齐弘皱着眉头,低着头,一路沿着墙根儿便出来了。
今冬极冷,吐出的白气袅袅散开在空中。
齐弘还未理清思绪,便见到不远处来了人。
那是一个挺拔如松的身影。
冠乌纱描金曲脚帽,脚蹬红扇面黑下椿靴,朱红色的官服在他的步履之间翻飞。
还没看到脸,就已觉得是“翩翩公子、绝世无双”。
镜头从他的衣摆慢慢上推,露出一张白净无须、面若好女的贵公子面孔来。
他唇边噙着笑,可眼神却是不似常人一般的冷酷——
这不是入宫的祝真,还能是谁?
鸡皮疙瘩简直掉了一地!
演这个的时候,舒明十八岁?十九岁?
如此矛盾而截然相反的角色,已能被他饰演的自然而融洽。
当初那个“打马游街琼林宴”的少年,现竟如毒蛇一般阴冷冷,可并没有什么人觉得割裂。
也许是他精心雕琢过的步态——祝真并未真正同化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低贱奴仆,他在厂卫机构待得还不够久,他还会流露出过往的痕迹,走世家公子特有的四方步。
也许是他永远挺直的脊背——祝真好似永远不会弯腰一般,即便跪下去,还是像他15岁一般直挺挺的。
让人很自然地接受这个事实,接受祝真就是变成这样了,而不是割裂到真换了一个人。
这是极要求演员功底的!
舒明做到了。
有人看完后发了长文分析:
【即便四年之前,舒明的演技还能看得出有稚嫩的痕迹。如果非要仔细较真的话不可,的确也要承认,和现在日臻成熟的《远渡》比起来,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可舒明的情感足够投入,足够浓烈。
他演前期的祝真,是发自内心为这个角色感到骄傲。
他演后期的祝真,能体会角色的痛苦,能说服自己接受角色的逻辑,能为这个角色,绞尽脑汁地去设计不同的细节。
而不是带着鄙夷和不屑,去对待这个向来在史书上不那么光彩的名字。
这是许多演员的通病,演一个反派,比观众先一步讨厌角色,这怎么能做到融入角色呢?
因此,我们们常常会认为演员的信念感非常重要。这种对角色的认同,真真正正地撑起了角色的骨架。
祝真换了官服出场后的那一刻,我就跟身边人讲,这个角色活了——在电影开始前,我们都猜测,舒明会套一个业内常规的壳子,用最常规的方法来处理一个太监的形象:尖细着嗓子,弯腰佝偻,阿谀奉承……这是最简单,最不容易出错的,不是么?
可他没有。
舒明一贯是个动脑子的演员,他理解祝真,明白祝真残存的傲骨,明白他的一切过去,花了极大的心血去设计了这个形象。
因他的用心用情,祝真,便得以在荧幕上短暂而永恒地活过来了。
其余的小瑕疵,不过是细枝末节,是不必过多追究的。我们是如此心甘情愿地包容他,欣赏他,期待他之后带来更佳的荧幕形象。
所以舒明即便稚嫩也显得自然,不足也显得可爱。
在首映礼之上,据同剧组演员所说,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舒明都没有办法从角色当中走出来。
我想,他一定把自己最真挚的情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角色,才造就了我们面前这么活灵活现的祝真。】
正如影评所说,舒明把祝真演活了。
不仅仅是演活了,而是演的太真、太活了——
所以你不得不既恨他,也爱他。
喜怒哀乐,几乎被他牵着鼻子走了!
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感情。
有时真恨他恨得牙痒痒,恨不能这人下一秒就能曝光所做的一切坏事,被正义的主角团送进监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