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的人过来,主要也是想把事情压下去,结果没压下去不说,还被工部的人捅到了圣上跟前。
他们多少也要受点责罚了。
思及此,刑部那两人不由瞪了工部的人一眼,最后也只能安慰自己,他们不是主事人,就算有责罚也不会太重。
至于会不会有人因此而丢官帽,已经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了。
听到秋水县之事已经上达天听,梁尚书也没了施压的心思,在圣上面前及时补救才是正经的。
没了梁尚书的反对,刑部的人也不拖后腿,事情进展得很顺利,陆川把今天这一场探讨会的结果,写成奏折呈给圣上。
圣上同时看到工部和陆川的奏折,顿时勃然大怒,大安竟有如此蠢钝的官员!
不过现在更重要的不是追责,而是如何补救,圣上强压下怒火,召集工部和科研司的人进宫,共同探讨秋水县即将到来的雨季。
陆川把唐政送出吏部的大门,唐政全程没说几句话,仿佛有他没他都一样似的。
但唐政在其中的作用可不小。
陆川感激地看了唐政一眼,眼含笑意道:“谢了。”
唐政斜了他一眼:“小事儿,客气什么。”
对唐政来说,确实是小事儿,不过是向工部尚书递几句话而已,他之前在工部干活的时候,工部尚书对他还不错,不管是因为他父亲还是他因为他的才能。
唐政也想回报一二,毕竟按照陆川的说法,他是一定会把秋水县的事情闹大,到时候最先认错认罚的部门,才更容易得到圣上的原谅。
陆川挑眉:“行了,我也不多说什么,有空叫上苏幕和席东,大家一起喝酒!”
唐政点头:“好啊,正好趁着苏老二还在京中,等过些日子他带着学生去江南,想见也见不着了。”
陆川惊讶:“我记得他之前写信说,他去过江南了,怎么还去?”
唐政笑道:“他说想重游旧地,好几年没去过了。”
陆川想到他当初出京时坐船到江南,在船上晕了大半个月,就心有余悸。
他感叹道:“他还真能跑啊!”
两人又聊了几句,唐政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中午在里面,有个吏部的官员很殷勤,又是给我上茶又是扇扇子的,就是想要一台风扇,不知道现在还想不想要?”
陆川笑着摇头:“现在应该是没心思想风扇了。”
唐政想到刚才正堂内众人的反应,几乎所有考功司的官员都心神不宁的,他深有体会地点了点头。
陆川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不仅烧得旺,还把工部和刑部给烧了。
不少官员知道了陆川的行为,都暗暗心惊他的惹事能力,连白阁老也不禁感叹,不愧是钟老头选中的人,果然不同寻常。
陆川是带着大功劳回京的,这些年过去,他发现的土豆和玉米,已经在大安推广开来,百姓们不用再饿肚子,连边军也不用饿着肚子去操练。
之后在玉山县研究出防治天花的牛痘,救活了整个县城的百姓,如今各地百姓在朝廷的主持下,大多数都接种了牛痘,杜绝了以后再爆发天花的可能。
去到云南之后,鼓励当地百姓开垦梯田,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制定完善的商业制度,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死后可以配享太庙的大功劳,也是陆川的保命符,只要他不作死想要谋反,就算是圣上,也不敢轻易动他。
所以陆川不怕得罪人,他已经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小官员,他也不想跟这些京官使什么弯弯绕绕的心计。
能直接碾压的事情,又何必多耗费自己的心神呢。
白阁老做了几十年的官,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并不觉得陆川鲁莽,反而很是欣赏。
梁尚书也不是不明白,只是陆川来吏部,明显就是来分他的权的,他哪能老老实实遂了圣上的意。
官场之事谢宁不了解,他如今正苦恼着小果儿的学习呢。
这些天他忙着重新接管大安报社,和荣斋先生做交接,因为这几年在其他地方也开办了几个地方报社,地方报社的事情也需要了解,整个人忙得不行。
谢宁没空搭理小果儿,他又不愿意自己呆在家里,让他去永宁侯玩又嫌无聊,谢宁索性把人扔在隔壁的妇联。
反正妇联有福寿郡主在,肯定不会出什么问题。
这正合小果儿的意,在妇联不仅能听到各种家长里短,还有泉哥儿陪着他一起玩,等谢璟休沐后,谢璟这个表哥还会带着他和泉哥儿去探索京城的大街小巷,玩得不亦乐乎,都忘了还有学习这回事儿。
要不是陆川每天晚上监督他写两页大字,他怕是连字都忘了怎么写了。
虽然陆川说过他会想办法,但谢宁看着小果儿天天无所事事,就知道玩,他觉得有点糟心。
他也不懂自己的心态,明明在云南的时候,小果儿经常玩他也不觉得有什么,而且他还常常带着小果儿一起玩,怎么现在就见不得他玩了呢?
“那是因为在云南的时候他在上学,偶尔玩一玩那叫放松,现在天天玩叫不学无术,这哪能一样!”陆川调侃道。
“凡事都过犹不及,他要是天天学习,你会想拉他去玩,他要是天天玩,你就会想叫他去学习了,都是正常心理。”
“原来是这样。”谢宁恍然。
随后他又想起来什么,说道:“说起学习,你给昭哥儿找到可以读书的学堂了吗?”
第274章 面谈
其实谢宁也不是没有想过,联合福寿郡主一起办一个专门招收女子哥儿的学堂,这样他就不用愁小果儿的学习了。
但他和陆川认真讨论之后,夫夫俩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且不说能不能招到学生,光是招聘夫子就极为困难,应该说是招聘符合陆川谢宁他们要求的夫子很困难。
如果开设了专门招收女子哥儿的学堂,为了避嫌,就只能招聘女子或哥儿当夫子。
京城富贵人家,大多会请女夫子或者哥儿夫子到家中给家中女儿哥儿教学,但大多数是教导她们琴棋书画以及各种为人妻子的规矩。
而谢宁他们大多数时候也只能请到这样的夫子,这与陆川对小果儿的期望并不相符。
在陆川看来,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如何管教他管不着,但他的孩子,他希望小果儿能快乐成长,学什么都是因为他自己,不是为了嫁人而学一些利他性很强的东西。
陆川只希望,小果儿能像一个普通孩子一样,接受知识,拥有友谊,度过一段快乐的读书生涯。
如果有可能,他还希望小果儿稍微长大一些后,能跟夫子去各地游学,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
而不是一直困在京城,到了年纪就谈婚论嫁,一辈子居于后宅。
谢宁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大安人,但他跟陆川生活了十几年,做了报社的十几年的主编,主持着多个地方妇联的工作,他知道对事业对女子哥儿有多重要。
不管小果儿以后的职业选择是什么,他们夫夫俩对小果儿的期待绝不是长大后就嫁与他人为夫郎,从此相夫教子。
“有点眉目了,等过些日子,小果儿应该就能进学了。”陆川想到小果儿终于能去上学了,脸上浮起了笑容。
谢宁惊讶:“有眉目了?是哪家学堂?”
“是白枫书院。”陆川说。
谢宁提高了声量:“白枫书院?”
看着谢宁快惊掉下巴的表情,陆川没忍住,往他嘴里塞了一块芒果干。
谢宁合上嘴,习惯性嚼了两下,酸酸甜甜的滋味怎口中蔓延,他才回过神来。
谢宁猛地抓住陆川的胳膊,激动道:“白枫书院不是不招收女子哥儿吗?你怎么说服他们的?”
“是只招收小果儿一个哥儿,还是说会专门开设女子班和哥儿班?”
“白枫书院在城外,小果儿每日上学会不会远了点?还是说你打算让他住在书院,旬休时才能回来一天?”
“不行不行,小果儿还这么小,哪里能在书院留宿,还是得回家住才行。”
谢宁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没等陆川回答上一个问题,他下一个问题就砸来了,仿佛不需要陆川回答似的。
陆川笑着看谢宁絮絮叨叨,等他说够了,陆川才说他这些天都做了什么。
放弃了开办新学堂的想法后,陆川开始收集京城里大大小小的书院学堂的资料,了解这些书院学堂的夫子品行,已经他们对女子哥儿进学的看法。
一圈筛选下来,陆川觉得白枫书院的夫子是最好的,也是最有可能开设女子班哥儿班的书院。
国子监是由朝廷直接管辖,京城不是云南,不是陆川的一言堂,京城国子监的改制,是需要朝廷上下讨论过后才能定下的。
陆川第一个就否决了国子监,即便他的老师钟博士也在里面教书。
之后便是明德书院,能进明德书院的学子,基本都是勋贵子弟或官员之子,书院内阶级观念严重。陆川很不喜欢明德书院的风气,就算破格让小果儿进去了,他还害怕这些学子欺负小果儿呢。
至于其他的小书院或者学堂,大多都是以科举为主,小果儿又不能科举,陆川自己也看不上。
用排除法排除,最后就只剩下一个白枫书院还不错。
苏幕这么个爱自由、爱潇洒的人能在白枫书院带了快十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白枫书院看似教学严格,规矩很多,实则书院内的学习风气浓厚,思想开放,更能接受新思想。
自从苏幕第一次带着学生游学到临安府,被陆川中途截胡了好几个学生。
那些学生大概是被陆川安排的任务量给吓到了,本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心思,一个劲儿地写信忽悠白枫书院的同窗来云南。
这些年来,陆川手底下多了不少白枫书院出来实习生,一般等他们历练够了,回京去考科举,就会有下一批学子来干活,源源不断。
没有这些学子的帮忙,云南现在的发展还不会这么快。
在陆川手底下干活,累是真累,但也是真能学到东西。他们在云南生活多年,思想逐渐被当地的民风同化,也变得开放起来。
这些学子对待女子哥儿读书已经习以为常,后来回到京城,也把这样的思想带回了书院,如今书院里的学子和夫子,大多都对女子哥儿读书没什么抵触。
当然,书院院长的同意,也是极为重要的。
白枫书院的院长本就是个不拘小节的豪爽之人,不然也不会和苏幕成为忘年之交。
陆川找了苏幕来牵线,以上任云南知府的身份面见院长,和院长一谈书院以后的发展。
“还未谢过陆大人对老夫那些学生的照顾,这些年辛苦陆大人照应了。”周院长一见到陆川,就笑着说道。
陆川抬头看去,周院长是个精神矍铄的老头,穿衣不拘一格,此时正一边捋着胡子,一边打着折扇。
看来之前苏幕留胡子就是跟着周院长学的,陆川猜测。
陆川连忙起身,笑道:“周院长客气了,其实这些学生对云南的建设帮助良多,该是本官谢他们才是。”
“陆大人就别谦虚了,这些学生自从历练回京,写的文章变得言之有物,大多数都考上了举人,这都是陆大人的功劳。”周院长在陆川对面的位置落座。
陆川也跟着坐回了椅子上,提起茶壶给周院长倒茶:“这我可不敢揽功,都是他们自己的努力,我不过是给了他们一个历练的机会罢了。”
周院长接过茶水:“书院的学子大多贫寒,一个历练的机会,对他们来说也极为难得。”
还没等陆川接话,作为中间人的苏幕就已经受不了了,他做了个暂停的手势,说道:“停停停!不要再互相客套了,大家谁不知道谁啊!”
这两个人私下是什么秉性,苏幕一清二楚,这些话苏幕听得牙疼,连忙制止。
“你、有事相求就有话直说。”苏幕指着陆川说道,然后又转向周院长,“知道你欣赏陆行舟,心里就算喜滋滋也不用这么端着。”
“你们俩都给我正常点!”
说完苏幕抄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解渴,边喝边示意两人有话就说。
被苏幕这么一闹,两人之间的恭维终于结束了,陆川和周院长都尴尬地相视一笑。
好吧,他们平时也不是喜欢端着的人。陆川放松了一些,开始说起他的目的。
“白枫书院以招收贫寒学子为主,不少出身贫寒的学子因此考中了进士,名气可与国子监和明德书院相比,可见书院的夫子水平之高。”
“既然白枫书院招收学生不拘身份,不知周院长可有意在书院里开办女子班和哥儿班?”
周院长本来在品尝茶水,闻言撩起眼皮,颇有兴味地看了陆川一眼。
“女子班?哥儿班?跟你在云南国子监开设的一样吗?”
陆川在他的视线里,肯定地点头:“是的,女子哥儿虽然不能科举,但她们也有读书明理的权利。我希望她们也能如男子一般,多读些书,思想不必困囿于男子身上。”
她们也可以有广阔的天地,能从书中去看天下,能像男子一样游历天下,能真正做自己。
周院长脸色一正:“陆大人可知,白枫书院若是开设女子班哥儿班,将会在京中掀起多大的风浪吗?”
之前云南报纸传到京城,就被那些老顽固骂了许久,只是云南路远,他们谩骂也无济于事。
可白枫书院就在城外,一旦开设女子班哥儿班,他相信,白枫书院一定会被朝中一些老顽固炮轰。
陆川笑了一下,意味深长道:“周院长还怕这点风浪不成?”
白枫书院又不是没被骂过,之前还差点被骂得关门了,最后不还是撑下来了。
“况且,周院长当真没有这个心思吗?我可不信您是个循规蹈矩之人。”陆川定定看向周院长的眼睛。
周院长回看过去,半晌都没说话,苏幕看看陆川,又看看周院长,对两人之间突然的交锋不明所以,皱眉看了两个来回就放弃了,磕着瓜子当看戏。
不知过了多久,周院长突然大笑起来:“陆大人果然和传闻一样,老夫欣赏!”
陆川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心中一喜,小果儿读书的事儿有着落了!
“周院长亦是豪爽之辈,白枫书院才能有如今的名气。”陆川笑着说。
事情都谈妥之后,周院长看向陆川的眼神带上了几分欣赏。
周院长能和苏幕玩得来,说明两人很多地方都相似,比如一高兴就爱喝酒。
他当即让人把茶水撤了下去,换上几壶秋露白,拉着陆川一起畅饮。难得有人请客,喝酒当然要挑名贵的酒来喝。
好在陆川及时装醉,才躲过了被灌酒。
“所以白枫书院是打算开设哥儿班了?那要不要考核啊?”谢宁问。
“第一次招收女子哥儿,还不能确定报名人数,要不要考核得看报名的人多不多。”陆川解释。
谢宁略感失望,眼中有些担忧:“若真要考核,不知小果儿能不能考上?”
第275章 辩论
“梁氏!你怎么就这么狠心!让你去求你爹都不肯,竟眼睁睁看着我儿被贬!你个毒妇!”
“夫妻一体,你以为我儿被贬了,你能有什么好日子过不成?!”
“嫁到我连家十余年,天天苦着一张脸,我儿的官途都是你给愁没的,真是个丧门星!”
“梁氏!你快给我滚出来,赶紧去你娘家,不管是求也好跪也好,一定要让你爹救一救我儿,否则就别怪我连家不客气了!”
今天连母收到连英杰被贬出京的消息,顿时急了,跑到梁氏的院子里大骂。
梁氏躲在屋子里不出门,任由连母如何叫骂,都打定主意不跟她起冲突。
连家的后院里,本来连母和梁氏的势力是旗鼓相当的,一边是连英杰的母亲,天然站着孝道,一边是上官家的女儿,手里抓着不少嫁妆。
连英杰的做法就是两边都哄,两边都不得罪。
连英杰凭借官职之便赚了不少银钱后,梁氏手里仅剩的那点嫁妆他就看不上了。而且这几年梁尚书愈发看不上他,在郎中的位置上熬了许久,都没有一点儿变化,他对自己的结发妻子愈发冷淡。
连母对内宅里的条条道道极为敏锐,察觉到儿子对梁氏的轻视后,就开始扯着孝道的大旗,和儿媳争起了管家之权。
如今连府里是连母做主,梁氏带着女儿儿子常年屈居于内宅,几乎很少出院门。
听着外面的骂声,梁氏面色平静,依然抱着怀里才两岁的儿子哄睡,仿佛没听到似的。
相似小说推荐
-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拾结) [近代现代]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作者:拾结【完结】晋江VIP2025-01-25完结总书评数:1468 当前被收藏数:20168...
-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醉吟居士) [无CP向]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作者:醉吟居士【完结】晋江VIP2025.03.06完结总书评数:13678当前被收藏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