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想着自己年纪不算大,因此以前都没收过徒弟,真要算的话他的儿子女儿也算是他徒弟吧!
只是他们对医术不感兴趣,张百草不是那种固执的人,见他们实在没兴趣就放他们去学别的了。
因此他现在名下真正学习医术的弟子,只有赵想一个人。
“百草说得对,你们不许在他教导赵想的时候插嘴。”
老人发话了,其他人不敢不听。
于是不管张百草在教导的时候怎么骂徒弟,其他人都不敢开口求情,只能看着小小少年被打击得跟蔫掉的茄子似的。
幸好下一次来,少年就恢复了活力。
一般的人可能在这么多的打击下早就失去了兴趣,赵想却不一样。
他有着成年人的灵魂,知道师父骂自己也是为了他好。起码张百草骂过的话,他以后都没有再犯了。
所以赵想学习得还挺有劲的。
第二天也没有下雨,吃过早餐收拾好碗筷,赵想就背着爷爷给他编的背篓上山了。
赵爷爷一个在硝皮,一个在纳鞋子,两人都有事情做。
他们的脚边放着一个陶盆,里面烧着柴。
有火烤着,冬天也没那么冷了。
赵想一边走,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
蜀省的冬天还是有绿色可见的,不像北方那是枯黄一片啊!
所以他还是发现了一些药草,比如说车前草,干枯的紫苏。还有鱼腥草,这也是药。
除此之外,还有马齿苋。除了是药草外,它同时也是一种野菜。
既然看到了,赵想便摘了一堆。
冬天的蔬菜不算多,拿回去焯过水后,也能当蔬菜吃了。
马齿苋很能长,野外到处都是,所以不一会儿他就摘了小半背篓。
不过他没忘记自己今天来是干吗的,所以见采得差不多了,便没有再继续摘下去。
除此之外,赵想还找到了好几种常见的药草,正是因为太常见了,反而被大家忽略掉了。
他还在干草里发现了几个没有烂的夏枯草。
夏枯草的果实很小,把它捡起来一揉整个掌心都是小小的果实。
除此之外,赵想还发现了潮湿的地方发现了干枯的薄荷。
不出来找不知道,原来他的身边真的有很多药草啊!只是它们太过常见,让大家忽略掉了。
赵想记得茅草根也是一种药材,他在网上买的茶包里面就有白茅根。
赵想用镰刀刨了一些茅草根出来,放在和其他药草放在一起,都装进背篓里。
一边走一边找自己认识的药草,虽然他在城市里没见过,但架不住他有一颗往野外跑的心啊!
放假的时候,他就去乡下玩,倒是认识了一些药草。不要问他怎么认识的,问就是有手机。
对了,还有艾草,桑叶,他记得都是药草。
桑叶还好找,地边上就有桑树(冬天有桑叶哈)。他们这里有不少人家养蚕,因为他们市的丝绸还挺出名的。
因此市里的任务就有养蚕交茧子,他们因此到处都是桑树。
所以他们这里自然也会有桑树、桑叶了。
除此之外,还有甜甜地桑葚,也是小孩子们最喜欢吃的野果之一。
对了,野地瓜藤应该也是一味种药吧?赵想吃过野地瓜,但他不知道它的藤是不是药草。不管了,先割一些带走。
不管是不是,回去问师父就知道了。
艾草味道比较重,原主的记忆里有见过,赵想便跟着他的记忆找到了艾草生长的地方。
艾草算是一种农村人常用的药草,可以用它来熏蚊子,也可以用它烧水洗澡。他们这里的人,端午的时候就会用艾草和菖蒲一起放进锅里烧水洗澡。
特别是孩子,在这一天都要用艾草煮的水洗澡。
原主肯定没有洗过,但是他见过兄弟和妹妹用它们洗澡。
赵想折了一些干艾草放在背篓里,这东西和紫苏一样,一到冬天就剩下枯枝干叶了。
除此之外,赵想还在艾草旁边找到了一种药草,那便是鸡腿根。
这玩意也是到处都有,当然赵想也不确定它是不是药草,先拔了再说。
总之不确定的,他都先拔为敬。
赵想一边走,一边拔,不管是杂草还是药草,他认不认识都拔了再说。
他不认识,他师父肯定认识。
如果有用,他师父还可以留下来用。
带着这样的想法,赵想是见草就拔,所过之处留下了不少的坑坑洼洼。
他这奇怪的样子,被不少村民都看到了。
“赵想这是在做什么?”
大家好奇地走到他拔过的地方看了看,没什么特殊啊!
赵想拔的都是他们平时看都不看一眼的杂草,因此没有人怀疑他是在找宝贝。
正是如此,大家反而更加的疑惑了。
杂草也有人要?
他们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杂草了,真是路边上,山坡上全是杂草。
甚至还有杂草跑到田地里,让大家烦不胜烦,因此格外讨厌杂草。现在却有一个人没事干,专门拔杂草,大家可不就好奇了嘛!
赵想知道村民在偷看自己,还有人悄悄跟在他身后,想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些什么。
不过赵想不在乎,他以后肯定会经常找药草的,他总不能每次都偷偷摸摸吧?
于是赵想和家里人商议过了,正好爷爷在回收站找到了几本医书,其中有一百草集,上面有不少药草的图案。
如果有人问,赵想就告诉他们,他正在自学医术。
而他拔杂草,是想拿回去对照着百草集认药草。
那肯定有人问了,赵想连字都不认识,怎么学习医术?
有人就这么问了。
“我不会,爷爷奶奶会认识一些简单的字啊!而且我爹的课本都留着呢!我可以去学校找老师请教他们,认字也不难啊!学一遍就会。”
赵想脱口而出。
“……”
在场的村民全都傻眼了。
人言否?
想到他们不管怎么学,认的字还是有限。今天学,明天就忘。现在却有一个人告诉他们,学一遍就会,可不把大家给整抑郁了嘛!
“老赵家耽误这孩子了,那么聪明的孩子,居然不让他去学校上学。”
有老人事后跟家人说起这事,完了还总结了一下。
“老赵家一直不做人,你们现在才知道啊!”年轻人的想法比老人开放,他们早就看出了老赵家的长辈有多偏心了。
不得不说这偏心也是一脉相承,老赵家的祖辈偏心大儿子大孙儿,二儿子就偏心大儿子小儿子和小女儿,只有老二不受他们喜欢。
“你这话怨气挺大啊,是不是觉得我和你娘也偏心你大哥?”
老人双眼半眯,看着儿子的眼神有些不愉快。
“这可是爹你自己说的,和我没关系。”
年轻人抱着碗躲了出去。
“哼。”
老人不满地哼了声,却也没生二儿子的气。
大儿子是长子,以后他和妻子干不动了,也是让大儿子养的。在心里自然会更偏心老大一些,但是他对二儿子也不算差啊!
成亲用的聘礼和房子,他都攒出来了,只等二儿子相亲结婚就分家。
相比老赵家,他觉得自己父亲还算个长辈,老赵家那一群人就难说了。
上次众人去老赵家大闹,老赵家本来想和平时一样耍横赖皮,结果对方把自己家的亲戚都叫来了,老赵家又不得村民的心,自是没人帮他们。
况且老赵家也不占理,于是老赵家一家赔了十块钱,总共五家就是五十,可把老赵家的人心疼坏了。
从赵想身上弄来的一百五十块钱,一下子就少掉了三分之一。
而这一次他之所以赔这么多,全是小儿子那张嘴害的。因为是大庭广众之下说的话,想推给赵想都不行。
村民又不帮他们,不赔钱就挨打。老赵家的人当然不想挨打了,而且他们也怕不赔钱以后在村子里混不下去。主要是小儿子的话是所有过继孩子的人家最害怕的事,一直以来都被大家隐藏在心里,这一次全都爆发出来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赵想的态度是过继孩子的人家最担心的。
好不容易养大的孩子,最后跟亲生父母跑了。这还不算,还是拿着他们家全部的财产跑的,这谁能接受啊?
反正过继孩子的人家是接受不了的,所以老赵家就倒霉了。
赵想知道的时候,只是脸上笑了笑没说话。老赵家不做人,可他作为亲儿子要是说老赵家的坏话,那就是他不对了。
所以赵大狗子和赵立国找他麻烦时,赵想都是把爷爷奶奶拉出来,只有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找老赵家的麻烦,还不会被村民们指责。
赵想不傻,他要对付老赵家,就不能自己亲自上阵。虽然名义上他和老赵家没关系了,可实际上他的身体是原主父母亲生的,这也限制了他的手脚。
而赵爷爷赵奶奶也乐意帮孙子出气,这不在孙子上山采药时,他们就和村民们一起摆起了龙门阵。
“你孙子在山上搞啥子?听娃娃们说,他在拔野草啊!”村子里最爱八卦的大娘拉着赵奶奶问道,当然手上的活也没停。冬天事少,农家女子不是纳鞋子就是打毛衣。
不过毛线要票,所以大家几乎都是在纳鞋子,毕竟鞋子是消耗品,一家人的鞋子都是她们做。
于是一整个冬天,家中会做鞋子的女子都在纳鞋子,除了过年几天不动针线外,平时手中的针线都没有停过。
“我孙儿聪明,自从他爷爷捡回几本医书后,他就开始自学。一开始还跟他爷爷学认字,很快就把老头子的老底都学会了。没办法,孩子只能自学。幸好他爹当年的课本还在,孩子就一边自学一边看医书的画像认药草。我和他爷没什么本事,只会做点地什么的。孩子能自学医术也不错,以后好歹也是个出路。”
老太太嘴巴可利索了,叭叭就是一大串啊!
村口喜欢八卦的大娘大婶们,直愣愣地听她说话,听完只有一个感受。
老赵家真不做人啊!
赵想多聪明的孩子啊,自学都能认识几百个字了,要是送去学校,搞不好还是个小天才呢!
可惜孩子被耽误了,现在送去读书,过年完就十三岁的少年坐在一群萝卜头中间也不是个事啊!
而且看那孩子是个有心气的,估计也不愿意和一群流着鼻涕的孩子坐一块上学。
“你们就没想过送他去学校?”
终究还是有人问了出来,赵奶奶在村口,赵爷爷就在坝子里和一群男人聊天。
“怎么没想过,只是想子你们也知道,他打小就老实不多话,我们怕他在学校被人欺负啊!”
赵爷爷抽着烟,一脸的为难。
实际上在心里却乐开了花,他孙儿可是有老师的,而且还是高中和大学老师亲自教导,不比大队学校那几个初中毕业的老师强啊!
搞不好他们懂得还没有他大孙子多,毕竟教导孙子的老师可是高中和大学的老师,哪怕他们被下放了,一身的学识可没有丢。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
想到学校现在的乱象,不去学校起码孩子不容易出事。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大家也不追问赵想去学校的事了。
“赵想那孩子确实被老赵家的人耽误了,要是他从小就上学,现在肯定有出息。”
能自学成才的人,在村民眼中可不是一般的聪明啊!
可惜这么好一孩子,被他的亲生父母耽误,也许以后只能在老家种点地,顺便给村民治个小病什么的。
“谁说不是呢!”
赵爷爷手中的叶子烟抽完,他敲了敲鞋底,把里面的烟灰都抖出来。
“不过以后你们有人养老,我看想子那孩子是个记恩的,你们千万别误会他,伤他的心。”
老赵家的事村民都听说了,害怕赵爷爷他们误会赵想。既然孩子已经出了狼窝,大家也不希望他再回去受苦。
“我知道,我和我家老婆子别的不行,看人还是有几分眼力的。”
赵爷爷比这些人还要放心大孙子,一个人再怎么伪装,他的眼神也是骗不了人的。
一双清澈干净的眼睛,不管谁见了都会觉得这孩子是个好的。
赵家村的人还没有好好和那孩子的眼睛直视过,自然也不知道那孩子有一双漂亮又干净的双眼。
不过赵想的容貌倒是在村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是一起到老赵家的人长相都不错,好像也挺合理的。
赵想不管怎么说也是老赵家那对夫妻亲生的,他父母长相不差,他的长相自然也不错了。
就是过于精致了一点,比女娃娃还好看呢!
赵想可不知道大家背后嘀咕他比女人还要好看,他对身后跟着的人视而不见,认真把自己见过却又不知道名字的草拔起来放进背篓里。
这不拔不知道,一拔吓一跳。原来他们乡下居然有这么多种杂草。其中有多少种是药材赵想不得而知,但是光他拔的就有二十几种了,而其中一些他见过但是在冬天没有的草,估计也有一二十种呢!
算下来他们村子周围的不知名草,就有四五十种了。
他这只是在附近转了转,都没有去深山里。山里的植物只会更多,赵想身后跟着人,他现在不会进山,等没人跟着了他就山里去找。
希望可以找一些珍贵的药草,别的他不认识,灵芝他还是认识的。
赵想背着一背篓草回了家,把它们倒在地上,又拿出百草集一个个对地上的草认了起来。
跟在他身后的人见状,瘪了瘪嘴,无聊地走了。
没想到赵想是真的在自学医术啊,还以为他是在骗人呢!
一开始没有放弃的人,现在都放弃了。
他们可没赵想的自制力,也没他的好学精神。但凡他们一个个有心气,也不会一直被困在赵家村当个普通的村民了。
赵想在所有人离开后也没把这些草收起来,而是把它们一个个分开摆好。
认识的放一边,不认识的放另一边。
野菜也被挑出来放在盆里,回头洗干净便可以下锅了。
等爷爷奶奶回来时,赵想已经把它们全部分好了,他正在厨房里给野菜焯水。
野菜不同家养的蔬菜,多少都带点毒性。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焯水,这样可以去除它们的毒性。
焯好水后把锅里的水舀走,重新起锅下油,把它们炒了。
旁边的铝锅里,煮的是红苕饭。
“爷爷奶奶,吃饭了。”
他听到爷爷奶奶回来的声音,住在一起久了,两老的脚步声他都熟悉了。
“好好好,我们临老了还享受到了大孙子的福气。”
一回来就有饭吃,两位老人高兴坏了。
与他们同龄的老人,回到家不说吃现成的,有些还得自己煮呢!
倒不是儿子儿媳不孝顺,而是掌家大权还在婆婆手里,婆婆没回去他们连煮饭的米都没有,怎么煮?光烧开水吗?
所以有些时候,也不能怪儿子儿媳不孝顺,让老人吃不上现成的。实在是老人也得负一部分责任对吧?
赵想一家就不一样,家中的米粮放那里,赵奶奶从没瞒过大孙子,还把钥匙给了他一份,这样他们不在家孙儿饿了也能自己煮饭。
赵想把自己拔回来的草整理后,就进了厨房煮晚饭。
只是和平时不同,今天的晚饭除了泡菜还有一盘炒野菜。赵想留了一半,打算晚上送去牛棚。
作为徒弟,在师父有难时,他要照顾师父。
这还是赵爷爷跟孙儿说的,他很支持孙儿照顾张百草他们。
而且赵想给东西都有分寸,一直以来给的都是自己弄回来的食物。
至于红苕这个是赵爷爷和赵奶奶一直坚持给的,倒不用赵想另外想办法给主食。
赵想送的都是他上山下河找来的食物,因此哪怕分走一半,两位老人也不会多说什么。
他们一家三口吃一半,牛棚一堆大男人吃一半,不存在吃亏的想法。
等天完全黑下来,赵想背着用大树叶裹着的药草,端着用猪油炒的野菜去了牛棚。
“路上小心。”
两老叮嘱着孙儿。
“孙儿记住了,爷爷奶奶放心。”
赵想摆了摆手:“爷爷奶奶你们回去吧!外面冷。”
他已经来往赵家和牛棚很多次了,而且都是摸黑去的。
赵想甚至觉得自己的视力越来越好,虽然晚上看得不太清楚,但是他都能靠着感觉精准找到正确的道路。
“阿想。”
张百草在外面接应徒弟。
“师父,我今天的事你们听说了吗?”
赵想一来就问道,他今天的事可是村子里的大新闻,好多人都在说他呢!
“听说了,自学成才?”
张百草好笑地看着徒弟,把人领进了牛棚。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卫只想报恩,不想以身相许(喵柒柒) [古代架空] 《暗卫只想报恩,不想以身相许》作者:喵柒柒【完结】番茄VIP2025-01-22完结 简介: 【双男主+主...
-
奇缘(李书锦) [玄幻灵异] 《奇缘》全集 作者:李书锦【CP完结】CP2025-1-23完结34.06万字1.40万人阅读260.86万人气2.11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