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三口坐在一起,脸都有些木木的。
昨天下午才提,今天早上就上门,就隔了一晚上的时间啊!
你们这是连二十四小时都不给我们啊!
“老赵,你们两口子听到没有?”
媒人说得口干舌燥,好不容易等她说完停下来喝糖水歇一口气,结果发现赵家祖孙三人都在走神。
“听、听到了。”
木木地点头,他们知道媒人的嘴巴能说,但是没想到这么能说。
从女方的家世,到她的父母,再到她的兄弟姐妹,再到她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和舅舅夫妻,再到表哥表姐,一直到说外八路的亲戚。
先不说这合不合理吧,就说这些亲戚你是认真的吗?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家就算了,那些外八路的亲戚和说亲有什么关系吗?
究竟是怎么扯到一起的?
一个早上他们光是为了理清这些人物关系,脑子都开始发胀了。
“那你们两口就没什么想说的吗?对女方有什么要求?你们放心,女方父母说了,只要亲事成了,以后女方出嫁三十六条腿都备齐,不管是聘金还是聘礼,全都由女儿带回来。”
媒人觉得这世上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亲事了,女方家有诚意,那可是三十六条腿啊。
就连城里也没有谁能准备这么齐全的,要不是女方家就她一个姑娘,还是最小的姑娘,也不会准备这么多嫁妆。
“王媒人,你也知道咱家阿想还小呢!我家暂时不打算给他说亲,所以这亲事啊还请你回绝了。”
赵奶奶伸手摸了摸大孙子的头,拒绝了这门亲事。
亲事是好亲事,如果女方本人没问题的话,估计未来也找不出这么好的亲事了。
可是赵奶奶还是不愿意接受这门亲事,因为她和赵爷爷算是自由恋爱,当初是他们先看对了眼,然后家里再请媒人上门说的亲事。
因此两位老人也希望儿孙也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那样家庭和睦,对后代也好。
只是大儿子没成亲就走了,阿想是他们过继来的。
不过大孙子才十三岁,说亲真不急。过继来的,也有权利娶一个自己喜欢的姑娘不是吗?
因此不管女方家的条件再好,他们也不答应。
“为什么啊?”
媒人想不明白,这么好的条件别说在他们镇上了,就是在市里和省里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人家了。
“我和我老伴,结婚几十年,我们两口子从没拌一句嘴。”
赵奶奶提起老伴脸上出现了甜蜜,让王媒人看愣在了当场。
“这,有什么关系吗?”
愣归愣,问题还是要问清楚的,不然她回去不好和女主家交代。要知道女方可是给了她十块钱,让她上门说这门亲事的。
第37章
“这结婚啊, 要两人相互喜欢。只有相互喜欢,哪怕以后的日子再苦再累,提起来也是甜的。如果双方不喜欢, 就算结了婚,天天吃的是白米饭, 那日子也是苦的。”
赵奶奶用过来人的身份和媒人说道。
她是在战乱年代嫁给老伴的, 那年头的日子比现在的日子还苦。
但凡她要嫁的人不是自己喜欢的,她的生活就像是泡在苦汁子里一样,哪有什么甜蜜可言啊!
他们自己在婚姻上没吃到的苦头,自然也不想让自己的儿孙也吃。
国家都说了恋爱自由, 他们要响应国家的号召, 只要是儿孙自己喜欢的, 人品没有问题的, 他们都同意。
所以提前定亲是不可能的,他们不会这么做。
哪怕女方家的条件再好,他们也不答应。
王媒人听了赵奶奶的话在心里哀嚎,她的十块钱要退回去了。
不过心里也认同赵奶奶的话,她们是同村,赵奶奶这几十年过得怎么样,没有人比她们这些同村的媒婆知道得更清楚了。
正是因为清楚, 所以没办法反驳她的话。
那些不喜欢的男女结亲后, 大多数日子过得磕磕绊绊,一天一小吵, 两天一大吵,吵起来整个村子都知道。
肯定有人会说, 大多数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可是当你见过了赵家老夫妻的相处,就很难再要求自己降低水准了。
这个理由王媒人接受了, 她无奈地离开,回去后把这门亲事给拒了。她人品不错,没有因为亲事不成,没拿到钱就胡编乱造,而是认认真真把赵家拒绝的理由告诉了女方家。
“这赵家确实是门好亲事,可惜啊时间不对。”
不曾想女方家不仅没生气,反而还很欣赏男方家。
有明事理的太婆婆太公公,还有能干好看的小伙子,这样好的亲事打着灯笼也难找。可就是双方的年纪太小,让人给拒绝了。
“他真有你们说得这么好看吗?”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这次说亲的女主人翁,小姑娘趴在娘怀里,忍不住问王媒人。
“好看,好看极了。”
王媒人说起赵想,双眼都亮了起来。
“我说亲几十年,还没见过这般好看的小子。那模样,比戏里的书生还要俊呢!”
小姑娘的话就像是打开了什么话匣子,王媒人滔滔不绝地说起赵想的事。
“那也是个苦命孩子,在过继前啊……”
女方一家都听王媒人说男方家的事,虽然他们事前都打听过,但不像王媒人是同村,知道得更清楚。
一个小时后,大家对男方家世了解得更加清楚了,更加可惜这门亲事了。
“多好的孩子啊,可惜年纪太小,家里不同意。”
女方妈妈送走媒人后,回来跟丈夫和公婆说道。
“谁说不是呢?”
一家人都觉得遗憾。
“不要紧,他现在年纪小,我们家这么好的条件赵家都不答应,其他条件不如我们的就更不会答应了。过几年等他成年了,我们再上门提亲。不过你们几个小子要多留心,在赵家小子成年前,盯着他们亲,如果有人想提前偷跑,你们要把人及时拦住,让咱们家先去提亲。”
小姑娘的父亲叮嘱自家几个儿子。
既然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赵想一天没有喜欢的人,他们家姑娘就有机会。
别的不说,他家姑娘长得也不错,虽然比不上赵家小子,但是比起别家的姑娘要漂亮多了。
谁家娶妻不想娶个好颜色的呢!
除开家庭条件,他们家姑娘的长相也是优点啊!
“是,父亲。”
家中兄弟几个齐齐应道。
于是赵想在未来的日子中,身边总是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自己打招呼。
而这些人,他都不认识。
话分两头,赵家拒亲的事经过王媒人传开了。
见女方家这么好的条件都被拒绝了,其他不如小姑娘家的也不敢上门提了。
毕竟大家都知道赵家确实没有给大孙子提前定亲的意思,也就不自寻烦恼地上门让人拒绝了。
正是第一个上门提亲的条件太好,让大家暂时打消了给赵想说亲的念头。
于是在赵想成年前,他都不会被人盯上了。
也不对,他一直在被人盯着,只是这一次大家不会上门说亲,只是在暗地里盯着。
这些赵想都不知道,他又和村子里的叔伯族兄们下田干活,拿着满工分。
不去田里干活时,就认真学习,晚上偷摸着去牛棚。
“咱们的阿想来了。”
牛棚大家也听说了媒人上门给赵想说亲的事,一个个都用打趣的眼神看着他。
“嗯,我来了。”
赵想放下背篓,拿出自己晒干的笋子。大家打趣的眼神他不是没看到的,只是他能稳住不受影响。
见赵想和平时一样,大家也就不提媒人上门的事了。
“这个可以用来煮着吃,也可以用来炒着吃。”
牛棚只有几个陶罐,没有铁锅,所以最后笋子还是用来煮着吃了。
“今天你师父运气不错,在山上抓了只野鸡,我们已经偷偷收拾好了,炖了一下午就等你来了。”
赵老师给赵想盛了一碗鸡汤,用的是赵想师父的饭盒。
“谢谢赵老师。”
赵想接过饭盒,把里面的鸡肉夹回了锅里,他只喝汤。
“怎么不吃肉?”
两个鸡腿一个给了顾老,一个留给了赵想。
“爷爷伯伯和师父,你们更应该补一补,我在家里不缺吃喝,喝点汤就行了。”
赵想知道牛棚里住的人想吃点好的很难,他又怎么会和大家抢食物呢!
虽然后世有不少人说鸡汤的营养都在汤里,但是作为医生都知道,还是吃肉更有营养。
所以他才把鸡肉夹了回去,汤也倒了一半回去。
“我这些就够了,爷爷伯伯大家吃吧!”赵想几口喝完鸡汤,把饭盒还回给师父,自己又坐到缺腿桌子上复习。
“唉。”
众人叹气,为自己的困境,也为赵想的懂事。
换成是以前,他们谁也不缺几块鸡肉,甚至是家中的孩子还挑食,这不吃哪不吃的。
可是赵想呢?为了让他们多吃几口肉,愣是忍住不吃,只喝了几口汤。
有人不喜欢吃肉吗?特别是乡下一年难得吃几回肉的人,那是见到人都走不到道的啊!
可是赵想就忍住了对肉的渴望,他就没吃一口鸡肉。
越想心里越难受,本来今天有鸡汤喝,鸡肉吃,牛棚众人还挺高兴的。可是一想到他们还不知道要在牛棚里待多久,除了每天要干活外,还要让赵想这个少年照顾自己,心里自然也就高兴不起来了。
“爷爷伯伯们不用想太多,只要过了这一道坎,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也许某一天,大家都不喜欢吃肉了。”
赵想突然想到蜀省后世过年,那真是一个年过完,接下来一个月都不想碰肉。
从除夕一直吃到十五,甚至是整个正月都在吃肉,除了让自己身上的体重增加外,也让大家对肉产生阴影。
在接下来的二月,向来吃得丰富的蜀省人,开始了清淡生活。
今天炒青汤,明知炖萝卜,后来就来个番茄炒蛋吧!
总之,过完年后,蜀省人桌上的食物,都不像是蜀省人吃的。
然而大家都很乐意这么吃,因为过年的时候把大家都吃伤了。
一大桌子菜,愣是找不出一个青菜,谁吃多了不腻啊!
“那就借阿想的吉言了,以后我们国家的肉食多到吃不完。”
顾老最先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同时也对赵想的话很是赞同。
不管能不能做到,最重要的是大家不能放弃梦想。
只要朝着这个梦想努力前进,总有一天他们国家能做到的。天天吃肉,顿顿吃肉,那时的大家对肉食肯定也没那么执着了。
因为师父打了一只野鸡的事,赵想便想着去河里摸鱼。
现在是夏天,河水一点也不凉,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
那时天都还没有亮呢!
背着背篓,赵想就趁村民大多数还没起床,起床的没有出门时就来到了河边。
放下背篓,先做了一套热身运动,全身都活动开后,赵想才把衣服脱了下水。
他泳技不错,但也没敢往深水处游,只在浅水的地方抓鱼。
河里有不少鱼,因为吃鱼需要各种调料和油多,才能压下它的腥味,因此他们村下来捉鱼的只有馋狠了的少年。
没有大肆捕捉,河里的鱼数量不少。赵想动作迅速,很快就抓了几条大鱼。
他从水里冒出头,把鱼放进自己带来的背篓里,又用提前挖的牛大黄盖住,这才重新回到水里给自己好好洗了个澡,然后用带来的毛巾擦头上一身上的水,穿上衣服回家。
背篓底部也没什么水往下滴了,赵想一路平安地回到了家里。
不是没人看到他从河边方向回来,只是没有人询问。
大家默认赵想是去河边采药了,毕竟他之前也干过同样的事。
没人怀疑,赵想顺利把鱼带回了家。
“交给奶奶吧!”
知道自家大孙子不擅长杀鱼,赵奶奶亲自动手,三五两下就把六条鱼处理了。
鱼比较大,鱼头用来烧汤,鱼身用来红烧。
鱼头烧汤前还要用油煎一下,煎到两面金黄,再加入开水和生姜,烧开后小火慢炖,这样鱼汤才又白又香。
而鱼身砍成块,挂上粉油炸后,再把多余的油盛起来,然后重新下锅烹饪。
鱼煮好了不能放,赵想像做贼一样,借着上山挖药的理由,背着红烧鱼,端着鱼汤东张西望来到了牛棚。
此时牛棚里的陶罐里正煮着野菜,现在外面野菜到处都是,牛棚大家随便都能挖上半背篓回来吃。所以他们大多数时候吃的都是野菜,还有一些种在牛棚附近的蔬菜。
赵想突然出现,让众人诧异,不过他没给他们问话的机会,把食物拿出来往桌上一往。
“嘿嘿,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爷爷伯伯你们快吃,晚上我再来收拾盆子。”
赵想说完不等大家拒绝,人就跑得不见影子。
“顾老?”大家看着中间的老人,想让他拿主意。
“既然阿想都送来了,大家吃吧!吃完把鱼骨头处理好,别给阿想带来麻烦。”
顾老的意思就是鱼骨头找远一点的地方埋,别埋在牛棚附近让人起疑。
“是。”
顾老发话,大家开始吃起了鱼,喝起了汤。
心里对赵想一家的感激更胜以往,他们除了顾老之前生过一场病外,这近一年的时间他们都没生过病了。
而这一切的源头,皆是因为赵想。
这时不时送一些荤食给大家进补,因为哪怕牛棚每天要干的活又累又脏,大家的身体也还好。
连村长他们都疑惑,往年牛棚这些人都要病上几场,怎么这大半年他们啥事也没有啊?
感觉看起来身体状态要比往年好,要不是他们没长胖,村长和村支书都要起疑了。
不过这些人不生病是好事,要是像其他村子死了人,他们才麻烦呢!
因此即使心里有疑问,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两人都没管。
于是知道真相的机会就这样溜走了,未来他们也没有机会知道真相。
也就不知道赵想未来有许多人给他当靠山,更不知道他们拿赵想当自家小辈爱护。
所有的感激和恩情都报在了赵家人身上,和赵家村没太多的关系。
因为他们没有找过牛棚众人的麻烦,因此大家也没报复赵家村。双方都有默契,从不提牛棚的事。
所以世人也不知道,后世影响华夏国的大人物,就被下放在赵家村里生活。
扯完了,把注意力重新放回赵想身上。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
赵想送完鱼肉,去田里干了半天活,回来时提着自己顺便摸的田螺。
“这田螺还挺大个的,把肉砸出来,用油煮。”
赵爷爷看着大孙子提着一背篓的田螺,这玩意难弄,还费油。因此村子里没有村民愿意弄它。
主要是大家现在还有青菜吃,只要没到吃树皮草根的地步,不会费心思搞它。
“好,我去找石头。”
赵想找了几个鹅卵石回来,把田螺放在地上。
一个田螺被砸碎,露出了里面的肉和内脏。
把肉从它的内脏上面取下来扔进装了清水的盆子里。
赵想动作不慢,再加上赵爷爷的帮忙,很快一背篓的田螺就被祖孙二人取了出来。
田螺肉有些黏,所以洗的时候用了一点面粉。
洗干净的田螺先炒后炖,直到老人也能吃后,才用锅铲把它们铲起来。
“你们祖孙两个,也不晓得为啥要吃它们,忙炴得很。”
赵奶奶吃了两个就不吃了,一大锅田螺,三分之二被装在盆里,晚点送去牛棚。剩下的三分之一,赵想和赵爷爷吃得津津有味。
“好吃啊!”
赵想想到后世的嗦螺,那可是小田螺,肉更是少得可怜,可吃它们的人还是很多。
他现在吃的可是大田螺,肉比小田螺大多了。
用生姜这些除去了田螺的腥味,味道吃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在这个缺少肉食的时代,螺肉也是肉,他不嫌弃。
不仅他不嫌弃,牛棚里的众人也不嫌弃。一个吃得很开心,还用剩下的汤汁拌了青菜吃,大家都觉得好吃。
“也就这几年天气好,大家才开始嫌弃它们。换成是前些年,那时别说田里的田螺了,但凡是能吃的,连河里的河蚌都没放过。”
顾老吃着炖软了的螺肉回忆,那几年的日子才叫难过呢!
不管好不好吃,首先有得吃才行。
螺肉腥不要紧,重要的是它能吃。
那时没人会考虑用调料压住腥味,因为那时已经困难到连盐都没有了,更不要说调料了。
“阿想那时也应该出生了,不过赵家村的人应该还行,不然……”
顾老看着赵想,剩下的话他没说完,大家却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卫只想报恩,不想以身相许(喵柒柒) [古代架空] 《暗卫只想报恩,不想以身相许》作者:喵柒柒【完结】番茄VIP2025-01-22完结 简介: 【双男主+主...
-
奇缘(李书锦) [玄幻灵异] 《奇缘》全集 作者:李书锦【CP完结】CP2025-1-23完结34.06万字1.40万人阅读260.86万人气2.11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