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蜀江春水)


“师父,我还可以。”
好看的脸上是无限的忍耐,他知道药效正是最好的时候,如果他跳出来就等于放弃了一次实验机会。
“要是你实在忍不住了就出来吧!”
张百草不忍心地对徒弟说道,要做实验也不一定需要医生本人对吧?
明明对儿子和其他徒弟都没心软过,却在面对大徒弟时张百草总是不忍心让他吃苦。
“师父,我没事的。”
赵想在泡药液的同时,还要安慰自己的师父。
终于在一个小时后,赵想身上的麻痒和发热渐渐退去。
“师父,药效没了。”
赵想感觉不到一点麻痒后,对张百草说道。
“那你出来,我们看看药水。”
张百草把盖子取下,又伸手扶着徒弟。
“师父,你看。”
赵想看着从深色变成浅色的药水,惊讶地看着师父。
“有效,有效。”
张百草趴在浴桶上,伸手去摸药水。
“阿想,你的身体真的吸收了这些药水。”
张百草摸完药水,又给徒弟把脉。
“没事,脉相正常。”
张百草没想着一次就能改善徒弟的身体,只要身体正常就说明这药对身体无害,已经成功了一半。
“师父,以后我每天泡一次,看看需要泡多久才会改善身体。”
“好,你最近搬来张家,我要盯着你泡。”
张百草不放心徒弟,便让徒弟搬过来住。
“好的,师父。”
赵想答应了,回到家收拾了一下行李。
“爷爷奶奶,我要去师父家住一段时间,哥回来后你们跟他说一声。”
赵想迫不及待想去张家和师父研究药方了,只来得及跟爷爷奶奶说一声。
“好,那你要注意身体,别给张师父添麻烦。”赵爷爷知道大孙子不是这样的人,却还是忍不住叮嘱道。
“爷爷,我知道的,你放心吧!”
赵想点头。
“阿想,记得吃饭,再忙也别忘记了。”
赵奶奶更关心大孙子的身体。
“嗯,我记住了,谢谢奶奶。”
赵想对老人的话一一记下,又叮嘱了他们几句,赵想才离开。
“阿想呢?”
晚上翟新回来,没看到弟弟。
“他今天不是休息吗?怎么没在家?”
翟新对自家自己弟弟休息日和值班表,比自己的都还要清楚。
“阿想去他师父家住一阵子,好像是要研究什么新的药方,在张家更方便一些。”
赵奶奶告诉他原因。
“原来是这样,看来阿想的新药方有进展了。”
翟新知道赵想研究新药方的事,因此一点也不意外。
不过弟弟不在家,让他觉得四合院有些冷清。
算了,我也去练习医术吧!
翟新吃完晚饭后,就把自己关在了药房中的手术室里。
赵想甚至为了让他更好和精进自己的医术,还采购了一批设备,别的不说就说那做手术就的灯,赵想可是托关系才弄到的。
翟新给小动物做手术时,就是在这灯下进行的。
话分两头,赵想在张家住下,和在四合院一样自在。
“阿想,快来吃烤红薯。”
张玉兰和张岐黄两个坐在一个炉子前烤火。
“现在外面又不是很冷,你们这是……”
赵想看着他们兄妹夸张的行为,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嗨,冷不冷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烤东西吃。”
张玉兰指着烤架上的食物,除了红薯还有花生橙子等。
“行吧!你们不觉得热就行了。”
赵想坐远了一点,从烤架上拿了一根烤红苕来吃。
“怎么样?烤熟了没有?”
张玉兰问道。
“……搞了半天,张姐姐你是拿我当小白鼠呢?”
赵想把掰开的红苕拿给她看,让她自己看熟没熟。
“嘿嘿,我不是故意的,谁让你正好出现了呢!”
张玉兰干笑两声,确定红薯烤熟后,才拿下一根自己吃了起来。
“我也要。”
张岐黄从妹妹手上抢了半根红薯。
“那里有烤好的,你不拿抢我的做什么?”
张玉兰生气地看着她哥。
“马上就要吃晚饭了,我得空着肚子吃饭。”
张岐算盘打得可精了,虽然烧红薯好吃,但是今天母亲可是要做大餐,他得留着肚子吃好的。
“我去厨房给师母帮忙,你们把这里收拾一下吧!”
赵想吃完红苕,把皮扔进炉子里,然后拍了拍手离开客厅去厨房帮解英红了。
平时张家都是解英红煮饭,收拾屋子是另外请人。只有像过年过节客人多时,张家才会另请厨师准备宴席。
“师母,我来啦!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赵想拿走进厨房,就看到解英红在给牛肉和羊肉切片。
“哇哦,今天晚上吃火锅啊!”
赵想拿看着锅里熬的汤底,还有灶台上摆着的一堆食材,立即认出了今天的晚餐是什么。
“对,你师父好早就想吃了,正好今天有人卖牛肉和羊肉,我就多买了一点,让你师父吃个尽兴。”
解英红看到赵想进来,把刀递给他。
“可惜我现在忙,不然我亲自下厨给师父做了。”
赵想很自然接过菜刀,开始切起了牛羊肉。
别说,他的刀工比解英红好多了,肉真的可以薄到看人的地步。
切好的肉摆在盘子里,吃的时候直接下到锅子里烫就行了。
除了牛羊肉,还有鸡肉做锅底,鱼肉切片也可以烫。
肉丸是自己捏的,豆腐青菜是在市场买的。
“你师父还就好你做的那一口,我也喜欢。”
解英红提到赵想的厨艺,差一点就流口水了。
有些人在厨艺上真的是得天独厚,赵想就是如此。
同样的菜,他和赵奶奶做出来的就是比一般人做的要好吃。
特别是他们经常做的那些菜,更是比大厨都还要做得好。
都说高手在民间,这话还真不是吹的。
等配菜都准备好,赵想把锅底倒进铜锅里,就这样端到了客厅。
“张大哥,往里面加炭。”
赵想吩咐张岐黄。
“好。”
张岐黄从炉子里夹出烧红了又完好的炭放进铜锅的中间。
不会一会儿,铜锅里的汤就开始冒起了泡。
“师父,吃饭了。”赵想在书房外面喊道。
“来了。”
张百草放下手中的方子,一开始是用纸镇压好,站起来后又发现不妥,便把方子收进了柜子里锁好。
小心无大错。
走出书房后,又把书房的门关好,还锁上了。
窗户是从里面锁上的,因此只要把门锁上,对方就无法从窗户进去。
他这里有不少重要的药方,阿想告诉他国外有不少国家一直盯着他们的药方,所以哪怕再普通不过的感冒药方,也要好好收起来。
有赵想的提醒,国家在保护药方上提前有了警觉,让后世许多被偷走的珍贵药方都留了下来。
这一世,他们休想再和他那个世界一样利用华夏的药方赚钱。
都说小日子过得不错的药好用,那是他们有本事吗?而是他们偷走了华夏珍贵的药方,很多华夏自己都没有,当然好用了。
一个个小偷用华夏的药方赚华夏人的钱,还说华夏没用,连好一点的药都没有。
赵想一想到这些事,总是会心梗。
既然有了他这个外挂,赵想当然要提醒了。
幸好他能见到顾老,就算见不到也能通过顾生提醒,有了这些提醒顾老他们当然会重视了。
之前不是不重视,而是大家要做的事太多,这些事就被忽略了。
赵想虽然不能摆明了说后世那些国家的行为,但是暗示一下还是可以的。
上面的人又一个个是能人,只要有一点提醒,他们很快就明白赵想的意思,最后做出来的远比赵想预料的还要好。
所以这一个世界的走向全然不同,赵想了预料不到几十年后的华夏会发展成什么样了,但肯定比上一个世界要好得多吧?
“阿想,把肉丸子递给我一下。”
张玉兰对坐在她对面的赵想说道。
“给。”
赵想把盘子递过去。
“谢谢阿想。”
张玉兰接过盘子,往里倒了三分之一的样子。
“这里有块鸡肉,玉兰给你。”
张岐黄还是疼妹妹的,把最后一块鸡肉让给了她。
“谢谢哥。”
张玉兰朝他甜甜一笑。
“小解,两个孩子的饭你们有准备吗?”
张百草突然想起了两个孙辈。
“保姆阿姨已经喂他们吃过了。”
解英红同丈夫说道。
“他们吃饭比咱们早,是我用鱼肉熬的粥,又加了一些虾进去,他们可喜欢吃了。”
“那就好。”
张百草放心了。
“我怎么可能没想到他们,我也是他们的奶奶呢!”
白了丈夫一眼,把他看好的肉丸子夹走。
“呵呵,是我错了。”
张百草赶紧道歉。
“师父师母,快夹牛羊肉,要烫老了。”
赵想喊道。
“快快快。”
大家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就把烫好的牛羊肉夹走了。
幸好大家的反应快,牛羊肉没有烫老,吃在嘴里又嫩又好吃。
“阿想,你这蘸酱是怎么调的,我怎么调不出你调的味道来?”
张玉兰吃了一口自己调的,又吃了一口赵想调的,发现这两者之间根本不是一层次。
明明用的都是一样的调料,可赵想调出来的就是比她调的好吃。
“这个靠的是手感,有些料多一点少一点味道都有很大差别。”
赵想也无法说明,因为放多少都是靠感觉做的。
就像华夏菜的食谱上面写的少许,适量,能把外国人逼疯。
少许是多少?适量又是多少?根本不知道。
何况每次做菜,菜的分量都不一样,这样放的调料量自然也不一样了。
所以最后放多少,真的全靠厨师本人感觉,你问他们放了多少,大多数厨师自己都是蒙的。
对不起,我做菜的时候没想那么多,也不知道放了多少调料。
就算标准化菜谱,做出来的菜也没有厨师随手做得好吃。
“好吧,看来以后吃锅子都要让阿想调蘸酱了。”张玉兰听了半天,除了把自己听糊涂外,什么也没听懂。把自己调的那份蘸酱推到一边,专心用赵想调的来吃菜。
“土豆谁要?”
张岐黄捞到土豆,他不想吃就问其他人。
“给我吧!”
赵想伸出了碗。
“谢谢。”
张岐黄对赵想说道。
“张大哥是以前吃伤了吗?现在都不吃土豆。”
赵想摆了摆手表示不用在意,然后问道。
“是啊,我爹不在那几年,哪怕是我们家也不是顿顿白米白面,也要和粗粮混着吃。所以我现在不喜欢吃土豆和玉米饭。”
张岐黄想那几年就难受,他从小没吃过苦,没想到长大后反而开始吃苦了。
“我也一样,土豆都是煮了就吃,没盐没油,一点也不好吃。”
张玉兰也是对土豆不屑一顾,红薯吃起来是有甜味的,不像土豆什么味道都没有。
“那土豆都给我吧!”赵想对着张岐黄伸出了碗,让他把锅里的土豆都舀给他。
“也给我一些。”
张百草也要。
“我也要。”
解英红是夫唱妇随,她不像儿女还会挑食,对她来说能吃就可以。而且土豆还有蘸酱配,一点也不难吃。
“算了,我和哥哥也分一点吧!”张玉兰看父母和年纪最小的弟弟都主动吃了,她也伸出了碗。
“我们大家一起吃。”
张岐黄最后是每个人碗里都放了几片,大家一起把一盘土豆分食了。
“其实也没我想象中那么难吃。”
张玉兰蘸着酱吃了一口土豆,发现记忆里那难吃土豆和她现在吃的不是一个味。

“因为蘸酱好吃。”
张岐黄发现了, 原来难吃的不是土豆,而是他们吃过太多没盐没油的土豆,因此才觉得它难吃。
当然用火锅煮出来, 又沾上酱汁后,土豆就变得好吃起来。
“原来是这样啊!”
张玉兰看着碗里最后的一片土豆, 突然眼泪掉了下来。
“玉兰?”
解英红赶紧站起来, 过去揽住女儿。
“娘,我们再也不用吃难吃的土豆了。”
张玉兰看着土豆,就想起了之前的那段婚姻。
当初她不想下乡,便和追求自己的男人结了婚, 然后又托关系进了医院当医生。
幸好她的学历是真的, 医术也可以, 不然她还没那么容易找到工作。
没有工作, 在婆家的日子更难过。
可惜两人三观不合,最后也只能离婚收场。
土豆在难吃的同时,也代表他们家最困难的那几年。
没有父亲护着,他们一家三口在首都的日子确实不好过。母亲还要打听父亲的下落,可惜最后礼送了,钱花了,也没能打到父亲的下落。直到后来突然有一天母亲不再打听父亲的下落了, 可是对于父亲是不是还活着, 她也不知道。
幸好后来父亲回来了,他们一家的生活就好了起来。
张百草不在时, 谁都感觉能欺负他们。可他当回来后,他就是张家人的靠山, 大家都要巴结他们兄妹。
“哭什么哭?你好歹还有土豆吃,你知道阿想和我在乡下时过的是什么生活吗?”
张百草对女儿的伤心无动于衷, 因为在他看来儿女受的那点苦,根本就算不上苦。
他和赵想两个在乡下时,那才是吃尽了苦头呢!
树皮草根,他们都吃过。
“你们吃过树皮草根吗?就在这里叫苦。”
张百草的话让张岐黄和张玉兰低了下了头,觉得自己和父母还有赵想比起来,确实算得上矫情了。
“师父。”
赵想给张百草夹了一碗菜,又朝他摇了摇头。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起码在赵想这里,他是不希望大家有苦硬吃的。
能过好日子,谁愿意过苦日子呢?
他和师父那是没办法,乡下的物资本来就少,大家都要靠挖野菜来补充粮食的缺口。
“阿想,你别总是替他们遮掩。他们出生就没吃过苦,那几年日子确实比不上之前,和现在更不能比。可是和乡下那些农民比起来,他们都是泡在蜜罐子里的。”
张百草决定要好好教育一下儿子,别天天想着自己有多苦,走出去扒拉一下,全国能有他们这种生活的有几个?就连首长们也都会饿肚子,就为了省点粮食给更多需要的人。
“爹,我们错了。”
张岐黄和张玉兰赶紧道歉,以后这种话题在张家就别提了。
他们父亲一生气,倒霉的还是他们兄妹。
“哼,知道就错好,再让我听到你们叫苦,我就把你们扔到乡下去当个赤脚医生,让你们看看什么是真的苦。”
张百草毫不客气地对儿女们说道。
“是。”
兄妹俩相视一眼后苦笑,惨兮兮地回道。
赵想对二人摊了下手,师父的决定他作为徒弟不好阻止,希望他们以后放聪明一点,别惹师父生气。
不然哪一天真把他们扔到乡下去过苦日子,那才是叫自讨苦吃呢!
“好了百草,就别骂他们了,好好吃饭。”
最后还是解英红站出来阻止丈夫继续发火。
虽然中间出现了一点插曲,但是赵想来张家住的第一晚还是很愉快的。
锅碗是由他们三个一起收拾的,张岐黄烧火,赵想洗第一遍,张玉兰清洗。
“我还是第一次和哥哥一起干活呢!”
张玉兰在把碗清干净后,看着烧火的张岐黄和正洗油碗的赵想说道。
“因为以前这种活都是一个人干的对吗?”
赵想明白张玉兰的意思。
“对,不是我哥洗,就是我来洗,反正不会是两个人一起干活。”
张玉兰点头,比起以前一个人干,她更喜欢现在这样大家一起做的感觉。
“一个人干活总感觉要做很久,可是大家一起干活,很快就干完了。因此干活时,人也觉得轻松,不像之前干完都觉得累。”
“我妹说的就是我想说的,确实是如此。”
张岐黄也赞同道,他其实很讨厌洗碗,可是当时不是他们做,就得母亲来做。佣人早就辞退了,而且家里也没钱发工资,所有的一切都要由他们自己来做了。
刚开始他们什么也不会,还打烂了许多碗,衣服也洗破了好几件。就连母亲也不怎么能干活,全是他们一点点向邻居请教,或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可以说当初他们真的很难,当然不和赵想比的话确实如此。
“其实师父师母已经对你们很好了,要是换成普通家庭,你们从小就得学习干活。如果碰上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玉兰姐你就更是倒大霉了,因为你会有做不完的活。而且家里的男丁有什么事,也会算在你的头上,因为你没照顾好他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