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蜀江春水)


“是啊,快过年了。”
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那时这个院子又会热闹起来。
“你们兄弟站在外面做什么,这么冷的天赶紧回屋烤炉子去。”
赵奶奶在屋子里喊道。
“好。”“是。”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各回各屋。
时间还早,赵想从书架上拿起一本医书研读起来。
翟新也没睡觉,他翻着师父的行医日记,认真看上面的例子,每一个例子他都认认真真背下来,毕竟这些都是经验。
诸葛军医不仅把成功的病例写在上面,失败的也记录在上。
可以说有了这份行医日记,翟新以后会少走许多弯路。
兄弟二人都在认真学习,直到十点半屋内的灯才熄下去。
“赵医生早。”
“大家早。”早上赵想来到医院,不断有病人和医生护士跟他打招呼,赵想也都有礼貌地回应对方。
“赵医生。”
一位熟人看到赵想立即喊道。
“哎,怎么又看到你上医院了?不是说以后都不来医院的吗?”
赵想看到对方,反射性伸手要替对方把脉。
“哎,今天不是我啦。是我家人生病,我带来她来医院看病。”
熟人摆摆手,拒绝了赵想的把脉。
“这样啊,那你赶紧去挂号吧!不然等下排到后面,要等许久。”
“好的,谢谢赵医生提醒。”
熟人一听立即小跑着去挂号,他还是挂了赵想的号,他现在对赵想有一种莫名的信任。
再说了,哪怕赵医赵有病看不好,他不是还有师父吗?
大多数人的想法都一样,所以他们即使挂赵想的号也不担心自己的病。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赵想的号比张百草的号要便宜一大半。
谁说老百姓不精明的?他们精明着呢,只是平时不明显罢了。
赵想和张百草也知道,不过他们本身就不靠这点工资养活自己,所以对病人的做法都没往心里去。
除了少数医生会认为病人这么做是让他们少赚钱外,大多数名医都不在乎。
今天赵想就遇上了一个病得很重的病人,本来挂张百草的号最稳妥,可是看到挂号的钱相差有点大,于是对方选择挂了赵想的号。
“你这个病……”
赵想把完脉,看着病人和他的家人笑了笑没说话,站起来往外走去。
“赵医生。”
病人小心翼翼喊道。
“没事,我去摇人。”
赵想回头安慰病人和他的家属。
“怪得你说这个医生的脾气好,明明都看出我们是故意挂他号的了,居然还安慰你。”
家属看着妻子说道。
“哼,我早就说过了,张神医和他的弟子赵医生的脾气最好了,特别是赵医生我至今没见他和病人生过气。”
病人哪怕是一脸病容,也不影响她得意。
“行行行,你说的都是对的。”
她的丈夫认错。
大概过了十来分钟,赵想带着张百草回来。
“师父,就是这位女士。”
赵想一进来就对张百草说道。
“我先看看。”
张百草话刚落音,病人就把手自动放在了脉枕上,特别自觉。
“……”
张百草抽了几下嘴角,开始给对方诊脉。
过了一会儿,张百草让病人换一只手。
“另一只手。”
两只手都诊过脉,又看了面色、眼睛、舌苔等,最后询问了对方发病后的感觉。
“你这个病要长期休养,不能再工作了。”
张百草一脸严肃地看着病人。
“张神医,请问我的病很难治吗?”
病人紧张地握着丈夫的手。
“是,我不想骗你,你这个病想要彻底治好,要吃上好几年的药。”
张百草选择实话实说,主要是这个病不难治,但是想要根治就需要特别长的时候。
“那药贵吗?”
病人担心药太贵,家里她不能工作后,只靠丈夫一个人的工资养家,生活肯定成问题。
“还好,不是很贵。”
张百草把药方递给对方。
“谢谢张神医,这病我们治。”
她的丈夫看了一下药方,发现都是一些不怎么名贵的药,只是数量多一点,还在普通人承受的范围之内。
“三天一副,一个月十副。”
张百草已经考虑到他们家庭的情况,开的药并不是很贵,一个月十副也就二十多块钱。
虽然相当于男人半个月的工资,但是家庭还能支撑下去。
“谢谢医生。”
病人拿着药方走了,带着有点沉重但又不是很沉重的心情离开诊室。
“师父,麻烦你了。”
赵想对张百草说道。
“你只是年轻,没遇到过这种病,不知道很正常。”
张百草安慰徒弟,“以后你就知道了,也有经验了。”
“是,师父。”
赵想点头,今天确实让他学到了许多。
中医的经验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他相信以后再遇上这样的病人,绝对不会束手无策。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次,每次赵想摇人后,这些他没看出来的病都会化为他的经验,让赵想一点点成长起来。
有时候张百草碰到特殊病人,也会让自己的徒弟过去见识,所以赵想的医术如飞机一般迅速上升,很快就赶上了医生里坐诊了十几年的中医。
这个时候就有人妒忌有人羡慕,只是他们没有舞到赵想面前,他就也就不管了。
“又见面了。”
难得赵想师徒来食堂吃饭,就碰到了黄惟。
“黄医生好。”
赵想在对方过来时站起来问好。
“张医生好,赵医生好。”
黄惟在赵想的身边坐下。
“好。”张百草勉强抬头回了个好字,这位黄医生自从上次打过交道后,他就没再和对方有什么交流了。
因为他发现这位外科圣手,对外国的一切都很推崇,有些贬低自己国家的意思。
对于这样的人,师徒二人都是敬而远之。
翟新拜师第一时间就把黄惟剔除,宁可找上诸葛军医,就是因为赵想看出他是外黄内白。
即使不是一路人,那就没必要再打交道。
就连院长也与对方少有交流,没有刚开始的热情。
黄惟刚回来不知情,还以为祖国的医生都是比较冷淡的,因此他都没往其他方向想。
不过院长虽没怎么和他打交道,但是该给的福利还是给了,安排的手术室都是最好的。
虽然黄惟这个人有些一言难尽,但是他的医术还是很好的,不然也担不起外科圣手这四个字。
“张医生,赵医生,你们怎么不说话?”
黄惟坐下半天,发现师徒二人吃饭时不发一语,这让早在国家习惯了吃饭聊天的他很不习惯。
“黄医生,食不言,寝不语。”
赵想把筷子放在吃完的餐盘上,然后对他说道。
“没必要这么严肃吧!”
黄惟有些尴尬地说道。
他小时候在华夏,接受的也是这样的教育,到国外后他都改了,因此回到国内后他还很不习惯。
平时一个人吃饭,没人和他说话还不觉得。现在和赵想师徒坐在一起,他突然觉得自己在西方学的那一套有些蠢。
看张百草和赵想师徒二人吃饭的姿势那么优雅,他在西方学的那一套用餐礼仪完全比不上。
有些东西最怕的就是比较,没有参照物大家还很羡慕和推崇黄惟,觉得他吃饭时的时候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优雅和魅力。
可是当他和赵想师徒坐在一起时,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用餐礼仪很好笑。
多余的动作就不说了,优雅哪里比得上赵想和张百草。
张百草不用说,医学世家的公子,从小受到的就是世家教育。
而赵想他这个大弟子,经过张百草和妻子的教导,现在走出去谁不赞他一句?
因此黄惟那引以为傲的东西,在他们面前才显得那么可笑。
“我们吃好了,黄医生你慢用。”
张百草放下筷子,跟黄惟说了一句就站起来拿着餐盘走了。
“黄医生再见。”
赵想紧跟他师父身后,拿着餐盘离开。
留下的黄惟看着自己餐盘里快冷点的饭食,不知怎么的觉得心里有些发凉。
明明他穿的也不少啊,怎么突然就变冷了起来?
“师父。”
赵想跟着张百草出了食堂。
“他得罪你了?”
张百草回头看着徒弟。
“没有。有你在,他怎么可能得罪我。”
赵想摇头。
“那你故意整他?”
他们师徒二人平时吃饭可不会这样做,把平时正式用餐的礼仪摆出来。
“不是他先装的吗?”
赵想挑了下眉说道。
“他是有点装,那就怪不得我徒弟了。”
张百草可是双标人,不管赵想做了什么,那肯定不是他徒弟的问题。
“所以啊,这和我没关系对吧。”
赵想双手背在身后,慢慢朝着中医楼走去。
“对。”
张百草当然是支持徒弟了,反正内心受伤的又不是他徒弟,自然没必要多在意了。
他们师徒二人不在意,可是对那个受到不小打击的外科圣手来说,那可就要命了。
“什么,黄医生你要回阿美丽卡?”
院长看着黄惟,对方来跟他辞职。
“是的,我发现在国内还是很不适应,所以……”
黄惟虽然话未尽,但是他相信院长能理解他的意思。
院长确实理解,因此他没有说些什么挽留的话,批准了对方的辞职。
“我让人给你结一下工资,以后有机会的话再合作。”
作为院长哪怕心里再不高兴,面上还是要带微笑,同时说话也要给己方留有余地。
“谢谢院长,告辞。”
没有说什么有机会合作的话,黄惟直接扭头就走。
看着对方如此没礼貌的行为,院长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也不生气。
对方在首都医院这段时间的行为,他不是不知道。只是对方拿的是国外的绿卡,一直也以阿美丽卡人为傲,所以很多时候他也不好管。
看他表现,这次回去后肯定会彻底变成了外国人。
因此院长不会多说什么,这些人以后都不是自己的同胞了,就算有什么也轮不到他来提醒。
当赵想和张百草知道黄惟离开首都医院的事时,对方早就坐飞机离开了华夏。
“幸好当初没选择他当我哥的师父。”
赵想在休息时一脸庆幸坐在张百草对面,双手交叉放在自己腹部,双腿伸直,整个人看上去有些慵懒。

“行了, 他都离开了你还不放过他。”
张百草看着徒弟眼中的不满,知道他对黄惟这个人有意见,只是没想到意见会这么大。
“我最讨厌那些数典忘祖, 拿着国家的钱去外面留学,结果背弃祖国的人。”
赵想一想到这样的人还很多, 就气不打一处来。
现在留学的人基本上都是公费出国留学, 自费的可没几个。
吃了国家的好处,却没多少人回来报效祖国,这让赵想怎么不生气呢?
所以他对这些人的印象不好不是正常的吗?
“好好好,他不好, 阿想你别气了。”
担心徒弟真气出个好歹来, 张百草赶紧安抚。
他没想到徒弟的气性这么大, 对这些人也如此厌恶。
虽然他也讨厌这种人, 但是真没徒弟那么生气。
还不知道这些人当中有些人离开祖国后反过来对付华夏,不然张百草搞不好比赵想还要生气。
“哼,我气什么?以后有他们后悔的。”
赵想说是这样说,可眼中的怒气没那么容易消失。
“睡一会儿吧,不然下午没精神了。”
张百草无奈之下只好这般说道。
“嗯。”
赵想果然听劝,下午还有病人,比起为不相干的人生气, 还是下午的病人更重要。
有了别的事转移注意力, 赵想确实没那么生气了,直接趴在桌子上午休。
然而赵想不知道的是, 总院的诸葛军医也跟徒弟说起了黄惟。
“你弟说当初还想让他给你当师父,最后发现不合适便求到了我头上, 现在看来你弟的眼光确实不错。”
诸葛军医看着认真学习的徒弟,脸上带着对黄惟的轻蔑, 同时也夸了自己。
“师父,阿想见到那位黄医生后,就没有再考虑过让他给弟子当师父。”翟新怕师父误会,赶紧解释道。
“一开始因为师父您是军人嘛,阿想怕给您带来麻烦,所以才会考虑他。结果……不提也罢。”
翟新不喜欢背后说有是非,摇了摇头没再继续说下去。
“行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不会误会阿想的。”
诸葛军医怎么不懂徒弟的话哟,就是因为懂她才更生气。
连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孩子都能看出对方的人品,说明医术真的和人品没关系。医术好,不代表人品也好。
显然那位叫黄惟的外科圣手,他的人品和医术成了反比。
“谢谢师父。”
见诸葛军医真没生弟弟的气,翟新才松了一口气。
“这看人方面,你还得跟你弟学学,他看人挺准的。”
诸葛军医又夸起了赵想。
“是,弟子会的。”
翟新笑着点头,对于赵想他的滤镜可不是一般的厚。在他心里,弟弟就没有什么事做不到的。
不做,那只是他不想学着做,而不是他学不会。
“对了,你今天提来的羊肉羹谁做的?把地址告诉我,回头我也去吃一吃。”
诸葛军医想到今天上午吃到的羊肉羹,口水又流下来了。
“回师父,是阿想做的。从昨晚就用小火炖在炉子上,足足炖了一个晚上。”
翟新对师父没什么好隐瞒的,老老实实说出了主厨的人。
“原来是阿想啊!可惜。”
诸葛军医一听不是外面卖的,立即打消了让赵想再做一份给他吃的想法。
“回头阿想有时间了,我请阿想教弟子做羊肉羹。”
翟新见师父爱吃,便想着学习这道菜,以后他也能做给师父吃了。
“好啊!那我就等着你做的羊肉羹了。”
诸葛军医一听笑道。
当然她没有当真,以为徒弟说的是玩笑话。
可是当她第二次看到羊肉羹时就傻眼了,因为徒弟告诉他,这羊肉羹是他和赵想学的。
老实说,第二次的羊肉羹在味道上不如第一次吃得好,可是诸葛军医比第一次吃到时得还要开心。
赵想晚上回到家里,就看到他哥提着一个空的保温桶回来。
“哥,诸葛军医都吃了吗?”
脸上带着笑,显然赵想的心情很不错。
“是,师父还夸我做得好。”
翟新搓着手指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弟弟,不知道该不该告诉阿想,师父说今天的羊肉羹是她吃过最好吃的羊肉羹。
“怎么了?为啥不敢看我。”
赵想凑到他哥面前,平时抬着的头现在低了下去,又不敢和自己的视线对上,让他有些在意。
“师父说我做的羊肉羹,她更喜欢。”
纠结了一下,翟新还是老老实实说了出来。
“嗨,我还以为什么事呢!没事的,我知道诸葛军医的意思。”
赵想听后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在意。
诸葛军医这话也不是说自己做的难吃,而是因为第二次的羊肉羹是翟新这个徒弟做的。
不是自己做得不好,而是人不对。
就像赵想和赵奶奶做同一道菜,在不同的人心里第一选择也是不同的。
像顾老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赵想做的菜。
不是赵奶奶做得不好吃,其实在厨艺上赵奶奶比赵想好,她做的菜自然味道也更好。
可是对顾老他们来说,赵想这个人本来就很特殊,在他们心里谁都比不了。所以当二选一时,他们只会选择赵想。
所以不是赵想做的不好吃,而是翟新做的羊肉羹对诸葛军医来说意义更大。
她一生不婚,也没有子女。
收下翟新后,他就相当于自己的儿子,所以在诸葛军医的心中哪怕再欣赏赵想,也不会让他的地位超过自己的徒弟。
对正常人来说,这才是正常的态度。
除了那些有病的人,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大多数人在同等的条件下,会理所当然地偏向自己的亲人或是亲近的人。
这也不算什么徇私,只是人之常情罢了。
赵想的理解让翟新松了口气,他不想隐瞒阿想任何事,可是不说清楚他心里一直有个梗,晚上都睡不好。
赵想了解这个哥哥,所以在看出他的心思后立即化解了他的纠结。
“谢谢阿想。”
没有了心结,翟新又恢复了平时的模样。
“这有什么好谢的,哥你别想太多哈。”
赵想安慰好了哥哥,便进厨房帮赵奶奶做晚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