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哥儿也跑了过来,“哇,小花你坐骡子上呢。”
村里的小孩别提多羡慕秦小花了,仰着头纷纷看她,秦小花高兴得嗯嗯点头,“我小嬷买的。”
林二姐儿从上面跳了下来,她抱着竹哥儿给送了上去,“竹哥儿,你也坐坐,一会儿刚好牵回家。”
竹哥儿高兴得小脸都红了,“大骡子,大骡子。”
李桂枝抱着兰哥儿呢,兰哥儿啊啊啊地伸着小手也想上去玩,李桂枝握住了他的小手手,“你长大了才能坐。”
村里人围着骡子议论纷纷,庄稼汉老农看得直点头,“是头好骡子,是头好骡子。”
人群外面赵秋霞和秦芸站得远远地没有上前,秦芸气得搅着手帕,“贱丫头,坐那么高也不怕摔死了。”
赵秋霞很是嫉妒,“那林清还怪有本事,怎么什么好事都轮到他家了。”
“娘!还有那林二姐儿,长得那样都能嫁到镇上,没听二婶子说嘛,十两的聘礼还有一扇猪呢,我哪里长得不如那母老虎了,我也要嫁镇上!”
赵秋霞自然是知道林二姐儿的婚事,那可是十两银子的聘礼啊,她闺女要是嫁得好了,那她不也能得十两银子,要是能嫁到了镇上她脸上也风光。
但她没有门路呀,也不知道这林二姐儿怎么就能嫁到镇上了,“娘也想啊,但咱家找不到啊,哎,白瞎闺女你这副好样貌。”
“娘,你去镇上找舅老爷,他肯定有门路。”
赵秋霞没接话,每次去她堂舅家没个一二两银子的礼,她都要遭白眼的,光宗还要读书,哪有银子去送礼呀。
秦芸不依不挠地拉着他娘的袖子,“娘!”
赵秋霞咬了咬牙,“等收了稻谷娘就找你舅爷说去,让他给你找个好家。”
秦芸这才高兴了起来,“娘,别忘了,你之前说了要给我做身缎子衣裙呢,别忘了啊。”
“芸娘,要不衣裙先不做了,咱先走你舅老爷家的亲戚。”
“不行,衣裙可是老早就说好的,再说了我没身好看的衣裳,到时候相看的时候让人家笑话。”
赵秋霞一想也是这个理,就应了下来,真的是这稻谷还没收下来呢,这银子都全花出去了,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她闺女可不能嫁给了泥腿子,要不然浪费了这副好样貌。
村子里的人围观了一会儿,林二姐儿炫耀够了这才牵着骡子回家去了。
刚好家里后院有牲口棚,直接养里面就是了,林清给喂了水,又去菜园子里摘了个嫩吊瓜喂骡子,这来他家第一顿总要喂些好的。
后院里几个小孩都围着看,眼神里都是羡慕。
这骡车的车架得几天才能做好呢,能赶上收稻谷用,要是拉东西去镇上得等个几日呢。
再去镇上做生意的时候,林清就给骡子两边挂上竹篓,让骡子驮一些重物,这样架子车推起来也轻便些。
林清的生意依旧很好,尽管酸梅汤的方子卖给了饮子铺,但不影响他的生意,人家卖给有钱人还不限量,他这边依旧是三文钱一碗,但每人限量两碗,每天依旧是排队。
眼看天气越来越热,林清干脆先暂时不做螺蛳粉的生意了,天气热买的人渐渐少了起来,而且还要人围着火炉子挺热的,他就先跟着他小嫂子卖凉皮。
现在后面又招了个婆子做杂事,倒是没有那么手忙脚乱了。
每天过来他们这买凉皮和酸梅汤的队伍都排得老长,林清加大了凉皮的量,倒是把螺蛳粉生意能赚到的银子给补了回来,两份生意他一天能挣上二两呢。
有的心急的人家现在已经开始下地割稻谷了,林清和老朱说了歇上几日,让他不要帮忙拉桌子了,老朱哎了一声,“清哥儿,你啥时候割,我去帮你割稻谷去。”
“朱大哥不用了,我大哥也要过来帮忙,还有我秦二哥家也会过来帮忙,我家就三亩地,人手足够了。”
“要去的,要去的。”
那不一样,他一个新女婿不去媳妇儿娘家帮忙收稻谷肯定要被笑话的,而且他这个弟弟还是个寡夫郎,他肯定要帮一把,帮林清割完了,他还要去二姐儿家割呢。
林清推拒不过只好说后天开始割,老朱应了下来,“那我去帮你割稻谷。”
林清几人先回去了,他准备歇个三五天的,把粮食收了还要种庄稼呢。
第71章
林清刚回家沈木匠就拉着车架过来了, “想着清哥儿你就要回来了,车架做好了,刚好收稻谷能使上。”
“多谢沈木匠了。”
林清忙去屋里取了四两银子出来,沈木匠一看, 多了, 他就肯要三两当初说好的, 怎么能多要人家一两呢。
“清哥儿你还是别给了, 我家夫郎看见了肯定要骂我的。”
“不一样, 总不能让沈木匠你白出力。”
“真的, 我要是多收了你的银子, 我家夫郎非要骂我一通。”沈木匠笑着说道。
林清这才没有让了, “那沈木匠你等一下,我给你弄些凉皮回去。”
刚好今天早上他特意给家里留了一些,准备晌午回来他们吃呢,沈木匠这才应了下来,林清给调了满满一大盆,足够沈家一家人吃了。
沈木匠道了谢先回去了。
家里留的凉皮没有了,林清就弄了炸酱面, 拌上胡瓜丝一样的清爽。
下午秦钊也背了书包回来了, 学堂里也放了七天的农忙假, 这是学堂的传统, 无论官学私学都会放上几天。
别说秦钊了,就连林清都给他带的几个小家伙放了假,一到收谷子的时候乡下人家都是全家上阵,就怕突然下雨了糟踏了谷物。
林清要歇上几日, 秦二就少弄些凉皮自己卖,他就每天挑着箩筐, 一头装凉皮,一头装酸梅汤,在田间地头叫卖,生意倒是比他走街串巷的时候好多了。
乡下人家不舍得花铜板买吃食儿,但现在家家户户收稻谷呢,心里高兴也就大方了起来,秦二也不怕辛苦,每天都在地头叫卖,一天能净赚上个二三百文呢。
他已经很满足了,他之前哪敢想赚这么多铜板呀,要知道他之前给人家盖房子,拎了一天的泥了也就五个铜板,现在挣这么多,他更加卖力干活了。
林清几人在家歇了一天,后天也全家上阵下地了。
林家不仅林大哥来了,连林大娘都挎着篮子了,里面给林清带了一些鸡蛋,林大娘今天特意穿了她那身缎子对襟,头上带着了一个蓝色的绣花抹额,整个人喜气洋洋的。
林清很是惊喜,“娘,你咋也来了!”
“娘还没来过你这,过来看看你过得好不好。”
秦钊和秦小花乖乖叫了声外祖,林大娘高兴地应了一声。
老朱见丈母娘来了很是拘谨,傻笑着喊了娘。
林大娘看见了院子中套好的骡车,“呦,这哪来的骡车呀?”
“娘,我买的。”林清眼睛亮晶晶地说道。
“真是你买的?!”
“真的,娘,咱家三儿现在出息了,生意做得好,骡车都买上了。”林二姐儿说道。
这可把林大娘高兴坏了,摸了好几把骡子,“是头壮实的骡子。”
李桂枝也带着竹哥儿兰哥儿过来了,她很是不好意思,之前两家说好了要一起割到稻谷的,但她家秦二最近忙着做生意呢,她想着她一个人过来帮忙就行了,就不让林清帮她割了。
林大哥牵着骡子,“来,小家伙们都坐好,我们走喽。”
秦小花和竹哥儿忙爬了上去,兰哥儿也乖乖坐好了。
林大哥笑了笑,“清哥儿,你和猫儿都坐上,地还大着呢。”
林清、丁小猫、林大娘都坐上了,林大娘换下了她的缎子对襟,就只穿着粗布衣裳。
林二姐儿不乐意坐,她挎着篮子和老朱走在一起。
十来个人浩浩荡荡下了地,林清家就三亩地,两亩的水田种的稻谷,一亩的旱田种的麦子,三亩地乌泱泱的一堆人,不少村里人都看见了。
人太多了,小家伙用不上就跟着玩,秦小花和竹哥儿带着兰哥儿在地头阴凉地玩耍,大人都拎着镰刀下地。
就三亩地,一人不用割个来回趟就割完了。
这会儿各家各户都在地里忙了起来,地头到处都是人,半大的小孩也弯腰割着稻谷,还有小孩子拿着篮子捡穗子,就怕家里的粮食掉地上了。
尽管每家每户都很热闹,但没见谁家像林清地里这么热闹的,两亩的水田,乌泱泱的都是人。
林清不怎么会用镰刀,割起来水稻笨手笨脚的,还不如秦钊割得快呢。
林二姐儿无情嘲笑他,“林小三儿,你笨死了,反正人多,要不你和小花她三玩去吧。”
林清很是不服气,“谁说的。”
人家一趟都割完了,林清才割了一半,最后一人一把帮他给割完了。
打谷桶直接拉在了地里,上面还用了草席围着,两人抱着稻谷在打谷桶里摔打,上面带壳的米就掉了下来。
他们人多,几个人换着打很快就把两亩的稻谷给摔打了出来,两亩的水田收了六袋子的稻谷,等晒干了估摸着也就有个五百斤。
稻谷打下来之后晒晒就能收起来,吃得时候还要去壳舂米,才能吃上精米。
另一亩麦子也顺手给割了,就一亩地很快给割好了,麦子直接连着杆捆好带回家,晒干了用石磨把麦子给撵下来就行了。
这么多人呢,干个活跟玩似的,不到晌午头呢就全弄完了,骡车先把六袋子稻谷给拉回了家,又拉了两趟小麦杆,不到晌午就收拾干净了。
李桂枝带着竹哥儿兰哥儿要回家去了,林清拉着不让走,“嫂子,今天在我家吃,你帮我做饭,不要走了,趁着人多下午顺手就把你家的地给收了。”
“不用,不用,你们吃,说好的一起收的,秦二抽不出身,我家的等秦二收就是了。”
林清拉着她不让走,“二嫂,就三亩地的事,一下午就给收拾出来了,不要耽搁二哥做生意了。”
林大娘也劝着不让她走,李桂枝不好意思地留了下来。
几个小家伙在院子里玩了起来,林清一上午了没咋干活,摔稻谷他摔不下来,被他二姐儿满脸嫌弃地给撵走了。
之前他大哥拎了只鸭子过来,林清就留着收庄稼的时候吃呢,从后院拎了过来让他大哥帮忙给杀了。
今天老朱来了还带了肉,随便做做就不缺吃的。
林清上午弄了笋干炖鸭子,木耳炒肉,炸茄夹,胡瓜炒鸡蛋,凉拌猪皮,炒小青菜,在煮上一锅绿豆汤,虽然弄得菜样式少,但都是满满一大份,足够众人吃了。
秦小花竹哥儿吃得嘴巴都是油,林清做饭手艺好,这鸭子又不常吃,众人的筷子都没有闲过。
特别是中间那道鸭子格外的有味儿,林清用瓦罐炖了好久,里面还放了青红辣椒调味,香得不行。
林清特意弄的胡瓜炒蛋是给兰哥儿吃的,里面没放啥重口的,给兰哥儿吃刚刚好,兰哥儿坐在李桂枝的腿上,小手抓着勺子吃得直砸吧嘴。
这可把林大娘给逗笑了,她眼神里都是羡慕,她啥时候能抱上孙孙呀。
院子里热热闹闹吃起了饭,今天人齐不说,又新收了稻谷,每个人都很高兴。
下午的时候顺手就把李桂枝家的地给收了,秦二最近格外的忙,他趁着收稻谷挑着扁担在田间地头叫卖,生意很是好。
下午等凉快了,众人坐着骡车去了李桂枝家的地,李桂枝家的地和秦大家是挨着的,李桂枝这边乌泱泱地一人一趟给包圆了。
那边秦大家四口人都来了,但秦光宗不乐意干,就连秦芸也割着割着就不干了,就只剩秦大和赵秋霞擦着汗在干活。
地头秦芸偷看了老朱好几眼,她听说了这林二姐儿订下的镇上的屠户,她就不信好好的没毛病的人能看上林二姐儿那悍妇,今天老朱来了她看了好几眼。
结果令她很是失望,竟然不缺胳膊不少腿,长得也不丑挺周正的,就是眼瞎,要不然怎么会看上林二姐儿。
秦大家也是三亩地呢,两人手慢,三亩地足够两人干上两天了,看着旁边秦二家都装好袋子走人了,他家稻谷地连一半都没割完。
赵秋霞气得直咬牙,心里都要嫉妒死了,“芸娘,芸娘,你赶紧下来干活。”
“娘,太热了,我皮肤都晒黑了,你叫光宗去啊,他又不怕晒黑了。”
秦光宗很是不服气,“那我还怕热呢,不去。”
秦大赵秋霞没法,只能自己吭哧哼哧割了起来。
等给李桂枝家的地收好了,天还早呢,林大娘他们也要回去了,林清让他娘把骡车给拉走,等他大哥把家里的地种上了,在拉过来就是了。
林大娘高兴地应下来了,有了这骡子干活就轻便多了,回去的时候还能坐上骡车呢。
丁小猫和林二姐儿也要回去帮忙,林清原本也打算明天去帮忙的,但他二姐嫌弃他手笨,让他在家老实歇着吧,等那边活干完了再帮他种地。
林清只好老实待家里,不过去添乱了。
林大哥几人赶着骡车回去了,老朱也离开了,明天再去那边帮忙干活,老朱一个新女婿干活格外卖力,生怕被丈母娘嫌弃了。
林清现在也没啥事了,就在家歇几天,他打算两亩水田还种稻子,旱田他打算种棉花,苞谷还有一些花生。
家里没有厚被子袄子,今年几人都要做袄子,自家种些棉花就不用买了,而且棉花还那么贵,虽然产量不高,但种上大半亩足够他们用了。
乡下人不乐意种棉花的,棉花的赋税高产量低,不如种上庄稼呢。
现在夜里有些热了,打开窗户吹着小风还算凉快,但林清睡得床小,两人还挤在一起,林清嫌弃热,“秦钊,明天给你收拾了,你睡东间去,凉快。”
秦钊没有搭话,林清就当他同意了,反正现在热,铺床床单子,上面也盖床单子也是不冷的,等骡子回来下次去镇上再买上一床薄被子就行了。
秦钊挡在外面呢,夜间的风压根吹不到林清身上,他好不容易才睡着了。
林清第二天就给秦钊弄好了床,下面铺了一层草垫子,再铺床单子,行了,这样他夜里睡觉也不热了。
这天热得好快,林清觉得之前都算是凉快的,早知道这么热,他就早早买好竹席铺上了,现在没了骡车他懒得去镇上。
秦大家今天还在摔稻谷,秦芸和秦光宗就看着,秦芸还在说着老朱,“哼,那林二姐儿竟然能嫁镇上,娘,我也要嫁镇上了。”
“知道了,知道了,收了庄稼就找你舅老爷去。”
“林清那小贱人还买了骡子,看秦小花坐上面那得意的样,真想打那丑丫头两巴掌,娘,你说林清从哪来的这么多银子,供秦钊在镇上读书,还买了骡车。”
“谁知道呢,说不定林清勾引上了什么野男人呢。”
“肯定是,要不然他哪里来的那么多银子,娘,前一乏不是说林清勾搭了镇上的富户,真的假的?”
“谁知道呢。”
“肯定是真的,要不然他能挣这么多银子,我才不信呢。”
赵秋霞眼珠子转了转,“有可能是呢。”
第72章
林大哥几人回了家先把自家的稻谷给收了, 老朱到了大柳子村干活更是卖力,干起活来很是麻利,惹得村里纷纷羡慕林二姐儿好命。
这订亲第一年新女婿肯定是要帮忙干活的,娘家是要看看这新女婿是不是干活的好手, 老朱也知道这个规矩, 干起活了很是认真, 重活都抢着干。
林家的地也不多, 一天就把稻谷给割完了, 林大哥拉着骡子把麦子给驮回家, 林大娘几人慢悠悠地跟在后面走。
“呦, 林大娘, 你家买骡车了?”村里人问道。
“没有,没有,我家哪买的起骡子呀,是借清哥儿的使使。”
“这骡子可真壮实呀。”
林大娘乐呵呵笑了起来,这有了骡子干起活来又快又轻松。
村子里有牲口的不多,林家今年收稻谷用上了骡子,村里人都知道了, 有的闲人还跑过来看骡子, 问问花了多少银子。
林大娘笑着给倒了茶, “二十二两呢, 清哥儿做小生意赚了些银子,这孩子手上存不住银子,有了就往外花。”
也有些背地里眼红的,偷摸编排林清怎么挣了这么多银子, 但也不敢怎么说,生怕林二姐儿跟以前似的过来闹, 他们可得罪不起林二姐儿。
这骡子这两天没少干活,林大娘心疼骡子,骡子这几天喂的都是一早带着露水的草,还不时地给喂一把豆子,生怕养不好这骡子。
这骡子可是他家清哥儿买回来做生意的,伺候的时候格外的小心,生怕把骡子给使坏了。
林家也就用了一天的骡子,等过两日还要用骡子犁地,这骡子买得好,干起活来很是有力,脾性也好从来不尥蹶子的。